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综述1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概况及启示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概况及启示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俄罗斯教育体系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政治教育的一门学科。
这门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以及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俄罗斯是一个强调民族认同和集
体意识的国家,因此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非常强调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培
养学生对自己国家的认同和热爱。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对多元文化和多样性的尊重。
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
的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包容性和尊重他人的能力,让他们学会欣赏
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这门学科中,学生被
鼓励思考和分析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思想体系,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使他们成
为具有创造力和领导力的人才。
- 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和集体意识非常重要,这也适用于其他国
家。
-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社会和政治事务,对于建
设一个有活力和繁荣的社会非常重要。
- 多元文化的尊重对于培养学生的包容性和世界观非常重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和尊重
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能够使他们成为有创造力和领
导力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和教育理念,培养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这对于建设一个繁荣、和谐和进步的社
会有着积极的影响。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及对我国的启⽰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加强社会意识形态教育现阶段意识形态的教育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内容,树⽴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正确的世界观、⼈⽣观和价值观,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平、民主法治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为建设富强、民主、⽂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
新形势下意识形态的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以⾼尚的精神塑造⼈,以优秀的作品⿎舞⼈,不断提⾼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化素质,努⼒培养和造就有思想、有道德、有⽂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发展新型的⼊际关系。
创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充分发挥⼈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证党的路线、⽅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保证改⾰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地顺利进⾏。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爱国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
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有全球眼光,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地域、民族⽂化。
引导⼈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性和与世界性问题利益的关系,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吸收⼈类⼀切优秀成果和进步观念。
有针对性的分层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要不断完善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先要加强国家主权观的教育。
主权是⼀个国家和民族⽣存发展的基⽯。
坚决抵制西⽅霸权主义者的“主权过时论”、“⼈权⾼于主权”的谬论。
其次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是爱国主义教育精神内涵的扩展和延伸,是民族⽂化的核⼼和灵魂。
⽂化是⼀个国家民族精神的纽带,为此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化传统,吸收和借鉴⼈类的先进⽂化成果,要不断创新传统⽂化,使我国的⽂化发展与时俱进。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在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以爱国主义为核⼼的民族精神和以改⾰创新为核⼼的时代精神。
在21世纪这个新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式、分配⽅式等⽇趋多样化,其结果必然会给⼈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带来巨⼤的变化,⽇趋多样化。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概况及启示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概况及启示从苏联时期到现在,俄罗斯一直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大众传媒,都有着广泛的覆盖面。
在苏联时期,全面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被视为是维持政权稳定、塑造“新人”、推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在俄罗斯后苏联时期,尽管国家面临许多政治和经济的挑战,但思想政治教育仍然被视为是塑造国民意识和提高国家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涵盖广泛,包括但不限于爱国主义、国家历史、选举和政府制度、宗教和文化多样性、社会责任、合法性和道德行为等。
在俄罗斯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非常突出,不仅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是大学教育和专业训练的一部分。
此外,俄罗斯政府还通过媒体、文化节庆和社会性质机构等方式来普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俄罗斯政府非常重视民族文化和宗教间的和谐,积极开展多元文化和宗教交流与融合的工作。
例如,俄罗斯各级政府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节庆,高度重视俄罗斯民族传统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不断加强俄罗斯与国际社区的文化交流。
这种在多元文化社会中推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在提升俄罗斯国内外形象的同时,对其他国家推行思政教育亦具有借鉴意义。
最后,对于中国而言,我们需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国民信仰、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传统的教育形式,它对于提高国家凝聚力和塑造良好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于中国来讲,我们应该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并将其固定在各级教育阶段中,以推进国家的文化和社会进步。
同时,也应该关注多元文化和宗教间的和谐与交流,沿着和平、友好、开放的道路,推动全球化时代的交流、融合和发展。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概况及启示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概况及启示一、历史演变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0世纪的基督教传入以及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
18世纪彼得大帝的西化运动和19世纪的启蒙思想为俄罗斯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基础。
苏联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则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强调意识形态的渗透,强化对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并长期沿用至今。
二、特点与状况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特点上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干预较为明显,思想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受到政治因素的深刻影响;第二,注重国家的认同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塑造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学校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强调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合作教育模式;第四,重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在状况方面,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矛盾和冲突。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俄罗斯正在寻求新的教育发展路径,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需要提升教育质量、拓宽教育渠道,并与国际接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三、教育体系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包括幼儿园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以及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
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阶段,主要负责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
高等教育则对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
四、内容与课程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国际关系、国家法律、公民教育、伦理道德、历史、地理、术科基础等方面的知识。
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注重德育活动和社会实践,以丰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五、影响因素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和变革。
政府政策、教育资源分配、文化传统、社会风气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国际环境的变化也对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俄罗斯正在积极探索国际化的教育发展路径。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概况及启示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概况及启示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由历史和现实所塑造的。
历史上,俄罗斯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之一,其政治制度主要由沙皇掌握。
在苏联时期,共产主义思想被推广,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部分。
在当前俄罗斯,政治教育主要由俄罗斯教育部门和宗教机构负责,并且政府通过各种途径来推广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和形象。
首先,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依靠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对教育部门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区中心,都大力推动俄罗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比如,在教育机构中,俄罗斯历史、文学、音乐等本土文化纷纷被列为必修课程,文艺团体的组织也成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外,俄罗斯政府积极地鼓励宗教机构作为社会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大力推广俄罗斯正教的教义与传统。
其次,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依靠政府的支持与宣传。
俄罗斯政府通过多种形式来推广其国家形象和利益。
政府成立了多个机构,如国家媒体、文化中心和历史博物馆等,以加强对国内和国际上的宣传和推广。
比如,在电视媒体中,大量的时段被用于国家形象的宣传,如文化庆典、历史纪录片等。
在文化中心中,政府为民众提供多样性与开放性的文化服务,以丰富跨文化交流的内容,以弘扬国家形象和文化影响力。
在历史博物馆中,如国家历史博物馆和国家文化遗产博物馆等,也是重要的宣传平台以及设置文化交流的桥梁。
最后,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亟需创新和更新。
俄罗斯需要摆脱普遍存在的教育僵化和传统束缚,从而让人们的想象空间更加开放和丰富。
俄罗斯教育机构应尝试把世界发展中的众多新思想和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中,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比如,在现代计算机网络、机器人技术等科技方面的课程,不仅能为俄罗斯学生打开新的思路和视野,也为俄罗斯社会在应对科技转型、推动社会发展方面提供了积极的贡献。
综上所述,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由历史和现实共同塑造的。
借鉴其独特的教育体系与文化传承,可以从教育和文化等方面,提高人民的政治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和发展状况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和发展状况综述一、概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自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历了从创立到发展、从探索到成熟的历程,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
本文旨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和发展状况进行综述,梳理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内容广泛,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形成了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批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人才。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在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面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如何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如何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教师队伍,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新时代背景下,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只有不断深化理论研究,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加强队伍建设,才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一门研究人的思想、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青年一代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综述1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研究综述刘霞(社会科学系B1101)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无疑是当前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作为一种理论创新,近年来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兴趣,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问题为切入点。
国内学者进行了一下研究。
一. 关于思想政治的主体的内涵及理念四川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林伯海周至涯在期刊2011年02月第02期总第191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主体性的要素构成新探》讲到“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理念主体是与客体相对应的存在。
《现代汉语词典》对主体有三种解释:“1.事物的主要部分;2.哲学上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3.法律上指依法享有权力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国家。
”马克思指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
”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主体的人是对象化的存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由于“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商丘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河南商丘的马万宾在期刊2009年第10期总第186期中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开辟了一条新思路。
总体上讲,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两种关系的统一: 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二者构成了主体主体的关系; 另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是复数主体, 他们把教育资料作为共同客体, 与教育资料主体客体的关系。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性原则胡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叶雷陈珑在期刊2004年8月第16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中讲“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的内涵:主体性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在一定的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者, 将受教育者视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体, 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 从而培养和造就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主体性的普遍要求。
苏联式思想政治教育成败对我们的启示
苏联一 直以来是 由共产党一党专政 ,一言堂的局 面导致了共产 党难 以看到 自身不足 ,经历 了肃反扩大 化运动 ,更是 没有 了任何反对之声 ,使得共产党忽略 自身建设 ,安 于现状 ,享受着他们作为领导阶层的优 越感 。思想和理论上 的不足 ,让共产党 内部更多 的党 员 日益脱离指导理论 ,甚至是对指导思想和理论不信 任 ,是他 们本身在工作 中形成 “ 两 张皮 ” ,在工 作需 要时 ,大肆鼓吹指导 思想 ,大谈其好处 ,私底下却又
一
笔财富。不仅要 重视 文化领 导权 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手段 , 注重党 的 自身建设 , 还要 警惕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 内容的缺
关键词 : 苏联 ; 思想政治教育 ; 隐性教 育; 逆反 心理
失 引起 的逆 反 心 理 。
1 9 9 1 年苏 联瓦解 ,对 社会 主义 阵营 带来前 所未 有 的冲击 ,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它使 正在 熊熊燃烧 的 国际共产 主义运动烈焰遭受到 了 自开创以来前所未有 的巨大挫折 和质疑 。然而现在我们重翻这段厚重 的历 史 ,反思其失误 ,比照我 国在社会主义实践 的方方 面 面 ,意在加 强和改进我 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使 其 更好 地服务 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 搽 察
> 3卜 Z山。 。 山{ 三 } Q一 ∞
苏联式思想政治教育成败对我们 的启示
季萍萍
( 鲁东大学 政 治与行政学院 , 山东 烟 台 2 6 4 0 2 5 )
摘要 : 苏联作为社 会主义阵营曾经的带头国, 其兴衰留给世人 的思索是凝重 的。给我们 带来的思考和警醒无疑是我们的
团体要兴起 时 ,都要有一定 的阶段 的精神引导 ,形成 独立 的意识 形态和言论倾 向。
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解读苏联解体
、
思想政治教育背离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 源自造成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
指导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的灯塔 , 引领着思
想政 治教育 工作 的航 向。 江泽 民同志 曾指 出: “ 东欧剧 变、 苏 联解 体 , 最 深 刻 的教训 是 : 放弃 了社 会 主义 道 路, 放弃 了无 产阶级专政 , 放弃 了共产党 的领导地位 ,
放弃 了马克 思列宁主义 , 结果使得 已经相 当严重 的经
就是这样一个 曾在 国际舞 台上 叱咤风 云数 十年 , 令帝
国主义胆 寒 , 令 世界人 民向往 的大 国 , 却在 一夕之 间 轰然垮台, 让人 不禁 慨 叹 :“ 其兴 也 勃焉 , 其亡 也 忽 焉 !” 苏 联解体 至今 已 2 O多年 , 对 于这个 2 0世纪 的 “ 历史 之谜 ” , 世人从不 同的角度进行过深入研究 和广
发展 马克思主义 的正确道路 。 斯大林把马克思在 生产
体 的始终 。 历届苏共领导集体 和苏联政 府都高 度重视 思 想政治 教育工 作 ,尤其 是高校 的思 想政 治教育 工 作, 在 多年的理论研究 和实践 探索 中积 累了一 些成 功
的经验 。 但是 , 错漏 和失误也较 多 , 这些 积重难 返的问 题 和无 法排解的弊端在催化苏 联的解体上难 辞其咎 。 今天 , 苏联 的思 想政治教育虽然 和其他苏联 问题一样 已经成 为历史 , 但作为研究对 象 , 仍需我们重视 , 尤其 是思想政治教 育方面 的重大失误 所引发的亡党 、 亡 国 的历史悲剧仍然值得我们警 醒和反思 。 综观苏联 思想政治教育 的历史 , 其在苏联解体上
泛探讨 , 本文拟从思想 政治教 育的视角来分析 其解 体
的原 因。思想政治教育是各 社会统治 阶级巩 固政权 、 维护社会稳定 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途径与条件。 苏联 是社会 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 的开先 河者 , 思想政治教育 作 为一项 重要的社会主义实践 , 贯穿 了其从兴盛 到解
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对我国的借鉴-2019年精选文档
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对我国的借鉴前苏联,曾经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泱泱大国,忽然在二十世纪末一夜之间分崩离析,这无疑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炸响的一声惊雷,它使正在熊熊燃烧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烈焰遭受到了自开创以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挫折和质疑。
然而现在我们重翻这段厚重的历史,反思其失误,比照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的方方面面,意在加强和改进我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这也正是这段历史留给我们的不能无视的财富。
一、“欲木之长,先固其本”――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并应不断开拓创新,在实践中务实和强化核心理论,紧跟时代脉搏。
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最坚实的理论基石,它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及航标。
然而值得我们警醒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并不是不顾实际情况的生搬硬套,也不是唯马首是瞻,禁锢于教条之中,而是要不断推陈出新,以马克思理论为基石结合本国的实际特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贯,不断在实践发展的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开创理论新战线.否则,就会像前苏联一样长期陷于左倾教条主义的图圈之中。
前苏联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盛行,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弥漫着空洞、萎靡颓废之风,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秀理论品质荡然无存,而且使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变成了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严重危害了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开展。
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除了进一步牢固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重新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自觉揭示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不仅开创了邓小平理论的伟大体系,而且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使思想政治教育重现生机与希望。
现在对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学习领会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并以此为思政教育提供的极为丰富的理论素材的真谛,同时及时把党在长期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吸收过来,不断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彻底摆脱“左”倾教条主义的消极影响,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党的理论前进步伐滞后、不相协调的局面,增强时代气息,体现当代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俄罗斯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许多阶段的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从早期的宗教教育开始,逐步讨论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
一、宗教教育时期在俄罗斯历史的早期阶段,宗教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宗教教育以东正教为主导,对于塑造俄罗斯人的思想和政治意识起到重要作用。
教会学校是宗教教育的主要场所,它们的目标是培养虔诚的信徒,并灌输宗教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同时,宗教也成为俄罗斯政府维护统治和社会稳定的手段之一。
二、启蒙时代与西化运动18世纪启蒙思想和西化运动的兴起对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皇后叶卡捷琳娜二世推动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对教育体制的改革。
俄罗斯学院成立,教育内容开始引入西方科学、哲学和政治思想。
启蒙运动的理念传播至俄罗斯社会,对青年一代和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革命与无神论教育随着19世纪资本主义的兴起和社会阶级矛盾的加剧,俄国进入了一个动荡的时期。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使得无神论成为一种新的思想潮流。
革命运动中的政治教育强调无神论观念,试图通过思想改变来推翻旧的政治秩序。
无神论教育在工人阶级和农民中间广泛传播,对俄罗斯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影响。
四、苏联时期的意识形态教育十月革命后,俄罗斯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形成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苏联时期,意识形态教育成为了国家的核心任务。
列宁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国家的意识形态,被灌输到教育体系中的各个层面,从幼儿园到大学。
政治教育中强调党的领导和劳动阶级的利益,试图通过思想教育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同时,普通教育课程也包含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培养学生对于国家事务的关注和责任感。
五、后苏联时期的转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政府试图回归俄罗斯传统和价值观,加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教育。
同时,俄罗斯也积极引入西方的思想和教育模式,推动教育改革和多元化发展。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概况及启示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概况及启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球范围内正逐渐受到重视。
而在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被视为国家基础性事业之一。
本文将简述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形式和面临的挑战,同时探讨其可能对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意识的培养:俄罗斯政府通过历史教育、文化传承以及教授国家法律等手段,积极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
同时,政府还大力推动俄罗斯语言的学习,以保持俄罗斯人的民族认同感。
2.思想道德的教育: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家庭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在这方面,俄罗斯注重传统教育方式的传承,并注重青少年自主学习和创造的能力。
3.历史文化的传承: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政府设立了非常多的历史博物馆和纪念章,旨在让人们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1.学校教育:俄罗斯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到中小学的课程设计中,让学生早早地了解国家现状和历史。
2.社会活动:社会层面组织的各类活动,例如非政府组织和宗教活动,可以很好地教育青少年爱国心和道德品质。
3.家庭教育:俄罗斯家长可以选择开展各类家庭教育活动,包括传授道德知识等。
面临的挑战1.人员素质不高:由于国家的经济形势久不振,造成了人才流失严重,学校教师和其他有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的流失问题,极度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开展。
2.体制无机:在实践中,很多政府部门之间相互独立,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和体制保障。
3.问责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中存在大量的问题,但却缺乏有效的问责机制和监管体系,部分责任人滥用职权,造成了不良影响。
1.政府需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问责机制。
2.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保护,对促进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3.建立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实现社区层面参与的广泛覆盖。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无可替代,它是协调社会关系、提高公民素质、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有力保证。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
二、苏联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 十月革命之后,苏维埃政府组织建立起了一整套苏联学校德育模 式。这一德育模式在之后的七十多年间陆陆续续地由当局政府进 行了些许改革,并沿用至苏联解体。 • 苏联学校德育模式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道德基础上的, 运用具有权威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党组织和个人,以组织、 领导权威为主导,进行动员和灌输,形成广大青少年进行自我教 育的样式,以最终实现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共产主义新人为任,是 具有革命传统的权威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面二所涵盖的所有信息 和内容
在德育途径和方法上,苏联在大、中、小各级学校都开设共产主 义思想教育课程,诸如中、小学的道德原理,劳动教育、法制教 育课等,还通过文学、自然、美术、音乐等课程渗透共产主义思 想政治与品德教育。在中学高年级开设“共产主义道德基础”以 及“家庭、生活伦理学与心理学”等选修课。在高等学校中除了 将“苏共党史”、“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 “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等作为必修课程外,还开设“苏联法律基 础”、“环境保护”、“马克思列宁主义伦理学”、“美学与美 育”等选修课。同时还根据德育目标和内容要求在高校开设“无 神论”、“审美”、“社会主义政治与法律”、“共产主义道 德”、“职业道德”、“国防问题”、“苏联人民的职责”、 “艺术领域意识形态的斗争”等30场常规性的专题讲座,体现了 德育途径重视理论灌输的特点。
• 到19世纪后期,以列宁为首的无产阶级政党提出了无产阶级的教育纲领, 为专制主义、对外扩张气氛浓厚的俄国带去了清新的空气。他们通过办 《火星报》、发布《党纲》等措施,发起一系列改革。首先,列宁于19 世纪90年代先后发表了诸如《我们的大臣们在想些什么?》(1895)、 《中学农庄和感化中学》( 1895 )、《民粹主义空想计划的典型》 (1897)等一系列论战性著作,既揭露了沙皇政府的反动教育政策,又 批判了自由资产阶级的教育改良主义梦幻,提出了正确的教劳结合观, 即“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劳动生产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 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 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 度”。[4]之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于1900年组织创办了《火星报》,散 发大量传单和小册子,反复、全面、深刻地揭露了沙皇政府教育政策的 反动性及其所谓“改革”的虚伪性、专制政治同正教教会结成联盟的危 害性,发动和支持广大教师及学生开展自由、民主、革命运动。
思想政治教育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作业一、思想教育最早提出:《管子》的“五教”,把“教心”同其他教育区分开来,是最早提出的独立的思想教育的概念。
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了“思想教育”的概念。
1920,列宁《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厅政治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政治教育”、“政治教育工作”两个概念。
普通学校的思想教育,“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即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贯彻到学校各科课程和实际生活的各方面去,以培养学生能够独立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去处理他们学习及日常生活的一切问题。
只是不要从外面灌输的,而是通过他们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得到高度的自觉和对于客观的认识。
这要求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M].2002:337] 论文中的军队思想教育,是指一定的政党或政府通过特定的组织形式和手段,在军队中将自己的意志以及完成任务所需的特有价值观灌注与官兵之中,以影响军人的动机系统、心理过程系统和观念系统,从而在思想上保证对军队实行有效领导和为作战提供精神动力。
[徐特立.普通学校的思想教育[J].徐特立文集.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391] 思想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思想教育,一般是指非政治性的思想教育,比如生产业务活动的思想教育,家庭生活中的思想教育等等,它是长期存在和十分广泛的。
广义的思想教育,既包括这种非政治性的思想教育,又包括以解决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性思想教育。
……它是指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教育人、武装人,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培养受教育者共产主义思想品德和情操的一种社会教育活动。
[吴志忠.中美军队思想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2] 思想教育归根结底是有意识地、系统地进行世界观、方法论教育,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反映客观世界的思想观念和认识能力。
苏联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概述
作者: 张扬
出版物刊名: 思想政治课教学
页码: 37-39页
主题词: 思想政治教育;苏联人;情况概述;教育内容;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苏维埃政权;无神论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道德教育
摘要:<正> 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苏联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和教养,特别是随着近年来苏联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更加注重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苏联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早在苏维埃政权确立初期,列宁就提出了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其目的在于培养能够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代新人。
”遵循列宁的遗训,苏联党和政府始终把对青少。
论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失误与启示
论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与启⽰攻读博⼠、硕⼠学位研究⽣试卷(作业)封⾯(2012⾄2013学年度第⼀学期)题⽬论前苏联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与启⽰科⽬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姓名刘萌萌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年⽉2011年09⽉论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与启⽰摘要:前苏联发⽣历史性演变的原因极为复杂,但在思想理论教育⽅⾯的教训极为深刻。
在社会主义国家加强和改善执政党的建设不断改进意识形态领域的⼯作,尤其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理论教育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
关键词:前苏联、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失误、启⽰前苏联是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者,他不仅开创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先河,⽽且形成了健全的操作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前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伴随了它的兴衰荣辱的始终。
然⽽,如此传统悠久、攻势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苏联解体的危机时刻,不但未能挽留⼈们对社会主义的信赖和依恋,反⽽成了促使其加速解体的催化剂,其中的教训发⼈深省。
中国作为⼀个与前苏联同源于社会主义传统、继之⽽起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在⾰命和建设的诸多⽅⾯,遵循苏联的⾜迹前⾏即可到达共产主义的彼岸,似乎成了⽆须求证的公理,在凸显意识形态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如是。
因⽽,只有以苏为鉴,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建设、领导核⼼、学科发展、⽅式⽅法等⽅⾯,摆脱苏联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弊端的消极影响,⽅能适应。
世纪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切实加强、改进我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建构以建构以和谐社会理念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前苏联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前苏联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之处显⽽易见,如强调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向是共产主义。
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之处为社会主义苏联的稳固发展做出巨⼤贡献,但随着前苏联⼀夜之间的⼟崩⽡解,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不⾜之处更发⼈深省。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综述
何 峰在《现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发展的价值与启示》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广泛,具有 全方位性。现代西方国家,特别是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的 思想政治教育都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与家庭和 社会联系起来,使学校在空间上进一步扩大,实现了同社会 各部分的衔接。社会广泛参与,无论是学校家庭、社区还是 大众传媒,无论是政党还是宗教团体,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 所有的人员,所有的场所,所有的时机都被用来宣传西方国 家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所有这些工作都是自觉的、互相 配合的,形成一个整体的合力。在“小政府,大社会”的思 想指导下,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的 投入。如爱心志愿者服务,社会中介组织和社团等参与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政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对我国 的启示》指出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教育, 大众传播媒介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是思 想教育的有利工具和重要途径。政府通过电视、 报纸、电影、书籍等媒介宣传官方的政治道德 信息,去影响公民的政治倾向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目前,电影、广播、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己被国 外学校广泛运用于各类教学(包括德育教学)。教 学手段的现代化提高了教学效果,也有利于提高 学生的道德知识水平。
通过对以上文献的阅读,我发现很多学者在对西方的思想 政治教育研究中所涉及的方面都是大同小异,都是关于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显著性的特点。有一个非常值 得思考和借鉴的方面的研究却是非常少的,就是针对不 同发展时期的青少年采取采取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要抓好一个孩子从小学开始直至大学毕业对其进行思想 政治教育的衔接性。俗话说做大事者应当从小事做起, 我认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当从一个人的小时候抓起。 西方的教育家们比较注重儿童中心主义,就是要培养孩 子的个人兴趣爱好,同时让受教育者把思想道德教育渗 透到这些爱好中去引导孩子,让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 自发的产生道德观念,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就是启蒙和 引导的作用。纵观我国的思想教育方式,更多的是以学 习为主,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放在次要的位置的,特别是 在高中这个能够形成独立思想观念意识的重要阶段,学 生们却都是忙碌于学习、高考,这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 育的衔接性就大大的缺失了。特别是分科以后,理科生 基本都没有再去专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因此,把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寓于学生的学习当中,学校、家庭、 社会三位一体,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各实施主体间协调的开放式子系统。 对国家的爱,不再单纯指政治意义上的国家,还包括热爱民族、文化、语言、 等。
Hale Waihona Puke (四)利用大众传媒进行教育
大众传媒被认为是最具有影响的社会教育力量。 大众传媒为儿童、青少年一代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行 为方式、价值取向和道德方向的参考,培养他们的 各种兴趣,甚至影响着儿童和青少年的语言能力。
(三)利用宗教进行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7):67-69
西伯利亚研究, (2):50-52 (二)突出非 化、非意识形态化的政治观教育
东正教正大力发展宗教学校和神学院,在学校开设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三)以人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道德教育 (二)课外活动为主的全面渗透法
大众传媒为儿童、青少年一代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道德方向的参考,培养他们的各种兴趣,甚至影响着儿童和青
教育的观念和方法:学生主体; 教育过程:学生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 教育内容:对人、社会、自然、的人道主义态
度。
(四)全人类价值观教育
全人类价值观教育的任务在于使全体人民理解世 界的统一性和相互依赖性,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和国 际主义的关系;理解生态问题、保护世界文化以及 加强国际间的多边合作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对于人 类持续发展的深远意义。
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各实施主体间协调的开放 式子系统。
三、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内容
俄罗斯不仅重新肯定爱国主义精神,
而且出台了各种 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现如今
,俄罗斯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
。
(二)思想政治教育突出个性化、人性化、人 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综述项元顺摘要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作为那时唯一一个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它的飞速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有不可或缺的联系。
在了解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及分析其优劣得失情况下,结合现今中国实际,可以更好地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绕开陷阱,少走弯路,稳步前进。
关键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教训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建立了人类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就十分重视思想教育的发展。
在以列宁为首的苏联领导人对苏联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致命的弊病,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一、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列宁在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创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理论,并初步形成了一个体系。
列宁提出了自己新的观点,明确提出了“政治教育”这一科学概念,初步形成列宁主义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体系。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进一步阐述和发展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斯大林提出了“政治思想工作”的科学概念,较完整地阐述了政治思想工作根本任务,为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斯大林更加强调大学教育中的政治倾向性。
在《致苏联无产阶级大学生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的信》中,斯大林明确指出,苏联专家都应是通晓马列主义学说、明确党和国家政治目的,具备广泛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精通自己专业的人。
他认为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即使不是头等重要的,也无疑是相当重要的。
而党在大学生中的工作任务就是:一是竭力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的自觉建设者;二是竭力使大学生把自己看作劳动群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是竭力使大学生,懂得掌握科学的必要性,并且去掌握科学。
赫鲁晓夫主政时期,虽然否定了斯大林的不少政治决策,但是,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却是一以贯之的。
针对当时一些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表现出的松懈和不足,苏共中央领导集体和苏联政府给予了严厉的批评。
在一系列高等院校里,马列主义理论学习的工作安排不能令人满意,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对学生没有产生真正的影响;在社会科学教学过程中,没有坚定地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存在着使马列主义理论庸俗化的事实;没有对资产阶级思想进行应有的批判,没有考虑到帝国主义分子正在利用修正主义分子对马列主义进行歪曲,没有揭露资本主义固有的对抗性矛盾,甚至有美化资本主义的地方,鼓吹要对帝国主义抱“中立”立场,极大地破坏了社会主义统一阵营和劳动人民群众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1973年,苏联颁布了《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国民教育立法纲要》,这是苏联的教育法,其中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苏联高等学校要“培养掌握马列主义理论,在专业和组织群众政治工作以及教育工作方面有高深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的、高度熟练的专家”、“培养大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共产主义觉悟,有文化,有社会主义、国际主义和苏维埃爱国主义精神,有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决心”。
1980年苏联又批准实施了《高等学校学生在学期间共产主义教育示范综合计划》,系统性地制订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操作规划,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高校一种经常性的制度措施。
一时之间,几乎全苏每一所大学都制定了自己的“大学生共产主义教育综合方案”。
有的方案从对尚未进入大学的中学生前来参加大学招生咨询开始,到大学生毕业后的跟踪教育,每一个环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有具体安排。
即使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以后,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还是一如既往地强调要加强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987年3月,苏共中央颁布了《苏共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明确指出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的使命是:“培养既有高度的职业素养,又是思想政治成熟的受过苏维埃爱国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教育的干部。
今天的人才应当具有扎实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修养。
”《基本方针》还规定:“学校的全体教学人员,党、共青团和工会组织,都负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使命。
”要求党、苏维埃和经济机关的领导人员都积极参与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大提高高校马列主义教学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教学法水平。
只是到了戈尔巴乔夫执政晚期,开始了“公开化”、“多元化”的新思维改革,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才放松乃至放弃了对大学生的共产主义教育。
二、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苏联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开展时,主要是从社会教育的角度,通过共产主义教育的理念和工作体系来进行教育工作。
具体为五个方面:1.共产主义教育共产主义教育是高等思想教育的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是各组成部分的基础。
共产主义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群众,向他们灌输革命的政治理念和意识;另一方面,是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自觉行动,去实现政治目标及社会任务。
2.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是苏联共产党、政府和社会组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全体人民对自己伟大祖国的自豪感。
具体的教育内容是,用在十月**、社会主义、卫国战争等伟大历程中,共产党及人民群众的英雄事迹的展现来教育人民。
3.劳动教育方面劳动教育是对群众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环节,把实施劳动教育的任务交给家庭、学校和劳动集体单位。
在学校中,都开设有劳动教育内容的课程。
高等院校的劳动教育内容大致有两方面:一是社会公益劳动。
二是生产劳动。
4.道德教育在高等学校中,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共产主义品德、人道主义、集体主义、自觉纪律、精神美学等。
具体从三方面实施:一是道德知识教育;二是道德规范教育;三是道德行为教育。
5.法制教育苏联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青年一代进行遵纪守法教育。
在普通高校中开设的社会科学和选修课中,大量涉及法制教育的内容,如《苏联法律基础》、《苏维埃法律》、《苏联公民的职责》等。
总之,苏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是高度政治化并以马克思列宁为主要内容。
三、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教训(一)教训1.放弃了马列主义指导地位,动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执政党上层领导宣扬,鼓吹“改革新思维”,背离了麻利了主意的基本原则,实行指导思想上的“政治多元化”和“经济私有化'”推行“民主化”、“公开化”,把“人到底”“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党的行动纲领。
同时,否定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致使人们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信念丧失和共产党组织的先锋队地位作用下降。
2.思想政治教育教条主义、形式主义严重动摇了人们的共产主义信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前苏共领导教条主义倾向日益严重,本本主义盛行。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前苏共思想理论界的空洞化和教条主义达到极点。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教条、形式主义,违背了人的思想转化规律,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疑虑丛生,动摇了人们的共产主义信念。
3.过度集权和僵化的党政领导体制及因此形成的官僚特权阶层,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去权威性这种过度集权的体制表现在干部的选拔和任命上,是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
因此各级干部都充当了党的意志——实际上就是领袖意志的“传送带”,每个人都是执行这种意志的驯服工具,出现了一批“传声筒”式干部。
过度集权和僵化的体制,也导致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的形成,即官僚特权阶层。
4.忽视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去了重要对象苏联在其几十年的时间里,没有能够正确地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年人的思想问题,采取了压制和放任不管这样两种极端的做法。
(一)经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石,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保证。
因此,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和实践开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然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不等于把经典作家的著作或个别领袖的言论视作金科玉律似的终极真理、解决实践不同个案的万灵药方。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在与不断发展的实践的结合中才能发挥其巨大的理论威力。
正如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s[]因而,在以马克思主义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大厦根基的同时,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贯穿于其中。
否则,不仅制约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甚至使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与实践发展要求相背离的负面效应,危害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闭然而,不容遗忘的是,在前苏联的影响和领导人的主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一个时期内,我们党的理论建设也犯了严重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遮蔽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给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开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不仅造成了与前苏联相类似的消极影响,而且在中华大地上思想政治教育还一度成为一些人排除异己、整治他人的工具。
其所带给人的不寒而栗的经历和回忆,在民众中埋下了至今仍然难以消除的对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隐患。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无比宽广的胸怀和巨大的理论勇气,拨乱反正,纠正了理论建设上的偏差,进一步牢固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重新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自觉揭示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不仅开创了邓小平理论的伟大体系,而且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继续注重“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一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s[],使思想政治教育恢复了生机与活力。
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理论素材。
当务之急是要求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领会这些理论的真谛,及时把党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吸收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来,不断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彻底摆脱“左”倾教条主义的消极影响,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党的理论前进步伐不相协调的滞后局面,增强时代气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有效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使命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核心,肩负着率先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党的方针政策并把其灌输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