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效益 - 副本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提要
教育经济效益是教育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本章主要探讨教育经济效益的内涵、特征和类型,分 析和比较教育经济效益的计量方法,测量和分析教育 成本收益。
第一节 教育经济效益概述
一、 教育经济效益的概述
教育经济效益是指通过教育培养出具备社会需要之能力 和素质的劳动者,他们在社会生产劳动中所获得的国民收入 的增加额,抵偿了教育和培训成本之后的余额或纯收益。包 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教育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贡献 和促进作用及份额大小;二是教育给受教育者个人所带来的 收益及收益多少。
具体计算时有三种方式:
• (1)劳动工资简化法:是以不同教育程度劳动者 的工资差别或报酬差异老确定劳动简化系数的方 法,也称劳动报酬简化法。 • (2)教育年限简化法:是以教育年限长短或课时 多少为尺度来确定劳动简化系数的方法。 • (3)教育费用简化法:是以教育费用与教育程度、 劳动者质量成正比例关系为前提。
(2)投入和产出增长速度关系的教育对经济 增长贡献的模型
• 投入和产出增长速度关系的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模型公 式:Y=f(K,EL)
•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在劳动增长型技术进步时 假定技术进步A就是教育因子E,则产出量公式为:
(3)我国学者对我国高等教育贡献率的计算
• 第一步,计算平均教育综合指数。 • 第二步,计算起止年间人均初等、中等、高等教 育指数年增长率和教育综合指数平均年增长率。 • 第三步,计算高等教育占年均总教育指数增长率 的百分比。 • 第四步,计算起止年间GNP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y. • 第五步,计算教育对产出增长率的贡献R. • 第六步,计算高等教育对产出增长率的贡献R.
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私人经济效益
• 教育经济效益根据受益对象不同,可以 划分为社会经济效益和私人经济效益。 • 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培养和提 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其劳动生产 力的提高,最终导致整个国民收入的增长。 • 教育的私人经济效益是指教育提高个人 收入的功能。
教育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教育的货币效益和非货币效益
教育的经济效益如果以货币为标准来划 分可以分为货币效益(金钱效益)与非货币 效益(非金钱效益)。前者是以金钱的多少 来衡量教育经济效益的大小,如受教育者由 于受教育,在未来劳动中会带来金钱收入的 增加;后者不以金钱的数量来衡量,通常指 受教育者在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获得 的利益等。
2.教育经济效益计量的近似性
• 教育经济学关于教育经济效益所作的计算只是近 似的,并不能准确地将教育经济效益计算出来。 其原因有: • 第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受多种因素影响 • 第二,教育的迟效性和长效性。 • 第三,统计资料往往不完全,不系统,口径不一 致,甚至存在较大误差。 • 第四,计算教育经济效益的方法很多,但都存在 缺陷和局限性。
第二节 教育经济效益的计量 一、 教育经济效益计量的可行性与近似性 可行性 计量 近似性
1.教育经济效益计量的可行性
• 理论上:一定条件下,教育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与其带来的社会国民收入与个人收入的增长具有 因果联系,可以利用反映这种因果关系的数学模 型进行计量。随着经济学计算技术的发展,教育 经济效益的主要组成部分已经可以用各种技术手 段进行量化研究。 • 实践上:1924年斯特鲁米林,20世纪60年代的舒 尔茨,20世纪70年代的贝克尔,以及他们之后的 许多教育经济学研究者。
第一节 教育经济效益概述
二、教育经济效益的特征
1. 间接性
教育经济效 益的特征 2. 长效性 3. 迟效性 4. 多效性
教育经济效益的间接性
用于生产领域的投资,在其一个生产周 期后,就会立即获得物质产品的增量和增 值,而用于教育领域的投资需要等教育完 成之后,成效才能间接地表现出来,这就 是教育经济效益的间接性。教育的直接成 果是人的知识和能力的增长,只有当知识 和能力同物质生产过程相结合,创造出新 的、更多的物质财富,教育的经济效益才 能真正显现出来。
第一节 教育经济效益概述
三、教育经济效益的种类 1. 2. 3. 4.
教育的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 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私人经济效益 教育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教育的货币效益和非货币效益
教育的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
• 根据教育能否用货币度量,可以把教育效益分 为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教育经济效益是指教育 投资之后获得的用货币度量的收益。教育非经济效 益指很难或无法用货币度量的教育收益。 • 教育经济效益包括宏观层面(国家、社会)和 微观层面(受教育者)的教育货币收益,如促进经 济增长和增加个人收入。教育的非经济效益从宏观 上能给社会带来许多很难用货币衡量的收益,如提 升社会的文明程度、保证社会的公平性和流动性; 微观上表现为可以增进个人生活质量,促进个人资 源配置能力的提高等。
第二,根据收入差别,计算教育程度相对 差别的百分比(工资简化系数)。 第三,以不同教育程度的简化系数,求平 均简化数。 计算公式:
第四,全期增长系数和年均增长系数的计算。 全期增长系数的公式: 全期增长系数=报告期平均简化系数/基期平 均简化系数—1 1*(1+r)^n=全期增长系数 r=全期增长系数/n-1 • 第五,求教育作用对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贡 献。
相对值=(报告期教育创造的国民收入—基期 教育创造的国民收入)/(报告期国民收 入—基期国民收入)*100%
4. 教育对个人收入的增加 • 对个人来讲,教育的经济收益还表现为收 入的增加。 • 个人教育投资将会带来个人收入的增加。 • 目前比较广泛地采用个人收益率的计算方 法。
第二节 教育经济效益的计量
3.苏联的劳动简化法
• 苏联的劳动简化法是建立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 依据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 计算步骤: • 第一,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分析国民收入增长的因 素,其中一个因素是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另一因素是劳动 生产率的提高。 • 第二,通过确定不同级别之间的劳动简化率,计算一定年 份上社会平均的劳动简化率。 • 计算公式:平均劳动简化率=不同级别的劳动简化率*不同 级别的劳动者占总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2.生产函数计算法 • 生产函数: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反映生产 要素投入量的组合与实际产出量组合之间 依存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 一般形式:Y=F(X1,X2,...,Xi;t) • 化简形式:Y=F(K,L;t)
(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表达式为:
如果考虑教育投入要素E的影响,有2种: 一种方法是把教育投入作为折算系数对劳动 者数量进行折算: 另一种方法是把教育投入作为一种投入要素:
2.教育收益率 • 定义:是指教育收益总额与教育成本总额的 比较。 • 公式: 教育收益率=教育收益/教育成本*100% 教育纯收益率=(教育总成本—教育总成本)/ 教育总成本*100%
3. 教育对国民收入的贡献 • 指标分类:绝对值和相对值,或者静态值 和动态值 • 公式: 绝对值=国民收入增长额*平均教育收益率
• 教育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指教育活动对受 教育者个人和社会群体产生的效益。如受 教育者个人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 面的知识、技能、技巧的提高;个人因受 教育而使其收入提高等。 • 教育的间接经济效益,又叫教育外溢效 益,是指教育的效益在社会活动各个领域 所产生的结果,如教育促进地区经济的增 长和繁荣,创造新兴产业并改善就业结构, 提高就业率等。
• 第三,计算由教育程度提高引起的复杂劳 动增量占总劳动量的比例。 • 计算公式:
• 第四,计算一定时期内教育程度的提高 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计算公式:
第二节 教育经济效益的计量
四、我国学者计算教育对经济 增长时常用的几种方法
劳动简化法
生产函数计算法
1.劳动简化法 • 第一,要把工资、教育年限、教育费用与 劳动者质量设定为成正比关系。 • 第二,以相关系数进行劳动简化。 • 第三,确定劳动简化率一般有:一是要确 定级别之间的劳动简化率,二是进一步确 定社会平均劳动简化率。 • 第四,计算出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份额。
1.舒尔茨的“投资增量分析法”
• 舒尔茨1961年撰写的《教育和经济增长》
• 方法: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生产函数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对生产函数中的“剩余”进行分析和计算, 来估计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作用。 • 基本观点:将资本分为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教 育又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等于教育投资的产生率与教育投资收益率的乘积。
第三节 教育成本收益的测量与分析
一、教育收益率的测量
教育收益现值法
方法
教育成本收益比值法 教育收益率法 收入函数法
• 教育收益现值公式表明: 教育收益现值越大,说明该级教育投资的收 益越高。 此外,教育收益现值是受主观利率大小影响 的。主观利率越大,教育收益越小,反之 亦然。
教育收益现值的不足:
教育经济效益的长效性
教育投资同其它领域的经济投资相比,其获 得的经济效益会在更长的时期内发挥作用,这 是由教育投资的长效性决定的。通常情况下, 生产投资所生产的物质产品由于其自然属性的 作用,在使用期间是逐渐损耗的,它的使用收 益逐渐递减。教育方面的投资恰恰相反,学校 所传授的知识和所形成的能力使受教育者终生 受益,同时这些知识和能力可以成为受教育者 个人将来发展的基础,像滚雪球似的在将来的 工作中不断持续扩充和发展,为其工作生活带 来源源不断的效益,这表明投资教育所带来的 效益具有长效性和增殖性。
教育经济效益的迟效性
一般意义上的投入与产出过程是从投资开始的, 直到回收全部资本并获得经济效益。物质部门的 生产周期一般较短,从生产要素的投入到产品销 售,到收回成本、取得利益,少则几月多则几年; 而教育投资收益与之相比迟得多,基础教育12年, 大学4年,继续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需要更多时 间,这样,一个人从开始教育投资到将来形成专 业知识和技能,直到在社会中发挥效能,需要的 时间相当长。故投资教育所获得的回报是迟效的, 如俗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一:由于教育收益现值受主观利率大小的影 响,其数值不固定,计算时所用主观利率 不同,现值之间难以比较。 二:教育收益现值仅计算出教育投资利润的 大小,不容易了解投资效益。
教育经济效益的多效性
教育经济效益的多效性是指教育投资可以 提高受教育者的直接生产能力外,还具有其 他能够促进一国经济增长的多种功效。受过 教育的人能够产生相当大的“外在性”影响, 有利于提高个人及家庭的健康水平,有利于 对其子女的教育培养,这就相当于减少了社 会的医疗和教育开支。社会受教育水平的普 遍提高,还能减少犯罪率,降低出生率,有 利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些教育成效的 综合作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第二节 育经济效益的计量
二、 教育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 1. 教育纯收益
2.教育收益率
指标 体系
3. 教育对国 民收入的贡 献
4. 教育对个人 收入的增加
1. 教育纯收益 • 定义:是指由于投资教育所带来的国民收 入增长的总和。
• 计算方法:用一定时间内的教育收益总额 减去该时期教育成本总额。 • 公式: 教育纯收益=教育收益总额—教育成本总额
教育收益率的变化规律教育收益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年份之间的教育收益率总是变化的但是经过一定时间的转化也是具有可比性的3无论私人收益率还是社会收益率都是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的高4就私人收益率而言在三级教育中小学收益率大于大学的大于中学的5竞争部门私人部门就业者教育收益率高于非竞争部门公共部门就业者教育收益率6教育收益率的长期演变性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分析计算教育收益应注意的问题1计算教育收益率时需要具备各级劳动者年龄收入的数据资料通常获取不同教育水平劳动者年龄收入资料有两种方法
•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公式为:
舒尔茨计算一定时间点上的教育资本存量的公式 为:
2.丹尼森的增长因素分析法 • 丹尼森1962年《美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和我 们面临的选择》 • 计算过程: • 第一,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国民收 入增长因素。一方面是劳动力在数量上的 增加和质量上的提高,另一方面是资本在 数量上的增加。
三、国外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方法
•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问题是研究教育经济学 效益的核心问题。 • 除了计算受教育水平与宏观经济发展指标之间 的相关系数之外,估计的指标还包括: • 第一,教育对新增国民收入额的贡献比例(舒 尔茨的方法) • 第二,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贡献比例 (丹尼森) • 第三,教育对新增劳动生产率的贡献比例 • 第四,教育对新增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贡献 比例
教育经济效益是教育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本章主要探讨教育经济效益的内涵、特征和类型,分 析和比较教育经济效益的计量方法,测量和分析教育 成本收益。
第一节 教育经济效益概述
一、 教育经济效益的概述
教育经济效益是指通过教育培养出具备社会需要之能力 和素质的劳动者,他们在社会生产劳动中所获得的国民收入 的增加额,抵偿了教育和培训成本之后的余额或纯收益。包 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教育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贡献 和促进作用及份额大小;二是教育给受教育者个人所带来的 收益及收益多少。
具体计算时有三种方式:
• (1)劳动工资简化法:是以不同教育程度劳动者 的工资差别或报酬差异老确定劳动简化系数的方 法,也称劳动报酬简化法。 • (2)教育年限简化法:是以教育年限长短或课时 多少为尺度来确定劳动简化系数的方法。 • (3)教育费用简化法:是以教育费用与教育程度、 劳动者质量成正比例关系为前提。
(2)投入和产出增长速度关系的教育对经济 增长贡献的模型
• 投入和产出增长速度关系的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模型公 式:Y=f(K,EL)
•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在劳动增长型技术进步时 假定技术进步A就是教育因子E,则产出量公式为:
(3)我国学者对我国高等教育贡献率的计算
• 第一步,计算平均教育综合指数。 • 第二步,计算起止年间人均初等、中等、高等教 育指数年增长率和教育综合指数平均年增长率。 • 第三步,计算高等教育占年均总教育指数增长率 的百分比。 • 第四步,计算起止年间GNP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y. • 第五步,计算教育对产出增长率的贡献R. • 第六步,计算高等教育对产出增长率的贡献R.
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私人经济效益
• 教育经济效益根据受益对象不同,可以 划分为社会经济效益和私人经济效益。 • 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培养和提 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其劳动生产 力的提高,最终导致整个国民收入的增长。 • 教育的私人经济效益是指教育提高个人 收入的功能。
教育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教育的货币效益和非货币效益
教育的经济效益如果以货币为标准来划 分可以分为货币效益(金钱效益)与非货币 效益(非金钱效益)。前者是以金钱的多少 来衡量教育经济效益的大小,如受教育者由 于受教育,在未来劳动中会带来金钱收入的 增加;后者不以金钱的数量来衡量,通常指 受教育者在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获得 的利益等。
2.教育经济效益计量的近似性
• 教育经济学关于教育经济效益所作的计算只是近 似的,并不能准确地将教育经济效益计算出来。 其原因有: • 第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受多种因素影响 • 第二,教育的迟效性和长效性。 • 第三,统计资料往往不完全,不系统,口径不一 致,甚至存在较大误差。 • 第四,计算教育经济效益的方法很多,但都存在 缺陷和局限性。
第二节 教育经济效益的计量 一、 教育经济效益计量的可行性与近似性 可行性 计量 近似性
1.教育经济效益计量的可行性
• 理论上:一定条件下,教育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与其带来的社会国民收入与个人收入的增长具有 因果联系,可以利用反映这种因果关系的数学模 型进行计量。随着经济学计算技术的发展,教育 经济效益的主要组成部分已经可以用各种技术手 段进行量化研究。 • 实践上:1924年斯特鲁米林,20世纪60年代的舒 尔茨,20世纪70年代的贝克尔,以及他们之后的 许多教育经济学研究者。
第一节 教育经济效益概述
二、教育经济效益的特征
1. 间接性
教育经济效 益的特征 2. 长效性 3. 迟效性 4. 多效性
教育经济效益的间接性
用于生产领域的投资,在其一个生产周 期后,就会立即获得物质产品的增量和增 值,而用于教育领域的投资需要等教育完 成之后,成效才能间接地表现出来,这就 是教育经济效益的间接性。教育的直接成 果是人的知识和能力的增长,只有当知识 和能力同物质生产过程相结合,创造出新 的、更多的物质财富,教育的经济效益才 能真正显现出来。
第一节 教育经济效益概述
三、教育经济效益的种类 1. 2. 3. 4.
教育的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 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私人经济效益 教育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教育的货币效益和非货币效益
教育的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
• 根据教育能否用货币度量,可以把教育效益分 为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教育经济效益是指教育 投资之后获得的用货币度量的收益。教育非经济效 益指很难或无法用货币度量的教育收益。 • 教育经济效益包括宏观层面(国家、社会)和 微观层面(受教育者)的教育货币收益,如促进经 济增长和增加个人收入。教育的非经济效益从宏观 上能给社会带来许多很难用货币衡量的收益,如提 升社会的文明程度、保证社会的公平性和流动性; 微观上表现为可以增进个人生活质量,促进个人资 源配置能力的提高等。
第二,根据收入差别,计算教育程度相对 差别的百分比(工资简化系数)。 第三,以不同教育程度的简化系数,求平 均简化数。 计算公式:
第四,全期增长系数和年均增长系数的计算。 全期增长系数的公式: 全期增长系数=报告期平均简化系数/基期平 均简化系数—1 1*(1+r)^n=全期增长系数 r=全期增长系数/n-1 • 第五,求教育作用对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贡 献。
相对值=(报告期教育创造的国民收入—基期 教育创造的国民收入)/(报告期国民收 入—基期国民收入)*100%
4. 教育对个人收入的增加 • 对个人来讲,教育的经济收益还表现为收 入的增加。 • 个人教育投资将会带来个人收入的增加。 • 目前比较广泛地采用个人收益率的计算方 法。
第二节 教育经济效益的计量
3.苏联的劳动简化法
• 苏联的劳动简化法是建立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 依据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 计算步骤: • 第一,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分析国民收入增长的因 素,其中一个因素是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另一因素是劳动 生产率的提高。 • 第二,通过确定不同级别之间的劳动简化率,计算一定年 份上社会平均的劳动简化率。 • 计算公式:平均劳动简化率=不同级别的劳动简化率*不同 级别的劳动者占总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2.生产函数计算法 • 生产函数: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反映生产 要素投入量的组合与实际产出量组合之间 依存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 一般形式:Y=F(X1,X2,...,Xi;t) • 化简形式:Y=F(K,L;t)
(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表达式为:
如果考虑教育投入要素E的影响,有2种: 一种方法是把教育投入作为折算系数对劳动 者数量进行折算: 另一种方法是把教育投入作为一种投入要素:
2.教育收益率 • 定义:是指教育收益总额与教育成本总额的 比较。 • 公式: 教育收益率=教育收益/教育成本*100% 教育纯收益率=(教育总成本—教育总成本)/ 教育总成本*100%
3. 教育对国民收入的贡献 • 指标分类:绝对值和相对值,或者静态值 和动态值 • 公式: 绝对值=国民收入增长额*平均教育收益率
• 教育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指教育活动对受 教育者个人和社会群体产生的效益。如受 教育者个人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 面的知识、技能、技巧的提高;个人因受 教育而使其收入提高等。 • 教育的间接经济效益,又叫教育外溢效 益,是指教育的效益在社会活动各个领域 所产生的结果,如教育促进地区经济的增 长和繁荣,创造新兴产业并改善就业结构, 提高就业率等。
• 第三,计算由教育程度提高引起的复杂劳 动增量占总劳动量的比例。 • 计算公式:
• 第四,计算一定时期内教育程度的提高 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计算公式:
第二节 教育经济效益的计量
四、我国学者计算教育对经济 增长时常用的几种方法
劳动简化法
生产函数计算法
1.劳动简化法 • 第一,要把工资、教育年限、教育费用与 劳动者质量设定为成正比关系。 • 第二,以相关系数进行劳动简化。 • 第三,确定劳动简化率一般有:一是要确 定级别之间的劳动简化率,二是进一步确 定社会平均劳动简化率。 • 第四,计算出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份额。
1.舒尔茨的“投资增量分析法”
• 舒尔茨1961年撰写的《教育和经济增长》
• 方法: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生产函数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对生产函数中的“剩余”进行分析和计算, 来估计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作用。 • 基本观点:将资本分为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教 育又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等于教育投资的产生率与教育投资收益率的乘积。
第三节 教育成本收益的测量与分析
一、教育收益率的测量
教育收益现值法
方法
教育成本收益比值法 教育收益率法 收入函数法
• 教育收益现值公式表明: 教育收益现值越大,说明该级教育投资的收 益越高。 此外,教育收益现值是受主观利率大小影响 的。主观利率越大,教育收益越小,反之 亦然。
教育收益现值的不足:
教育经济效益的长效性
教育投资同其它领域的经济投资相比,其获 得的经济效益会在更长的时期内发挥作用,这 是由教育投资的长效性决定的。通常情况下, 生产投资所生产的物质产品由于其自然属性的 作用,在使用期间是逐渐损耗的,它的使用收 益逐渐递减。教育方面的投资恰恰相反,学校 所传授的知识和所形成的能力使受教育者终生 受益,同时这些知识和能力可以成为受教育者 个人将来发展的基础,像滚雪球似的在将来的 工作中不断持续扩充和发展,为其工作生活带 来源源不断的效益,这表明投资教育所带来的 效益具有长效性和增殖性。
教育经济效益的迟效性
一般意义上的投入与产出过程是从投资开始的, 直到回收全部资本并获得经济效益。物质部门的 生产周期一般较短,从生产要素的投入到产品销 售,到收回成本、取得利益,少则几月多则几年; 而教育投资收益与之相比迟得多,基础教育12年, 大学4年,继续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需要更多时 间,这样,一个人从开始教育投资到将来形成专 业知识和技能,直到在社会中发挥效能,需要的 时间相当长。故投资教育所获得的回报是迟效的, 如俗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一:由于教育收益现值受主观利率大小的影 响,其数值不固定,计算时所用主观利率 不同,现值之间难以比较。 二:教育收益现值仅计算出教育投资利润的 大小,不容易了解投资效益。
教育经济效益的多效性
教育经济效益的多效性是指教育投资可以 提高受教育者的直接生产能力外,还具有其 他能够促进一国经济增长的多种功效。受过 教育的人能够产生相当大的“外在性”影响, 有利于提高个人及家庭的健康水平,有利于 对其子女的教育培养,这就相当于减少了社 会的医疗和教育开支。社会受教育水平的普 遍提高,还能减少犯罪率,降低出生率,有 利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些教育成效的 综合作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第二节 育经济效益的计量
二、 教育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 1. 教育纯收益
2.教育收益率
指标 体系
3. 教育对国 民收入的贡 献
4. 教育对个人 收入的增加
1. 教育纯收益 • 定义:是指由于投资教育所带来的国民收 入增长的总和。
• 计算方法:用一定时间内的教育收益总额 减去该时期教育成本总额。 • 公式: 教育纯收益=教育收益总额—教育成本总额
教育收益率的变化规律教育收益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年份之间的教育收益率总是变化的但是经过一定时间的转化也是具有可比性的3无论私人收益率还是社会收益率都是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的高4就私人收益率而言在三级教育中小学收益率大于大学的大于中学的5竞争部门私人部门就业者教育收益率高于非竞争部门公共部门就业者教育收益率6教育收益率的长期演变性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分析计算教育收益应注意的问题1计算教育收益率时需要具备各级劳动者年龄收入的数据资料通常获取不同教育水平劳动者年龄收入资料有两种方法
•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公式为:
舒尔茨计算一定时间点上的教育资本存量的公式 为:
2.丹尼森的增长因素分析法 • 丹尼森1962年《美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和我 们面临的选择》 • 计算过程: • 第一,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国民收 入增长因素。一方面是劳动力在数量上的 增加和质量上的提高,另一方面是资本在 数量上的增加。
三、国外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方法
•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问题是研究教育经济学 效益的核心问题。 • 除了计算受教育水平与宏观经济发展指标之间 的相关系数之外,估计的指标还包括: • 第一,教育对新增国民收入额的贡献比例(舒 尔茨的方法) • 第二,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贡献比例 (丹尼森) • 第三,教育对新增劳动生产率的贡献比例 • 第四,教育对新增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贡献 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