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假说与论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论据应能推出论题 这也是充足理由律要求的,即根据论据的真,以及论据和 论题的逻辑关系,能够说明论题的可接受性。这主要取决于 论据与论题的逻辑联系的强度。一般地,只要论据能对论题 有较大的支持(不一定是必然性支持),就可视为论据能推 出论题。 论据推出论题,就是要求论证所用的推理形式是有效的或 可靠的。 违反该规则的错误:推不出包括“ 不相干”和“ 论据不 足”
22
论题是:“领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 命的任务只有工人阶级才能承担”。 论据是:(1)“可以担任此重任的共有三个阶级: 以农民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以国民党为代表的 民族资产阶级和以共产党为代表的工人阶级。” (2)“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的失败证明,农民不能 担此重任。” (3)“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民族资产阶级也不能 担此重任。” 论证方式:选言证法,即以三条论据为前提,运用 否定肯定式进行选言推理,可必然地推出论题。
论据应当比论题更可信
论据是用来打消人们对论题的疑虑的。不能想像,以更可 疑的命题来打消对另一命题怀疑。因此,用作理由的命题一 定要比论题更可信。这样,有三种命题不能作为论据: 概然性不高的命题(真实性不能确定):错误:预期理由 比论题更不可信的命题: 错误:乞题 与论题等同的命题: 错误:循环论证
20
19
论据应当是真命题
这是充足理由律要求的。从常理讲,无论说明一个论断真还是假,都 只能以真命题为据。以假命题论证另一命题的可接受性是悖理的。 违反这一规则就犯“ 虚假理由”的谬误 这一规则的具体应用,要视语境来进行。在对话论证中,论据不一定 事实上是真的,只要论辩双方认可,论证就可进行下去;论据也可以是较 大可能为真即概率较大的命题。
14
论证的种类
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
直接论证
为欲证的论断直接提供理由。即直接说明某个论断为何是可接 受的。
间接论证
“绕弯子”论证,即不是为欲证的论断直接提供理由,而是通过确定 其他相关论断的虚假或不可靠性,来说明欲证的论断是可接受的或真实的。
15
反证法 :通过确定与欲证论题相矛盾的论断(反论题)的虚假或不 可靠性,来确定欲证的论题是可接受的或真实的。教科书p352例 1、欲证:p 2、选择反论题:非p(p的矛盾命题) 3、证明:非p假(可用多种形式) 4、根据排中律,确立p真或可接受 选言证法 :通过排除与欲证论题相关的其他论断的可能性,来确定 欲证论题是可接受的或真实的。教科书p353例 1、欲证:p 2、选择相关论题:q,r,s等(对p所涉及的同一问题的可能回答) 3、证明:q,r,s等均不可能或与p相比较不可能(可用多种形式) 4、根据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确立p真或可接受
16
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
演绎论证
运用演绎推理形式的论证。前述“否定上帝存在”的论证。 公理法是演绎论证的典型形式。 它由初始概念和初始命题(公理) 出发,利用明确确立的演绎推理规则,推导出某个域的所有真命题(定 理)。
归纳论证
运用归纳推理形式的论证。前述“二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的论证。 包括归纳推理一章论及的所有推理形式。教科书355例。 需要注意的是其他广义的归纳推理类型或“合情推理”类型,它们在 日常论辩中大量使用,如诉诸权威论证,“可能,更可能”的论证,依据 迹象的论证等。
11
结构
论证的主要构件包括论证标志词、论点、理由和论证方式。
论证标志词:因此;所以;可见 ;结论是;简而言之; 显然;其结果;表明;由于; 因为 ; 理由是 ; 举例 说来 ; 等等 论点(论题):我们打算让别人相信或接受的主张。
理由(论据):一个或一簇支持论点的陈述。
12
论证方式:论证方式是理由对论点的一种支持关系,这种关系通过某 种推理形式来体现。因此,论证方式本质上是推理关系。由于论证的 理由是多个,而每一理由对论点的支持关系可能不同,所以,在一个 论证中有多种论证方式,而且,论证方式要比经典逻辑中的推理形式 丰富。
论证的规则
论题应当清楚、确切
违反这一规则就犯“ 论题不清”的谬误
论题应当保持同一
违反这一规则就犯“ 转移论题”的谬误。常见的情形有两种: 证明过多:欲证p,实际证的是p+n(比p断定更强)。思维不经济。 证明过少:欲证p,实际证p-n(比p断定更弱),原论题没有得到证 明。 因此,需要在论证的进程中,不时地停下来审核论证是否偏离论题, 以确保论题保持同一。
5
系统的假说
科学假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从初步的假说出发,利用事实材 料和科学原理进行广泛论证,使其成为一个结构稳定的系统,假说成 为一个完整的学说。 广泛解释已有的事实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进行论证,充实其理论内容 预言未知事实 演绎推理起重要作用:利用演绎推理从已确立的假说出发,引申出 关于事实的结论;以多种理论知识为根据,对初步假说进行论证。 建立假说应该 以事实为根据,但不要等待事实材料全面系统积累起来再作假说 。因为假说也是研究的向导。 应用已有的科学知识,但不受传统观念束缚。 既能完满解释已有事实,还能根据假说提出预测,以供进一步检 验 6 假说的结构应当简明
23
2、并不是所有的社会现象都有阶级性。这一 点可以从语言是没有阶级性得到证实。语 言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既然语言是没 有阶级性的,那就证明并非所有的社会现 象都是有阶级性的。
24
论题:并不是所有的社会现象都具有阶级性。 论据:语言是社会现象,语言不具有阶级性。 论证方法:直接论证 论证种类:枚举例证
p
也可写成论点在后的形式
q1 r1
q2
q3
q4
r1 r2 r3 q1 q2 q3 q4
p=论点 q1 q2 q3 q4=理由(论据) q2 q3 q4=基本论据 q1 =非基本论据 q1 =子论题 r1 r2 r3=子论据
r2 r3
p
13
论证与推理的区别
论证与推理的根本区别在于:论证是为相信某论断提供充足理由,目 的是使人接受该论断;推理只是显示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论证是 使人相信某个命题,而推理是使人相信命题间的关系。 论证与形式推理的不同之处 1、目的不同。论证要确立结论的可靠性、可接受性;推理要确立命题 之间的逻辑关系-真值关系; 2、前提性质不同。论证的前提必须为真或认可为真,至少逻辑地可能 为真,前提一旦被识别出为假,论证就不再有任何价值;推理的前提可以 是假设性的,甚至可以为假,此时,仍可对推理进行有效性评估,因为, 真命题之间、假命题之间、真命题和假命题之间都可能有必然的真值关系。 3、前提与结论的关系不同。论证的前提对结论是一种支持、保证关系, 回答“结论何以为真”;推理的前提对结论是真值蕴涵关系,回答“前提 对结论有何真值关联”。
21
1、领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的任务只有工人阶级才能承担。因为,可 能担此重任的共有三个阶级:以农民为代 表的小资产阶级、以国民党为代表的民族 资产阶级和以共产党为代表的工人阶级。 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的失败证明,农民不 能担任此重任;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民 族资产阶级也不能担此重任。
普通逻辑
假说与论证
1
一、假说及其特征 1.假说的定义 假说是建立科学理论的重要思维方法。 简言之,假说是指科学的猜测或设想。 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 准备研究的课题提出一种假定的解释。 假说是依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和事实,对解决科学 研究问题提出猜测性、尝试性方案的说明方式。 假说是以客观事实和科学原理为基础的对于各 种未知 事实(包括现象间的规律性联系、事物的 存在或产生原因、未来事件的出现等)的猜测。
1、关于事实存在的假说,对这种假说可采用直 接观察的方法来证实。 2、一个假说只有其推出的结论在现实中存在, 那么,该假说即得到到初步验证。 3、几种假说穷尽了可能情况,只有在否定了其 中的一些假说的基础上,才能推定剩余的假说。
10
论证
定义: 论证就是为某个主张提供理由。 作为一种思维活动,它是为相信某命题 提供根据的操作(Operation)行为。 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它是由信以为真的 命题集出发,为相信另一命题为真提供支 持(support)的程序(procedure)。 通过论证,为一命题提供正当理由支持, 使之获得一定的可信度。
17
论证的规律和规则
充足理由律
在一个论证过程中,一个论断被确定为真,必须有充足理由。 充足理由:若B能满足下述条件,则B是A的充足理由。A真,因为B真, 并且B能推出A。 应该明确,这里的“推出”即包括演绎的必然推出,也包括归纳的或 然推出。 充足理由律要求在论证中需满足 (1)理由真实或可靠; (2)理由与论题之间有适当的逻辑联系 违反(1)就是“ 虚假理由” 的谬误 (2)就是“ 推不出” 的谬误 教科书p357 例(1)满足充足理由律;(2)理由虚假,“宇宙 有中心”不是真命题;(3)推不出,因为与生命更密切的要素,如氧气、 水蒸汽、大气压力,磁场等,火星是缺乏的。 18
2
假说的一般特征: 假说以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为依据 因此不同于迷信和纯粹主观猜想 假说具有推测性 因此它有待验证 假说是认识接近客观真理的方式 经过不断检验而上升为科学理论
3Hale Waihona Puke 假说的形成问题假说始于问题。发现令人惊异的事实,并不必 然导致科学研究。因为,对事实不问一个为什么, 就不需要作出尝试性的回答,也就没有假说,也就 没有此后的科学研究过程。也许你早就发现非洲西 部海岸线和南美洲东部的海岸线彼此正相吻合,但 你不对此提出问题,你就不会提出相关假说,开始 科学研究。
8
假说的类型
假说分为解释型假说和预测型假说两类。 (1)解释型假说,指在已掌握的事实材料基础上,对已 存在的事物现象及其规律性作出的假定性解释及说明。 (2)预测型假说,只对目前尚未存在而将来会出现的事 物现象作出的推测和说明。
9
验证推断
验证假说最根本的还是靠实践。 逻辑学提供了一些有助于验证的方法:
25
3、在用人的问题上,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两种 不同的路线:一条是“任人唯贤”,一条 是“任人唯亲”。我们应当实行“任人唯 贤”的路线,因为”任人唯亲“的路线是 一切剥削阶级为谋得私利和某种小集团利 益采用的路线,而我们共产党人应当是不 谋私利和不为小集团利益服务的。
7
例如: 从黑体辐射问题的研究中出现的“紫外灾难” 到1900年普朗克的量子假说,到1905年爱因斯坦 “光量子假说”,到玻尔量子理论解释原子问题, 建立旧量子论,到海森堡、薛定愕提出量子力学, 再应用爱因斯坦相对论提出相对论量子力学的整 个量子理论的发展,无不体现了从假说──理论 ──新假说──新理论……的循环发展模式,而每 一次的发展都是对前一层次理论(假说)的继承、 完善和修改,又是后一层次理论(假说)的重要 台阶。因此,只要科学发展着,假说便是永远不 可缺少的一座桥梁。
例如:关于光的本性的认识,历史上许多科学家曾经先后提出了对立的 不同假说。 牛顿对光的反射、折射、色散等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光是 由发光体射出的微粒所组成,后人称为“光的微粒说”,但“微粒说” 无法解释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 惠更斯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研究了光的反射、折射、衍射等现象, 认为光和声现象相似,是在一种特殊弹性物质(以太)中传播的弹性 机械波动,他所建立的“惠更斯原理”是“光的波动说”的核心。 麦克斯韦在研究电磁场理论的基础上推算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恰等 于光速,由此推断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爱因斯坦在研究光电效应时,把普朗克提出的辐射能量不连续—— 量子化概念推广到辐射的传播过程中,提出光量子假说,认为光辐射 也是以一束一束能量形式存在的。运用光量子假说,成功地解释了光 电效应。 光的“微粒说”、“波动说”、“电磁说”和“光子说”的先后提 出,反映了人们从不同侧面对光的本性认识的逐步深入,而且新提出 的假说总比原先的假说更接近事实本身。从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 动性的事实,人们逐渐认识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4
初步的假说 根据事实和科学原理,运用类比推理和归纳推 理,对问题作出尝试性的回答-假说。假说是一个 初步的解释。常用的推理是“回溯推理”: 某一令人惊异的现象P被观察到 若H是真的,则P理所当然地可解释 因此,有理由认为H是真的 , P HP 很可能H
有时,可提出多个可供选择的假说,经过筛选,选 出解释力最强的一个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假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