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一中~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He~4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Br~80 Ag~108
第I 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6 x 3 = 48分)
1、中国疾控中心提供的“放射性核素
13153I 健康相关知识答问”中指出,131
53
I 是人工放射性核素,正常情况下自然界中不会存在,日本核泄漏事故释放的放射性核素中含有这种核素。

下列有关13153
I 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碘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B.是一种新发现的元素
C.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25
D.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ⅦA 族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非极性键也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B.双原子分子中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
C.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D.液态的氯化氢不能导电
3、X 、Y 、Z 是同周期的三种元素,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XO 4
>H 2YO 4>H 3ZO 4。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X >Y >Z
B .元素的非金属性:X >Y >Z
C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 <Y <Z
D .原子序数:X <Y <Z 4、下列各电子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 .氮气
B .氯化氢
C .氨
气 D .氯化镁
5、有A 、B 、C 、D 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 、B 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 2SO 4溶液中,B 极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②C 、D 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 2SO 4溶液中,电流由D 经导线流向C ;③A 、C 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 2SO 4溶液中,H
+
向C 极迁移;④B 、D 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 2SO 4溶液中,D 极发生氧化反应。

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N N
[ Cl ]-Mg 2+[ Cl ]-
H +[ Cl ]-
H H
H N
B
6、如右图所示,电流表G发生偏转,同时A极质量增加,B极质量减少,
C为电解质溶液。

则A、B、C分别为
A. A是Zn,B是Cu,C是稀硫酸
B. A是Cu,B是Zn,C是稀硫酸
C. A是Fe,B是Ag,C是稀AgNO3溶液
D. A是Ag,B是Fe,C是稀AgNO3溶液
7、已知a、b分别为同周期的ⅠA和ⅦA族的两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则下列关系不可
能成立的是
A.n=m+16
B.n=m+6
C.n=m+30
D.n=m+31
8、R、Q为短周期中的两种元素,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差的绝对值等于电子层数;
Q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下列叙述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Q
B.R和Q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C.R和Q可形成共价化合物RO
D.R和Q可形成共价化合物RO2
9、已知X+、Y2+、Z—、W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关于X、Y、Z、W四种元素的描述,
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W>Z
B.原子序数:Y>X>Z>W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Y>X>Z>W
D.金属性:X>Y,还原性:W2—>Z—
10、a、b、c、d、e是同周期的五种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显碱性,且碱性
b>a, 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d>c,五种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后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b、a、e、d、c
B.e、d、a、b、c
C.a、b、d、c、e
D.c、d、e、a、b
11、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 Ba(OH)2·8H2O+NH4Cl(固体)
B. 稀盐酸+ Zn
C.KClO3受热分解
D.浓硫酸+H2、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 mL 2
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 mL,此时X和盐酸和缓地进行反应。

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L 3 mol/L 的X溶液
B.L 2 mol/L 的X溶液
C.10 mL 4 mol/L 的X溶液
D.10 mL 2 mol/L 的X溶液
13、表明金属甲比金属乙活动性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失电子数比乙多
B. 将甲、乙组成原电池时,甲为正极
C. 甲不能与盐酸反应放出H2,而乙能
D. 甲、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甲>乙
14、在恒温恒容容器中进行反应A(g)2B(g)+C(g),若A的浓度由0.1 mol·L-1降到0.06 mol·L
-1需,那么由0.06 mol·L-1降到0.024 mol·L-1,需要的时间
A. 等于18 s
B. 等于12 s
C. 大于18 s
D. 小于18 s
15、对于可逆反应2A(g)+3B(g)3C(g),在一定条件下,使一定量A和B气体反应,达到平衡状
态时,具有的关系是
A. 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c(A):c(B):c(C)=2:3:3
B. 平衡混合物体积是反应开始前的3/5
C. 平衡混合物中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 单位时间内,若消耗了a mol A物质,则同时也消耗了1.5a mol C物质
16、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
3Y(g) 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
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08 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1∶c2=3∶1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C.X、Y的转化率相等D.c1的取值范围为0.04 mol/L<c1<0.14 mol/L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
17、(6分)在6
3Li、14
7
N、23
11
Na、2412Mg、73Li、14
6
C中:
(1)和互为同位素。

(2)和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

(3)和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18、(1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针对表中的①~⑨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
....的是: (填具体元素符号
......或化学式
....,下同)。

(2)在这些元素中,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3)最高价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的元素是;写出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氢氧化钠
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

(4)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④与⑥形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5)表示③与①最高价态形成的化合物电子式
...,该化合物分子是由(填“极性”“非极性”)键形成。

19、(8分)已知X、Y、Z都是短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X元素所处的周期数、主族序
数、原子序数均相等;Y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三倍,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则
(1) 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 __周期第________族;
(2)由Y和Z组成,且Y和Z的质量比为7:8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或分子式)是。

(3)由X、Y、Z中的两种元素组成,且与X2Z分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两种离子是____和。

(4)X、Y、Z可以形成一种盐,此盐中X、Y、Z元素的原子的个数比为4︰2︰3,该盐的化学式(分子式)
是。

8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相同大小的铜片和锌片为电极研究水果电池,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果汁是显酸性的)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水果种类和_______________对水果电池电流大小的影响。

(2)能表明水果种类对电流大小有影响的实验编号是和__________。

(3)上图所示的装置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附近区域的C(H+)将(填“增大”、“减小”、“不变”),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1、(10分)某学生为了探究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 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铁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气体体积为标准状况下测定的体积)
(1)哪一时间段(指0~1、1~2、2~3、3~4、4~5 min)反应速率最大,原因是。

(2)哪一段时段的反应速率最小,原因是。

(3)如果反应太激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他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你认为可行的是(填编号)。

A.蒸馏水B.NaOH溶液C.Na2CO3溶液D.CuSO4溶液
(4)2~3分钟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为。

三、计算题
22、(8分)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g)+
B(g) x C(g)+2D(g),经5 min后达平衡状态,此时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混合气体的总
体积为134.4 L(标准状况),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试求:
(1)此时A的浓度c(A)=________mol/L,x的值为________;
(2)反应开始前容器中的A、B的物质的量:n(A)=n(B)=________mol;
(3)平衡时n(A):n(B):n (C):n(D) =
合肥一中~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答题卷
选择题答题栏
17、(1)和;
(2)和;
(3)和。

18、(1)
(2)、
(3)、
(4)、
(5)、。

19、(1)、(2)
(3)、(4)
1)
(2)和
(3)、、
21、(1)、
(2)、
(3)(4)
座位号:
22、(1)、
(2)(3)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7、(每空1分)
(1) 6
3Li 、73Li (2)14
7
N、14
6
C (3)23
11
Na、2412Mg
18、(1)Ar (1分)(2)HClO4KOH (每空1分)
(3)Al (1分)Al(OH)3 + OH—= AlO2—+ 2H2O (2分)
(4)电子式略(2分)离子化合物(1分)
(5)电子式略(2分)极性(1分)
19、(1)二V A (每空1分) (2)NO(2分)
(3)OH—NH4+ (或H3O+NH2—)(每空1分) (4)NH4NO3(1分)每空2分)(1)电极间距离(1分)
(2)②③(2分)(两空都对才给分)
(3)Zn-2e—=Zn2+ (2分)减小(1分)Zn+2H+=H2↑+ Zn2+(2分)
21、(1)2~3(1分)锌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速率加快(2分)(2)4~5(1分)盐酸浓度太小,使反应减慢(2分)
(3)AD(2分)(4)0.1 mol·L-1·min-1(2分)
三、计算题
22、(每空2分)(1)0.75 2 (2)3 (3)3: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