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vt 2 平均速度:v =____________.
3. 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 时间图象正确的是
(
)
A
B
C
D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过坐标原点 的倾斜直线.
答案:C
知识点 1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1.猜想与假设: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变速直线运动,由于 只受重力作用,这个力是不变的,故猜想自由落体运动可能是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种简单的变速运动,即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1.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 相同 ,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的加速 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______ 重力加速度 ,通常用 g 来表示. 计算中 g 一般取 度,又叫____________ 9.8 m/s2 ,近似计算时,g 取 __________. 10 m/s2 重力加速度的方向总 ________ 竖直向下 的. 是___________
【例 2】 一个物体从 H 高处自由落下,经过最后 200 m 所
用的时间是 4 s,求物体下落 H 所用的总时间 T 和高度 H 各是
多少.(取 g=10 m/s2,空气阻力不计) 解:根据题意画出小球的运动示意图如图 2-2-3 所示,其
中 t=4 s,h=200 m.
根据自由落体公式得
1 2 1 H=2gT ,H-h=2g(T-t)2 1 2 得 h=gTt-2gt 1 2 所以 T=7 s,H=2gT =245 m.
图 2-2-1 结论:在实验误差范围内 s∝t2,由此可验证自由下落的物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体的运动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1) 运动性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g,
称为重力加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 速度表达式:vt=gt.
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g的 零 ,加速度为____ (1)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____
匀加速 直线运动. ________ (2)基本公式. vt=gt 速度公式:________.
1 2 s=2gt 位移公式:________________.
2 v t =2gs 速度和位移的关系:____________.
2.数学推理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得vt=v0+at
v0+vt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v = 2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初速度 v0=0 1 2 综合上面各式得 s= v t=2gt 即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和所对应的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s∝t2.
3.实验验证 在第一节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自由落体的运动轨迹时,得 到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如图 2-2-1 所示.
)
B.0.45 s D.无法判断
1 2 解析:直尺被释放后做自由落体运动,由 s=2gt 可得 t= 2s g= 2×0.45 s=0.3 s.故 C 正确. 10
答案:C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题的方法 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比较灵活,一题有多种解法,常用解 题方法有:公式解析法、比例法、图象法、逆向思维法.正确理 解物理情景,灵活选取物理过程和规律,建立相关联系是解好 此类题的关键.
g=9.8 m/s2,粗略计算时取 g=10 m/s2.
【例 1】 小明在一次大雨后,对自家屋顶滴下的水滴进行 观察,发现基本上每滴水下落的时间为 1.5 s,他由此估计出自
家房子的大概高度和水滴落地前瞬间的速度.你知道小明是怎
样估算的吗? 解:设水滴落地时的速度为 vt,房子高度为 h,则
vt=gt=10×t . 位移与速度的关系:v2 t =2gs. 1 s 平均速度公式: v =2vt= t .
(3)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图 2-2-2 注意: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直线的斜率为重力
加速度的数值,即 tan α=g.
2.重力加速度 (1)产生原因: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 (2)方向:竖直向下,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球上各 处的重力加速度的方向是不同的. (3)大小:与地球上的位置及距地面的高度有关.在地球表面 上,纬度越高 g 越大,在赤道处最小,在两极处最大,但差别 很小.同一地点,高度越高 g 越小,但差别非常小.一般情况下取
图 2-2-3
【触类旁通】
2.从离地 500 m 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 g=10 m/s2,
求: (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 1 s 内的位移、最后 1 s 内的 位移.
(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
1 2 解:(1)由 h=2gt ,得落地时间 t= 2h g= 2×500 s=10 s. 10
1 2 1 h=2gt =2×10×1.52 m=11.25 m.
【触类旁通】 1. 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做反应时
间,甲、乙两同学做测定反应时间的小实验,甲同学的两个手
指捏住直尺的上端,乙同学用一只手在直尺下部做握住直尺的
准备,但手没有碰到直尺.当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放手后,立即捏
住直尺,发现直尺下降了 0.45 m,若取 g=10 m/s2,则乙同学 的反应时间是( A.0.5 s C.0.3 s
(2)第 1 s 内的位移为 1 2 1 h1=2gt1=2×10×12 m=5 m
前 9 s 内的位移为 1 2 1 h9=2gt9=2×10×92 m=405 m 最后 1 s 内的位移为 h10=h-h9=500 m-405 m=95 m. (3)落下一半时间即 t′=5 s,其位移为 1 1 2 h5=2gt′ =2×10×25 m=12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