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练习 人民版必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2011年7月2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任总裁特别顾问朱民正式出任基金组织副总裁。
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历史上首次选择来自中国的副总裁。
业界认为,此举体现了国际经济治理民主化演进的进步,同时也表明
①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力日益上升②美国已经完全丧失国际金融支配地位
③世界金融组织体系已经或即将发生重大变化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A.①② B.③④C.①③D.①②③
2.某中学史学社团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论文评比,一位同学收集了以下图片素材撰写历史论文,请给这位同学的论文加上最贴切的主题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B.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C.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的霸主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3.二战后初期,美国倡导成立“关贸总协定”的主要目的是:()
A、扶植欧洲恢复经济B、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C、凭借经济实力控制更广阔的世界市场D、借此遏止社会主义国家
4.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
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材料反映了()
A.世界货币体系内部的欧美矛盾 B.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的困境
C.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地位 D.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趋向崩溃
5.从贸易区内部的实力来看,美国占有2/3的人口和90%的经济实力,加拿大则仅有7%的人口和8%的经济实力,墨西哥虽拥有近26%的人口,但经济实力则不到2%。
材料可以体现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征是A.货币一体化 B.政治合作 C.大国主导 D.军事合作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开始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由此诞生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经济区域组织。
其中美国以成员国身份参与的经济组织有
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②上海合作组织③北美自由贸易区④欧洲联盟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7.一位同学把区域性合作组织三种模式的特点归纳如下:
模式1 关税、货币、市场和司法统一
模式2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模式3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下列组织最能体现模式3的是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许多重大事件。
下列事件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①北约组织成立②欧共体成立③杜鲁门主义实施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A.①②③④
B. ④③①②
C.③①②④
D.③④②①
9
厂商/合作者产品/服务成本
苹果Apple(美)设计——
东芝Toshiba(日)闪存、触摸屏$40.00
三星Samsung(韩)应用处理器$14.46
英飞凌Infineon(德)相机组件、GPS接收器$11.80
富士康Foxconn(中国台湾)组装≤$6.50
①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②生产资本与资源的优化配置是跨国公司的追求方向③利润因技术层次的不同而存在明显落差④国际分工不平衡,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面对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速发展,中国政府的重大举措是
A.全面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1870年,欧洲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64.7%,而唯一的对手美国仅占23.3%。
……欧洲资本和技术大量输出的结果是全球经济空前统一;到1914年时,除了在全球陆地上架设了巨大的电报和电话线路网外,还在诸大海海底铺设了516000多千米的电缆。
到1914年时,已有总吨位为5000万吨的3万多艘船只装载货物往返于世界各地。
几条运河的开凿便利了世界贸易,其中最重要的是苏伊士运河(1869年)和巴拿马运河(1914年)……几条横穿大陆的铁路的建成打开了诸大陆经济开发的大门……1860~1913年间,世界工业总产量至少增加了6倍,1851~1913年间,世界贸易额增加了12倍。
——(美)斯塔夫里阿偌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过去500年来,世界范围内已经发生了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
第一次权力转移是西方世界的崛起。
西方崛起的进程始于15世纪,到18世纪末期,这一进程大大加快了。
……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的崛起。
它发生在19世纪行将结束之际。
……美国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主导着全球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
——《新闻周刊》主编法里德•札卡利亚《后美国世界》材料三在过去的1/4世纪里,世界见证了不可思议的经济增长。
全球经济规模大约每10年就要翻一番,已经由1999年的31万亿美元飙升到2008年的62万亿美元。
……那么“全球增长时代”的成因是什么呢?……它是政治、经济和技术这三大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
——《新闻周刊》主编法里德•札卡利亚《后美国世界》材料四国防大学教授刘明福在《中国梦-后美国时代的大国思维与战略定位》中,讲中国大战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如何“自立于世界”——生存战略;第二阶段是如何“融入世界”——发展战略;第三阶段是如何“领先于世界”——崛起战略;第四阶段是如何“领导世界”——领袖战略。
材料五美国所奉行的全球化政策给世界招致了混乱,令世界进入了一种混沌状态。
至此,世界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暂告停止全球化,开始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混沌进行调整,这已是不可否认的趋势。
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混沌局面,到什么地方寻找调整的力量呢?不言而喻,不能到联合国那样的国际机构或是八国集团等处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要最终解决问题,我们只有寻求让“国家”再次走到前台。
也就是说,我们只能通过“再国家化”的方式澄清全球化造成的“混沌”,让“国家”出面承担解决问题的重担。
在这次“次贷”问题上,政府系统的主权财富基金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次贷”问题而混乱了的世界经济正是由阿联酋、中国等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出面才得以拨乱反正,免于陷入崩溃危机的。
……这充分反映了这个时代的趋势。
——杨青《关于全球化趋势的争论和思考》⑴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
(8分)
⑵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在20世纪中期美国主导全球经济的表现。
(4分)
⑶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促进“全球增长时代”的三大力量分别是什么?(6分)
⑷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为“融入世界”采取了哪些战略举措?(8分)
⑸根据材料五概括“这个时代的趋势”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材料五中作者观点的认识。
(4分)1-5CBCAC 6-10BBBCD
36.
(1)特征:①欧洲经济优势明显;
②全球经济统一程度高;
③世界贸易额增长迅速,工业发展迅速。
(任2点4分)
原因:①殖民扩张;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
③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
(任2点4分)
(2)表现:①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②建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
(4分)
(3)三大力量:①政治:两极格局的瓦解;
②经济:市场经济被大多数国家认可;
③技术:信息革命。
(6分)
(4)战略举措:①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
②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点8分)
(5)趋势:停止全球化,走向“再国家化”。
(2分)
反对:原因:虽然在全球化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全球化的历史趋势是不可逆转。
个别国家的经济影响力不容忽视,但国际问题的解决更需要各国政府的共同努力。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