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关于从犯的法律规定(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
一、引言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在我国刑法中,对从犯的法律规定旨在明确从犯的刑事责任,体现刑罚的适度原则,同时鼓励犯罪分子悔过自新。
本文将详细解读我国刑法中关于从犯的法律规定,包括从犯的概念、从犯的分类、从犯的刑事责任以及从犯的处罚原则等。
二、从犯的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从犯的特点是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是在共同犯罪中起到辅助或次要作用。
三、从犯的分类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从犯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 起次要作用的从犯
起次要作用的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直接参与犯罪实施,但犯罪行为所起的作用较小的犯罪分子。
例如,在盗窃、抢劫等犯罪中,提供作案工具、望风、放哨等行为,都属于起次要作用的从犯。
2. 起辅助作用的从犯
起辅助作用的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不直接参与犯罪实施,但为犯罪实施提供便利条件的犯罪分子。
例如,在诈骗、非法集资等犯罪中,提供虚假信息、伪造证件、帮助转移资金等行为,都属于起辅助作用的从犯。
四、从犯的刑事责任
1. 从犯的刑事责任原则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这一原则体现了刑罚的适度原则,即对从犯的处罚应当与其犯罪行为和危害程度相适应。
2. 从犯的刑事责任认定
在认定从犯的刑事责任时,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从犯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
(2)从犯的犯罪情节和犯罪结果;
(3)从犯的悔罪表现;
(4)从犯的年龄、智力、健康状况等因素。
五、从犯的处罚原则
1. 从轻处罚原则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处罚。
即在对从犯的处罚时,应当低于主犯的处罚,体现刑罚的适度原则。
2. 减轻处罚原则
对于从犯,可以减轻处罚。
即在对从犯的处罚时,可以适当降低刑罚的档次,体现刑罚的适度原则。
3. 免除处罚原则
对于从犯,可以免除处罚。
即在对从犯的处罚时,可以完全免除刑罚,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从犯的犯罪情节轻微;
(2)从犯的悔罪表现良好;
(3)从犯的犯罪后果轻微。
六、从犯的刑罚适用
1. 主刑适用
对于从犯,可以适用主刑,如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
在适用主刑时,应当根据从犯的犯罪情节、犯罪结果等因素,决定刑罚的档次。
2. 附加刑适用
对于从犯,可以适用附加刑,如罚金、剥夺政治权利等。
在适用附加刑时,应当根据从犯的犯罪情节、犯罪结果等因素,决定附加刑的种类和幅度。
七、结语
我国刑法关于从犯的法律规定,旨在明确从犯的刑事责任,体现刑罚的适度原则,同时鼓励犯罪分子悔过自新。
在实际司法实践中,应当严格依法对从犯进行处罚,确保刑罚的公正和法律的权威。
第2篇
一、概述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从犯相对于主犯而言,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我国刑法对从犯的处罚原则、处罚方法和法律适用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从犯的处罚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刑法对从犯的宽大处理原则。
三、从犯的处罚方法
1. 从轻处罚
从轻处罚,是指对从犯在法定刑范围内,选择较轻的刑种或者较短的刑期进行处罚。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在刑法分则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内,选择较轻的刑种进行处罚;
(2)在刑法分则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内,选择较短的刑期进行处罚;
(3)对从犯的从轻处罚,可以减轻其刑期,但不能低于法定最低刑。
2. 减轻处罚
减轻处罚,是指对从犯在法定刑幅度内,选择较重的刑种或者较长的刑期进行处罚。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在刑法分则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内,选择较重的刑种进行处罚;
(2)在刑法分则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内,选择较长的刑期进行处罚。
3. 免除处罚
免除处罚,是指对从犯不适用任何刑罚。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犯罪情节轻微,危害不大,不需要判处刑罚的;
(2)犯罪人认罪、悔罪,有立功表现的;
(3)犯罪人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
(4)犯罪人犯罪后自首的。
四、从犯的法律适用
1. 从犯的认定
在认定从犯时,应当根据犯罪事实、情节、危害后果以及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等因素综合判断。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
(2)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
(3)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但情节较重的;
(4)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但情节较重的。
2. 从犯的刑罚适用
在适用从犯的刑罚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依法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根据犯罪情节、危害后果以及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选择适当的刑罚;
(3)考虑犯罪人的悔罪表现,对犯罪人进行宽大处理。
3. 从犯的刑罚执行
从犯的刑罚执行,应当依法进行。
在执行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对从犯的刑罚执行,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2)在执行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护犯罪人的合法权益;
(3)对从犯的刑罚执行,应当与其他犯罪分子的刑罚执行相区别。
五、从犯的立法完善
1. 明确从犯的概念
我国刑法对从犯的概念规定较为简单,为进一步明确从犯的概念,建议在刑法总则中增加从犯的定义,以便更好地指导司法实践。
2. 完善从犯的处罚原则
针对从犯的处罚原则,建议在刑法总则中增加以下内容:
(1)对从犯的处罚,应当依法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对从犯的处罚,应当充分考虑犯罪情节、危害后果以及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
的作用;
(3)对从犯的处罚,应当与主犯的处罚相协调。
3. 完善从犯的处罚方法
针对从犯的处罚方法,建议在刑法分则中增加以下内容:
(1)对从犯的处罚,可以采取罚金、拘役、有期徒刑等刑罚;
(2)对从犯的处罚,可以根据犯罪情节、危害后果以及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选择适当的刑罚;
(3)对从犯的处罚,可以适用缓刑、假释等制度。
总之,从犯的法律规定在我国刑法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司法实践中,应当准确把握从犯的概念、处罚原则、处罚方法和法律适用,以实现刑法对从犯的宽大处理原则。
同时,为进一步完善从犯的法律规定,建议对从犯的立法进行改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司法实践的需要。
第3篇
一、引言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在我国刑法中,从犯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条。
本文将对刑法关于从犯
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阐述,包括从犯的概念、从犯的分类、从犯的处罚原则以及从犯的法律适用等方面。
二、从犯的概念
从犯,是指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在刑法中,从犯是相对于主犯而言的。
主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而从犯则是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三、从犯的分类
根据刑法第27条的规定,从犯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 起次要作用的从犯:这类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到的是次要作用,如协助实施犯罪、提供工具、排除障碍等。
2. 起辅助作用的从犯:这类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到的是辅助作用,如为犯罪分子提供便利条件、提供资金、窝藏犯罪分子等。
四、从犯的处罚原则
1. 从犯的处罚原则: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这表明,从犯的处罚原则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 从犯的处罚标准:在具体处罚从犯时,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从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大小;
(2)从犯的犯罪情节;
(3)从犯的悔罪表现;
(4)从犯的犯罪性质、危害程度;
(5)从犯的犯罪次数、犯罪手段等。
五、从犯的法律适用
1. 从犯的认定:在认定从犯时,应当根据刑法第27条的规定,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判断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
2. 从犯的处罚:在处罚从犯时,应当根据刑法第27条第2款的规定,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3. 从犯的刑罚执行:从犯的刑罚执行,应当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结合从犯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因素,依法执行。
六、从犯的辩护与上诉
1. 从犯的辩护:在刑事诉讼中,从犯有权进行辩护。
从犯的辩护人可以依据刑法
第27条的规定,为从犯提出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的辩护意见。
2. 从犯的上诉:从犯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依法提出上诉。
在二审程序中,从
犯的上诉理由主要包括:
(1)一审判决认定从犯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2)一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
(3)一审判决对从犯的处罚不当。
七、结语
刑法关于从犯的法律规定,体现了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的宽大处理政策。
从犯的处罚原则、处罚标准以及法律适用等方面的规定,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在办理从犯案件时,司法机关应当依法行使职权,确保从犯得到公正的处罚。
以下是对从犯法律规定的一些具体案例分析:
案例一: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甲是主犯,乙、丙是从犯。
在侦查阶段,乙主动投案,并协助司法机关抓获了甲、丙。
根据刑法第27条的规定,对乙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案例二:甲、乙、丙三人共同绑架,甲是主犯,乙、丙是从犯。
在绑架过程中,乙提供了交通工具,并协助甲实施绑架行为。
根据刑法第27条的规定,对乙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案例三:甲、乙、丙三人共同贩卖毒品,甲是主犯,乙、丙是从犯。
在贩卖毒品过程中,乙负责联系买家,丙负责提供毒品。
根据刑法第27条的规定,对乙、丙可
以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总之,刑法关于从犯的法律规定,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刑罚的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在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应当依法行使职权,正确适用从犯法律规定,确保从犯得到公正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