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市级名校2022-2023学年中考冲刺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
1.下面语段中的划线句子,无语病一句的选项是()
①从《中国诗词大会》到《见字如面》再到《朗读者》,播出的文化类节目近期“出尽风头”。

对此有人说,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春天来了。

②董卿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她说:“文化类节目真的很难做,有人觉得这个节且会不会老百姓看不懂,可是首期最后一位嘉宾、96岁的大翻译家许渊冲,他应该说是节目中文化含金量最高的,也是离普通老百姓生活比较远的一位,③但他的讲述却引起了最多的关注、赞赏。

④我觉得文化类节目需要更精心的设计,并不在于大众是否熟悉嘉宾的事情,而是他的进述能不能调动我们的共鸣。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
2.下面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处应填入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森林是以树木为主体的许许多多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

可见森林是地球上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资源库,而且其主要部分即森林生物资源部分,是可以持续利用的可再生资源。

①其中生物资源又可分为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三类。

②非生物资源主要是指支撑森林生物的林地土壤、水分等资源。

③森林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森林资源按自然属性可划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两大类。

④植物资源包括林木资源和非林木资源;动物资源主要包括哺乳动物、爬行动物、森林昆虫、鸟类和鱼类等;微生物资源主要包括各种菌类、支原体、衣原体等。

A.③④②①B.③①④②C.④②①③D.①④③②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都记录并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

B.今年我省春茶生产总量平稳增长,多产地的烘青毛茶平均单价较上年增长了大约9%~18%左右。

C.“汉瓦”柔性薄膜太阳能发电瓦,开创了全新的屋顶形态,为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的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D.今年1月1日起,国家全面禁止象牙制品的销售。

警方将予以严厉打击任何形式的象牙制品买卖行为。

4.下列句子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A.交通运输部密切注视相关城市出租车行业改革的实施效果。

B.在全国出版行业第四批领军人才中,覃某榜上有名,荣获“全国出版行业领军人才”。

C.随着绿色环保概念深入人心,电脑厂商开始推出节能,低辐射,易回收的绿色电脑。

D.在东盟博览会期间,要加强安全保障工作,防止不出现突发事件。

5.填空。

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_____。

(宋·王安石《元日》)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号召我们学习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____________,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人们常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自己受环境影响找借口,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名句“________”来反驳。

诗歌要有感情地朗诵。

同样是感叹语气,陆游的“______,______”(《游山西村》)可以读出惊喜之情;杜甫的“_______,________”(《望岳》)可以读出豪壮之情。

根据文言文中“阴”“阳”所指的山水位置可知,与高淳毗邻的“湖阳”应该在古丹阳大泽的______岸。

6.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题目。

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

’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

”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行者道:“怎么说?……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


(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一回)选文中的“行者”又称“美猴王”,请说说“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八戒为了让行者救唐僧采用了什么计策?从中能看出八戒怎样的性格特点。

二、阅读
7.阅读《曹刿论战》,回答小题。

曹刿论战
先秦:左丘明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选项中各有两组词句,每组词句中加点词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又何间.焉/亲密无间.衣食所安./国泰民安.
B.弗敢专.也/专.心致志弗敢加.也/添砖加.瓦
C.战则请从./从.善如流公将驰.之/驰.名中外
D.彼竭我盈./车马盈.门惧.有伏焉/临危不惧.
2.翻译下列三个语句,并根据上下文对其做出的进一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翻译:这些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够深谋远虑。

理解:曹刿认为这些当权者只会吃肉,军事才能上都比较差,面对齐国军队很难取胜。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翻译:(这)是尽职责本分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理解:曹刿认为鲁庄公能够公正处理百姓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是尽到了当权者的职责,是百姓信任并可以追随他打仗的条件。

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我查看到齐军的车辙很乱,远望他们的战旗也已倒下,因此追赶他们。

理解:曹刿解释自己“下视其辙,登轼而望”的结果,可见,在军事上他也能做到“远谋”,考虑问题比较远。

3.孔子、曹刿、唐太宗都认为_______________治理国家的根本。

这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请结合原文及链接材料说说这种思想在他们三人身上的具体表现。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选自《论语﹒学而》太宗①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

” 贞观十六年,太宗以天下粟价率计斗值五钱,其尤贱处,计斗值三钱,因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

若禾黍不登,则兆②庶非国家所有。

朕为亿兆人父母,唯欲躬务俭约,必不辄为奢侈。

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③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

朕不听管弦,不从畋猎,乐在其中矣!”
节选自《贞观政要﹒务农》
注释:①太宗:唐太宗,李世民。

②率(shuài):大都、大致。

③登:成熟。

④数名,等于百万(古代指万亿)借指老百姓。

⑤比屋:借指老百姓。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普为相
初,太祖侧微,(赵)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

太祖豁达,谓普曰:“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

”自是不复言。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沈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蹉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又有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

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肤固不为迁官。

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

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

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竞得俞允。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微:卑贱。

B.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发:打开。

C.太祖素恶其人,不与与:允许。

D.岂得以喜怒专之专:专一。

2.为文中划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A.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B.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C.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D.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普不懂官场规矩,在太祖称帝后还经常谈论太祖的一些丑事。

B.赵普性格沉稳,虽然不喜欢钻研学问,但处理政事却顺利流畅。

C.有位大臣应当升官,太祖因为讨厌此人起初很不同意升他的官。

D.赵普劝谏太祖应该以功过来决定刑赏,而不是凭着自己的喜怒。

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

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

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

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

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

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

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

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

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

”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

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

”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乃.重修岳阳楼乃:于是
B.或.异二者之为或:有时
C.余年来观瀑屡.矣屡:多次
D.而游者皆暴.日中暴:同“曝”,暴晒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不得从容以.观
B.先天下之忧而.忧而.游者皆暴日中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公爱之.,何不记之
D.增其.旧制当时建亭者,其.仙乎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⑵以人之逸,待水之劳。

4.(乙)文第2段作者写“天台”“雁宕”“匡庐”“罗浮”“青田之石门”等瀑布的用意是什么
5.(甲)(乙)两文分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名人墙
王伟华
哥已经来弟家三天了。

哥终于支支吾吾,把自己的来意讲明了。

弟是将军,是小清河村里走出去的最能的人,也是乡里有名、县里挂号的人。

哥是小清河村村支书,早已退了很多年了。

退了的哥偏偏不肯安生,喜欢乱操心,家乡的雨季眼看就要来了,小清河就要变成黄水河。

河上无桥,村民出行,村里的孩子们来来回回上学又成了问题。

哥在新任村支书面前夸下海口,他去省城找他家老三,一定要把修桥的钱给化来。

“哥,不是兄弟我不念乡情,我确实有我的难处。

家大业大是不差,可向我伸手的地方也多啊……你也这么大年纪了,回去好好跟嫂子过日子吧,折腾啥呢?你一手能翻了咱那穷窝儿的天么?”
弟满脸真诚,说得哥红着脸低了头。

哥走了……
哥没再向弟开过一次口,回家他闷闷地跟新任村支书说:“老三有难处,咱不能难为他。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桥,咱自己修吧。


哥带头把自己存的那点儿养老钱全拿出来,又挨家挨户去动员:再苦不能苦孩子啊。

那些心下犹豫的村民也就不再好说什么,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小清河上人欢马叫,热腾腾地忙活起来。

没有谁号召,顺其自然,哥成了建桥的大总管,从桥体设计到材料的置备,他都一手操管。

七十多岁的老头儿了,驮着背,顶着一头白发,在人声喧嚣
的工地上,指挥人,指挥车。

有爱开玩笑的年轻人从“嗵嗵嗵”的马达声里冲他大喊:“大爷,我看您有大将军的风度。


工地上噪音太大,哥听不清,但从对方脸上的表情明白些什么。

他咧开嘴,笑得憨,也笑得欢,露出黑黑的空牙洞来,额前的一缕白头发在风里一下一下的翻。

桥修成,一座漂亮又结实的双孔石拱桥,青石桥体,白沙路面,神气地横跨在小清河上,蛮横了多少年的小清河一下子驯顺了,不再张牙舞爪,河水从桥孔下钻过去,柔顺地顺河堤而下。

村民们到河对岸去种田,不再用肩挑手提,三轮机动车可以开到家门口,孩子们上学不再用大人护送,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就过了河。

村里再没有牲畜掉下河淹死这些让人烦恼的事儿了。

修了一座桥,把哥累得不轻。

原来就的人,身体越发弱下去。

他要拄着拐棍才能从家走到桥上看看。

夕光晚照中,村里上空的炊烟袅袅地升上天空。

牛羊归圈,孩子放学村民扛着工具慢悠悠回家。

满头银发的哥拄着拐棍站在桥头,被西天的云霞镀了一身的金粉。

像一尊塑像。

“大爷好啊。


“大爷爷好。


……
每一个过路的人,看到桥头上伫立着的哥,都会恭恭敬敬向哥打声招呼。

哥回应着,脸上的笑意久久不去。

哥给弟打电话,说小清河上有桥了,小车可以一直开到家门口。

哥想弟了,年纪越大,越是牵念。

弟却总是那么忙,今天出差,明天开会,一副日理万机的样子。

哥便不再说什么,叮嘱几句,挂电话。

弟回来时,哥已经缠绵病榻多日。

弟不是专程回来看哥的,是回来参加县里的一个活动。

县里要树一面名人墙,把全县在全国各地的显要都召集回来,给他们立传扬名,也是对县里的一项宣传。

弟说:“这是县里的大事,自己再怎么忙也要回来啊。


是,是该回来。

人不能忘本。

哥拉着弟的手亲不够。

呵,你以为他妈的他们白请我回来啊,每个人都要带着货回来。

一个名字刻上去,二十万。

弟还是那气度,当将军当惯了,说起话来。

二十万块?二十万啊……哥脸上的笑容慢慢敛了去,他的肝又开始疼了。

疼得他直抽凉气。

二十万块,我们乡下人几家一年不吃不喝也攒不够二十万。

我们修桥才花了四万多……
花二十万,就为把名字刻到石头里,哥到死也没想明白弟这算的是哪门子帐。

1.根据文意,用简洁担当语言补充故事情节。

哥找弟筹资修桥,弟① →哥②,桥修成→哥牵念弟打电话,弟借口忙未归→弟③ ,哥至死不理解弟的心思。

2.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满头银发的哥拄着拐棍站在桥头,被西天的云霞镀了一身的金粉。

像一尊塑像。

3.结合语境,品析文中第③和⑧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⑴蛮横了多少年的小清河一下子驯顺了,不再张牙舞爪,河水从桥孔下钻过去,柔顺地顺河堤而下。

(从修辞方法的角度)
⑵哥脸上的笑容慢慢敛了去,他的肝又开始疼了。

疼得他直抽凉气。

(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
4.如果让你选择,你认为哥弟中谁的名字更应该刻在名人墙上?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11.非文学作品阅读
2019年3月《见字如来》出版。

该书收录了四十六篇说文解字,每一篇都有一段“得胜头回①”,说的是作家生命里与字相逢的风景、际遇,后文便是关于汉字的形、音、义与词组的说解、甚至延伸变化。

值《见字如来》出版,澎湃新闻专访了张大春。

澎湃新闻:您找的字大概要具备哪些特点,是否字形字义在演变中有较为明确可辨等特点?
张大春:这个没有,单个字出现在这本书里是没有认知顺序或教学阶段的。

每一期写什么字,我要先跟杂志主编商量,比如这一期专题是“魔术师”,那我就会写“魔”字。

换言之给我任何一个汉字,我都可以想办法写这个字。

澎湃新闻:具体的写作中,比如要写某一个字,怎么去形成一篇文章?
张大春:首先你当然要知道怎么查工具书,但是你也要在平常生活中有一些知识积淀,那些积淀应该是来自于你对这个字非比寻常的解释有些印象。

比如说“牙”这个字,它表面上看就是我们嘴里的器官,另外它还有“中介”的意思,市集交易的经纪人自唐、宋起便称为牙人、牙侩、牙郎,以中介生意为业的商行就是“牙行”,这就牵涉到这个字的序列。

所以我们平常多多少少可以累积一些对一个字不常用的解释,或不常用的意义,我们要有一些好奇心。

澎湃新闻:构成你的知识体系是小时候家里教育的耳濡目染还是后来的学习?因为现在我们接受的大多数的教育,并不会太多关注一个字诸多不常用的衍生意义。

张大春:我觉得一代一代人对文字的追求往往是它固定的意义,或者说是大家都使用的意义,一个是从众,一个是从俗。

我年纪越大越会发现,过去以为跟它很熟的字不一定是真的熟悉。

有的时候一个字在一千年前是那个解释,到八百年前是另一个解释,到三五百年以前又换了一个解释,这个中间的流变其实就是文化,就是文化的累积,不论
哪个对哪个错,或者哪个比较早哪个比较晚,都是文化的痕迹。

我们说文化,主要内涵就是在这上面。

澎湃新闻:今人写作一本“说文解字”应该本着哪一种解读,是更该追溯它产生之初的字形以及在历史中的演变和准确含义,还是更侧重它易于理解的一种解读?
张大春:学术研究或对文章字词意义的解释,有时太重视它的正确性了,但它的广泛性可能更应该重视。

许慎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最大宗地处理那么多汉字,而且每个汉字都运用了高度的想象力。

举个例子,掉东西的“掉”,我们今天说掉东西就是掉下去了,其实掉是摇的意思。

右边的“卓”是旗子的意思,手摇旗子就是“掉”。

以前有人给苏东坡出了个题,要求用最简单的几个字表达这句话:有一头鳄鱼跑到河边把一只老虎拽下河里,淹死之后吃掉了。

苏东坡十个字就解决了:“潜鳞有饥蛟,掉尾取渴虎。

”十个字感觉像诗句,而且有声律的美感,掉字就是取“摇摆”的意思,掉是摇的意思就是许慎猜出来的。

澎湃新闻:所以哪怕并不是用严谨的文字学阐释字义,而是加入了很多个人解读与猜测,你觉得也是可以的?
张大春:我们接受某一个文字的解释是要有理据的,有时候你没有办法找到那么多材料去验证,所以你只能去解释,那个解释你也不能说符合了某个字形就是对的,不符合就是错的。

在我看来文字学接近一半都是猜谜,猜谜很有趣的,不要担心它的对错。

因为在文字学里,对和错是游动的,有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样解释是千古不易的,但两年以后就有新材料告诉你错了。

我倒觉得,利用对字符的好奇所形成的种种想象,开发对世界的认知情趣和好奇心,是一种好的能力。

澎湃新闻:你怎么看现在的很多古装影视剧里的场景设定及台词?
张大春:我们现代人写历史小说用比较极端的意义来讲,那就是绝对的虚构。

有多少材料都不是历史现场,正因为如此我觉得在设计古人对白的时候要更谨慎,只要这个语词在那个时代还没有出现我就不会用。

讲究字词的来历,主要的目的是还原一个比较类似的历史场景,比如我看《琅琊榜》,里面出现一句话“我不过是誉王利用的一颗砝码”,“砝码”是西方传输进来的。

①得胜头回:宋、元说书人的术语。

在开讲前,先说一段小故事做引子,谓之“得胜头回”,取其吉利之意。

1.(全景扫瞄)联系选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字如来》46个字的选择主要以每期杂志的专题为主,并不刻意按一定的认知顺序。

B.金文“牙”字形像牙齿上下交错之形,“中介”是“牙”字的引申解释。

C.《见字如来》封面设计简洁,正下方的文字是对书名“见字如来”形象地诠释。

D.张大春认为文字学的一半是猜谜,但他又认为,设计古人对白需要谨慎,那个时代还没出现的词语就不能在历史小说或古装影视剧中。

2.(显微审视)小文写“即”“既”两字,经常混淆。

请你根据张大春先生对“掉”字本义的分析方法,帮助小文区别“即”“既”两字。

装满食物的器皿

跪坐在器皿前面的人
装满食物的器皿

吃饱后,掉头嘴背着面前餐桌的人
3.(回眸辨别)根据(见书)和(听言)内容,完成下面对话。

三、应用
12.从2017年开始,合肥市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2018年实现“戏曲进校园”对所有中小学的覆盖。

许多学校高度重视,积极参与。

某校九年级(2)班将于2018年10月25日下午班会课举行“戏曲进校园”的主题实践活动,假设你是该班学生,请完成以下任务: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写上下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小明同学所写的手抄报的内容,请你帮他修改。

开展“戏曲进校园”的综合实践活动,(A)不仅可以让孩子们从中提升人文素养,而且可以让孩子们对传统戏曲有所了解,增长见识,陶冶情操,(B)从而营造热爱戏曲文化的情怀。

①(A)处画线句中有语序不当的问题,应将调整为“_______________”
②(B)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_”一词改为“______________”。

请推荐一种戏曲,并简要地说明推荐理由。

我推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戏曲种类)。

推荐理由(不超过30字):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微笑是最常见的一种表情,其神奇的力量却不一定被认知。

其实,微笑可以表达肯定和欣赏:微笑可以捐弃前嫌,化干戈为玉帛;微笑可以使心意相通,结为挚友:微笑可以打开封闭的心门走进心灵;微笑可以给自己鼓舞和信心;微笑还是一种坦然面对的豁达……美好的过程从微笑开始。

请以“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