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版上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期中考试
高二学年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D.“制天命而用之”
2.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B.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3.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
这主张属于
A.儒家思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4.《唐律疏议》记:“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这表明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5.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①孔子的“礼”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③宗法制④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西汉初年,大臣陆贾评论秦的统治说:“事愈烦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淫愈炽,兵马益而敌愈多。
”这段话最根本的含义是
A.严刑酷法不能保证统治的安定
B.减少政事清静无为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C.秦朝养兵太多反而招致灭亡
D.秦朝法网严密却不能阻止民间的反抗
7.老子和孔子思想主张的相似之处是
A.主张体谅百姓
B.主张恢复周礼
C.否认”天命论”
D.强调贵贱有”序”
8.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在读《孟子》,读着读着,朱元璋眉头越皱越紧。
终于,把书一
摔,大声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焉?”立刻召见文臣,宜布即日起“罢免孟子配享孔庙”。
朱元璋如此大怒是因为孟子在书中说
A.克己复礼
B.民为贵,君为轻
C.正君心以立纪纲
D.天下为主,君为客
9.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
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
A.老子无为而治思想
B.韩非中央集权思想
C.孟子民贵君轻思想
D.孔子仁者爱人思想
10.明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
此举
A.意在规劝嘉靖皇帝遵守法律
B.履行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
C.体现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D.反映了君臣间的权力之争
11.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基于他们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12.英国学者李约瑟指出:“到明朝末年的1644年,中国和欧洲的数学、天文和物理学已经没有明显差别,它们已完全融合,浑然一体了。
”,这说明当时
A.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B.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
C.东学西传影响到西方科技发展方向
D.中国知识界深受西方进步思想影响
13.绘画以独特的方式记载着古老的历史,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绘画风格也不断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宋偏安江南——残山剩水
B.宋代重文轻武——文人山水画兴起
C.明清时代变革、社会动荡——画风雍荣华贵
D.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和文化普及——民间风情画盛行
14.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B.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D.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15.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
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
案,其中正确的是
A.亁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京城献戏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康亁京化独领风骚
16.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人文主义者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他们积极鼓吹基督教的宗教精神和伦理道德,甚至皓首穷经,呕心沥血地注释基督教经典。
这反映了人文主义者
A.弘扬基督教会的神学世界观
B.缺乏创新的动力和进取精神
C.存在着无法避免的时代局限
D.以基督教教义作为指导思想
17.“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
”这场运动是指
A.希腊先哲人文主义精神的觉醒
B.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
C.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
D.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
18.他不像智者们那样靠传授知识收取学费,提出了“自知自己无知”的命题。
他的“精神助产术”对后世影响是巨大的,它能够让对话者自己发现真理的结果,……他没有留下任何著作。
他认为与其留下著作给后人看,还不如直接传授同时代的人们以知识,再由他们传给后世来得直接。
体现上述观点的学者是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19.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对梁启超的话理解准确的是
A.自然哲学使人们具有了自主意识
B.智者学派树立了人的尊严
C.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的神学桎梏
D.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20.赫乔•威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
”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21.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
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
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22.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之一的伽利略,被誉为“近代力学之父”、“现代科学之父”和
“现代科学家的第一人”,但在当时却遭到罗马天主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
这一状况深刻的表明
A.伽利略反对神学的革命精神
B.自然科学与宗教神学之间斗争激烈
C.教会为维护自身统治而采取措施
D.宗教信仰与科学精神之间的敌对关系
23.牛顿的发现被认为“跳出了神秘的黑匣子,用理性的光芒照亮了人类”;达尔文则因提出进化论,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两人的学说都
A.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B.提升了宗教神学的权威
C.反映了工业时代的要求
D.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24. 2010年10月1日18时,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美联社在报道中说,“嫦娥二号”发射成功是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的最新里程碑。
你认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应该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25.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毛(泽东)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
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
”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A.招生制度
B.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建立高校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
26. 谭其骧在1994年说“当前我国在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理所当然,在文化上也应该采用同样的政策。
”文化上的对内搞活政策,主要指的是()
A.三个代表
B.“五讲”“四美”
C.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D.三个面向
27.“他的作品客观地反映了劳动者气喘吁吁,勾勒出当时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画出生活的无奈与潦倒”。
下列文学作品中,与他的作品风格相似的是( )
28.“至于他那两只脚,有时每只脚都穿一只短袜,或者一只脚穿短袜,另一只脚穿长袜,或一只靴子,或一只鞋,或一只拖鞋,或一只短袜和靴子,或一只短袜和鞋子,或一只短袜和拖鞋,或一只长袜和靴子。
或一只长袜和鞋,或一只长袜和拖鞋。
”这种文学形式主要反映了现代西方
A.科技的迅速发展
B.人口素质的提高
C.心灵的迷茫和痛苦
D.经济的迅速发展
29.在上海“2013电视剧制播年会”上,《甄嬛传》荣膺“品质金奖”。
《甄嬛传》播出后引起了许多人的喜爱和议论。
你认为电视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的影响有
①丰富精神生活②改变生活方式③扩大人们的视野④接受“空中课堂”教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0.《邓小平理论与“东方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一文指出,邓小平理论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而“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达到一个新境界。
主要是因为“南方谈话”着重阐述了
A.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B.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C.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D.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二、材料问答题:3个小题,共40分。
31题14分,32题14分,33题12分
31.(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
这
叫做“大一统”。
材料二: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
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请回答:
(1)扼要指出材料一、二的核心思想。
(2分)
(2)明末清初,出现了社会转型的新现象,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对待封建制度的态度是什么?其反应出的本质问题是什么?(4分)
(3)从时代背景方面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差异的原因。
(4分)
(4)试从客观作用方面简要评析上述材料中的思想观点。
(4分)
32.(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总理
各国事务衙门函
材料二:泰西近政论,皆有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
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近代哪一政治派别的主张?(2分)其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这一派别有什么实践活动?(2分)
(2)材料二在实践中有什么重大举措?(1分)结果怎样(1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两位先生”是什么?(1分)这一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4)据上述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4分)
33(12分)人文主义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希腊神话用神的形象体现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出古典人本主义。
……人类对于自
然相对独立,对于自身社会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人不是社会与国家的消极附属品,而是宇宙中万物的尺度。
﹣﹣杨师群《中西方上古宇
宙观及相关文化之比较》
材料二:
材料三: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
……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
批人才。
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
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林涛《浅议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材料四:(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
……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主张?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3分)
(2)据材料二,指出拉斐尔的圣母像与中世纪相比,在立意上有何变化?(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主教会及其神学”遭到“怀疑及反感”的原因。
(4分)
(4)据材料四,概括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
与材料三相比,人文主义有何新的发展?(3分)
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期中考试
高二学年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BADC 6-10 BABAC 11-15 BBCDA
16-20 CDBCD 21-25 ABABA 26-30 CDCCD
二、材料问答
31、(14分)(1)材料一:宣扬君权神授。
(1分)
材料二:在君主专制下,天下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安宁,是天下的大害。
(1分)
(2)态度:在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
(2分)
反映出的本质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2分)
(3)董仲舒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君主专制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分)黄宗羲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期,君主专制成为限制社会进步的枷锁。
(2分)(4)董仲舒的观点适应了地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和发展封建经济的需要,推动了统一封建国家的巩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
(2分)黄宗羲的观点在继承古代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衰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对封建制度的质疑和挑战,具有进步意义,对后来的反封建斗争有着积极的影响。
(2分)
32、(14分)(1)地主阶级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6分)
(2)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结果失败(2分)
(3)民主与科学;开始标志: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2分)
(4)从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提高的发展历程。
(4分)
33、(12分)(1)学派:智者学派(1分)
社会根源:希腊工商业发展与繁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2分)(2)变化:由展现神性到展现人性之美,体现人文主义思想。
(2分)
(3)原因:教会自身的黑暗和腐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的成长;人文主义的兴起;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4分)
(4)思想主张:宗教上,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政治上,社会契约、人民主权
新发展: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要求建立“理性王国”(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