我国手机商务发展的驱动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手机商务发展的驱动因素分析
内容摘要: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的结合创造了移动电子商务,而手机作为一种最广泛的移动终端设备,在移动电子商务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手机商务的概念和特点,又以国内外电子商务市场和手机用户市场为基础,分析了手机商务市场的发展状况及我国手机商务发展的驱动因素,以期对以手机为终端的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有所指导。

关键词:手机商务电子商务手机用户驱动因素
电子商务是在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

与此同时,移动通信技术日趋完善,通讯能力也日益提升,使得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信息成为可能。

在此基础上,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的完美结合创造了移动电子商务,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超过了传统有线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能力,因此一个以整合通信、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移动互联新生态”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并酝酿着新一轮的商务革新。

在这场移动电子商务浪潮中,手机逐渐成为移动终端设备的主角,手机商务成为新的商务形式。

手机商务的内涵
手机商务属于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现在许多不同的研究机构和学者都给出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定义。

德拉切尔认为,移动电子商务是通过移动通讯网络进行的任何形式的货币转移。

也有专家认为,移动电子商务是移动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的网络交易的增值服务。

从另一角度,还可以定义为,移动电子商务是指通过手机、传呼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讯设备与无线上网技术结合所构成的电子商务体系。

但迄今为止,手机商务还没有明确的界定。

笔者认为,手机商务可以定义为:移动通信网络通过无线上网技术为手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的过程。

手机商务打破了固定网络的限制,通过口袋里的终端设备手机为用户提供随时、方便的服务。

手机商务是电子商务在移动领域的延伸,它全面支持移动因特网业务,可实现电信、信息、媒体和娱乐服务的电子支付。

手机商务的特点可以归纳为:提供方便、灵活、即时的客户服务。

手机是一种便于携带的移动终端,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查找、购买商品和服务;另外,手机商务提供广泛的服务内容,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服
务。

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

因特网与移动技术的结合为服务提供商创造了新的机会,使之能够根据客户的位置和个性提供服务,为不同用户量身订做增值服务的内容和方式。

手机商务的直接性大大加强了厂商与客户之间的联系。

通过移动通信手段,买卖双方可以直接沟通,省去大量的中间环节,节约了交易时间,增强了双方的协作关系。

手机商务的业务范围很广,包括手机银行、手机支付、手机订票、手机POS、手机炒股、内容下载和预付费充值、GPS定位、移动OA等,按内容可分为娱乐、通讯、交易、信息服务四大类(如图1所示)。

手机商务的发展现状
手机商务是在电子商务市场迅速发展和手机市场空前扩张的基础上产生的。

手机用户的急剧增加为手机商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市场机会,电子商务从泡沫走向繁荣,说明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已经能够接受电子化的交易形式,这对手机商务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和用户基础。

全球和国内电子商务市场及手机市场的发展情况,如图2、图3和表1所示。

从图表中,可以看到国内外电子商务市场及手机用户都出现迅速增长的态势。

全球电子商务市场每年达到几万亿的绝对增长规模。

到目前为止,全球手机用户已达20亿人,几乎占全球65亿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

虽然我国手机的普及率只有25%,远远比不上发达国家,但我国手机市场也在急剧增长,并且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全球最早开展手机商务的是欧洲,欧洲手机制造商领导着世界数字无线电话革命的潮流,且拥有世界最多的手机用户,其手机商务市场规模从1998年的3.28亿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23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235%。

在欧洲手机商务的引领下,全球手机支付收入在2004年有了成倍的增长,在2005年底达到200亿美元。

而我国手机商务处于起步阶段,许多业务还正在开发和试用中。

那么,应该借鉴发达国家手机商务的发展模式,尽快引导我国手机商务市场走向成熟。

对我国手机商务驱动因素的分析
我国的移动通信领域以超乎预计的速度蓬勃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之一。

手机商务的发展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客户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不断扩大
手机的使用功能不断扩展,尤其是在商务领域的扩展,使得手机正在演变成为一种商务工具,不断应用到手机支付、手机订票等业务。

在亚太地区,估计到2006年,约有3亿用户将使用手机支付进行网上购物,整个市场规模将达到548亿美元,而我国手机用户的交易量将在其中占很大比例。

2005年2月1日,北京掌上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通过手机完成了全球第一张电子机票的手机订购业务,这对我国的手机支付和民航运输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以此为开端,人们将很快感受到手机订购机票的优越性。

同时,手机订票业务将逐步扩展到订购电影票、火车票等领域,以满足人们各个方面的需求。

强大的技术支撑
随着移动电话通信技术的突破,移动电话通信走出第一代(1G)以语音通信为主的限制,传输量更大的电信系统GPRS、PHS甚至是第三代移动通信(3G)相继出现。

目前,GSM、WCDMA等标准不断发展,移动网络正从2.5G到3G 演进,网络所支持的移动数据速率也快速提升,使通信服务质量越来越好。

2004年,阿里巴巴在INTEL手机芯片上捆绑了贸易通,搜易得又将IT数码产品的交易植入手机,通过手机WAP上网就可以完成下定单、交费等环节,从而实现了手机与网络、银行的对接。

另外,通过爱立信主导的蓝牙技术,信用卡、银行帐户甚至自动售货机投币的功能都能直接在手机上进行。

移动通信技术及手机应用软件的发展为手机商务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同时,相关技术不断升级,使手机商务的服务对象逐渐从专业市场过渡到大众市场。

运营模式良好
手机商务在一开始就建立了比较好的运营模式,没有像互联网走过一个泡沫时代,然后重新建立运营模式。

移动通信的发展,手机这一移动终端的进一步提升,使得手机商务渗透到更多的领域。

同时,各手机运营商出于对现实和未来市场竞争需要的考虑,都在迅速提高数据传输和下载业务的能力。

中国移动、无线数据增值业务商、无线数据应用软件开发商等角色正在策划共同开发移动通信数据增值业务,这种合作开发的运营模式通过对产业链的纵向整合,理顺了产业链各环节的关系,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

政府的政策支持
与电子商务一样,我国开展手机商务同样存在支付安全及信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颁布与实施为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提供了依据;我国正在制定相关政策以创造良好的手机支付环境,同时一些企业正通
过技术创新来改善和保障手机支付;对于如何在信息公开的基础上保障企业的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问题,目前由国信办牵头,已联合商务部制定相关的法规。

这些政策的支持都将为手机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有利于手机商务的推广。

通过手机进行电子交易已被视为移动电子商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是一种理想的交易模式,能极大地节省交易时间,减少环节。

它不需要庞大的分销、代理、经销等商业体系,通过手机服务提供商的无线互联网络就可以接触到世界范围的广大用户。

手机商务正在使我们走进新一轮的信息化时代,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将是未来商务的发展趋势,我国将进入手机商务时代,全面推动整个社会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晓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电子商务报告[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方献华,卢文伟,彭静.中国发展移动商务的探讨[J].江苏商论,2004 (7)
3.武利华. 第三方虚拟支付崛起[J]. 中国电子商务,2005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