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版2019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7课时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时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课时提分练习
一、单项选择
1. 明朝老儒钱宰上朝后低吟的诗、吏部尚书吴琳回老家后在田间插秧的事明太祖都了如指掌,这种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主要表现是因为明朝实行了( )
A. 废除行省
B. 废除丞相
C. 八股取士
D. 厂卫特务机构
2. [2018·东营]“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

”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 )
A. 注重考查诗赋
B. 打破门第限制
C. 采用八股取士
D. 考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
3.[2018·温州]“永乐三年,有海军三万七千人,携罗盘针,乘大船六十二艘,由苏州刘家港出发,泛海经福建,南达占城,以次遍历诸国。

”该历史事件指( )
A. 威继光抗倭
B. 鉴真东渡日本
C. 郑和下西洋
D. 马可·波罗回国
4.[2018·德州]“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首豪迈雄壮的《凯歌》的作者应是( )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康熙帝
5.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其根本原因是 ( )
A. “均田免赋”促使农民加入起义军
B. 广大农民觉悟高,拥护起义军
C. 明末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以及赋税沉重
D. “均田免赋”是农民起义的目的
6.[2018·淮安]我国历代王朝十分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下列措施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设宣政院②设西域都护③设驻藏大臣
④设台湾府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④②①③
D.②①④③
7.以下是清朝前期人均占有耕地情况简表。

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增加,与表中的趋势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是 ( )
A.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B. 耕地面积大量减少
C. 人口数量急剧增加
D. 土地兼并日趋严重
8.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这里的“执政之府”是指( )
A. 丞相府
B. 中书省
C. 锦衣卫
D. 军机处
9.[2018·聊城]清朝人李祖陶说“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看,窥视)景,畏避太甚。

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庇。

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

”上述社会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清王朝实行 ( )
A.廷杖制度
B.“文字狱”
C.八股取士
D.特务统治
10.[原创题]“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

”下列小说章回的标题出自《红楼梦》的是 ( )
A. 孔明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
B.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C. 宋江智取无为军,张顺活捉黄文炳
D.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二、组合列举
11. 中国古代优秀科技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是明代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2)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3)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三、材料解析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帝时期,经过同外部侵略势力及内部民族分裂势力的一系列重大斗争,建立起一个空前统一和巩固的国家。

这就基本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规模。

——张传玺主编《中国古代史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熙、雍正、乾隆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个清朝同内部民族分裂势力作斗争的例子。

材料二乾隆时期,闽浙总督杨庭璋在奏章中写道“近闽粤贸易,看船甚觉减少,即内地贩洋商船亦多停驾不开者。

在外番因能置买丝斤,运之货日少,而内地所需洋货,价值亦日见增昂……中外均无裨益。


材料三白寿彝先生在《中国通史》中写道“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各朝都居于主动的地位,明清时期(注鸦
片战争以前)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


(2)材料二的奏章反映了清朝实行哪一政策?谈谈该政策给中国带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以前中外关系的主要特点。

(4)上述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对我们今天有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课时提分练习】
1.D [解析] 为了对官吏和百姓进行严密的监视侦察,明太祖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明成祖朱棣时又增设了特务机构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2.C [解析] 明朝时期实行八股取士,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要写成八股文。

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专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所以说明初的科举制度是中国文化的“厄运”。

3.C [解析] 1405年﹙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240多艘海船、27 400名士兵和船员组成的远航船队,由苏州刘家港出发,访问了许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联系。

所以该历史事件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

4.C [解析] 本题考查戚继光。

从《凯歌》中的“倭奴”可知,面对的敌人是日本倭寇,选项所列人物中只有戚继光是抗倭英雄。

故本题选C项。

5.C [解析]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的根本原因是明末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以及赋税沉重。

6.D [解析] 西汉设西域都护;元朝设宣政院;1727年朝设驻藏大臣;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

故本题选D项。

7.C [解析] 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耕地面积不断增加,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社会安定,但是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导致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8.D [解析] 雍正年间,设立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是军机处。

丞相在明朝被废除,故A不符合题意;中书省在明朝被废除,故B不符合题意;锦衣卫是明太祖设立,故C不符合题意。

9.B [解析] 根据材料“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可知这种行为使知识分子遣词造句都得小心翼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由于清王朝实行了“文字狱”。

10.D [解析] 孔明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不符合题意;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出自《西游记》,不符合题意;宋江智取无为军,张顺活捉黄文炳是《水浒传》中的情节,不符合题意;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章节,D项符合题意。

11.(1)农政全书(2)天工开物(3)本草纲目
12.(1)建立和加强了国家的统一。

平定噶尔丹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答出任意一项即可)
(2)闭关锁国政策。

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3)主动的对外开放政策。

(4)启示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

顺应时代潮流,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开放国兴,闭关国衰。

(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