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龙珠壶”的形韵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紫砂"龙珠壶
的形韵变化
蔡一强
【摘要】紫砂壶与茶在中国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古语有 云:"德者若水,上善若水"水是两者的纽带,在与水的交 融中,茶有了芬芳,紫砂壶也产生了韵味,紫砂"龙珠壶" 便是以龙为引,以水为题创作而成的。
【关键词】紫砂壶;造型;水;文化
紫砂壶艺精彩纷呈,造型万千分化,其本身就是中 国文化的载体之一,用紫砂壶喝茶不仅是一种日常的生 活行为,更是对生活品味的追求,是思想在安宁与祥和 的氛围中交融的具象。
紫砂壶的造型就是它的外在,通 常由中国的文化衍生而来的,所以紫砂壶既包含了形体 的变化,也带有文化韵味的深层内容,当人能够通过对 外观的思想共鸣解读出这些内容的时候,紫砂壶形韵的 趣味也就自然而然地诞生了。
我们创作一把全新的紫砂壶造型,并不是为了变化 而变化,单纯的追求新的紫砂壶形态是没有多少意义 的。
就拿“供春壶”为例,古往今来诞生了无数的外形 各不相同的“供春”但人们能够记住的却依旧是最初的 那一把壶,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让自己制作的“供春 壶”产生一定的影响,那就属于整个紫砂行业顶尖的水 平,而历史上能获得这样评价的,不过寥寥数人而已。
所以单纯的追求形变,对于形成紫砂壶本身的趣味性、艺术性是没有多少帮助的,需要在形态变化的同时赋予 其充足的韵味,这样才能够创作出一把具有吸引力的紫 砂壶艺作品。
紫砂“龙珠壶”的创意源自中国的历史文化传说,中国人自命为龙的子孙,所以崇尚一切与龙相关的事 物,“龙珠”一词语出《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 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驪龙頷下。
”从这一段话可以看 出,古人对于龙珠的想象和“千金”、“九重之渊”、“龙頷”等等联系在一起,“千金”是用来形容龙珠的 贵重,“九重之渊”则是形容其数量的稀少,“龙頷”则是点出其与龙的关系,并隐隐然同现实联系在一起,因为在历史上,人们习惯性的会将珍贵的夜明珠同龙珠 等同起来,而“頷”则代表了柔软的铺垫,巧合的是,现实中的珍珠同样也是处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所以说古 人并非不知道珍珠的出处,只是它们宁可相信最美好最 珍贵的珍珠必然是同龙有关。
紫砂“龙珠壶”的创作正 是顺应了这种思想,将龙的元素添加到茶壶的造型之 中,从而借龙的形,体壶之韵。
紫砂“龙珠壶”的整体造型并不复杂,圆形的壶
身,制作时是由一整块泥片围拢镶接而成的,无肩设
计,口片与底片相对应,壶口形成一道略高于壶面的圈
线,非常的干净利落,圆形的身筒饱满圆润,整体的重
心十分端正,没有任何偏移,壶心垂直向上即为壶钮,
所以壶盖被塑造成半圆形,如同大圆承着小圆,钮、
盖、身分别为三个圆形堆叠而成,盖顶削平,外则有圈
线装饰,结合壶盖边缘以及壶口的圈线,形成平行的两
道圈线,两者之间的距离是几乎相当的,能够产生十分
明显的层次感,且逐级递进上升,对于烘托壶钮有着十
分显著的作用。
壶钮本身就是一枚圆珠,中心处开气孔
贯通壶盖,最重要的形态塑造在于钮座的制作。
如意云
纹的装饰以浮雕的形式环绕壶钮一周,这是中国传统浮
雕作品中常见的塑造方法,在塑造水或云的时候,就经
常会使用这种形式来雕塑,既展现了足够多的内容,也
显得流畅和自然,带有典型的传统文化韵味。
单纯的烘托壶钮是无法完全地展现主题的,所以整
件作品还需要前后流把的配合,这把壶的壶身圆润,壶
面出水口设置在壶体中部,流以三弯的形式向前渗出,
只是流根处采用了紫砂瓶上常见的兽面雕塑,壶流的流
身就通过兽面幵口没入壶体之中,再从另一侧继续向外
延伸,这就构成了壶把。
壶把根部同样采用兽面来进行
塑造,壶把向上一周形成圆圏,恰是紫砂壶中常用的圆
圈把,这就在形象上构成了一个吸水和吐水的循环,水
流从前往后,最终变成了壶把结尾的水浪,到这个水浪
为止,水流由粗变细,最终明接在壶口下方。
前后的兽
面塑造构成了水的流向,却与茶壶的出水背道而驰,这
种相对相反的水的流向,不难让人联想到有关于龙掌控
水的传说,从而衍生出更多有关于水的趣味。
结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圆形本身往往代表了圆
满的智慧,塑造以文化为核心的创作主题,就需要在圆
的外形上进行合理的组合、装饰,让单纯的圆在形成整
把壶内容核心的时候,是顺畅和自然的。
形和韵之间的
关系,就是文化内容与工艺表现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
的学习,技艺和学识都能够获得提升,就可以通过塑造
更简单的造型,衍生更丰富的内容,这就是我们通常所
说的艺术创作的文化品位。
CERAMICS SCIENCE & ART |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