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有个税官叫赵奢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桌论坛 24 YUAN ZHU LUN TAN
战国有个税官叫赵 奢
·曹钦白 ·
《资治通鉴》卷五 ·周记五记载了一个名叫赵奢的税 官以法治税的事迹 ,对今人不无借鉴之处 。好在文字不长 , 也好懂 ,就把它抄下来 ,以与读者诸君共同学习 、思考 。
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 , 平原君家不肯出 , 赵奢以法治 之 ,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平原君怒 ,将杀之 。赵奢曰 :“君 于赵为贵公子 , 今纵君家而不奉公 , 则法削 , 法削则国弱 , 国弱则诸候加兵 , 是无赵也 , 君安得有此富乎 ?以君之贵 , 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上下平则国强 , 国强则赵固 , 而君为贵 戚 , 岂轻于天下邪 !”平原君以为贤 , 言之于王 。王使治国 赋 ,国赋大平 ,民富而府库实 。
读罢 ,不由人不赞叹 :好个有胆有识的赵奢 ! 赵奢何许人也 ? 不过是京城一个小小的田部吏 , 依其 有权杀人看 , 也不过是六七品的官而已 。他面对的平原君 何许人也 ?乃是今上赵惠文王之弟赵胜 , 时任赵相 ( 宰相) , 既是皇亲 , 又是宰相 , 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的大人物 。赵奢 向平原君收税 ,而且杀其“用事者”, 不是疯了 , 就是吃了豹 子胆 。但赵奢与平原君一番理论下来 ,非但无事 ,反而升了 官 ,让人匪夷所思之际 ,不由得生了细究其原因的心思 。 赵奢虽是小官 ,但他有胆 , 这个胆就是无私无畏 , 所以 他不欺软怕硬 , 敢于向权贵收税 。面对抗税 , 他违法必究 , 执法必严 , “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这就不仅需要胆量 , 而 且需要不怕死的勇气了 。 “民不畏死 , 奈何以死惧之 。”赵奢肯定清楚触犯权贵 的后果 ,但他没有发匹夫之勇对之 :杀就杀 。反正我是为国 家 、为君王而死 , 死而无憾 ; 而是理直气壮针锋相对 , 以理 辩护 。这就见出赵奢的“识”来了 。赵奢说服平原君的一番 话 ,有理有情 ,逻辑严密 。不论“法削则国弱 ,国弱则诸侯加 兵 , 是无赵也”, 还是“奉公如法 ,则上下平 ,上下平则国强 , 国强则赵固”, 都是至理 ,平原君辩驳不得 。接着赵奢又将 国强国弱与平原君的个人利益联系起来 , 指出国弱 “君安 得有此富乎”, 国强 “而君为贵戚 , 岂轻于天下邪”, 环环相 扣 , 步步进逼 ,却又处处为平原君的最大利益着想 , 直说得 平原君哑口无言 ,不服不行 。 平原君向有识才爱才之名 , 门下食客有数千人 , 对待 赵奢亦不辱爱才之名 ,“以为贤 ,告之于王 。”赵惠王知人善 任 , “使治国赋”, 将赵奢由京师地方税务长官提拔为主管 全国税务的大臣 ,从此“国赋大平 ,民富而府库实 。” 一场眼见要发生 的悲剧被一番 有理有情 的话化为 正 剧 ,不由人再赞 :好个有胆有识的赵奢 ! 当然 , 赵奢处理此事有失之过严之弊 , 以今天的观点 看之 , 抗税虽属违法 , 按刑法也只是数额巨大者才处以徒 刑而已 , 赵奢不但杀人而且一杀就是九人 , 颇有草菅人命
所以赵奢对权贵敢于以法处理 , 其深远影响决不仅仅 是平原君的 “用事者”们从此吸取教训 ,而是一国百姓知道 法不可违 ,从而自觉遵守的事了 。
但有一个前提 ,君主的开明清醒是最重要的 。否则 ,赵 奢纵是吃了豹子胆 , 也不敢对平原君下手 。这应是他对赵 惠文王有所了解 , 有所信心之处 。险处入手 , 险处求生 ,险 处求进 。
图 · 君
平
之嫌 , 但“赵奢以法治之”,显然是遵照当时的法律 ,于今苛 责不得的 。
使我感兴趣的是 , 赵奢此次与平原君的冲突 , 是偶然 的 ,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史书中记载的诸般谋略 ,一般都 是先易后难 , 如兵法中的避实击虚 , 避强击弱等 ,即俗云柿 子拣软的捏 。不过 , 我以为先易后难 , 用于军事可以 ,用于 治国就不一定合适 。执法者面对无权无势的老百姓 , 令出 法随 ,算不得多大本事 。只有是否敢于碰硬 ,才是检验法律 面前人人平等 , 还是“刑不上大夫”的试金石 。赵奢杀的虽 是“用事者”,但其主子却是皇亲兼宰相 ,“宰相府里的丫环 七品官”, 何况用事者 ,多少都是有些身份的 。赵奢下令杀 用事者前 ,恐怕不会不考虑再三的 。
古为今用 , 我们得出的结论还是那几句老话 : 以法治 国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只有如此 ,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长治久安 。 编辑/ 静 泊
用人头发炭化为细末撒伤口 ;笋壳烧灰外敷患处 ;白茅根烤干研细末外敷 。以上土法 均有止血作用 。
Hale Waihona Puke 《资治通鉴》记载不详 ,我们无从知道赵奢收税是先易 后难 、到此遇到了拦路虎呢 ?还是先捡硬的碰 ,然后以此为 突破口 , 再一举攻克其它呢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太平年代 的治国谋略同攻城略地的战争谋略不 同 , “夫行罚先贵近 而后卑远 ,则令不犯 ;行赏先卑远而后贵近 ,则功不遗 。”有 时先难后易 , 从权贵入手整治 , 要比从下到上整治要有效 得多 , 可以收号令天下 、榜样天下的作用 ; 如果欺软怕硬 , 老百姓渐渐就会心生不忿 , 潜移默化间 , 也学会了样子 ,这 时如赵奢者再动粗的 ,就是一个官逼民反的图景 。
战国有个税官叫赵 奢
·曹钦白 ·
《资治通鉴》卷五 ·周记五记载了一个名叫赵奢的税 官以法治税的事迹 ,对今人不无借鉴之处 。好在文字不长 , 也好懂 ,就把它抄下来 ,以与读者诸君共同学习 、思考 。
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 , 平原君家不肯出 , 赵奢以法治 之 ,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平原君怒 ,将杀之 。赵奢曰 :“君 于赵为贵公子 , 今纵君家而不奉公 , 则法削 , 法削则国弱 , 国弱则诸候加兵 , 是无赵也 , 君安得有此富乎 ?以君之贵 , 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上下平则国强 , 国强则赵固 , 而君为贵 戚 , 岂轻于天下邪 !”平原君以为贤 , 言之于王 。王使治国 赋 ,国赋大平 ,民富而府库实 。
读罢 ,不由人不赞叹 :好个有胆有识的赵奢 ! 赵奢何许人也 ? 不过是京城一个小小的田部吏 , 依其 有权杀人看 , 也不过是六七品的官而已 。他面对的平原君 何许人也 ?乃是今上赵惠文王之弟赵胜 , 时任赵相 ( 宰相) , 既是皇亲 , 又是宰相 , 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的大人物 。赵奢 向平原君收税 ,而且杀其“用事者”, 不是疯了 , 就是吃了豹 子胆 。但赵奢与平原君一番理论下来 ,非但无事 ,反而升了 官 ,让人匪夷所思之际 ,不由得生了细究其原因的心思 。 赵奢虽是小官 ,但他有胆 , 这个胆就是无私无畏 , 所以 他不欺软怕硬 , 敢于向权贵收税 。面对抗税 , 他违法必究 , 执法必严 , “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这就不仅需要胆量 , 而 且需要不怕死的勇气了 。 “民不畏死 , 奈何以死惧之 。”赵奢肯定清楚触犯权贵 的后果 ,但他没有发匹夫之勇对之 :杀就杀 。反正我是为国 家 、为君王而死 , 死而无憾 ; 而是理直气壮针锋相对 , 以理 辩护 。这就见出赵奢的“识”来了 。赵奢说服平原君的一番 话 ,有理有情 ,逻辑严密 。不论“法削则国弱 ,国弱则诸侯加 兵 , 是无赵也”, 还是“奉公如法 ,则上下平 ,上下平则国强 , 国强则赵固”, 都是至理 ,平原君辩驳不得 。接着赵奢又将 国强国弱与平原君的个人利益联系起来 , 指出国弱 “君安 得有此富乎”, 国强 “而君为贵戚 , 岂轻于天下邪”, 环环相 扣 , 步步进逼 ,却又处处为平原君的最大利益着想 , 直说得 平原君哑口无言 ,不服不行 。 平原君向有识才爱才之名 , 门下食客有数千人 , 对待 赵奢亦不辱爱才之名 ,“以为贤 ,告之于王 。”赵惠王知人善 任 , “使治国赋”, 将赵奢由京师地方税务长官提拔为主管 全国税务的大臣 ,从此“国赋大平 ,民富而府库实 。” 一场眼见要发生 的悲剧被一番 有理有情 的话化为 正 剧 ,不由人再赞 :好个有胆有识的赵奢 ! 当然 , 赵奢处理此事有失之过严之弊 , 以今天的观点 看之 , 抗税虽属违法 , 按刑法也只是数额巨大者才处以徒 刑而已 , 赵奢不但杀人而且一杀就是九人 , 颇有草菅人命
所以赵奢对权贵敢于以法处理 , 其深远影响决不仅仅 是平原君的 “用事者”们从此吸取教训 ,而是一国百姓知道 法不可违 ,从而自觉遵守的事了 。
但有一个前提 ,君主的开明清醒是最重要的 。否则 ,赵 奢纵是吃了豹子胆 , 也不敢对平原君下手 。这应是他对赵 惠文王有所了解 , 有所信心之处 。险处入手 , 险处求生 ,险 处求进 。
图 · 君
平
之嫌 , 但“赵奢以法治之”,显然是遵照当时的法律 ,于今苛 责不得的 。
使我感兴趣的是 , 赵奢此次与平原君的冲突 , 是偶然 的 ,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史书中记载的诸般谋略 ,一般都 是先易后难 , 如兵法中的避实击虚 , 避强击弱等 ,即俗云柿 子拣软的捏 。不过 , 我以为先易后难 , 用于军事可以 ,用于 治国就不一定合适 。执法者面对无权无势的老百姓 , 令出 法随 ,算不得多大本事 。只有是否敢于碰硬 ,才是检验法律 面前人人平等 , 还是“刑不上大夫”的试金石 。赵奢杀的虽 是“用事者”,但其主子却是皇亲兼宰相 ,“宰相府里的丫环 七品官”, 何况用事者 ,多少都是有些身份的 。赵奢下令杀 用事者前 ,恐怕不会不考虑再三的 。
古为今用 , 我们得出的结论还是那几句老话 : 以法治 国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只有如此 ,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长治久安 。 编辑/ 静 泊
用人头发炭化为细末撒伤口 ;笋壳烧灰外敷患处 ;白茅根烤干研细末外敷 。以上土法 均有止血作用 。
Hale Waihona Puke 《资治通鉴》记载不详 ,我们无从知道赵奢收税是先易 后难 、到此遇到了拦路虎呢 ?还是先捡硬的碰 ,然后以此为 突破口 , 再一举攻克其它呢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太平年代 的治国谋略同攻城略地的战争谋略不 同 , “夫行罚先贵近 而后卑远 ,则令不犯 ;行赏先卑远而后贵近 ,则功不遗 。”有 时先难后易 , 从权贵入手整治 , 要比从下到上整治要有效 得多 , 可以收号令天下 、榜样天下的作用 ; 如果欺软怕硬 , 老百姓渐渐就会心生不忿 , 潜移默化间 , 也学会了样子 ,这 时如赵奢者再动粗的 ,就是一个官逼民反的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