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陈毅探母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咱们知道陈毅元帅在得知母亲生病后,心里很着急,赶回故乡看望。
赶了很长的路,终于抵家了,想不想知道像陈毅爷爷回家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请同窗们打开课文第63页,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要求: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读好词语间的停顿。
)
(一)陈毅回家后马上做了什么事呢?“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
”,其它同窗是不是也找到这
一句了呢?你能不能带着大家把这一句读一读。
(二)什么叫""询问",询问就是“问”(评价:回答得干净利落,其实询问就是问)。
结合课文插图,小朋友们看,此刻陈毅已经来到母亲的床前了,此刻你们就陈毅,对于母亲的病情,你们会问什么呢?(生:妈妈,好点了吗?)(评价:是啊,陈毅爷爷肯定问这个了。
)(生:妈妈,你药吃了吗?师:喔,你提示妈妈吃药,真是个细心的孩子,生:还感觉哪里
不愉快吗?评:你真知道关心妈妈。
)
适才,同窗们问得很好,问得很细,像这样问就叫作?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讲就是:细心地询问.(板书:细心地询问)。
小朋友们,你们有无注意到,陈毅爷爷在询问母亲病情的时候,他的手放在哪儿啊?
拉着母亲的手.问就问吧,陈毅干吗要拉着她的手呢?生:拉着母亲的手,感觉陈毅很爱他的母亲。
(师评:原来是这样啊,我明白了,那你能不能把这句话再好好读读,让大家感受到陈毅对母亲的爱呢?)
大家请看大屏幕,这是课文中的一个句子:
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
(此刻,老师给它作一个小小的改动。
)
出示:进家门,陈毅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
比比,少了什么字?点击变红:一……就……。
小朋友们,其实这个“一”跟“就”是两个连在一块用的词。
小朋友们,你们一听到上课的铃声,就怎么做啊?(评价:老师恍如听到你急匆匆的脚步声了。
从评价中点出学生的情感.)
你们肚子饿的时候,一回抵家就做什么啊?
那陈毅一进家门,就怎么做啊?说明陈毅这时心情怎么样啊?着急,如何读好这句话呢?(一进要读得慢一些,重一些,就要读得重些。
)(二)精读第二句:
一、过渡:何等关心母亲的陈毅啊!当他看见母亲换下的衣服还没洗时,又是怎么做的呢?
二、齐读:他看见母亲换下的衣服还没洗,就打来一盆水,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咱们知道了谈家常就是跟母亲聊天,陈毅爷爷这次回家,母亲已经很高兴了,他又陪母亲聊天,母亲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结合课文插图,是啊,你们看,母亲说话的时候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手上还做着动作,可能感觉病都好些了呢?这么动人的画面谁来读一读呢?
小朋友们,从这句话中,你能看出陈毅做了几件事吗?(打来一盆水和洗衣服是一件事,打水就是为了洗衣服)“洗衣服”和“谈家常”。
两件事是同时做,仍是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
哪个词语看出(“一边……一边……”)
当两件不同的事可以同时进行的时候,咱们就可以够用“一边……一边……”把它们连起来讲.
那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可以同时做的呢?试着用一边,一边来讲说.句式练说“一边……一边”
A、小朋友们一边走路,一边()。
B、青蛙一边(),一边叫。
C、()一边(),一边()。
过渡:小朋友们学得真快啊,相信课文也必然能读好.回到课文中,把第二段读一读吧.
四、精读第3自读段。
一、陈毅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母亲可感动了,听听他们之间在说什么?(师范读)
过渡:母亲看到陈毅替自己洗衣服是怎么说?
出示:母亲说“你也五六十岁了,还替娘洗衣服。
”
二、陈毅是怎么回答的?
(1)出示“娘,快别这么说。
从小到大,你不知道替我洗了多少次衣服,今天我给你洗洗衣服是应该的呀!”
(2)小朋友们,你们以为陈毅为母亲洗衣服应不该该?(交流讨论)
——母亲洗了无数次衣服。
除洗衣服,母亲还为陈毅做了许多事,母亲为陈毅付出了很多,所以,此刻陈毅帮妈妈洗一次衣服应不该该?高声回答:“应该”。
(板书:洗衣服应该)
谁此刻想来当一回陈毅,回答母亲说的话。
(评价:娘,快别这么说,要读得快些。
)
(3)师总结:陈毅的手中洗的是母亲的“衣服”,报的是母亲的“恩情”啊!此刻,老师想请女生扮演母亲,男生扮演陈毅,把他们的对话读一读。
(4)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无私地关爱着自己的孩子,除母亲,还有父亲,爷爷、奶奶,他们都为咱们做了许多,此刻,你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说一说
我想为妈妈我要给爷爷
我想为爸爸
(评价:母亲看到了,必然很欣慰,父亲必然会以为你是个孝顺的孩子.)
所以,无论年龄大小,不论身份高低,咱们都要孝顺咱们的长辈.(板书:孝顺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