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在三峡旅游深度开发中的作用
【文献综述】浅谈名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文献综述旅游管理浅谈名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一、引言汤显祖生于一五五0年,夕阳焦躁的嘉庆中期;卒于一六一六年,发昏的万历末。
这期间,正值西方的文艺复兴高歌大收煞。
他被称为东方莎士比亚。
2000年汤显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他的《牡丹亭》更被译成多种语言,广为流传,名扬海内外,盛演不衰。
汤显祖及其著作《牡丹亭》依附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成为了遂昌一项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
汤显祖曰:“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汤显祖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为追求自由的爱情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牡丹亭》情节曲折,构思奇特,富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其影响又深远及名著《长生殿》,乃至古今大著述《红楼梦》。
巨著生于风雨飘摇中,可以问世便博得“家传户颂,几令《西厢》减价”!《牡丹亭》长年震撼沉睡又浮动的民间,感召一代代青年,更不知让多少困于冷雨幽窗下的冯小青向往着彼岸,追随了痴情的丽娘。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旅游是宣传文化的通道,而名人是形成文化的主导元素,是旅游的领衔“名片”。
遂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森林覆盖率达81.9%,境内林海氤氲,云雾飘渺,素有“浙南林海,钱瓯之源,遍地金银,云雾山茶”的美誉。
遂昌县又是汤显祖主政和《牡丹亭》的创作之地,也是中外“汤学”专家、学者寻访遗迹、搜集史料、进行各种形式研究活动之地。
遂昌有被列入世界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遂昌古乐“十番”演奏的汤显祖名剧“玉茗堂四梦”一直在民间流传;把汤显祖文化的独特性和遂昌的奇山奇水贯穿到一起,形成独特的,不可复制的旅游资源,最终带动遂昌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
二、主题参考的文献资料主要是在学校图书馆的综合书库、期刊室、中国期刊网上搜集的,主要是关于我国高等教育以及新公共管理思想的一些文章和书本。
在此,根据参考的内容,我将我所参考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如下:谢兰芝《名人文化品牌的建设与发展——以遂昌汤显祖文化为例》(2009)一文,通过挖掘名人文化旅游资源这一旅游资源中的金子招牌,以促进地方旅游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峡人文历史

三峡人文历史三峡是中国最著名的峡谷之一,跨越重庆市和湖北省,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除了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外,三峡地区还有丰富多彩的人文历史。
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三峡人文历史的重要方面,为您展示这个地区独特的魅力。
一、古代文明三峡地区在古代就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这里曾是巴蜀文化的核心地带,巴蜀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三峡地区,可以找到许多巴蜀文化的遗迹和代表性建筑。
例如,宜昌的东山大坝堆是距今约4000年的古建筑遗址,是当地史前文明的重要见证。
这些巨大的土坝用于防洪和水利灌溉,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勇气。
另一个例子是宜昌的秭归长江文化遗址,距今已有6000多年历史。
这个遗址是中国最早的红陶时期文化遗址之一,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和其他的古代物品。
这些遗迹证明了三峡地区曾经是古代文明的重要中心。
二、三峡文化除了巴蜀文化,三峡地区还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
这里的居民有着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艺术形式。
三峡人民的生活凝聚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他们依靠着长江的滋养,过着与江水相依相伴的生活。
船屋和渔楼就是这种特殊生活方式的象征。
这些独特的建筑和生活形态,成为了三峡地区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此外,三峡地区还有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
著名的巴东秧歌和秧歌舞就是其中之一。
巴东秧歌是一种源于宋代的传统舞蹈形式,以其独特的肢体语言和节奏感而闻名。
在这个地区,秧歌舞被视为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成为了重要的旅游文化项目。
三、历史名人三峡地区还孕育了许多历史上的名人,他们在不同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其中最著名的是诗仙李白。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广为流传,深受后世文人的崇拜。
在他的诗中,三峡的美景是常常被描绘的对象。
他的名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让人们深感三峡的壮丽与浪漫。
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如岳飞和巴蜀名将张炎。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他在抵御外敌入侵的过程中,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忠诚。
旅游中的名人效应现象之探讨

旅游中的名人效应现象之探讨【摘要】在当今旅游业的发展中,对历史文化名人和影视名人资源的开发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这也是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
下面本文就重点来探讨一下当今旅游业中的名人效应现象。
【关键词】旅游历史文化名人名人效应开发与保护一、名人效应的概念名人效应,是名人的出现所达成的引人注意、强化事物、扩大影响的效应,或人们模仿名人的心理现象的统称[1]。
生活中最不乏名人,名人效应也影响着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而从概念中可以看到名人效应产生的影响并不都是好的。
笔者认为旅游中的名人效应主要是指地方、景区或景点利用当地的与历史文化名人或影视名人有关的资源向旅游者宣传并吸引旅游者到当地游览而产生的影响。
而这一过程包括开发名人旅游资源、向旅游者宣传,然后旅游者来到当地旅游,从而产生更中影响。
在旅游资源中能产生名人效应的主要有名人故居、名人纪念馆或博物馆、被名人留下足迹或墨宝等痕迹的自然景观,还有影视剧拍摄地。
二、旅游中的名人效应现象1、自然景观中的名人效应现象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就说明了名人效应于名山大川的影响。
现在旅游者每游览一座山或一条河都可以听到与之有关的名人故事,而有些景点正因为有这些名人才出名的。
例如连云港花果山之所以为大家所熟知就是因为名人齐天大圣孙悟空。
而在三峡地区也有许多传说中的历史文化名人,其中最为著名的就属“神女”了。
,据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墉城集仙录》所载,西王母幼女瑶姬携十一位仙女出游东海,过巫山,见洪水肆虐,于是“助禹斫石、疏波、决塞、导厄,以循其流。
”[2]水患既平,瑶姬为助民永祈丰年,行船平安,默默伫立峡江北岸山头,日久天长,便化为了神女峰。
[3]2、名人故居类旅游资源开发热潮名人的故居,指的是历史文化名人曾经生活过、居住过、学习过的地方。
绍兴鲁迅故居的三味书屋,若无文豪鲁迅先生,也就可能不被世人所知;四川广安的那几间平房要不是因邓小平或许就不为人知;还有毛泽东故居,茅盾故居,屈原故里,王昭君故里等等。
文化遗产知识:走进三峡——探究中国大坝文化的特点和重要性,了解世界自然遗产的珍贵性

文化遗产知识:走进三峡——探究中国大坝文化的特点和重要性,了解世界自然遗产的珍贵性走进三峡——探究中国大坝文化的特点和重要性,了解世界自然遗产的珍贵性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其山地资源丰富,而水资源相对匮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一环。
大坝文化是这些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三峡工程,它是中国大坝文化的代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在保护世界自然遗产方面,三峡工程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实践。
一、中国大坝文化的特点和重要性中国大坝文化是以大坝建设为载体的一种文化传承和表达方式,在中国开发利用水利的历史长河中无可代替。
大坝不仅仅是水利设施,更是文化的载体,体现了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懂得“顺水而下”的谋略,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水文化方面的长期积累和传承。
大坝不仅好看,也有极强的实用性。
它们可以有效地控制水流、蓄水、发电、治理洪水、排除水患。
此外,大坝还能够创造绿色能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二、三峡工程的特点和重要性三峡工程是中国大坝文化的代表。
它是中国长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00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它由三个分别位于湖北省宜昌市、重庆市、四川省乐山市的大坝和五级船闸组成。
其建设的背后是中国政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克服了起伏崎岖、环境严峻、建筑大规模等多种困难和风险。
三峡工程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推动。
它能够稳定供应电力,缓解电力短缺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除此之外,三峡工程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历史遗产。
它提供了历史和现代的交汇点,为中国人民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添彩,也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三、世界自然遗产的珍贵性世界上的自然遗产是指地球上的珍贵、稀有或独特自然现象、景观、生物或生态系统遗产等。
自然遗产是地球上非常宝贵的资源。
三峡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地域特色

三峡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地域特色三峡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渊源悠久,地域特色鲜明,影响广泛。
本文将从历史和地域两方面逐一探讨三峡文化的特点。
一、历史渊源三峡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峡地区的古文明时期。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三峡地区就有了较为发达的文化,如著名的白龙岗文化、晚期的大溪文化、龙麻文化等。
随着时代的推移,三峡地区的文化不断演变,融合了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格。
在历史上,三峡地区是一个军事要地和交通要道,因此也是多个朝代的政治、文化中心。
秦汉时期,大批工程建设和山地农业的发展,更加促进了三峡地区的文化繁荣。
唐宋时期,三峡地区成为著名的“蜀中名胜地”之一,被赞誉为“江山入画中”。
借助天生的山水自然条件,三峡文化得以逐渐显现出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
二、地域特色三峡地区的陆地与长江河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开阔的平原、隆起的山岭和纵横的流水。
这些独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三峡地区鲜明的自然特色和人文景观。
三峡文化与之紧密相连,显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
1. 自然山水三峡地区的山水资源极为丰富,经过千百年的锤炼,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山水画”和特有的地貌景观。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三峡大坝,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也是三峡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著名的神女峰、夔门、宜昌的船桥大永乐桥等,都是三峡地区鲜明的山水风景线。
2. 文化遗产三峡地区人文历史悠久,遗存着许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遗产。
例如,宜昌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一个集山水、文化、历史、地质等多种要素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是湖北省唯一的自然和文化复合型景区。
此外,襄阳的襄阳古城、黄冈的建始古城、恩施州的天堂寨等古代城池也都是三峡地区独特的文化遗产。
3. 民族文化三峡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也是典型的民族文化杂糅的地方。
在三峡地区的民族文化中,土家族文化、苗族文化和汉族文化占据了绝大部分。
其中,以土家族文化最为独特,土家族人以聚居远离他国、崇尚自由自主、崇尚传统色彩浓厚以及神秘莫测的神话传说和谣言为特点。
古代文人对三峡的看法

古代文人对三峡的看法
1.壮美景色:古代文人对三峡的自然景观赞叹不已。
他们描
述了峡谷的险峻、悬崖的陡峭、峡水的湍急,形容了峡谷的壮
丽景观。
宋代文学家苏轼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这
些描述显示出古人对三峡景色的喜爱和推崇。
2.文化底蕴:文人们也对三峡的历史文化底蕴赞叹不已。
三
峡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重要写作题材之一,众多文人在吟咏
中融入了对三峡历史风貌和人文景观的思考。
明代文学家杨慎《三峡记》中有“古意自悠扬,人情何鬱躁”之句,表达了对
三峡古韵和人情的感受。
这些文人将他们对三峡的思考和赞美
通过文学作品传承下来,丰富了三峡的文化内涵。
3.悲壮历史:古代文人不仅赞美了三峡的自然景色和文化底蕴,还为其悲壮的历史叹息不已。
三峡地区常年冰雪融化、山
水涌动,经常发生洪水灾害,给古代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文人们在描述洪水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灾难中人民的同情和怀念。
南宋文人马神仙在《哀江南赋十二首·悲壮》中写道:“淮
南委巷,江楚凄凄;遂次梅渚,登舲三峡。
”表达了对受灾地
区的同情和对灾后重建的希望。
4.爱国情怀:古代文人对三峡也有着浓厚的爱国情怀。
他们
认为三峡是中国长江流域的命脉之一,保护三峡就是保护国家。
明代文学家杨慎在《滇池摩鱼记》中写道:“三千里长江烟雨
蒹葭。
”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这种爱国情怀激励
着文人们不断呼吁保护三峡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为后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三峡民俗文化和旅游

三峡民俗文化和旅游中国的三峡地区位于重庆市、湖北省和四川省交界处,是长江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景区之一、三峡地区既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又有悠久的民俗文化,融合了自然与人文景观,成为了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
三峡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
在这片土地上,古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如巧峰碑林、白帝城、黄鹤楼等等。
三峡地区还是古代文人墨客的天堂,诗中有山水、诗中有江河,他们用他们的笔触和笔墨,将这片土地的美丽和历史传承了下来。
走进三峡地区的民俗文化,我们可以感受到这里的独特魅力。
三峡地区的民俗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如三峡木偶戏、铜鼓祭、茶艺表演等等。
三峡木偶戏是中国民间木偶戏的代表之一,它曾经在世界木偶戏界享有盛名。
铜鼓祭是一种古老的祭祀活动,在祭祀过程中,人们会敲击特制的铜鼓,以示安神和祈福。
茶艺表演是将茶的制作、品饮和表演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出三峡地区独特的茶文化。
除了民俗文化,三峡地区还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长江三峡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被誉为人类文明的瑰宝。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它不仅解决了长江上游的洪水灾害问题,还创造了一片新的湖泊。
乘坐游轮,穿越三峡的峡谷,欣赏奇峰峭壁和碧水蓝天,绝对是一次难忘的体验。
此外,还有巫山、小三峡、宜昌东洲大峡谷等景点,都让游客流连忘返。
三峡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不仅有自然景观,还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古代的著名文学家李白曾经在这里留下了“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的诗句,形容了三峡的壮丽景色和自然之美。
而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更是通过三峡的背景,展现了中国农民的苦难和抗争。
三峡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渗透到了每一个角落,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旅游体验。
三峡地区的旅游业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三峡地区的酒店、餐饮、交通等旅游配套设施也得到了全面升级。
游客可以住在豪华的酒店,品尝当地特色的美食,乘坐舒适的交通工具,享受一次愉快、舒适的旅行。
历史名人文化在全域旅游发展中的效用探索

历史名人文化在全域旅游发展中的效用探索历史名人文化是一个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历史名人是在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们的故事、事迹和成就吸引着无数的游客。
中国的孔子、孙中山等历史名人,他们的故事和影响力已经超越了他们本人的时代,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前来探访。
历史名人文化可以给游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增加他们对目的地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
历史名人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全域旅游不仅仅是旅游景点的开发,还包括酒店、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历史名人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当游客前来参观一个历史名人的故居或纪念馆时,他们需要在附近找到住宿和餐饮的地方,这就会带动酒店和餐饮业的发展。
游客参观历史名人的时候还需要交通工具,这就会带动交通业的发展。
历史名人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在全域旅游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历史名人文化可以传承和弘扬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历史名人是一个地区的重要文化符号,他们的生平和事迹代表着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通过开发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可以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增进彼此的文化互动和交流,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这对于一个地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名人文化在全域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效用。
它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提升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传承和弘扬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全域旅游发展中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名人文化这一重要的旅游资源。
浅谈三峡文化与三峡旅游

浅谈三峡文化与三峡旅游1三峡旅游和三峡之间的关系1.1三峡文化是三峡地区最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
三峡地的人文旅游资源中,无论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名胜古迹、现代建筑,还是无形的民族风情、社会风尚,都属于三峡文化的范畴。
三峡地区的许多文化资源与文化景观,如以峡江、大坝为依托的三峡水电文化,以传统民居(如吊脚楼)、佛寺道观、大坝、桥梁为特色的三峡建筑文化,以巴楚文化为底蕴、以土苗风情为特色的三峡民俗文化,以辛辣味、山野味和火锅为特色的饮食文化,以文豪、美女、武将、贬官等历史人物为主要影响的名人文化,以古战场和抗战遗迹为载体的军事文化,以山水诗文为主要内容的三峡文学等,无一不是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
这些文化资源与文化景观只需略加开发就可以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优秀而独特的地域文化本身就是强有力的旅游吸引物,游客之所以出游,其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感受和了解异域文化。
正是因为三峡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和祖国各地的无数游客,使三峡成为中外游客云集之地。
1.2三峡文化与三峡自然风光水乳交融,交相辉映。
从三峡文化与三峡自然旅游资源的关系上看,三峡的壮丽山水孕育了三峡灿烂的文化,三峡灿烂文化辉映着三峡壮丽山水,二者相得益彰。
壮丽的长江三峡风光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众多的历史名人在三峡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迹,使三峡成为历史文化画卷。
许多名山胜水成为佛寺道观的选址之地,孕育催化了灿烂的三峡宗教文化(如玉泉山与玉泉寺,丰都名山与丰都鬼城等)。
饶有意味的是,三峡美丽的自然风光,因文化的叠加作用,大放光彩。
如三峡东端出口处的三游洞名声大噪,实因“名人文化”之伟力也。
自然山水景观要转化成旅游产品,须通过旅游开发这一文化技术手段来实现,旅游开发中,许多自然景物需要用峡文化来“附会”、“升华”,以提升其品位并增强旅游吸引力。
1.3三峡文化是三峡旅游业发展的富源与灵魂。
旅游业发展的实践证明,旅游者外出旅游的目的主要是出于审美和求知等“文化”需要,其追求的主要是文化享受。
三峡文化资料

三峡文化三峡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精髓。
位于长江中游的三峡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三峡地区,人们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也体现着古代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
三峡文化的起源三峡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文明和文化的交汇地带,其文化渊源可以追溯至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长江三峡的地区,人类的活动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迹,如石器、陶器、青铜器等。
这些文化遗迹见证了三峡地区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三峡文化的特点三峡文化以长江为主轴,以瞿塘峡、巫山峡、西陵峡为代表,涵盖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元素。
这些元素包括神话传说、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等,构成了三峡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峡文化融合了峡谷地貌、水文环境等自然因素,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三峡文化的传承三峡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当地人民的努力。
他们通过口口相传、世代相传的方式,将三峡文化传承下来。
同时,当地政府和文化机构也积极开展相关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努力保护和弘扬三峡文化。
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三峡文化,从而推动其传承和发展。
三峡文化的价值三峡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其历史价值体现在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发展变迁;艺术价值体现在三峡文化所蕴含的艺术精髓,如绘画、音乐、建筑等方面;科学价值则表现在通过对三峡文化的研究,可以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结语三峡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心灵的家园。
通过对三峡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珍惜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
希望三峡文化能够在后人的传承与弘扬中绽放出更加灿烂的文化光芒。
历史名人文化在全域旅游发展中的效用探索

历史名人文化在全域旅游发展中的效用探索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全域旅游已经成为当今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全域旅游强调的是旅游的全面性和多样性,要求游客在旅行过程中能够全面地了解和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等各个方面。
与传统的景点旅游相比,全域旅游更注重旅游的深度和广度,更注重文化交流和体验。
在这样的背景下,历史名人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对于全域旅游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历史名人文化是指以历史名人为中心,通过其事迹、遗产和相关的文化场所等传承下来的文化资源。
历史名人文化旅游,是一种结合历史、文化、旅游和商业等多种因素的旅游形式。
这种形式的旅游不仅局限于历史爱好者和学者,也逐渐受到了大众的欢迎。
历史名人文化的旅游资源,对于全域旅游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效用:一、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二、推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历史名人文化的旅游资源,往往集中在历史悠久的城市和地区。
这些地方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庞大的旅游市场。
通过开发历史名人文化旅游资源,可以提升当地的旅游品位和知名度,推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
三、激发游客的文化情结,提高旅游体验历史名人文化的旅游资源不仅仅是一种旅游景点,更是一种文化体验和情感共鸣。
历史名人穿越时空的事迹和精神风采,往往能够触动人的内心,激发游客的文化情结,使他们在旅行中不仅能够享受到风景的美丽,还能够感受到文化的厚重和历史的震撼。
这种文化情感和精神共鸣,会极大地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推动全域旅游的深入开展。
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历史名人文化的旅游资源,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
开发历史名人文化旅游资源,能够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行观光,带动周边的餐饮、住宿、交通等服务业的繁荣,促进地方经济的腾飞。
三峡考古文化心得

三峡考古文化心得三峡考古文化是指在中国长江三峡地区进行的考古研究和发掘工作中所发现的文化遗存和文物。
这些遗存和文物见证了三峡地区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我参观三峡考古遗址和博物馆后,我对三峡考古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首先,三峡考古文化的历史悠久。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三峡地区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三峡地区发现的遗址和文物中,有许多是距今几千年的古代文化遗存,如楚文化、秦文化、汉文化等。
这些遗址和文物反映了三峡地区在古代的重要地位和繁荣发展。
其次,三峡考古文化的特点丰富多样。
在三峡地区的考古遗址中,可以看到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遗存。
比如,在宜昌的三峡人遗址中,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居住遗址和陶器,这些遗存展示了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技术水平。
在巫山的白帝城遗址中,发现了楚文化的石刻和铜器,这些文物反映了楚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特点。
在重庆的瞿塘峡遗址中,发现了秦文化的墓葬和陶器,这些遗存揭示了秦朝的社会制度和生活习俗。
此外,三峡考古文化的价值重大。
三峡地区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三峡考古遗址和文物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艺术形式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三峡考古文化也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研究。
通过开展考古遗址的保护和文物的展示,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的繁荣。
最后,三峡考古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亟待加强。
随着三峡大坝的建设和水库的蓄水,部份考古遗址和文物可能会被淹没或者受到破坏。
因此,保护和传承三峡考古文化是当务之急。
需要加强对考古遗址的保护和维护工作,同时加强对文物的修复和展示工作。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三峡考古文化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公众对三峡考古文化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综上所述,三峡考古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
通过对三峡考古遗址和文物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
三峡文化概论的总结归纳

三峡文化概论的总结归纳在根据题目《三峡文化概论的总结归纳》进行写作时,需要全面概括三峡文化的特点和影响,并以简洁美观、流畅通顺的语句表达出来。
【引言】三峡地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三峡文化包含了丰富的历史、艺术和民俗特色,对于中国文化和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三峡文化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
【三峡文化的自然特征】三峡地区地势险峻,有着壮观的峡谷、奇特的山峰和湍急的江水。
这种自然特征为三峡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峡文化中的许多传说和民间艺术创作都与这片壮美的自然景观息息相关。
【三峡文化的历史传承】三峡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传承。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涌现出很多杰出的文化人物。
如屈原、李白等,他们的诗意与情怀,渗透在古老的三峡文化中,成为了后世人们推崇和传颂的对象。
【三峡文化的艺术表达】三峡文化独具魅力的艺术表达方式是其独特之处。
三峡地区的民间艺术包括山歌、舞蹈、木刻、剪纸等,这些艺术形式以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和表现方式,展现了三峡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这些艺术作品反映了当地人们丰富的生活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三峡文化的民俗传统】三峡地区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元,以独特的传统节庆和民俗活动闻名。
如端午节的龙舟竞渡、重阳节的登高赏菊等,这些传统活动承载着世代相传的文化和信仰,体现了三峡人民的血脉传承和民族精神。
【三峡文化的影响】三峡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三峡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影响了中国传统绘画、文学和音乐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其次,三峡文化的自然特征和历史人文景观成为了旅游业的热门目的地,吸引了全球游客的关注和欣赏。
最后,三峡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结语】三峡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悠久的历史传承而闻名于世。
当地历史文化名人的作用和意义

当地历史文化名人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升城市知名度:历史文化名人是每个城市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对提升城市知名度、打造城市旅游品牌具有重要价值。
例如,对于一些以旅游业为主的城市,当地历史文化名人的存在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2. 传承文化价值观:历史文化名人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价值观,通过对他们的宣传和弘扬,可以有效地将传统的伦理道德精髓植入到市民日常的经济、社会生活之中,使人们自觉地接受熏陶,延续传统的社会价值体系。
3. 激发民族自豪感:当地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事和成就,往往能够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他们的生平事迹和精神品质,可以成为人们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对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4.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和利用当地历史文化名人的资源,可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例如,可以通过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等途径,将历史文化名人的品牌价值转化为经济收益,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
5. 增强地方凝聚力:当地历史文化名人具有地缘性特点,很容易被人们接受和认同。
通过宣传和推广历史文化名人,可以增强地方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有利于促进地方社会的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当地历史文化名人的作用和意义在于提升城市知名度、传承文化价值观、激发民族自豪感、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增强地方凝
聚力等多个方面。
为了更好地发挥历史文化名人的作用和意义,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和利用这些宝贵资源,不断创新方式和方法,为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名人旅游开发中的文化迷失以先秦诸子旅游开发为例

漳州,这座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部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 地理环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漳州开始将注意力转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其 中,朱子文化旅游资源是漳州历史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演示 以朱子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例,探讨漳州历史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二、漳州历史名人文化旅游资源 概述
名人旅游开发中的文化迷失以 先秦诸子旅游开发为例
目录
01 一、先秦诸子及其文 化价值
03 三、解决策略
02 二、先秦诸子旅游开 发中的文失——以先秦诸子旅游开发为例
在当今的旅游市场中,历史名人的旅游开发成为了一个热门的主题。然而, 这种开发并非简单的复制和粘贴,而是需要深入理解和尊重历史文化的背景下。 本次演示以先秦诸子的旅游开发为例,探讨了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文化迷失 现象。
然而,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三峡名人文化的旅游开发仍有很 大的发展空间。在未来的规划中,我们建议:
一、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旅游体 验
二、挖掘文化内涵,提升产品品 质
三、加强区域合作,打造精品线 路
四、强化宣传推广,提升知名度
总之,三峡名人文化和旅游开发的结合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我们 应当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一资源优势,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优化管理等一系 列措施,将三峡名人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三峡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迈 向新的高度。
四、朱子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 略
1、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以朱子文化为例,应深入挖掘其理学思想、道德观 念等文化内涵,通过各种形式展示给游客,如可以开发朱子文化体验活动、讲解 朱子文化的历史背景和传承发展等。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开发朱子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应加强基础设施 建设,如改善景区交通、增加旅游设施等,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
长江三峡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传承

长江三峡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传承长江三峡,风景秀美的地方。
它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珍视这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长江三峡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传承。
一、长江三峡的历史长江三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朝。
经过历代的治理,三峡地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艺术形式。
例如巫山大峡谷的巫娥神女文化、白帝城的古代军事文化和渔业文化等。
三峡地区还出现了许多文学名著,如《红楼梦》的描写就有涉及到长江三峡。
在长江三峡的历史中,最著名的事件就是1941年夏天日军全力进攻中国时,长江三峡一带成为中国抗战的重要战场。
当时中国军民为了保卫祖国的疆土,浴血奋战,形成了磅礴的爱国抗战悲壮史诗。
二、长江三峡的风貌长江三峡是一处颇具诗意和画意的地方。
它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地壳运动与水流侵蚀形成了鬼斧神工的三峡地貌。
长江三峡分为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个部分。
这三个部分皆以其自身的特色为世界闻名。
例如瞿塘峡,就以其千峰竞秀的景色而著称;而巫峡以她的红叶、花鸟和山色云海而诱惑人们;而西陵峡则以她的峡谷奇观、峡道壮丽和岩画而著名。
除了峡谷景色外,长江三峡的历史建筑也非常值得一提。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长江三峡,一定不能错过这里的文化历史景观,如宜昌巫山烈士陵园、重庆白公馆、重庆磁器口古镇等等。
这些景点都是长江三峡深厚的文化传承的体现。
三、长江三峡的文化传承长江三峡的文化传承是中华文化宝库中难得的遗产。
这里有丰富的文学、历史、传说等文化内涵,还有造型独特、形制精美、烧制技巧精湛的哪吒壶、龙把壶、圆底壶等紫砂壶文化,都在文化传承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94年,长江三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当时,长江三峡之所以被认可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因为它代表着建筑和文化景观的杰出价值及其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
总之,长江三峡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其深厚的文化传承和优美的自然风景,成为人们欣赏和研究的宝库。
三峡历史文化课程总结心得体会

三峡历史文化课程总结心得体会案例一:文言文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承载着传授知识的任务,但又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根本任务。
记得在第一次给学生上文言文课时,我就让学生讨论过为什么学习文言文,我理解其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接受古代文化的熏陶渐染,提高人文素养。
可是,光讲授,学生无法理解。
这样面对一篇文章,如果肢解开来读,必然失去其原有的韵味,所以在教学中,我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课程资源,展示三峡图片,让学生一下子明白其文的内容。
我力求让学生在整体中去解读语言,真正实现学生与古人的对话,学到活的知识而不是孤立的字词。
于是第二个环节就是弄懂文意。
读是基础,于是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课程资源的图片和朗读带,让学生听看,借助注释来读课文,若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拿到课堂上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实践证明,有了听看的基础,学生说,完全可以自行解决文意串讲这个问题的。
案例二:真正的品就在学生对文章优美佳句的欣赏上。
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自行找出自己喜爱的地方,然后说明喜爱的原因。
许多学生都喜欢写三峡夏季水的画面。
于是便抓住机会,诱发联想,想起一些与此地情景相似的诗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比如:远程教育资源中的课程资源中的有关的诗句,夏季水流湍急,学生由原文想到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还想到了许多写水的诗句。
这既是一种对课文的理解,又是一种知识的迁移。
有的学生欣赏远程教育资源中的课程资源中“清荣峻茂”的图景,于是课堂上对这四个字进行展开扩写,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四种图景描慕出来,结果,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扩写不满意,认为自己的扩写使原文那种深远的意境变得平淡了,好多丰富的内涵也没有了。
经过比较,学生深深体会到了资源魅力所在。
还有的学生喜欢秋季的凄清,面对两岸高峻的山岭,聆听悲哀婉转的猿的叫声,远程教育资源中的课程资源中,有这样的画面,学生一看,触景生情。
这种直接面对文本的倾听和思考,拉近了学生与古代时空的距离,仿佛听到了作者旷远的呼唤,仿佛看到了作者对壮美河山的叹仰。
历史文化名人与长江三峡

历史文化名人与长江三峡自古以来,凡名山名川均与名人名家结有不解之缘,呈现出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相辅相成、相映生辉的奇特现象。
长江三峡之所以流芳百代、名扬四海,一方面固在于其作为自然景观,因山水雄、奇、险、秀而甲天下;另一面也在于其众多的人文景观,得益于历代骚人墨客倾情三峡,留下一串串光辉足迹于山峦水畔,写下一篇篇不朽诗章传颂于后世,在长江三峡滚滚不尽的激流里,流淌着多少千古绝唱、千古佳话!古代之文化名人,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名山胜境乃其本生所愿。
长江三峡这人间奇绝的山水画廊,宛若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他们从天南地北纷至沓来,一睹三峡神奇风采。
于是,这风高浪急的滩头,有壮丽的歌吟;这峡畔荒凉的古寺,有隽永的碑刻;这云雨巫山之中,有清悠的“竹枝词”踏地而来;这幽深石洞之内,有诗唐词宋两代文豪酬唱流传于世……,三峡给历代诗家词客以文学的养料和创作激情,而他们则报答三峡以文珍墨宝和名人效应。
1、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屈原屈原辞赋悬日月,三峡风流传古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名平,字原,中国最早的一位伟大爱国诗人。
他约在公元前343年诞生于长江西陵峡畔归州(今秭归)的三阊乡乐平里一个名叫香炉坪的小山村。
屈原一生热爱祖国,关心人民疾苦,追求真理,向往社会美好。
他把天赋、才华和政治激情,倾泻于他的光辉诗篇之中。
雄浑奇丽的三峡山水及其深厚的文化沃土,孕育了与日月争辉的楚辞,造就了屈原这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奇才。
2、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不知源起于何年何代,也不知是经哪位大美学家的评审,人们将春秋时代吴王夫差的宠妃西施、汉代明妃王嫱、三国时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蝉、唐玄宗封为贵妃的杨玉环并称为古代四大美人,并且得到了后世的一致公认。
如今用现代观念评说四大美人,则西施、貂蝉、杨贵妃三位美人皆成了古代残酷战争的牺牲品,唯有王昭君以其美的容貌、美的心灵,为汉、匈奴和好作出贡献而载入史册,传颂千秋。
三峡的故事和传说

三峡的故事和传说【原创实用版1篇】目录(篇1)1.三峡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2.三峡的故事和传说的起源3.三峡的故事和传说的内容及特点4.三峡的故事和传说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正文(篇1)【三峡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三峡,位于我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是长江流域的一段著名峡谷,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
三峡地区自古以来就是长江水路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三峡的故事和传说的起源】三峡的故事和传说起源于当地民间,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一种口头文学,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认识和期望。
这些故事和传说随着历史的推移,逐渐丰富和发展,成为我国民间文学的瑰宝。
【三峡的故事和传说的内容及特点】三峡的故事和传说内容丰富,既有关于地理、气象的描述,也有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记录,更有对生活习俗、道德观念的体现。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域特色鲜明:三峡地区的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在故事和传说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具有很高的地域文化价值。
2.历史底蕴深厚:三峡的故事和传说中,许多都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3.故事性强:三峡的故事和传说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教育意义深刻:三峡的故事和传说中,很多都寓含了道德教诲和人生哲理,对后人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
【三峡的故事和传说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三峡的故事和传说作为民间文学的组成部分,对我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首先,它们是了解古代社会风俗民情的重要资料;其次,它们是研究地域文化的生动教材;最后,它们是传承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
总之,三峡的故事和传说是我国民间文学的瑰宝,为我们了解历史、传承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在三峡旅游深度开发中的作用
摘要:历史文化名人对旅游者具有特殊的吸引力,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长江三峡作为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名人资源。
本文论述了三峡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及其在三峡旅游深度开发过程中的独特作用。
历史文化名人因其巨大的人格魅力和重大贡献,以及其所集中体现的文化特质,历来为人们所追捧和崇拜,因而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就具有了突出的旅游开发价值,在旅游深度开发中将发挥更为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三峡旅游;历史文化;资源
一、历史文化名人与旅游的关系
历史文化名人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作为时代的精英和表率,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民族的价值观,他们的行为和作品,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化构建的重要部分。
历史文化名人是文化的浓缩,其事迹、遗迹和作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文化的载体,他们已成为“民族精神的最大标记”,是文化的标志和象征。
历史文化名人还和地域文化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土的历史文化名人受本土人文地理的孕育影响,其自身的行为和作品展现着浓郁的地方特色,而外来的历史文化名人则丰富、记录、传播和发展了当地的文化。
因此,历史文化名人使区域特色、区域文化的独特性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综上所述,历史文化名人因其和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满足了旅游者的精神文化需要,是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一大重要源泉。
历史文化名人集中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而地域文化与旅游者背景文化之间的差异,是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另一重要源泉。
因此,历史文化名人对旅游者具有较为强烈的吸引力,是一种旅游资源。
所谓的历史文化名人资源是指历史文化名人自身以及与历史文化名人有关的一切物质遗存和文化现象。
前者如故居、园林、祠堂庙宇、碑林雕刻,后者如传世作品、思想、事迹以及与之有关的传说、故事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已经不完全满足于对景观外部形态美的体验,他们还希望通过诸多表象,去领会包含于其中的文化意蕴,探究它过往的历史,从而获得更多的精神享受,接受更深层次的美的体验和文化熏陶。
历史文化名人因其巨大的人格魅力和重大贡献,以及其所集中体现的文化特质,历来为人们所追捧和崇拜,因而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就具有了突出的旅游开发价值,在旅游深度开发中将发挥更为巨大的作用。
二、三峡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的特点
长江三峡风景秀丽,人杰地灵,养育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
三峡地区的历史文化名人与其他区域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历史文化名人数量众多。
长江三峡地处我国东、西部结合带,以其长江水道,自古皆为川东与外界的重要通道。
同时三峡地区风景优美,自然地貌独特,养育和吸引了大量的时代俊杰、知名人物。
在这片土地上产生过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绝代佳人王昭君、开国元帅刘伯承以及众多的文人雅士、军事将领、科学先驱。
在这片土地上还留下了无以计数的外来历史文化人物的足迹,著名的有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苏轼、黄庭坚、陆游等。
其数量之多,在全国其他地域均属罕见。
(2)三峡历史名人类型齐全。
三峡地区历史文化名人类型繁多,所涉领域十分宽广。
既有上古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如神农氏、大禹、巫山神女,又有现实中的著名人物;既有文学大豪,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又有军事统帅如张飞、甘宁、刘伯承;既有须眉豪杰,也有巾帼英雄,如巴清、秦良玉等。
如此多类型的历史文化名人,当可满足人们不同的偏好,实现人们不同的旅游动机。
(3)三峡历史文化名人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
常言道:“山川资俊杰”,这充分说明了历史人物与其成长环境和地域的紧密联系。
三峡地区深受巴楚文化的影响,又因三峡地处我国东西、南北联系之要冲,文人荟萃、兼容并蓄,因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
无论是本土还是外来的历史文化名人,受三峡地域文化的熏陶影响,其自身及作品均散发出浓烈的“三峡色彩”。
刘禹锡的《竹枝词》创作,杜甫的夔州诗,白居易、陆游对三峡民俗的描述赞颂,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4)三峡历史文化名人知名度高。
历代的三峡历史文化名人中不乏一时之大家。
他们的影响力,不仅及于全国,还享誉海外,如李白、关羽等人,在东亚国家可谓家喻户晓,而屈原则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杜甫被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评为“世界文化名人”,王昭君作为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举世闻名。
凡此种种,难以一一列举。
(5)三峡名人遗迹众多,分布广泛。
历史文化名人在三峡的遗迹,遍及三峡地区。
就西起重庆、东至宜昌的“大三峡”范围来看,各种祠堂、庙宇、故里、故居、陵墓、纪念馆、题词、石刻、古城以及历代名人游踪所经地,如星罗棋布,不可胜举。
这些遗迹,有很多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声誉,如奉节白帝城、云阳张飞庙、秭归屈原祠等。
三、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在三峡旅游深度开发中的作用
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要急剧增加,深化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的开发,对三峡旅游产业转变经营模式、适应市场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文化名人资源提高了长江三峡旅游的知名度。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物以名贵,地因名人而胜”,这两句话深刻揭示了历史文化名人对于提高旅游地知名度,增强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作用。
著名的历史人物的事迹,散布于人们可以感知的各个角落,激起了人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人欲以一睹为快。
历史文化名人的卓越贡献和人格魅力,激起了人们崇拜与景仰之情,让人欲以效仿为快。
他们在一地的游览、创作活动,可以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一夜之间声名鹊起,成为旅游者心目中的“圣地”。
神女峰能傲立于巫山诸峰之上,成为各国游客争相目睹的奇景,离不开历代文人墨客对巫山神女的遐想描绘。
景色优美的自然旅游资源,同样可以因历史文化名人的活动而更加突出。
他们在这些地方的游览创作,是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总结、精练和升华,是对当地山水名胜的传播。
他们的活动,给后人起到了强烈的示范作用,也丰富了这些地方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当地的旅游品位。
历史文化名人资源丰富和提升了三峡旅游的内涵。
依托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各旅游景区和目的地还可以推出类型众多的升级旅游产品。
如结合三峡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通过挖掘、整理、修复,利用歌舞、表演、示范的形式,将历史文化名人作品中描述的三峡风情进行情景再现,让游客近距离地、深入地观赏和参与,体验名人在当时的所见所感,既可使游客畅游古今,又可拉近其与历史文化名人和三峡民俗文化的距离。
再如,各旅游景点还可将旅游纪念品开发和历史文化名人相结合,赋予旅游纪念品文化色彩,增强游客的购买欲望。
杜甫和范成大都曾对云安(今重庆云阳)名酒曲米春赋诗赞叹,而历代文人墨客吟咏三峡名茶的诗篇更是数不胜数,在三峡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营销过程中抓住历史文化名人这个核心,将其行踪、传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