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借助图画书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助图画书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小学侯婉婷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实践中,为了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使他们能够顺利进行中年级语文习作,我们倡导从低年级起就要逐步开展一定的写话训练。
低年级学生在最初学习时害怕
写话,一怕没内容可写,二怕不知怎样写,三怕写不好。
教师在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过程中使用图画书,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图画书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写话素材,让低年级学生有话可写、乐于写话。
一、图画书,让学生爱上写话(一)激发写话兴趣,以趣为先众所周知,低年级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图画书可以满足儿童的这种思维形式。
图画书以其艳丽的色彩、简单的文字,或向我们呈现出个性鲜明的人物,或向我们讲述生动的故事,或向我们传递美的信号,或触发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图画书无疑是最有魅力的。
不仅如此,在阅读图画书时,学生的表达欲望会被大大激发:图画书中的画面表达了什么?它有什么寓意?图画书中的留白要怎样填充?这个故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类似故事中发生的情况?⋯⋯学生的话匣子被打开了,就可以将书中的细微之处谈论很久,他们会在阅读中产生一种感觉:原来,写话也可以这么有趣!
(二)丰富写话内容,有米可炊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属于具体形象思维或表象思维,这个学段的学生尚未学会选择习作素材,也不会细致地观察真实的生活世界,更不会像成人那样冷静地审视事物。
因此,低年级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困难往往不是“写不好”,而是不知道“写什么”。
他们往往因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表而无从下笔。
而图画书中所带来的内容是丰富的,可以为孩子们搭建写话的平台,让他们有米可炊。
图画书包罗万象:或描写学生熟悉的生活,如《妈妈买绿豆》《魔法亲亲》;或引导学生培养良好习惯,如《亚瑟生气了》《我绝对不吃番茄》;或展现妙趣横生的动物世界,如《让路给小鸭子》《红豆和菲比》;或反映孩子们细腻的情感,如《爷爷一定有办法》《树真好》;或告诉学生一些有趣的知识,如《这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色拉和魔法店》。
图画书以其丰富的内容、鲜活的画面,将学生的生活定格于画面中,并配以简练的语言,引发学生无限想象,为学生搭设了悦读乐写的写话平台。
学生徜徉于由优美的画面和动人的故事中,情感更加丰富,
感受更加强烈。
在这场视觉、听觉的盛宴中,孩子们经历了不可思议的旅程,其表达就如甘泉般流淌不止。
(三)开发图书功能,读写互动目前,图画书的价值多体现在“读”上,更多的人认为读图画书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甚至有人把它定位为“认字工具”,其实不然。
培利·诺德曼在《阅读儿童的乐趣》里说:“一本绘本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
” 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在《幸福的种子》中也曾说过:“文+图=带插图的书;文×图=图画书。
”这就充分说明了图画书中图画和文字的重要性。
图画书中的文字的排版、图画的细节甚至是故事中的留白,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这其中就包含着“写”的元素。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充分挖掘图画书中隐含的内容,并将图画书阅读和写话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进行写话训练,使阅读和写话相互依托,就既培养了学生的
写话能力,又丰富了图画书的功能。
例如,笔者在《石头汤》一书的教学后,发现学生在合上书的时候都感受到了“幸福就是简单”的深刻哲理。
如果教学到此戛然而止也未尝不可,但是真正体会出此书真谛的学生一定有很多话想说。
于是,我设计了写话环节,请学生大胆猜想一下:几个月后,这个村子里会不会发生变化?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你用几句通顺连贯的话写下来。
此时,语文教学就将图画书的价值发挥出来了。
二、图画书,让学生写出佳话当图画书和写话美丽邂逅之后,它们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令人难以想象。
写话教学有了新的途径,学生的表达也有了新的生成点。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加入写话?又如何借此机会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操作。
(一)图文结合,画画写写图画书文字简练,故事简单,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习惯,可以极大地引起小读者的兴趣。
图画书的细节突出,匠心独运,能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一本好的图画书,需要学生用“心”去读。
绘画是用线条和颜色来表现的文学,文学是用文字来表现的绘画,而图画书是文学与绘画的完美融合。
教师可以借助“图画书”作为平台,用“图文结合”的肜式启蒙低年级学生的写话。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照图画书的样子,会写的字用汉字书写,不会写的字可以用图画表示。
学生在如此宽松的环境中,就可以放下“不会写”的包袱,发散思维,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创作出了许多属于自己的图画书。
学生如果觉得“写话很有趣”写“话一点也不难”我“有好多话想说、想写”,就为他们日后写话奠定
了基础。
这样不仅充分尊重了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又降低了书面表达的难度,更快地促进低年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执教《那时候人们都不戴帽子》一书时,当整本书都读完后,我引导学生谈谈“在你的生活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人或一个场景”,鼓励学生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在旁边用简单的文字予以说明。
学生的思路被打开,只见课堂上彩色的画笔在他们手中“上下翻飞”,很快一幅幅精美的画作就诞生了。
这些不仅是一些简单的图画,而且是孩子们美好童年的定格,更是孩子们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从这些画面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孩子们情感的细腻与观察的敏锐。
(二)依据特点,仿照写话汪潮在《中国语文读写结合研究》一文中指出,由读到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读,有现成的文章;写,却是从无到有,靠自己组织文章。
[21 怎样才能为学生搭设阶梯、降低难度,使低年级的学生易学乐学呢?仿写无疑是最基本的方式。
图画书的文字简练,又常常会出现一些具有语言规律的句子,是孩子们仿写的好素材。
例如,《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一书中,主人公娜娜是这样向末末讲述红色的。
“红色就像你生气时的怒火⋯⋯”“红色还是一种非常温暖的颜色,就像樱桃和西红柿在太阳的照耀下慢慢熟透了的样子。
”
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仿写环节:如果你是,你会怎样向末末讲述红色呢?请你动笔写一写。
红色就像___ 。
红色还是一种
的颜色,就像____ 。
除了红色,你再试着像娜娜一样说说绿色、蓝色、黄色⋯⋯你喜欢哪种颜色,就向小伙伴介绍哪种颜色吧!
色就像___ 。
色还是一种____ 的颜色,就像 ___ 。
孩子们在这样的写话阶梯下,写出了很多有趣的句子。
红色就像点燃的篝火。
红色还是一种烫烫的颜色,就像妈妈给我煮的姜糖水。
蓝色就像潺潺的溪水。
蓝色还是一种清凉的颜色,就像夏天我最喜欢的牛奶冰淇淋。
黄色就像毛茸茸的小鸡。
黄色还是一种暖暖的颜色,就像和煦的春光轻
轻洒在我身上一样。
绿色就像一把撑开的大伞。
绿色还是一种希望的颜色,就像我们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奔跑。
多么儿童化的语言,多么真实的表达!这样富有儿童情趣的语言,使学生的创作充满了童趣,仿写让学生在无形中学会了用语文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抓住补白,拓展写话
“图”的创作和“文”的写作是共通的。
图画书中“图”和“文”都有着很大的延伸空间,这些延伸空间就是很好的空白点。
教师可以借鉴图画书的表达形式,引导学生对这些空白点进行补白,那将大大丰富写话训练的内容与形式。
1.给图画补白绘本中有大量的图画,不要小看这些图画,它们是跳跃的、延展的、灵动的,仔细观察这些画面,就不难现其中蕴含着文字无法表达的语意,这就是图画的留白。
教师可以紧紧抓住这样的留白,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尽情表达、拓展写话。
例如,《爷爷一定有办法》一书中有这样一个画面:外套小了,爷爷将外套改成了背心。
第二天,约瑟穿着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学。
于是,我引导学生用文字给这幅图画补白。
我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学生发现老师和同学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张得圆圆的,说明他们很吃惊。
我又引导学生猜一猜此时背对着我们的约瑟会是什么表情,孩子们说他很高兴。
我马上引导学生猜一猜“同学和老师会说什么,约瑟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又会说些什么”。
于是,学生的作品异彩纷呈。
生,:第二天,约瑟穿着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学。
同学看到了,眼睛睁得大大的,问他:“约瑟,你的背心好漂亮啊!”约瑟骄傲地说:“是吧!”老师也看见了,吃惊地问:“约瑟,你的背心是哪来的?”约瑟
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说:“是我爷爷亲手给我做的!”
生,:第二天,约瑟穿着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学。
同学看到了,吃惊极了,问他:“约瑟,我从没看到过这么漂亮的背心!是在哪儿买的啊?”约瑟得意地说:“漂亮吧!不是买的,是我爷爷亲手给我做的!”
生,:第二天,约瑟穿着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学。
同学看到了,嘴巴张的大大的,异口同声地说:“哇!好漂亮的背心啊!”约瑟自豪地说:“那当然了!”同学又问:“这是在哪儿买的呀?我也想让妈妈给我买一件。
”约瑟高兴地说:“那你可买不来,因为这是我爷爷给我做的。
”
2.给文字补白
不仅仅是图画,文字间也藏着很多值得挖掘的写话点。
在执教《鸭子农夫》一书时,当牛、羊、鸡聚集在一起商量如何帮助受欺凌的鸭子时,有这样一段对话:“哞哞!”牛说,“咩咩!”羊说,“咕咕!” 鸡说。
就这么说定了!我引导学生通过这几个叫声想象当时激烈讨论的场面,让他们猜一猜,牛、羊、鸡当时的表情、动作是什么样的,它们又会说些什么。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表达兴趣被大大激发了,于是有了下面的作品。
生,:这天清晨,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就好像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金纱。
老牛、小羊和母鸡在院子里散步。
他们看到鸭子一大早就扛着锄头出去整理菜园了,而农夫却躺在床上懒洋洋地睡大觉,太阳晒屁股了也不起床。
老牛说:“哞——哞——农夫实在是太讨厌了,老欺负鸭子!”小羊点点头说:“咩——咩——鸭子实在太可怜了,我们要帮助他!”咕“咕!”鸡在旁边扑闪着翅膀,马上说:“我同意!我同意!我们想个办法把农夫赶走吧!”他们三个靠在一起商量起来:哞哞!咩咩!咕咕!不时还传出激烈的争论声。
最后,大家找到了一个好方法,他们高兴地围在一起跳起舞来!
生,:大清早,太阳刚刚探出头,鸭子就起床了。
他扛着锄头来到菜园,开始一天的工作。
而这时农夫却还躺在床上美滋滋地睡大觉。
这一切被老牛、小羊和母鸡看到了,它们实在看不下去了。
老牛说:“哞——哞——鸭子每天都这么早就起来工作,真是太可怜了。
我们来帮帮他,教训一下农夫吧。
”咕“咕!”母鸡说:“好啊,好啊!用什么办法呢?”小羊说:“咩——咩——我有角,我找个机会用角顶他!” 老牛说:“哞哞!不行,不行!你的角太小了,还是我来吧!”母鸡说:“咕咕!我可以用我尖尖的嘴巴啄他。
”小羊说:“咩咩!那我怎么办?我也要帮他。
”老牛说:“你用蹄子踢他,你的蹄子劲儿大。
”最后,大家找到了一个好方法,它们高兴地围在一起跳起舞来!
(四)猜想内容,练习写话孩子们拥有强大的好奇心,对事情往往想探个究竟。
塞缪尔·约翰逊曾说: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之一。
而图画故事最大的特点就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若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图画书时,故意隐去书中的某个部分,引导学生猜想其中的各种可能性,学生定会兴致高涨、乐此不疲。
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猜中故事中的这一部分,哪怕是猜中一点点,都会非常兴奋。
此时,如果教师
能够借此点拨、鼓励一下,也许会燃起学生更强的写话欲望,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好想马上见到你》时,我先给学生讲故事,帮助学生渐渐走进故事。
随后,引导学生猜猜这次小孙女和奶奶有没有见到,她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有学生这样写:老奶奶没有见到小孙女很着急,马上坐车往回跑.路上遇到了邻居,她就问:“你看见我的小孙女了吗?她过来找我,我们没碰到。
”邻居说:“没有呀,您别着急,估计她回家
了。
”小孙女没有见到老奶奶很难过,一边往回走,一边哭。
这时来了一个警察说:“小朋友,你怎么了?是找不到家了吗?小孙女说:“不是。
就是我很想见到我奶奶,可是我到了奶奶家,爷爷说奶奶不在家,她去找我了。
”警察说:“小朋友,你不要哭了,我带着你找奶奶,一定能找到的!”小孙女听了警察的话,擦干眼泪不哭了。
后来,警察就帮小姑娘找到了奶奶,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五)续写故事,升华写话
图画故事往往短小精悍,有时候,故事虽已读完,却让我们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当教师将故事讲到精彩之处却戛然而止时,学生进行续写的激情就会被激发,此时的他们往往可以写出更棒的作品。
例如,在教学《石头汤》一书时,当学生读完故事,我为他们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村民们送走了三个和尚,慢慢体会着“石头汤”的味道。
半年后,大雨接连下了好久,村民们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但省着点也能过得去。
就在这时,远处山区发生了泥石流,山下村子的人们逃难来到了这个小村庄。
此时,村民们会说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
生,:村民们看到了这些逃难的人们,纷纷从家里拿来自己的吃的分给这些难民。
有的村民还将难民接到家里来住。
生2:村民看到了这些逃难的人,想到了三个和尚做的“石头汤”,他们懂得了相互帮助的道理,于是从家里拿来大锅,煮上米粥,明白分给这些灾民。
生,:村民看到了这些逃难的人,很多人都拿出家里的吃的分给他们。
但是小王不愿意,他想:我自己都快吃不上饭了,哪还有闲心管别人?但是,他的老婆知道了他的想法说:“要不是三个和尚让咱们知道了大家应该相互帮助,我们现在还谁都不理谁呢。
我们也应该帮助那些逃难的
人。
”于是,小王拿出了自己家的米。
(六)扩讲故事,口吐莲花图画书图文并茂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扩写故
事。
例如,《蚂蚁和西瓜》一书内容浅显,篇幅短小,文字也很少,但是如果用语言将故事内容完全展示出来,还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组织学生分小组讲述这个故事,然后全班展示。
学生站在台前娓娓道来,就像小小播音员在为大家讲故事。
这个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为他们搭设了展示的平台,使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得到了锻炼。
图画书以其独特的明快画面和精妙语言,为我们营造出了一片新的教学世界。
当孩子们在与图画书进行心灵对话时,在闪烁着人性光辉、布满大自然和谐和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间与优雅的图片之中徜徉时,他们的身心得以放松,情感得以升华。
此时,我们帮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任其在广阔的创作空间中自由飞翔,尽抒童真、童趣、童乐,相信写话的种子一定会在他们的心中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