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览古原文及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中览古原文及赏析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越中览古原文及赏析
越中览古原文及赏析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越中览古原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越中览古原文及赏析
原文
李白〔唐代〕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义士一作:战士)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译文
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归来,战士们都是衣只还乡。
曾经满殿的宫女如花似玉,可惜如今只有几只鹧鸪在荒草蔓生的故都废墟上飞来飞去。
注释
越中:指会稽,春秋时代越国曾建都于此。
故址在今浙江省绍兴市。
勾践绣吴: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此后他卧薪尝胆20年,于公元前473年灭吴。
还家:一作还乡。
只衣:华丽的衣服。
《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
夜行,谁知之者?后来演化成衣只还乡一语。
春殿:宫殿。
鹧鸪:鸟名。
形似母鸡,头如鹑,胸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
叫声凄厉,音如行不得也哥哥。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
此诗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越王勾践还宫的情况;结句突然一转,说过去曾经存在过的一切如今所剩下的只是几只鹧鸪在飞。
全诗通过昔时的繁盛和眼前的凄凉的对比,表现人事变化和盛衰无常的主题。
越王勾践破吴归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
在吴越兴亡史中,以越王十年生聚卧薪尝胆的事件最为著名。
诗中却没有去追述这个为人热衷的题材,而是换了一个角度,以归统领全诗,来写灭吴后班师回朝的越王及其将士。
接下一句是对回师那个欢悦气氛的描绘。
诗中只抓住一点,写了战士的锦衣还故乡,可留给人们想象的却是一个浩大的,热闹非凡的场面:旌旗如林,锣鼓喧天,勾践置酒文台之上,大宴群臣,满脸得意而又显赫的光辉。
举城到处可见受了赏赐,脱去铠甲,穿着锦衣的战士,二十年的耻辱,一朝终于洗净,胜利的欢欣与胜利的沉醉同时流露出来。
一个尽字,便暗示了越王以后的生活图景。
果然,王宫里开始回荡起歌功颂德的乐曲伴以柔曼的舞姿,越王左右美女如云,缤纷落绎,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二、三两句是诗人在越国历史画卷中有意摄取的两个镜头,浓缩
了越国称霸一方后的繁盛、威风,其中更有深味可嚼。
昔日,吴败越后,越王采纳大夫文种的建议,把苎萝山女子西施献于吴王,于是迷恋声色的吴王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终日轻歌曼舞,纵情享乐,对世仇越国不再防范,使得越军趁势攻入,最后亡国自尽。
吴国灭亡的道理越王哪里不知,可他如今走的又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当年忍辱负重,卧薪尝胆,食不加肉,衣不纹饰,精励图治的英雄本色,随着良辰美景,江山在握都丢得干干净净了。
那么这样的繁盛又会存在多久呢?至于越国的命运,诗人不去写了,一切道理已尽在不言之中,而是急转一笔,写了眼前的景色:几只鹧鸪在荒草蔓生的故都废墟上,旁若无人的飞来飞去,好不寂寞凄凉。
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出之。
过去的统治者莫不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是子孙万世之业,而诗篇却如实地指出了这种希望的破灭,这就是它的积极意义。
诗篇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
一般地说,直接描写某种环境,是比较难于突出的,而通过对比,则获致的效果往往能够大大地加强。
所以,通过热闹的场面来描写凄凉,就更觉凄凉之可叹。
如此诗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现在的冷落,对照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
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诗人对这篇诗的艺术结构也作出了不同于一般七绝的安排。
一般的七绝,转折点都安排在第三句里,而它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
量,有神采。
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创作背景
此诗当是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李白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时所作。
作为一首怀古诗,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春秋时期的吴越争霸。
历史评价
《优古堂诗话》:唐窦巩有《南游感兴》诗:伤心欲问当时事,惟见江流去不回。
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
盖用李太白《览古》诗意也。
《唐诗绝句类选》:吊古诸作,大得风人之体。
《越中览古》诗,前三句赋昔日之豪华,末一句咏今之凄凉。
大抵唐人吊古之作,多以今昔盛衰构意,而纵横变化,存乎体裁。
《唐诗广选》:今世反成怀古等题一套子矣(末句下)。
《唐诗训解》:敖子发曰:此与韩退之《游曲江寄白舍人》、元微之《刘阮天台》三诗,皆以落句转合,有抑扬,有开合。
此格,唐诗中亦不多得。
《唐音审体》:三句直下,句转出,此格奇甚。
《古唐诗合解》:此只今惟有四字用在合句,各尽其妙。
《唐诗别裁》:三句说盛,一句说衰,其格独创。
《唐宋诗醇》:前《苏台览古》,通首言其萧索,而末一语兜转其盛;此首从盛时说起,而末句转人荒凉,此立格之异也。
《唐诗笺注》:《苏台览古》。
是由今溯古也。
此首从越王破吴说起。
雄图伯业,奕奕声光,追出鹧鸪一句结局,是吊古伤今也。
体局各异。
古人炼局之法,于此可见。
《诗法易简录》:前三句极写其盛,末一句始用转笔以写其衰,格法奇矫。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极力振宕一句,感叹怀古,转有余味。
《诗式》:首句冒,二句承,三句转,均言越王之豪王。
而三句美女如花,且满春殿。
后则寂无所见,惟有鹧鸪飞而已,所谓开与合相关也。
而此首只今惟有四字,与前首用法大异。
前用之于开,而此用之干合也。
(品)悲壮。
《论文杂言》:杜公蓬莱宫阙对南山,六句开,两句合;太白越王句践破吴归,三句开,一句合,皆律绝中创调。
《诗境浅说续编》:咏句践平吴事,振笔疾书,其异于平铺直叙者,以真有古茂之致;且末句以惟有二字,力绾全篇,诗格尤高。
前
三句言平吴归后,越王固粉黛三千,宫花春满;战士亦功成解甲,昼锦荣归。
曾几何时,而霸业烟消,所余者惟三两鹧鸪,飞鸣原野,与夕阳相映耳。
《李太白诗醇》:潘稼堂曰:上三句何等喧热,下一句何等悲感,但用只今二字一转,真有绘云汉而暖、绘北风而寒之事。
《唐人绝句精华》:两诗(指《越中览古》与《苏台览占》)皆吊古之作。
前首从今月说到古宫人,后首从古宫人说到今鹧鸪,皆以见今昔盛衰不同,令人览之而生感慨、而荣华无常之戒即寓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