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孕妇心理状态对分娩方式的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前孕妇心理状态对分娩方式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孕妇产前心理状态对分娩方式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取产前确定存在抑郁症、疑似存在抑郁症、不存在抑郁症的孕妇,各44例。

分别为研究1组、研究2组、研究3组;再选取同期产前确定存在焦虑症、疑似存在焦虑症、不存在焦虑症的孕妇,各44例。

分别为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3组。

比较各组孕妇的分娩方式。

结果研究1组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研究2组和研究3组,剖宫产和阴道助产率明显高于研究2组和研究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研究3组,剖宫产和阴道助产率明显高于研究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1组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观察2组和观察3组,剖宫产和阴道助产率明显高于观察2组和观察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观察3组,剖宫产和阴道助产率明显高于观察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前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会使孕妇的自然分娩率下降,使分娩的危险性增大。

关键词孕妇;产前心理状态;分娩方式
分娩属于一个正常而又复杂的生理活动过程,产妇是否能够顺利的度过分娩的三个产程阶段,不仅受到胎儿、产力及产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会受到产妇自身心理状态情况的影响[1]。

本次对孕妇产前心理状态对分娩方式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产前确定存在抑郁症、疑似存在抑郁症、不存在抑郁症的孕妇,各44例。

分别为研究1组、研究2组、研究3组;再选取同期产前确定存在焦虑症、疑似存在焦虑症、不存在焦虑症的孕妇,各44例。

分别为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3组。

研究1组孕周30~36周,平均孕周(32.7±0.6)周,年龄19~36岁,平均年龄(24.5±3.8)岁,初产妇29例,经产妇15例;研究2组孕周30~38周,平均孕周(32.9±0.4)周,年龄19~33岁,平均年龄(24.6±3.0)岁,初产妇30例,经产妇14例;研究3组孕周28~35周,平均孕周(32.6±0.3)周,年龄18~39岁,平均年龄(24.3±4.9)岁,初产妇28例,经产妇16例。

观察1组孕周30~37周,平均孕周(32.5±0.3)周,年龄18~34岁,平均年龄(24.8±3.1)岁,初产妇29例,经产妇15例;观察2组孕周31~36周,平均孕周(32.5±0.4)周,年龄18~38岁,平均年龄(24.7±4.4)岁,初产妇31例,经产妇13例;观察3组孕周30~35周,平均孕周(32.7±0.8)周,年龄18~36岁,平均年龄(24.1±4.0)岁,初产妇27例,经产妇17例。

各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研究对象的抑郁、焦虑程度进行评定,HAMD量表中涉及24项内容,分值
水平越高说明抑郁程度越明显,20分为确定存在抑郁症;HAMA量表中涉及14项内容,分值水平越高说明焦虑程度越明显,14分为确定存在焦虑症。

1. 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各组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和阴道助产率。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研究1组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研究2组和研究3组,剖宫产和阴道助产率明显高于研究2组和研究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研究3组,剖宫产和阴道助产率明显高于研究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观察1组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观察2组和观察3组,剖宫产和阴道助产率明显高于观察2组和观察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观察3组,剖宫产和阴道助产率明显高于观察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通过进行本次研究,可以看出孕妇在产前出现焦虑与抑郁等不良情绪[2],会对最终的分娩方式造成直接的不良影响。

当孕妇产前出现不良情绪时,痛阈值水平就会明显下降,孕妇对疼痛所产生的耐受程度也会明显降低,使其对分娩过程中所产生的疼痛感会出现更加敏感和严重的反应,当其对疼痛无法正常耐受的时候,就会出现哭闹等表现,从而耗费大量的体力,使子宫的收缩受到明显的影响。

不良情绪会使孕妇机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量明显增多,致使其宫缩状态不规律,使产程进展受阻,使难产几率增加,最终导致孕妇只能通过剖宫产或阴道助产等方式进行分娩[3-5]。

综上所述,产前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会使孕妇的自然分娩率下降,使分娩的危险性增大。

参考文献
[1] 陈丽花.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8):4434.
[2] 朱淑芽,妊娠晚期孕妇心理压力状况调查.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8):2584.
[3] 祖金美.全程心理干预及术中配合对心脏病孕妇剖宫产分娩结局的影响.
重庆医学,2013,42(26):3089.
[4] 张巍,安力彬,刘媛.产后抑郁研究进展.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4):2227-2229.
[5] 谭红彤,刘丹,陈敏枝,等.产后6周妇女产后抑郁症现状调查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8):2812-28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