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 第2课《落日》全方位精练(书稿卷)语文版必修1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必修Ⅰ语文版第2课《落日》全方位精练(书稿卷)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绿呢.台布( )勋绶.( ) 马厩.( )
拾.级而上 ( ) 舷.梯( ) 翘.首( )
应.接不暇 ( ) 气氛.( ) 湔.雪( )
答案:níshòu jiùshèxián qiáo yìng fēn jiān
2.辨别一下字形并组词。
答案:名誉/誊写签署/鉴别自顾不暇/瑕不掩瑜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这时他正笑吟吟地站在出入口,和登舰的高级将领们一个个握手寒暄
..。
(2)澳大利亚代表的军帽上还围有红边……真是五光十色,目不暇接
....。
(3)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
....,曾几何时,现在在这里重逢了。
(4)现在十四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
天网恢恢,天理昭彰
....,其此之谓欤!
答案:(1)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
(2)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3)自以为在当代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形容极其狂妄自大。
(4)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比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警惕世人不可作恶之意。
4.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学常识。
(1)通讯,是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一般来说,通讯有四大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落日》报道了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在密苏里号战舰上,中国和其他反法西斯盟国接受________投降仪式的新闻事件。
作者________当时为《大公报》驻太平洋战区随军记者,于日本投降仪式结束后,当即写成通讯并发出。
[来源:学#科#网]
答案:(1)记述描写抒情议论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强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2)1945 9 2 日本朱启平
5.文章以“落日”为题,你认为有什么寓意?
答案:日本,国名中有“日”字,国旗是太阳旗,用“落日”表明日本军国主义的失败。
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今天终于在世界人民面前低头签字投降,如同日落西山一样;不仅大快人心,而且透出作者的嘲讽之意。
课堂巩固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
八点半,乐声大起,一位军官宣布,联合国签字代表团到。
他们是乘驱逐舰从横滨动身来的……[来源:学科网ZXXK]
八时五十分,乐声又响彻上空,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到。
他也是坐驱逐舰从横滨来的。
尼米兹在舰面上迎接他,陪他进入位于上层甲板的将领指挥室休息。
舰上升起他的五星将旗,和尼米兹的将旗并列。
军舰的主桅杆上,这时飘起一面美国国旗。
上层甲板上热闹的外交场面渐渐结束了。
联合国代表团在签字桌靠里的一面列队静立。
以徐永昌将军为首的五十位海军将领和五十位陆军将领,也分别排列在预先安排好的位置上。
这时有人说,日本代表团将到。
我急急翘首望去,只见一艘小艇正向军舰右舷铁梯驶来。
不久,一位美国军官领先,日本人随后,陆续从出入口来到主甲板。
入口处那一小队水兵向美国军官敬礼后,即放下手立正。
乐队寂然。
日本代表团外相重光葵在前,臂上挂着手杖,一条真腿一条假腿,走起路来一跷一拐,登梯时有人扶他。
他头上戴着大礼帽,身穿大礼服,登上上层甲板就把帽子除下了。
梅津美治郎随后,一身军服,重步而行。
他们一共十一个人,到上层甲板后,即在签字桌向外的一面,面对桌子列成三行,和联合国代表团隔桌对立。
这时,全舰静悄悄一无声息,只有高悬的旗帜传来被海风吹拂的微微的猎猎声。
重光一腿失于淞沪战争后,一次在上海虹口阅兵时,被一位朝鲜志士尹奉吉投掷一枚炸弹炸断。
梅津是前天津日本驻屯军司令,出名的何梅协定日方签字人。
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曾几何时,现在在这里重逢了。
6.日本代表出场时,所受待遇有何不同?有什么用意?
[来源:学科网ZXXK]
7.“全舰静悄悄一无声息,只有高悬的旗帜传来被海风吹拂的微微的猎猎声。
”简要分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8.“日本代表团外相重光葵在前,臂上挂着手杖,一条真腿一条假腿,走起路来一跷一拐,登梯时有人扶他。
”这里对重光葵假腿的描写有什么用意?
9.“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曾几何时,现在在这里重逢了。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来源:学*科*网Z*X*X*K]
答案:6.参考答案:联合国代表团和盟军最高统帅出场时,是“乐声大起”“乐声又响彻上空”,日方代表出场时“乐队寂然”,气氛一下子变得严肃、沉默,这是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和冷漠。
士兵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入口处那一小队水兵向美国军官敬礼后,即放下手立正”,对降国之使,神情是严峻的,他们理应受到惩罚,不应受到敬礼的待遇。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结合题目的要求,明确答题的范围,即找到文中写日本代表出场时的句子“日本人随后,陆续从出入口来到主甲板”,然后抓住关键的词句分析。
7.参考答案:以动衬静,烘托出庄严、肃穆的氛围,暗示人们此时此刻难以名状的复杂的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首先点明手法“以动衬静”,然后结合内容分析作用。
8.表现了作者对侵略者讥讽贬斥的感情,侵略者肢体残缺,害人害己,没有什么好下场。
9.作者没有去剖析他们的内心,也没有揭露他们的种种罪行,而是用轻蔑的口气进行揶揄,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他们欠下的每一笔血债。
[来源:]
来源:Z&xx&]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应酬.(chǒu)响彻.(chè)湔.雪(jiān) 祈.祷(qí)
B.舷.梯(xián) 荣誉.(yù)奏乐.(yuè) 顷.刻(qǐng)
C.寒暄.(xuān) 赎.罪(dú)归咎.(jiù) 涵.盖(hán)
D.马厩.(jiū) 屠.杀(tú)推荐.(jiàn) 撰.写(zhuàn)[来源:学_科_网]
答案:B 解析:A项,“酬”应读“chóu”;C项“赎”应读“shú”;D项“厩”应读“jiù”。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麦克阿瑟执讲稿在手,极清晰、极______、一个字一个字对着扩音机宣读。
(2)尽管这只是一次______,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3)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______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A.庄重演练引导
B.庄严演示引导
C.庄重演示导致
D.庄严演练导致
答案:D 解析:(1)句,“庄严”侧重指场面气氛或表情,而“庄重”常用来形容“个人言语或举止不随意、不轻浮”,如“态度庄重”“神情庄重”等。
可以排除A、C两项。
(2)句是说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的实地练习,句中有“民警与保安”“迅速出击”等语境标志词,就决定了这里只能用“演练”;而“演示”意指“利用实验或实物、图表把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显示出来,使人有所认识或理解”,显然与句意不合。
这样,又可排除B项。
不用分析第(3)句即可知答案为D项。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文字记者眼观四路
....,手不停地做笔记。
....,耳听八方
B.摄影记者千奇百怪
....,或立或跪,相机镜头对准各处,抢拍下这最有意义的时刻。
C.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曾几何时
....,现在在这里以这样的方式重逢了。
D.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这伙横行乡里、鱼肉人民的地痞流氓终于被抓。
答案:B 解析:“千奇百怪”形容各种各样的奇怪的事。
根据语境,这里应用“千姿百态”,来形容记者姿态多种多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时,全舰静悄悄一无声息,只有高悬的旗帜传来被海风吹拂的微微的猎猎声。
B.“嫦娥”一号已向地球传回月面图像,试问当今世界,谁能否认中国没有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控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C.中国主要依靠国内增加能源供给,通过稳步提高国内能源供给能力,不断满足能源市场日益增长的趋势。
D.“和谐社会”,一个充满中国智慧的名词,它所描绘的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赞同和理解。
答案:A 解析: B项多重否定不当,去掉“没有”;C项搭配不当,应为“满足……需求”;D项语序不当,“赞同”与“理解”互换。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永恒的瞬间
——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纪实
数千人的会场一片肃静,千万双眼睛神情专注,亿万颗激动的心倾听着时间的脚步走向那庄严的一刻,走向那永恒的瞬间……
——1999年12月20日零点。
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庄严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由翠绿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相伴,在6 000平方米的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
内徐徐升起。
雄壮的乐曲、鲜艳的旗帜,这永载史册的一幕昭告天下:中葡两国政府完成了澳门政权的交接,澳门,这个失散已久的游子重新回到祖国母亲温暖的怀抱,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这是一个不眠之夜,这是一个难忘之夜。
40多万澳门同胞通过电视现场直播,在注视着澳门迈向新纪元的步伐,在谛听着祖国母亲的叮咛。
普天之下,所有的华夏儿女都在为澳门的今天欣喜,为澳门的明天祝福。
雄壮的国歌在奏响,鲜艳的旗帜在升起。
绿色地毯铺就的交接仪式现场,弧形排列的坐席与席台对应,构成一朵盛开的莲花图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身着深色西服,站立在主席台中央的主礼台上,注视着冉冉升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
44岁的何厚铧也是一身深色西服,站在主礼台上。
这位澳门历史上第一次由澳门人自己选举产生的行政长官,从此肩负起落实“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的历史重任。
从他坚毅的目光里,人们看到了自信,也看到了澳门的美好未来。
在主礼台的另一侧,桑帕约总统等葡萄牙主要代表也同样在向两面鲜艳的旗帜行注目礼。
昔日的澳门是在中国积贫积弱、备受欺凌的情况下,被葡萄牙逐步占领的。
葡萄牙曾委任过127任澳门总督。
这一切,此刻都成为历史。
雄壮的国歌在奏响,鲜艳的旗帜在升起。
听着那熟悉的旋律,看着那亲切的旗帜,85岁的澳门濠江中学校长杜岚双眼噙满了泪花。
当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消息传到澳门,面对“谁敢亲共,‘万人坑’就是归宿”的恫吓,杜岚毅然买回红布做成国旗,在新中国诞生的当天将它升起在校园里。
今天,已届耄耋的她终于见证了澳门历史掀开新的一页。
激动与感慨,欣慰与自豪,全部写在她饱经沧桑的脸上。
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站在主席台上,神情庄重。
两年多前,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会场的主席台上,他见证了香港的回归。
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在时间的交接点上,霍英东的话语里流露出的是激动、兴奋:“在亲身参与香港回归祖国的全过程后,又出席澳门政权交接仪式,我感到十分荣幸。
看到五星红旗在澳门冉冉升起,我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自豪。
”
雄壮的国歌在奏响,鲜艳的旗帜在升起。
此时此刻,在澳门、在香港、在台湾、在祖国内地、在世界各个角落,亿万民众在见证这世纪之交的盛典,亿万颗华夏儿女的心和着铿锵的旋律在为这块新生的土地祝福。
[来源:学科网]
零时零分46秒,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完最后一个音符,国旗升至高8.28米的旗杆顶端,澳门特区区旗也升至旗杆顶端。
这一时间虽短,却浓缩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不屈奋斗的历史。
神圣的旗帜上,凝聚着中国人民共创未来的坚强意志。
统一大业已进入又一个发展阶段的中华民族,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必将迎来祖国统一的辉煌明天!
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如春潮奔涌。
瞬间虽短却永恒。
摄像机的镜头在聚焦,照相机的灯光在闪烁,便携电脑的键盘在跳动……来自世界各地的3 500多名记者迅速将这一盛况传向五大洲,将这一庄严时刻载入史册。
千秋伟业,后继有人。
零点4分,国家主席江泽民稳步走到讲台前,郑重宣布澳门回归后,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他表示,坚信在中央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澳门同胞一定能够把澳门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
这是跨世纪共和国领导者的庄严承诺,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暗夜将尽,曙光初现。
走过漫漫长途的澳门,在新的千年来临前夕,洗尽历史风尘,迈进新纪元。
注:新闻特写:“特写镜头”是拍电影的一种手法,专门拍摄人或物的一部分,并进行特别放大。
借用“特写镜头”的表现手法来反映生活中的新闻,特点是抓住现实生活中人物或事件的某一富有特征性的部分,集中地、精细地、突出地描绘和刻画,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强烈的感染力。
如果说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话,那么新闻特写则是用形象的事实说话。
它常常抓住事物有特征的一面进行描述,比消息更细腻、更生动、更形象。
由于新闻特写的画
面感特别强,因此常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永恒的瞬间”的理解。
6.“雄壮的国歌在奏响,鲜艳的旗帜在升起”在文章中反复出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7.这是一篇特写。
作者在行文中穿插了大量的历史内容,请结合实例分析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8.这篇特写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请任选两个细节写一段评论性文字,100字左右。
答案:5.参考答案:“瞬间”是指澳门政权交接仪式时间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澳门特区区旗升旗时间只不过46秒;“永恒”是指这一瞬间意义重大,澳门回归是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华民族迈向实现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解析:“瞬间”是从时间上来说,“永恒”是就意义方面说。
6.强调国旗升起的过程,强化了文章的现场感。
从整体上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是内容转换的外在标志,深化了回归的主题。
[来源:学科网]
7.作者通过现场人物选取了葡萄牙的占领历史,选取了澳门濠江中学校长杜岚、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的感受,表现了澳门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与中华民族的关系,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和现场感,使文章体现了继往开来的含义和活力。
8.答案:略
解析:可以任意选择莲花图案、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葡萄牙总统注视升旗仪式的过程,澳门濠江中学校长杜岚、全国政权副主席霍英东升旗过程等等细节。
本文细节描写的作用是增强文章的形象感和感染力。
三、语言表达
9.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
9月11日,三鹿毒奶粉事件被新华社首次曝光,截止9月17日,确诊的患者已到6 200多人,其中死亡3人。
9月18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蒙牛、伊利、光明、雅士利奶品的样品10%中,检查出三聚氰胺。
震惊之余,我们又想到了过去的日子里,大米里的石蜡,火腿里的敌敌畏,鸭蛋里的苏丹红,火锅里的福尔马林,木耳里的硫黄,白酒里的工业酒精……样样都让人们不寒而栗。
作为一名普通的消费者,你想对政府主管部门领导者和上述问题食品企业的负责人各说些什么?要求每句不超过20字,有警示作用。
(1)对政府主管部门领导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问题食品企业的负责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加强监督,严格执法,为消费者的生命保驾护航。
(2)企业管理要张扬仁义、诚信的情怀,方可基业常青。
解析: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只要有警示作用即可。
10.(2018天津十二区县高三联考,23)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写出其寓意。
答案:该漫画讽刺了只顾各自埋头干活,不看方向、不讲协作的高耗低效的工作方式。
别了,“不列颠尼亚”
周婷杨兴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
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
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
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
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
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
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来源:学+科+网Z+X+X+K] 7点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
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984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 赏析: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
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
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本文是一篇特写,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的消息文体。
作者以独特的方式把细节勾连在一起,把现实场景与历史场景编织成一体,字里行间充满着深意,使这篇消息别具一格。
轻松练笔
课文《落日》所写事件时间跨度小,涉及了众多的人物,精于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是课文的一大艺术特色,请运用细节描写写一片段,300字左右。
答案示例:天黑着,地平线上微微泛着蓝,然而厨房的灯已经亮了。
她努力地睁开双眼,尽管耳畔传来的鼾声一次次让她合眼——哪怕再多睡一分钟。
不!不能让孩子上学迟到。
她打开冰箱,掂量着拿出一颗鸡蛋,麻利地在锅台上一磕,顺手点燃燃气灶,将蛋打在锅里。
冰箱里的牛奶还很凉,这样的天气喝着凉牛奶出门会着凉的。
她想着,微波炉的噪音会吵醒孩子——于是她将牛奶放在暖气上,这样牛奶会热些。
孩子的闹钟响了,她将鸡蛋盛在盘子里,小心地撒上点盐,又把牛奶和面包摆在桌上,好让孩子一进餐厅就能吃上早点。
孩子起来了,路过客厅时,一声声呼吸让他朝沙发看去——清晨里母亲轻柔的呼吸像是弄堂里熟悉的雾,她温热的双手缓缓流淌着关爱与辛苦交织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