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选择内镜保胆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11月
胆囊息肉选择内镜保胆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
临床效果
任兴宇,宋卫林,王欣成
(陕西省榆林市第三医院综合外科,陕西榆林,719000)
摘要:目的比较内镜保胆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15例胆囊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7)。
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保胆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进食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9%(P<0.05)。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胆囊息肉应用内镜保胆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胆囊息肉;内镜保胆;腹腔镜胆囊切除
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1413(2017)33-0081-02
Clinical effects of end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nd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on gallbladder polyps
REN Xing-yu,SONG Wei-lin,WANG Xin-cheng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he Third Hospital of Yulin City,Yulin719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end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nd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on gallbladder polyps.Methods A total of115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polyp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58)and control group(n=57).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endoscopic cholecystectomy,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epted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recovery time,exhaust time and hospital stay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83%,which was higher than77.19%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total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Endoscopic cholecystectomy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gallbladder polyps,it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KEYWORDS:gallbladder polyps;endoscopic cholecystectomy;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临床医学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息肉样病变,属于一种胆囊腔内的良性占位性病变,多为胆固醇性质息肉[1]。
手术治疗是胆囊息肉的主要治疗方式。
近年来,研究指出将内镜保胆治疗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但还未被广泛推广运用[2]。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15例胆囊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内镜保胆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5例胆囊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7)。
观察组中,男32例,女26例;平均年龄为(41.37±5.25)岁;平均病程为(1.97±0.56)年;37例患者为多发,21例患者为单发。
对照组中,男32例,女25例;平均年龄为(41.54±5.03)岁;平均病程为(2.04±0.63)年;33例患者为多发,24例患者为单发。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给予患者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患者的肚脐上部穿刺建立人工气腹,压力维持在11~14mmHg,置入腹腔镜,借助腹腔镜对患者的胆囊进行全面探查,查看患者的胆囊息肉情况。
对患者的剑突、腋前肋进行穿刺,通过穿刺位置置入10mm的套管,随即对腹壁及胆囊进行分离处理,分离完成后将胆囊提起进行全部切除。
如在手术过程中发现患者的胆囊解剖位置不清晰,可以对胆囊进行剥离处理后再行切除手术;如果患者的腹壶部出现膨大,则采用钝性分离方法对三角区进行处理后再行切除术;如患者的胆囊管出现增厚,则先对胆囊管进行关闭处理后再行胆囊切除治疗。
胆囊切除后对伤口进行止血、清理,结束手术,并予以一定量的抗生素和止痛药,预防感染发生。
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保胆手术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给予患者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患者的肚脐上部穿刺建立人工气腹,压力维持在11~14mmHg,置入腹腔镜,并置入10mm 的套管。
借助腹腔镜对患者的胆囊情况进行彻底观察。
在腹腔
DOI:10.19347/ki.2096-1413.201733039
作者简介:任兴宇(1979-),男,汉族,陕西榆林人,主治医师,学士。
研究方向:肝胆及胃肠疾病。
通讯作者:王欣成,E-mail:419980557@.
81
--
2017年11月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x ⎺
±s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n/%)组别例数手术时间(h )术中出血量(mL )恢复进食时间
(d )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 )观察组5849.91±5.2710.01±1.32 1.30±0.9716.51±1.01 4.65±1.04对照组5760.46±4.1317.94±1.62 3.86±0.7827.92±2.798.87±1.83t ―11.93528.80015.58029.25815.237P
―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组别例数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5831/53.4524/41.383/5.1794.83对照组5723/40.3521/36.8413/22.8177.19χ2――――7.464P
―
―
―
―
0.006
镜引导下在右肋缘下墨菲点处做一个长3cm 的手术切口,逐层分离肌层后使用鼠齿钳提起胆囊底,在胆囊底部扩充一个0.6cm 的手术切口,通过胆囊底部切口置入胆道镜,
对胆囊内的胆汁进行彻底吸尽处理后使用生理盐水对胆囊进行冲洗,直至液体变得清亮为止。
借助胆道镜清楚地观察胆囊息肉的数量、大小、分布情况及胆囊黏膜状态。
使用活检钳夹住胆囊息肉的根蒂部位对其进行切除,对于胆囊息肉分布在胆囊底部的患者可行部分胆囊壁切除手术。
手术过程中,
若出现活动性出血,可予以肾上腺溶液止血,或借助电凝止血。
将切除的胆囊息肉送交病理检查,若为良性,则仔细观察切除是否彻底,清除彻底后对创面进行止血处理,退出胆道镜、腹腔镜,放置引流管,关闭手术切口,结束手术。
若为恶性则对患者进行根治术治疗,术后处理与对照组相同。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疼痛、恶心呕吐、肠梗阻、胆瘘、反流性胃炎等)。
临床效果分为显效、
好转及无效[3]。
显效为患者各种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胆囊息肉被彻底切除,患者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好转为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胆囊息肉切除50%以上,有并发症发生但是不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无效为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胆囊息肉切除不足50%,患者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2.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
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手术相关指标等计量资料用x ⎺±s 表示,用t 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恢复进食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 <0.05,表1)。
2.2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
的77.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2)。
2.3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出现5例疼痛、6例恶心呕吐、4例肠梗阻、3例
胆瘘、1例反流性胃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疼痛、1例恶心呕吐,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3讨论
胆囊息肉为胆囊黏膜良性隆起,
属于一种极为多发的临床疾病,大多数为良性病变,只有少部分患者是恶性病变[4]。
患病后患者往往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的腹部疼痛,往往被忽视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会出现胆道出血、黄疸、胰腺炎、胆绞痛、感染及急性发作等现象。
手术治疗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在以往的治疗中主要以胆囊切除术为主,但是手术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损伤,且会引发多种并发症,预后差。
随着腹腔镜和胆道镜的应用,微创内镜保胆术胆囊息肉切除术被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大大降低[5]。
胆道镜的出现使胆囊息肉手术方法得到改良[6]。
胆道镜是一种全新的医疗设备,将其运用于胆囊情况的探查中,
方便医生全面地观察患者的胆囊情况,进一步确定胆囊息肉的大小、位置、数量,以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判断,并在其引导下直视胆囊,方便对患者实施保胆手术治疗。
内镜保胆能够缩小手术创伤,减少在胆囊探查过程中给患者身体造成的不必要的损伤,缩短探查时间及手术时间,优化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更有利于患者的临床恢复,尽快恢复进食及排气功能,
缩短康复时间。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进食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9%(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综上所述,对胆囊息肉患者给予内镜保胆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院
[1]赖光芒,黄宏伟,陈志伟.微创内镜保胆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
疗胆囊息肉疗效比较[J].海南医学,2016,27(15):2526-2528.
[2]穆速.探讨腹腔镜切除胆囊息肉样病变与开腹治疗胆囊息肉的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9):46-48.
[3]叶锦寒.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8):1005-1006.
[4]赖越元,古维立,伍兆锋,等.微创内镜保胆胆囊息肉摘除术的临床价值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7):1186-1187.
[5]曹振华,蔡蕊.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的疗效观察及评估[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6(74):151-152.
[6]陈胜华.腹腔镜內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22):5149-5150.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