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濮阳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 (2015八上·重庆期末) 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 一张考卷的厚度大约为1cm
B . 一个成年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2m/s
C . 一支普通2B铅笔的质量约为200g
D . 圣诞节平安果(苹果)的密度约为10g/cm3
2. (2分) (2019八上·包河期中)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沿相同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选项图中能正确反映甲、乙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图像是()
A .
B .
C .
D .
3. (2分) (2019八上·利辛月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噪声已成为四大污染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是()
A . 防噪声的耳罩
B . 道路旁的隔音板
C . 噪声检测仪
D . 摩托车消声器
4. (2分)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小凡说:“是刘欢在演唱.”他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
A . 音调不同
B . 响度不同
C . 音色不同
D . 频率不同
5. (2分)图中不属于紫外线应用与防护的是()
A . 夜视仪
B . 验钞机
C . 灭菌灯
D . 遮阳帽
6. (2分) 2015年2月,视频《穹顶之下》在网络上热传,该片提醒人们关注雾霾,重视环保,下列关于雾霾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雾霾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汽车尾气排放、煤炭燃烧等污染物不易扩散造成的
B . PM2.5是形成雾霾的“元凶”
C . 雾霾会引起空气质量恶化,影响人体健康
D . 雾和霾是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说法
7. (2分)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 . 海波在BC段没有吸热
B . 海波在CD段是气态
C . 海波的熔点是48 ℃
D . 6 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8. (2分)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
A . 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B . 平面镜成像
C . 动力F1的力臂
D .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9. (2分)(2017·石景山模拟)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情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大
B . 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靠近平面镜
C . 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D . 眼睛看到的铅笔在平面镜中的像,也可成在光屏上
10. (2分)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B . 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C . 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D . 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11. (2分)如图所示,小强同学用两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前一后放在眼前观察远处的物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两只放大镜对物体进行了两次放大
B .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台显微镜
C .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
D . 将两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
12. (2分) (2017八上·余庆期末) 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50g,则该空瓶的容积是(ρ水=1g/cm3 ,ρ酒精=0.8g/cm3)()
A . 400cm3
B . 350cm3
C . 250cm3
D . 200cm3
13. (2分) (2015八上·江都月考) 百米赛跑中如果计时裁判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他所测得运动员成绩比实际的要()
A . 好一些
B . 差一些
C . 完全相同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4. (2分) (2016九上·大庆期中) 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潜水员在水中看岸边的树,看起来树的高度比实际矮是光的折射现象
B . 从不同的地方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光的漫反射现象
C . 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 . 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二、填空题 (共5题;共13分)
15. (4分) (2017·东莞模拟) 如图1所示物体长度是________ cm;如图2所示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如图3所示是小明家的电能表,读数为________ kW•h,小明家最多能接入总功率为________ W的用电器.
16. (2分) (2016八·厦门月考) “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能模仿单田芳、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现场观众欣赏听到的歌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
17. (2分) (2015八上·江都月考) 一个晴朗周末的午后,小明陪同妈妈在西溪河边散步,只见水中的鱼儿在“云”里欢畅的游动.实际上小明看到的鱼儿是光的________形成的虚像,而水中的“云”则是光的________形成的虚像。

18. (2分) (2016八·常熟期末) 开普勒望远镜是由两个凸透镜组合而成的,用它观察远处的物体时,通过目镜看到的是________的________像.(填“倒立”或“正立”、“实”或“虚”)
19. (3分)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应将砝码放在天平的________盘,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 。

若物体的砝码放反了盘,则测得的质量与真实值相比偏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30分)
20. (5分)小勇在江边拾到一块鹅卵石,他想知道这块鹅卵石的密度.于是他找来天平、量筒按表格中的顺序进行了测量:请将表格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1)
石块的质量m石/g 量筒中水的体积
V水/cm3
石块放入后的总
体积V总/cm3
________
石块的密度ρ石
(kg/m3)
________ 304010________
(2)
若在测量石块质量的过程中,当他向右盘添加最小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当拿掉最小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接下来他应该________ ,才能准确测出石块的质量。

(3)
在测量过程中,小勇若按照BCA的顺序进行测量,则测量的密度值会________ 。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1. (6分) (2016八上·港南期中)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该采取的操作是.
A . 向纸板喷烟或雾
B . 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点
C . 使光速贴着纸板射到O点
(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实验,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表中
次数∠i ∠r
1 70° 70°
2 45° 45°
3 30°30°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________(填写文字结论).
(4)若将纸板NOF沿NO向前折或向后折,在NOF上将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_内;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
22. (7分)(2019·濠江模拟)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小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
(2)小明所用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若将凸透镇放在光具座刻度50cm位置处不变,把蜡烛放在刻度10cm处,利用其成像特点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若蜡烛和光屏位置保持不变,移动凸透镜,想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小明应将凸透镜应放在光具座刻度________cm处.(3)保持透镜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A . 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 . 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C . 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 . 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4)在图乙基础上,小明将一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发现需要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看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5)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烧变短,要使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小明应将向________移动光屏(选填“上”或“下”).
23. (12分) (2017八上·深圳期中) 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
(1)
实验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规律制成的。

(2)
如图甲为某同学实验时测沸水温度的情形。

他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

(3)
纠正错误后,他观察到从开始加热至水沸腾,所用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
他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之后,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5)
他们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应该是图中的________图。

从实验可得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________℃。

四、解答题 (共3题;共30分)
24. (5分)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起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5. (15分) (2016八下·昆山期末) 在海滩的案发现场留下了罪犯行走时清晰的脚印,公安人员立即用蜡浇注了一只鞋模,测出鞋模的平均厚度为5cm,质量为1125g,又经测试知道要造成与脚印同样深度所需的压强为3×104Pa,(ρ蜡=0.9×103kg/m3)求:
(1)蜡浇注鞋模的体积V蜡;
(2)鞋与地面接触的面积S;
(3)罪犯的体重.
26. (10分) (2017八上·辽宁期中) 一辆汽车在匀速行驶,道路前方有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并在4s后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速度为72km/h.求:
(1)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
(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多远?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二、填空题 (共5题;共13分)
15-1、
16-1、
17-1、
18-1、
19-1、
三、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30分)
20-1、
20-2、
20-3、
21-1、
21-2、
21-3、
21-4、
22-1、
22-2、
22-3、
22-4、
22-5、
23-1、
23-2、
23-3、
23-4、
23-5、
四、解答题 (共3题;共30分)
24-1、
25-1、
25-2、
25-3、
26-1、
2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