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___灿烂的宋元文化(一)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培根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 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鲁迅在《电的利弊》一文中曾经这样说过:“外国用火药 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 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 饭吃。”
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13、14
宋元时期的火箭发射与我们现在的火箭 发射是否有相同之处?
宋金时期 火箭发射示意图
四大发明的传播路线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火药13、14世纪

印刷术
拉 造纸术 13世纪 伯
指南针12、13世纪
造纸术
造纸术 7世纪 印刷术 12世纪
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对欧洲的发展有何影响 呢?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 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 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 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 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用来排陶版印活刷字。
2、活字印刷术的四道工序:(
)(
)(
)(
)。
3、和雕版印刷术相比,活字印刷术有什么刻创新单和字优点?排版 印刷 拆版
既经济又省时。
4、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有何意义?在世界有何历史地位?
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领先世界400年。
印刷术的发展:
雕版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
现代印刷术
电脑排版、激光照排、高速印刷机
原因: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航海业迫切需要一种准确可靠 的导航仪器,于是指南针应用于海上。
2、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航海 事业有何影响?
元代 铜火铳
突火枪
1、( 唐朝末)年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2、(
),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
争,主要宋有元时突期火枪、火箭、火炮等。
3、(
)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材料一: 宋太祖时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 堆积如山的雕版再也派不上用场 。
材料二: 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雕刻四五十字,一本六万字的书就需要三四 能刻完。
费工费时,浪费严重
1、北宋时,(
毕)发升明了活字印刷术 ,他将黏土做成(
四大发明在中国有没有发挥巨大的推动社会进 步的作用呢?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尊重科学、努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郭 守 敬
他是__元_朝的
__天__文__学_家和 __水__利_专家。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印刷术的发明和不断改进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悬浮式指南针
水浮式指南针
北宋罗盘针
现在的指南针
谈》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
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
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 系矣。
——南宋《诸藩志》
1、讨论思考: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两宋 指南针在应用上有何变化?可能是什么原因 成的?
变化: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到了南宋广泛应用于航 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