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进化的观点看维C 医生医师健康管理师营养师短视频拍摄文案脚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进化的观点看维C
那么这小小的维生素C除了治疗自己的缺乏症,为什么还会对其它疾病也有治疗效果呢?
这一点引起了某人的兴趣,他就是欧文.斯通,他把坏血病是维生素C饮食缺乏的假说,提升到了医学遗传学假说的范畴。
欧文斯通本身不是医生,又是个半路出家的,他本来是学化学的。
在1932年圣捷尔吉发现并确认维生素C之后才两年,斯通博士就把维生素C的抗氧化功能用于食物保鲜并取得专利,可以说他是在工业领域使用维生素C的第一人。
现在我们在食品配料上看到的用来食品保鲜的抗坏血酸钠即是他的创举。
而且很巧的是欧文.斯通,虽然不是生物学家,但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进化论者,所以他决定从抗坏血酸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
他发现抗坏血酸是一个相当活跃的物质,几乎活着的有机体都会制造它。
许多科学研究也发现很多原始的非脊椎动物和低等生物,以及几乎所有的脊椎生物都可以制造抗坏血酸。
似乎在动植物大分化前,就已经出现了,那个时候是古生代的早期。
如果按这个来算,那么生物体制造维C的历史就可以追溯到3亿到4亿年前。
但是这里却有一个大问题,身为万物灵长的人类竟然完全失去了维C的合成能力。
因此就引出了两个问题:
1人类的祖先是在何时开始失去了这种能力呢?
2除了人还有那些动物也无法合成维C呢?
斯通博士觉得要确定具体的时间就需要彻查灵长目动物维C合成能力丢失的情况。
这一建议在1966年被哈佛大学所采纳。
随后研究报告出来,发现低等灵长目可以在肝脏制造维C,但是所有的高等灵长目都不行。
按照高等灵长目与低等灵长目分化的时间来计算时间段应该在5800万年到6500年前之间,刚好就是恐龙灭绝的那会儿。
然后又有疑问开始出现,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人类失去了这个能力呢?
有人认为是人吃的饮食中含有丰富的维C,所以维C就不需要了,这也是所谓用进废退。
但是这个观点其实经不起推敲。
因为各种生物中的维生素C的合成场所有一个从肾脏转移到肝脏的过程。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较早的鸟类都是在肾脏里面合成。
而鸟类中较晚的鸟类,和哺乳动物都是在肝脏里制造维C的,并且在一部分鸟类中维C是在肾脏和肝脏里一起合成的,也就是说这些稍微低等一些的鸟类还在完成从肾脏合成到肝脏合成的转移。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转移呢?因为肝脏比肾脏大。
所以呢?所以肝脏有更强的合成维生素C的能力。
一般动物每天都能制造,10~20克的维生素C,尤其是哺乳动物制造的能力更强,一只山羊在遇到致命的感染和威胁的时候,可以在体内一口气制造100克的抗坏血酸。
这个份量大概是我们日常维C推荐摄入量的1600倍。
越是到高等级的生物,维C的需要量就同比增加,这让动物有更强的应对感染和对抗压力的能力。
所以试问一下,既然随着生物分类等级的变高,维C的需要量就越大,就连一只山羊的维C需要量都在10克~100克不等。
那么作为高等灵长目的哺乳动物,体重是山羊两倍的人类。
那么我们每天要吃什么样的饮食才能够满足维C的需求呢?既然日常饮食根本不可能满足一般动物的正常需求,那又何来因为饮食可以获得足量维C,因而维C的制造能力逐渐退化的结论呢?
所以斯通博士就指出,维C缺乏不是饮食的问题,而是人类的进化遗传缺陷导致的。
这就像考试,100个人里面如果有90个人不及格,
那是试卷的问题太难了;如果只有9个人不及格那就不是试卷的问题而是那9个人太弱了。
维C的问题也是一样,如果大多数动物都无法制造,那确实是饮食的问题,但是别的生物都可以唯独那么一小撮不行,那就不是饮食而是那些生物的问题了。
一提词器文档
二分镜脚本
三所需物料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