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之堂主人讲中药系列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之堂主人讲中药系列笔记
余浩老师讲中药系列麻黄、桂枝
白寇仁通三焦,石膏清内热,肺有热-黄痰用桑白皮(神奇的一味药),咳嗽绿痰直接上百部
肺主制节(关节与肺相通),肺开窍于鼻,鼻气通天,外之天气入鼻,关节最感知天气变化。

所有骨节疼痛都可辩证考虑用麻黄
醒来困难的人可以随症加入麻黄助阳出阴
熟地配麻黄化下部阴性物质-《阳和汤》
《小续命汤》治中风偏瘫
麻黄和白酒都是辛温升散
内服《麻杏薏甘汤》+香附子配木贼草等份(单用外洗)治扁平疣-因心气无力布表阴性物质成形,薏以仁助布表
麻黄是开左路,有汗用桂枝,无汗用麻黄
桂枝内红走左侧阴分,桑枝内白走右侧气分,桂枝切面外圆内方为优
血脂高,中医认为与温度有关血寒则凝,气化不利阴性物质成形而生
桂枝50g和白酒一斤泡一周就可以喝了,《桂枝酒》发散温通,升阳治头顶凉痛。

(师访太白山草医得此良方)
桂枝升,白芍降,桂枝走左手上行,气化阴性物质;白芍走右手下行,使血归于肝,促血管外成分入血管内,养血敛阴,白芍化腹部瘀血包块。

麻黄开+杏仁合
麻黄升开散=白酒,肝主左路升。

麻黄促心跳,心律慢血压低-四物+麻黄
任之堂主人讲的《中药学》书会分享在学中医群!
伤寒-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取为阳,沉取为阴,寸部为阳,尺部为阴。

余浩老师讲中药系列紫苏、生姜
紫苏辛温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苏叶偏解表,苏梗切面方形偏宽中感冒偏热+芦根,偏寒生姜+苏叶。

苏叶散,生姜,紫苏,藿香温散均可解鱼蟹毒。

《杏苏五皮饮》治荨麻疹,苏叶解表,杏仁降气,五皮利水(桑白皮,大腹皮,陈皮,茯苓皮,生姜皮),疙瘩白风寒效好。

疙瘩红风热用浮萍+蝉蜕鱼蟹肉偏寒用紫苏(辛温)可以解寒毒晕车:前浊阴不降,后清阳不升,针飞龙在天+通天彻地。

《苏叶黄连汤》茶饮:苏叶5g+黄连2g苦寒清心火下气,小口喝升督降任,左寸弱,右关不降均可用。

对晕车效果好,我妈妈常用常效!龙眼肉(桂圆干)治心慌效果不错!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心情不畅,胸闷,苏梗泡茶饮用宽中桂枝特性:温通散生姜姜汁姜皮干姜煨姜炮姜姜碳生姜止呕,生姜散上逆之气而止呕食道癌,大葱里加点麝香,隔酒蒸后吃掉。

蚤休加米粉做成米糊喝,治食道癌。

膈上为阳,膈下为阴,食道癌上焦阳郁化热炼液成痰姜汁兑服治所有胃寒呕吐生姜大枣红糖可预防感冒,生姜红糖治轻症风寒感冒生姜,红糖,白萝卜(红白皮均可)煮水,治感冒久咳不愈,孕妇可用,萝卜顺气清热化痰消食,生姜散寒,红糖扶正,寒重多姜,用香菜替生姜亦可。

胡萝卜收敛蒸吃可止泻姜皮凉,以皮走皮,五皮饮利水辛可促阳气发散,阳走督,促阳从督升发,背心发凉均可用辛味药,生姜,紫苏,麻黄均促阴向阳转化,长期发散阴性物质消耗过多,易阴虚,需补阴,阴虚者少用辛药。

故桂枝+白芍,麻黄+四物阴阳双补。

昼升阳,夜收阳,生姜助阳开,故上午用,助升阳,下午收阳。

眠差,肝肾不足均不宜久服辛散之物。

冬吃萝卜-助降,夏吃姜-助升阳,夏养阳,冬养阴,顺应天时辛甘化阳:姜片糖,辛促阳升,头晕清阳不升可,促阴化阳如云上升酸甘化阴,酸梅汤,冰糖葫芦,糖醋水,口干可用,酸收,甘补气如天下雨干姜温脾:10斤晒干得一斤,质沉,质重下行,种子类多下行,蔓荆子质轻上行。

小黄姜质佳《理中汤》温中健脾:人参,白术,炙甘草,干姜。

脾主升清入肺,土生金,补肺。

《小青
龙汤》散肺寒化水饮:芍药,干姜,五味子,麻黄,炙甘草,细辛,半夏,桂枝。

《半夏泻心汤》胃热脾寒之心下痞:半夏,大枣,人参,干姜,炙甘草,黄连,黄苓。

上热下寒,否卦,三阳爻在上,三阴爻在下,症见舌尖红,舌中白,清上热黄苓,黄连,下寒干姜肝随脾升,胆随胃降,舒肝需健脾水寒土湿木郁,附子治肾阳虚水寒,干姜温中治土湿,柴胡舒肝解木郁小肠疝气-阴囊为肝经所过:《逍遥散》舒肝健脾+乌药肉桂熟地,《逍遥散》白术,茯苓,甘草,生姜,薄荷,当归,柴胡,芍药。

脾寒用干姜,脾虚白术,茯干姜需打粉用为佳。

任之堂主人讲中药系列笔
余浩老师讲中药系列姜香薷、荆芥、防风姜:生姜色黄属脾土,干姜黄色温脾,皆是土系药。

普通生姜黄中带白,温胃并入肺,易咽痛上火。

小黄姜更黄,守脾胃而走。

筠姜:小黄姜烘婄而成筠姜,筠姜断面如碎玻璃,烘婄比干姜更过,不到炮姜,特点:守脾胃,守而不上行,温中不散,无辛味。

姜皮:走皮肤属阳,生姜入胃,干姜入脾,炮姜入子宫,姜炭入血分,从阳分到阴分炮姜:炮姜、肉桂、补骨脂、小茴香、硫磺、附子走下焦,炮姜、肉桂、补骨脂直入子宫,小茴香入丹田尺沉,脚发凉,痛经,左寸浮取不到,心胸闷不适,桂枝可温通使气入下焦,可治子宫肌瘤。

心为君主之官,哪不通走哪,无所不达,心力散下寒。

姜炭:温收敛止血,炒炭转姜发散为收敛,炒炭存性。

艾炭:温收敛止血。

贯众炭:偏凉收敛。

血余炭:止血,利尿,化瘀。

姜膏:干姜磨粉,越细越好,+凡士林90度熬制1-2小时,充分溶解而成。

止痒,牛皮癣特效,可止痛,消肿,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生姜可治晕车香薷:发汗解表力弱于麻黄,不会发汗太过,利水消肿,化湿和中,有夏月麻黄之称。

夏天贪凉饮冷,中焦受寒舌苔厚,香薷退舌苔厚奇效。

荆芥:辛微温,解表祛风,药性平和,升发阳气外感风寒无汗。

左寸不足,肝郁阳气不升皆可用荆芥。

生姜,麻黄,苏叶,荆芥均可治风寒。

轻证风寒:项不适,督脉不通,瘀而化热,咽痛不适,需解表清里,荆芥解表,连翘、淡豆豉、薄荷、菊
花清热。

荆芥+金银花:荆芥解外寒,金银花清热。

督脉走后,任脉走前,冲脉走中,督脉后走不通,瘀而化火而咽痛。

皮肤痒泡澡寒热药对:薄荷(阴)+荆芥(阳)止痒,地肤子(阴)+蛇床子(阳-补命门火从下往上送能量),苦参(阴)通三焦+艾叶(阳)温通经脉,黄柏(阴)宣皮肤里热下虚火+苍术(阳)口腔溃疡:脉寸大尺小,上热下寒,口含一片黄柏皮,收皮肤表热入里。

风药皆可促进肝木气升发,能强心调左寸不足。

肝木为心火之母,子虚补母,风药荆芥升发之力,促肝气升发,心借肝气上升,辛温药皆可促肝心气升发。

衄血:鼻衄,齿衄,为热在上而出血。

竹茹降胃气止血效好。

竹中空,降胃气,疏通冲脉。

胃气降十二经脉皆降,所有气不降皆可用竹茹。

七窍流血:竹茹50g,紫草20g凉血,三七15g止血,甘草-调和严重呕吐:竹茹100g,3剂秘红丹止血:代赭石-降胃气,大黄-泻浊,肉桂-补命门火。

竹茹效同代赭石+大黄,气能流动就能中和寒热,疏通寒热防风:辛温甘,风药之润剂,剂量可稍大相对安全。

5g走上焦,10g走中焦,30g走下焦防风开启开门,黄芪开启地门防风走背,防风根深入地,把下气往上升打开背部,引入背部《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治小儿动则出汗背发凉荆芥,防风,葛根,独活升提清气比单用补脾药好用。

黄芪开启地门:把肾之力上调,如地气上升为云之状态。

知母:天气下为雨之状态《黄芪地龙汤》治痔疮,《黄芪防风汤》治脱肛《医林改错》中的黄芪防风汤,专治疗气虚下陷脱肛,就黄芪、防风两味药,不论脱肛十年八年均有效果。

黄芪是把气升举上来,气足后,肛门就能内收。

防风治风,肠中的风气不除,病很难痊愈,用防风一方面散大肠之风,无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辅助黄芪流通气机,使补而不壅。

加上巴戟天、醋柴胡,补精气,升清阳。

黄芪30克,防风6克,巴戟天20克,醋柴胡5克。

小孩不要做温室的花朵,要做大自然的绿树。

小孩要顺其自然,不要娇生惯养,你看山里的大树,有谁管它,它顺其自然,长得参天而起直插云霄。

真可谓:雨后山中蔓草荣,沿溪漫谷可怜生。

寻常岂藉栽培力,自得天机自长成。

荆芥升清阳+大黄推陈出新降浊=清气在上,浊气在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