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搜索引擎》
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中学□小学学科:信息技术
教学课题:《搜索引擎》
课时:1课时
授课班级:602
授课环境:机房,联网。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总结搜索经验
教材分析
1、这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多样性以及使用搜索引擎的方法和技巧,为下一节课《文件的下载》进行基础的铺垫。
2、学习本节课使学生可以直接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一些学习等等的资料。
学情分析
1、通过上节课的了解,发现一部分学生对搜索引擎有一定的了解和简单的使用。
2、这节课主要让学生对搜素引擎更深的认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搜索引擎让学生通过网络更容易查找资料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生,让学生能够使用搜索引擎的来查找需要的资料和软件等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教育学生查找健康、有益的知识资料,提高学生网络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多种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能够利用专业的搜索引擎进行查找资料。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
行为
设计意
图
1、情境导入
教师讲述:徐路同学是在“中华民
俗文化”网络协会的会员,他正在写一
篇关于“东巴文化”的研究报告,但是
报告中需要引用一幅关于纳西人宗教信
仰的图片,可是他在网上花了很长时间
就是找不到。
怎么办?(请前后两桌四
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为进行讨论(以下
讨论小组安排同)。
提问学生讨论得出的结果,可以用
“百度”搜索等工具进行查找
进行了激
烈的讨论。
随
意抽选5个小
组到讲台写出
所在小组的讨
论结果。
吸引学生注
意力,提高学
生学习搜索
引擎的兴趣,
引出课题《搜
索引擎》
2、搜索引擎
从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搜索引擎室
指用于因特网信息查找的网络工具。
它
可以划分为两个引擎。
以小组
为单位讨论,
派出代表举例
说明有什么样
的搜索引擎
让学
生回想平时
搜索资料的
操作,从而更
深一步了解
搜素引擎。
让
学生体会到
协作学习的
意义。
(1)全文搜索引擎教师操作:
学生观看
图片网站
通过图
片网站的引
入直观说明
全文搜索引
擎。
让学生直
观学习并掌
握。
(2)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教师操作:
学生继续
观看图片网站
通过图
片网站的引
入直观说明
全文搜索引
擎。
让学生直
观学习并掌
握
3、小
组游戏教师从旁指导
观看完之
后,让学生以
刚才小组形式
通过这两种搜
索引擎进行查
找“天狼星的
图片”,比赛
哪个小组时间
最快
通过组织小
游戏,更好地
调动学生的
动手能力
4、搜索技巧
教师讲述:同学们可以通过查看搜索
引擎的帮助信息或专门研究网络搜索技
巧的网站和网页提高自己的搜索技巧。
比如说中文搜索引擎指南、搜索引擎直
通车
同桌之间
进行讨论
让学生
了解更多的
搜索技巧
(1)
使用权威网站
教师举例子:例如查看天气预报,可
以利用中国天气网等
学生进行
练习查找今天
的天气情况
通过练
习,让学生印
象更深刻
(2)使用不同的搜索引擎教师操作:
学生观看
图片网站
通过观
看让学生直
观地了解各
种不同搜索
引擎
(3)
搜索关键词提炼
选择正确的关键词是找到所需信息
的关键。
因此,学会从复杂的搜索意图
中提炼出关键词至关重要。
同桌之间
进行讨论
让学生
能够自己提
炼出关键词
(4)
用好逻辑命令
我们运用两个以上关键词搜素时候
就要用到逻辑命令“AND”。
同桌之间
进行讨论
让学生
了解多个关
键词搜索的
方法
(5)利用专业搜索引擎教师操作:
学生观看
并进入该网站
进行专业搜索
通过直
观操作,提高
学生操作能
力
5、课堂检测1、用分类查找的方法查找:狮子座流星雨的图片
2、查找一些介绍“搜素技巧”的网站并学习
板书设计
课题:搜索引擎与技巧
一、搜索引擎
(1)全文搜索引擎(2)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
二、搜索技巧
(1)使用权威网站(2)使用不同的搜索引擎(3)搜索关键词提炼(4)用好逻辑命令(5)利用专业搜索引擎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同一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分,评分的依据在于:有没有参与与主题相关的讨论,积极性如何?满分5分。
所得分数将计入个人学习积分档案袋。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上课气氛不错,学生通过分为小组进行比赛学习,同桌之间能够积极进行讨论,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动手进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不足之处在于,给学生操作的时间还是太少,以后多注意这个问题。
但部分环节过度生硬。
虽然在引入阶段到新授阶段比较流畅,但从新授阶段到探索阶段的过度比较生硬,如果多花时间,可以做的更好。
教学状态可更具感染,语言表达可更生动。
教师的上课状态极大地影响学生的状态,这种状态通过教师的神态、语言、手势等方面自然地流露出来。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自感没有处于最佳状态,语言、神态等方面不够自然,显得生硬。
课前备好的一些语言没有完全表达出来,在细节方面语言不够简练,影响了课程吸引力。
小组探索的组织形式可更具实质效果。
该班学生电脑操作水平差异大,部分学生对电脑操作不熟练,故在教学设计时,希望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探索任务,达到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目的,但学生在探索任务过程中,大部分能自主探索而无需同学帮助,也是意料之外的情况。
如果能在教学之前,设计明确的小组组织形式,明确组长及各组员的任务,给各组更多的时间,通过组长组织、组员参与、任务总结、推荐人发言、其他组补充等几个步骤,更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