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2021学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第1课时)
●从容说课
本节课是复习课,主要为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内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类方法学习化学和探究化学科学规律.例如,对分散系进行分类,着重研究胶体的概念、分类、性质、应用。
通过探究Fe(OH)3胶体的制备,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复习分析实验事实形成电离、离子反应的概念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用离子
反应的规律探究溶液中CO-2
3、Cl-、SO-2
4
等离子的检验方法.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胶体的概念、分类、性质及其应用;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技能。
2。
熟练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
探究Fe(OH)3胶体的制备;探究溶液中Ag+、CO-2
3、Cl-、SO-2
4
等离子的检验方法.提
高设计并完成化学实验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1.在复习中,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物质分类、离子反应的内容进行整理、加工。
2.通过探究与活动,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点
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
探究胶体概念、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应用
●教学难点
探究胶体概念、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应用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人所具备的智力,仅够清楚地认识到在大自然面前自己的智力是何等的欠缺。
如果这种谦卑精神能为世人所共有,那么人类活动的世界就会更加具有吸引力。
—-爱因斯坦(美国)师:同学们从爱因斯坦的励志名言中,明白了什么?
[板书]复习课(一)
一、常用的物质的分类方法
师:1.完成下列表格,然后用分类法进行分类并制作一张交叉分类图。
(提示: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回答氧化还原反应和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投影]
师:巡视,了解、掌握学生情况。
生:下面是一位学生的分类图
(用实物投影仪投出学生分类的情况)
化
学
基
本
反
应
类
型化
合
反
应
分
解
反
应
置
换
反
应
复
分
解
反
应
B
C
D
E
和
G
F
和
H
化
还
原
反
应
非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合作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回答氧化还原反应和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板书]小结:常用的物质的分类方法: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二、胶体
师:分散系是怎样分类的?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胶体又怎样分类?(提示:用树状图)
请同学自己归纳、整理一下,然后,我们拿到全班比较,看谁归纳得最好。
生:投影学生的总结图。
分
散
质
(
固
、
液
、
气
)
分
散
剂
(
固
、
液
、
气
)
烟
、
云
、
雾
F
e
(
O
H
)
胶
体
等
有
色
玻
璃
等
泥
水
苯
酚
加
入
水
中
3师:请比较和小结三种分散系的相关内容,自己试一试,完成下表的空缺部分,并思考胶体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思考:溶液和胶体外观相似,它们都是均一、透明、稳定的分散系,如何用实验事实加以区别?
思考:胶体为什么有丁达尔效应?
提示:
丁达尔效应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胶体粒子直径大小恰当,当光照射在胶粒上时,胶粒将光从各个方向全部反射,胶粒即成一小光源(这一现象叫光的散射),故可明显地看到由无数小光源形成的光亮“通路”。
当光照在比较大或小的颗粒或粒子上则无此现象,只发生反射或将光全部吸收的现象,因此溶液和浊液无丁达尔效应。
[例题剖析]
【例1】下列溶液不具有丁达尔效应的是
A。
C17H35COONa溶液ﻩﻩﻩ B.珂罗酊
C 。
I2的CCl 4溶液 ﻩﻩ
D 。
蛋白质溶液
教师精讲:具有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征,故本题实际归属为分散系的类别判断。
较不熟悉的是珂罗酊成分,它是胶棉(硝酸纤维素酯)的乙醇-乙醚溶液。
由此从字面看来,四种选项似乎都称溶液,但需注意:凡是高分子化合物形成的溶液,由于分散质粒子大小已达到胶体范围,故实际属胶体。
C 17H35COONa 虽然不是高分子化合物,但分散质粒子也已达到胶体范围,所以工业上油脂经皂化反应后加入大量NaCl ,发生盐析,从而达到分离目的,I 2属于小分子,其CCl 4溶液应名副其实。
常见错误是学生往往“望文生意”,或不抓住原理、规律而盲目猜测。
活动与探究
[板书]F e(OH )3胶体的制备
水解促进法反应式:FeCl 3+3H2O(沸)∆
====Fe(O H)3(胶体)+3H Cl 师:切勿将“胶体"两字省去,或标“↓”。
我们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知道物质的结构、元素的价态能决定物质的性质,而胶体的性质却是由物质存在的状态所决定的。
以Fe (O H)3胶体为例来说明。
F e(OH )3胶体中的分散质是由许许多多Fe(OH)3的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分散质粒子,它们的直径大小在1~100 n m之间,因此F 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具有布朗运动。
至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20m L 沸水
2m L )3
F e (O H ) 胶体(红褐色)
思考:1。
如何证明FeCl 3饱和溶液通过上述方法已转变成F e(O H)3胶体了? 2.有哪些因素或方法可使Fe (OH )3胶体发生聚沉?
3.为什么制Fe (OH )3胶体时要控制F eCl 3饱和溶液的用量及其加热时间? [板书]三、离子反应 师:请同学们总结:
(2)复分解反应中离子反应及其条件
(3)离子方程式
生1: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酸、碱和盐等。
生2:复分解反应中:生成难溶物;生成难电离物;生成挥发性物质。
生3: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师:离子反应方程式H++OH-====H2O表示什么意义?
生:该电离方程式只表示强酸与强碱发生的中和反应(除去硫酸与氢氧化钡的中和反应),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就是由酸电离出的H+与碱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H2O,其离子方程式:H++OH-====H2O。
[课堂小结]
1.在复习中,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物质分类、离子反应的内容进行整理、加工。
2.通过探究与活动,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布置作业]
多媒体投出作业。
●板书设计
复习课
一、常用的物质的分类方法: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二、胶体
探究:Fe(OH)3胶体的制备
三、离子反应
(2)复分解反应中离子反应及其条件
(3)离子方程式
●活动与探究
1。
常见阴离子的检验方法
学习离子反应后,总结、归纳常见阴离子的检验方法,并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例如:C
O-2
3、SO-2
4
、Cl-等。
请同学们讨论检验的方法和加入的试剂。
●随堂练习
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既能透过滤纸,又能透过半透膜的是
A.豆浆ﻩﻩB.墨水ﻩﻩ C.泥水D.苏打水
答案:D
2。
在强碱性的无色透明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Ca2+、Na+、NO-
3、Cl-ﻩﻩB。
K+、Ba2+、Cl-、NO-
3
C。
HCO-
3、Ca2+、Na+、NO-
3
ﻩﻩﻩD。
Cu2+、Cl-、K+、NO-
3
答案:CD
根据以下叙述,回答3~5题:
某化工厂按下列步骤进行生产:(1)以煤为燃料煅烧石灰石;(2)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吸收步骤(1)中产生的二氧化碳;(3)使步骤(1)中产生的氧化钙跟水反应;(4)消石灰跟碳酸钠溶液反应.
3.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C。
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答案:C
4.该厂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物质有:①石灰石②纯碱③小苏打④烧碱⑤CO2⑥消石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起始原料是①②ﻩﻩﻩB。
起始原料是②⑥
C.最终产品是④⑤ﻩﻩﻩD.最终产品是③④
答案:AD
5.该厂生产过程的优点可能是:①排放的气体无污染②生产过程中的部分产品作为起始原料使用③无高温作业,其中正确的是
A.①ﻩﻩB。
②ﻩﻩﻩC。
①③ﻩﻩﻩD。
②③
答案:B
6。
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可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铁粉放到硫酸铜溶液中
B。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
大理石高温分解
D。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存在下加热制氧气
答案:A
+2H+====CO2↑+H2O来表示的是
7。
不能用离子方程式CO 2
3
A.碳酸钡与盐酸反应ﻩﻩﻩﻩ
B。
碳酸钾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C。
苏打溶液与稀硝酸反应ﻩﻩ
D。
小苏打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答案:AD
8.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
D。
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答案:D
9。
在实验时不慎手被玻璃划破,可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
三氯化铁溶液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B。
三氯化铁溶液能使血液聚沉
C.三氯化铁溶液产生氢氧化铁沉淀堵住伤口
D。
三氯化铁溶液能使血液发生化学变化
答案:B
10。
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2
+2H+====CO2↑+H2O
3
B。
氧化铜与盐酸反应:CuO+2H+====Cu2++H2O
C.稀盐酸与小苏打溶液反应:HCO-3+H+====CO2↑+H2O
D。
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答案:AD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编辑修改。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希望各位朋友能借助这个阶梯不断进步。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这一切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休闲的方式。
很多人已经不再如饥似渴地追逐一篇文档了,但只要你依然有着这样一份小小的坚持,你就会不断成长进步,当纷繁复杂
的世界牵引着我们疲于向外追逐的时候,阅读一文或者做一道题却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归自我。
用学习来激活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建立我们的信仰,从而保有我们纯粹的精神世界,抵御外部世界的袭扰。
The above is the whol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Gorky said: "t he book is theladder of human progress." Ihope youcanmake progress with the help of this ladder.Material life is extremely ric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rapidly, all of which gradually change the way of people's study and leisure. Many people are no longer eager to pursue a document, but as long as you still have sucha smallpersistence, you will continueto grow and progress. When thecomplexworld leads ustochase out, readingan
articleordoing a problem makes us calm down and return to ourselves. With learning,we can activate ourimaginationan dthinking,establish our belief, keep our pure spiritualworld and resist the attack of the external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