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总承包工程基础钎探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项目55号地块施工总承包工程基础钎探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xxxxx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2021年3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钎探点布置: (4)
4、钎探施工 (5)
5、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 (7)
一、编制依据
1.1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
1.2招标文件中由xxxxx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xxxxx项目55号地块勘察工程详勘报告。
1.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1.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
二、工程概况
第一节总述
1、项目名称、性质、地理位置和建设规模
本工程为xxxxx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修建的xxxxx项目55号地块施工总承包工程,项目位于成都市xxxxx中央商务区,项目北侧临飞燕横街,南临宁波路西段,西临绵州路,东临飞燕街。
规划用地性质为住宅兼容商业服务设施,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周边配套齐全。
项目由9栋21~25F住宅和1栋2F独栋商业组成,其中1#、9#、10#楼为25层高的住宅,建筑物高度为84.75米;3#楼为24层高的住宅,建筑物高度为83.15米;4#、8#楼为24层高的住宅,建筑物高度为81.80米;5#、6#、7#楼为21层高的住宅,建筑物高度为72.35
米;11#楼为2层高的独栋商业,建筑物高度为11.3米。
9栋住宅地下室由整体一层,局部两层构成。
4#、8#楼之间为地下室夹层分界线,以北为两层地下室、以南为一层地下室。
总建筑面积:186704.35㎡。
其中地下52347.64㎡,地上134356.71㎡。
占地面积:42095.05㎡
2、项目的建设、勘察、设计和监理等相关单位的情况
工程名称:xxxxx项目55号地块施工总承包工程
建设单位:xxxxx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xxxx联合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xxxxx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xxxxx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xxxxx工程有限公司
第二节项目设计概况
1、设计概况
本工程为二类场地,建筑抗震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2、本工程基础形式
本工程的基础结构形式为,1#楼为一单元为筏板基础、二单元为桩基基础,3#楼为筏板基础和局部独立基础,4#高层塔楼采用筏板基础和局部桩基础,5#楼为桩基基础,6#楼为筏板基础,7#、8#高层塔楼采用桩基础,裙房及纯地下室采用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大面底板为抗水板、筏板;一批次地下室层高3.75m,二批次地下室负一层层高3.75m、负二层层高3.7m,主楼3#楼首层层高为5.66m,标准层层高3.15m,其余楼栋首层层高5.21m,标准层层高3.1m。
3、本工程混凝土强度等级
(1)地下室混凝土强度等级见下表
(2)各高层楼栋混凝土强度等级见下表
4、建筑结构形式
本工程的结构类型为高层塔楼为剪力墙结构,裙楼、地下室为框架结构。
本工程场地A区土属中硬土~软质岩石(强风化泥岩、强风化砂岩属中硬土;中风化泥岩、中等风化砂岩为软质岩石),属I1类建筑场地。
本场地B区属软弱~中硬土~软质岩石(场地内的素填土、淤泥质粉质黏土为软弱土;可塑粉质粘土为中软土;硬塑粉质黏土、全风化泥岩、全风化砂岩属中硬土;强风化泥岩、强风化砂岩属中硬土;中等风化泥岩、中等风化砂岩为软质岩石),属II类建筑场地。
场地内A区可划分为对建抗震的一般地段;场地内B区分布有厚层、软弱的填土及软塑粉质黏土层,划分为对建筑抗震的不利地段。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进行扦探,深度不小于 1.2m。
因本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复杂,变化较大,为保证塔楼沉降均匀,按设计标高开挖时,如存在基底筏板部分直接位于粉土、细沙、中砂时,应于设计基底标高以下采取超挖处理,并于松散卵石层设置1:1.5级配砂卵石褥垫层300mm厚(压实系数不小于0.96)后,方可进行后续筏板垫层及基础施工;如存在基底筏板大部分落在中风化泥岩上时,应通知设计方另行处理。
本工程各栋楼±0.000相对测量标高不尽相同:
4#楼位于A区与B区域交接位置采用1200mm后筏板基础加局部桩基础。
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
±0.000=486.75,筏板以及抗水板顶标高为481.15。
6#楼位于A区域采用800mm厚筏板基础。
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
±0.000=486.2,筏板以及抗水板顶标高为481.15。
7#楼位于B区域采用桩基础,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
±0.000=486.2,筏
板以及抗水板顶标高为481.15。
8#楼位于B区域采用桩基础,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
±0.000=486.75,筏板以及抗水板顶标高为481.15。
因4#楼二单元,7#、8#楼高层筏板范围内基础均采用桩基础,固4#楼二单元,7#、8#楼高层筏板范围内及旋挖桩范围内无需做基础钎探。
若现场基槽内观察到地基土为强风化泥岩及以上适宜作为建筑物基础的土质可不进行钎探。
三、钎探点布置: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采用轻型动力触探进行基槽检验时,检验深度及间距按表A.2.4执行:
表A.2.4
6#楼筏基部分从地勘报告表 5.1-2<各建筑物地基均匀性评价表>看6#楼都为均匀地基,固6#楼基础范围均需做基础钎探。
四、钎探施工
(1)主要机具
人工打钎
穿心锤重10Kg、尖锥头、触探器钎杆HRB400,直径18的钢钎,长度1.8m。
(2)作业条件
1)基土已挖至设计基坑(槽)底标高,表面应平正,轴线及坑(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
3)按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洒白灰点。
4)钎杆上预先划好10cm横线。
(3)劳动力准备
作业工人12人,现场负责工长1人,记录员3人,测量人员2人。
(4)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确定打钎顺序(放钎点线)――就位打钎――记录锤击数――整理记录
2)就位打钎
人工打钎: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锤打钎端头,锤举高度一般为50cm,锤自由下落将钎垂直打入土层中。
3)记录锤击数
钎杆每打入土层10cm,在《地基钎探记录》记录一次锤击数。
钎探深为1.5m。
4)整理记录
按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字迹清楚,经过监理单位、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资料员签字后归档。
归档钎探记录表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字迹要工整,不可有改动迹象。
(5)应注意的问题
1)基土必须在干燥的情况下进行。
受雨后不得钎探。
2)如打钎进行不下去时,应请示有关工长,适当移位打钎,不得不打钎而任意填写锤击数。
3)记录和平面布置图的整理:在记录表上有色铅笔或符号将不同的锤击数孔位分别开来。
4)在钎孔平面布置图上,注明过硬或过软孔号的位置,以便设计勘察人员或有关部门验槽时分析处理。
5)保证质量和安全措施。
五、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
(1)4#楼钎探孔平面布置图如下,共计271个钎探点
(2)6#楼钎探孔平面布置图如下,共计217个钎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