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对策
发布时间:2021-12-15T05:26:16.059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6月(中)17期作者:黄中品[导读] 水利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利建设的过程中,水土保持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水土保持不当,就会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平衡
黄中品
(广西景鹏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201)
摘要:水利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利建设的过程中,水土保持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水土保持不当,就会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平衡。

针对我们目前水土保持的现状,本文对于水土保持的有效措施做以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策略
前言
水利工程一般建设在地势较高的地段,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势必会造成对于生态状况的影响,如水土流失等自然状况的破坏。

并且一旦发生水土流失,施工安全也会受到影响,也会降低水利工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我国水土保持的现状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也是水土流失状况较为严重的国家。

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势必要面临这样的问题。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已经达到了294.91万平方千米,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但是我们不能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自我消耗,相反,一定要在保护自然环境得前提下进行经济建设,也是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否则就是
“饮鸩止渴”,陷入到一系列的恶性循环之中。

水土流失会产生的后果很多,例如,对于土地蓄水量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的问题,土地对于水的积蓄力量会大大降低,在缺少降雨的时候,势必会造成干旱,影响农作物的收获。

并且由于河道内水量的减少,会造成河道内的泥沙淤积,反而在汛期容易出现洪水暴发,引发洪涝灾害。

如果泥沙随着洪水进入水库,还会影响水库的泄洪能力,减少水库的使用寿命。

本来我们修建水库,是为了储存水源,在干旱时期解决下游农作物的灌溉问题,但是如果由于我们的保护措施不当,造成了水库内的泥沙淤积等一系列问题,水库反而会成为了“水患”,这样我们所做的一些列工作就会徒劳无功。

从根本上失去了水利工程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所以,目前我国面临的水土保持现状还是十分严峻的。

2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有效策略
2.1提高综合治理能力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势必会造成一些地表生态环境的破坏,例如草皮的破坏,树木的破坏,这些都会对于水土固化,防风固沙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施工开挖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截水沟渠,或者挡土墙来避免泥石流,山体滑坡;在土层回填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坡度的合理性,为了长远效果,也要注意植被的再造。

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有很多,和当地的自然情况有很大的关系。

例如在相对干旱的地区,就会出现土壤的蓄水能力不强,沙质化严重,在大风的侵袭下就会出现扬沙等自然现象,这就会更加加剧水土流失,造成一系列恶劣的自然现象,对于生态环境有了进一步的侵蚀。

在我国的西北和华北地区,经常会发生沙尘暴的侵害,,主要是由于土地的开垦,草原过度的放牧,人为因素对于植被的破坏,从而形成了大量裸露的土地,所以经常会发生沙尘暴。

风沙在飓风的吹动下,如同一道道城墙高耸入云,同时伴随着巨大的风力,甚至能把石头都卷入进去,这会大片的破坏植被,摧毁树木,对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形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我们发展经济要花费的巨大努力,可能收获甚微;但是自然界对于生态坏境的破坏,或许就会发生在顷刻之间,让一切的努力瞬间消耗殆尽。

所以说,提高综合治理能力势在必行[1]。

2.2详细健全的检测指标
在我们进行水利建设的过程中,就要设计好相应的监测指标,防患于未然。

比如说结合当地的自然情况,设计好水土保持指标,如果当地有巨大的水土流失隐患,就要设计好应急处理方案。

对于存在的刘如水土流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要有详细的解决办法,高风险地段要重点监测,做到专人专事,专项的应对方法。

保证在水利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避免出现水土流失的负面效应[2]。

一切的水利工程建设的实施,都要有严格地执行指标,有序的进行。

施工单位要做到严格按照既定目标施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走过场,影响施工质量。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相关设施建设的需要,很多大型的水利工程都在陆续的兴建之中,这也势必会造成更大的水土流失隐患。

尤其在施工中,一边破坏”的负面效应。

例如在大型水利设施的施工过程中,如果规模过大,就能对与地质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甚至会引发地震等自然灾害;在建造堤坝截流的过程当中,也可能会淹没河流沿岸的农作物;并且在设置堤坝的过程中,可能会影响水的流速,有可能会影响水中各种鱼类,藻类等生物的存活。

这些,都会对与自然环境以及生态平衡造成影响。

我们对于相关因素都要事先做好预案,规避这些风险的出现。

所以,详细的,健全的监测指标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是确保水利建设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的有效保障。

2.3提高职能部门的监测力度
为了确保水利工程工作的有序实施,减少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于相关施工单位的施工状况,政府职能部门要发挥监管作用,做到事先预警,事中监测,事后评价等一些列连续、有效的监管办法,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和有效性,既要提高国民经济,也要降低对于大自然的侵害,保护水土[3]。

首先要做到事前预警,在水利工程兴建之前,就要做好严密的预案,职能部门要详细的审核,对于可能出现问题隐患的环节要积极论证,用科学的方法来避免问题的出现,规避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积极的进行监管,避免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走过场,走捷径,要严格按照施工预案确保工程的有序实施。

再次,在工程结束之后,要有严格的审批、检验手续,对于不合格的方面要整改,对于实施的实际效果要有效评价,纳入到相关的企业信誉记录当中,确保水土保持这根红线的权威性,让水土保持成为衡量工程质量的标尺,对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行为要严肃追责。

只有做到了相关的监管工作,才能对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的制约,促进水利工程的高质量建设,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负面效应。

总结:
水土保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严格地执行操作标准,做好水土的保持工作,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让我们的国民经济健康、蓬勃的发展,决不能让经济发展以生态环境的破环作为代价,让生态环境的保持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并驾齐驱。

参考文献:
[1]张立春.浅谈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防治及治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4):206.
[2]孟杰.农田水利建设对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7,43(07):199-201.
[3]刘雪源.探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水土流失防治[J].南方农业,2015,9(21):244+2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