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重金属检测技术的质量控制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中重金属检测技术的质量控制对策
摘要:现阶段,我国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

为了加强对食品中汞、砷、铅等重金属元素的检测,需要选择适合的食品重金属检测技术。

由于使
用的检测技术直接影响检测的结果,人员技术能力不足、检测设备保养不足、检
测技术使用落后以及检测样品不完善等问题,将会直接影响检测技术的准确性和
科学性,进而无法达到重金属检测的目的。

因此,强化对食品中重金属检测技术
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关键词:食品;重金属;检测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的限量》中对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明确,即
食品中包含的重金属有铅、汞、砷、锡、镍和铬等元素。

随着我国化工产业、运
输产业、冶炼产业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问题变得愈加严重。

从近几年的报道中了解到,食品中重金属超标的情况时常发生,严重危及到了消
费者的身心健康。

而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构成,做好食品重金属检测工作,
选择科学合理的检测技术,保障检测技术应用检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尤为重要,
能帮助检测人员全面了解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因此,本文对食品中重金属检测
的技术、技术应用的质量控制策略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其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
重要意义和作用。

1.食品重金属检测技术的分类
1.1化学比色技术
化学比色技术主要是检测人员通过颜色的变化来确定最后的结果,即在检测
过程中利用试纸和分析仪器开展定量分析,再快速地对食品中的重金属进行检测。

一般情况下,检测人员在检测样品时只需要使用试纸检测样品,通过观看试纸的
变化就能判断被检样品中存在的重金属元素。

例如,检测人员借助微型检测仪器
对蔬菜、水果中的磷进行检测,观看其颜色的变化。

但是这一设备在使用时具有
一定的局限性,检测灵敏度较低。

1.2紫外分光光度技术
紫外分光光度技术的检测原理是借助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原理,再结构分
析法开展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种技术不仅灵敏度高,而且检测速度较快,在应用
时操作较为便捷,应用效果较为明显。

但是,由于受到部分指示剂匮乏等影响,
该技术对重金属元素的检测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现阶段,紫外分光光度技术在应
用时主要用于中药以及食材的重金属检测中。

1.3原子荧光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借助空心阴极灯照射被处理的试样,激发原子至高能态,
当原子从高能态向基态转变时会发射出特征波长的荧光。

荧光的强度和元素含量
呈现正比态势,相比标准溶液进行比较定量。

根据相关调查了解到这一检测方法
应用较为广泛,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尤其是在检测砷、汞、铋、锑、铅、硒、
锌和镉等重金属元素时,效果更为显著。

但是,在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酸进行测定。

如果在测定重金属铅时,“酸”对原子荧光光谱法产生的影响比较大。

所以,在检测食品中的铅这一重金属元素时,很少使用这一方法进行检测。

2.食品中重金属检测技术的质量控制对策
2.1针对检测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开展质量控制
仪器设备作为食品重金属检测过程中开展定量、定性分析的重要工具,不同
的重金属元素对于仪器设备有着不同的要求;不同的重金属元素对于仪器设备也
有着不同的要求。

因此,在使用重金属检测技术时,其检测的先决条件是选择适
合的仪器设备和方法。

其中,在选择这一仪器时也要根据检测的项目和样品进行
选择。

在对选择使用的仪器设备开展质量控制时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①提前对
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定。

同时,还需要对辅助的测定设备和器具等进行检测
和判定,从而保障这些设备在投入使用后能够显著提升检测技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②加强对仪器设备的保养和日常维护,如有效控制检测室的温度;定期对检
测的设备进行清洁和除尘;加强对一些部件的有效更换和保养;定时对日常使用
的设备参数进行记录和调校;定期对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进行记录和核查。

只有
做好这些充分的准备,才能保障使用的仪器设备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进而为食
品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

2.2针对检测环境,开展质量控制
在重金属检测过程中,其检测的环境也会对其准确性和合理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中,检测环境质量控制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需要保障控制室的温
度和湿度;试样制备和处理场所对控制室的温度和湿度也有着较高的要求。

例如,控制室需尽量保持通风、通畅、良好的采光、温度和湿度适宜;做好防止溅出物
和挥发物发生感染的措施。

②试剂的存放区、样品、标品等需要满足保存的要求
和条件。

③检测人员应该对使用的区域进行控制,结合实际的情况限制其他不相
关的人员进入该区域,从根本上避免污染源进入检测区域,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

2.3针对检测方法,选择适合的检测方式
在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时,检测人员应提前了解食品中的具体成分、检测的
内容以及检测的标准等。

只有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才能有效保障食品检测的准
确性和针对性。

另外,在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时,应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和分析
方法,并针对所得出的检测结果,做好具体分析。

例如,在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时,检测人员应该结合仪器的特点、特征、试剂的理化反应等,对检测的环境进
行改善后,尽量选择不影响检测结果真实性的检测方法和测试方法。

2.4针对检测过程,强化样品质量控制
在重金属检测过程中,样品质量控制需要从4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①开展
样品预试验,为了保障样品的吸光度值能够处于标准曲线中的中段位置,应该结
合标准曲线的浓度进行样品稀释。

②结合相应的标准要求,对样品进行质量控制。

例如,采用平行双样的方式、加标回收的方式、样品空白的方式以及试剂空白的
方式进行质量控制,然后再结合质量控制中的相关数据开展全面分析。

一旦在检
测过程中出现异常问题,检测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及时记录,必要时采取有效的解
决对策进行处置。

③选择基体改进剂时,检测人员需要结合样品、检测的项目等
进行检测。

其中,常见的基体改进剂主要有混合基体改进剂、有机化学基体改进
剂和无机化学基体改进剂。

例如,在检测六味地黄丸中的锡时,需要加入硝酸镁
混合基体改进剂(氯化肥和硝酸镁)。

又如,以磷酸、二氰二胺和抗坏血酸作为
基体改进剂,能显著提升铅信号的稳定性。

④在计算数据时,应该正确应用计算
公式,避免在计算过程中产生误差,针对计算的结果开展自检、核查。

2.5针对检测队伍,强化检测师的职业素养
众所周知,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最大原因是一些食品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专
业能力不足、检测过程中出现“暗箱操作”、技术操作水平低等,导致检测结果
缺乏真实性,使很多不合格的食品进入市场中,对人的身体带来较大危害。

因此,为了全面均匀,过滤时保证滤液尽可能多,足够使用,振摇要剧烈充分,静置时
间要足够,吸取上层液时要避免吸到下层液体,氮吹后期要勤观察,保证不吹干,大约半滴微微湿润。

③多次能力验证结果均发现第一次结果定量最为准确,可以
第一次实验时尽量多处理几个样品,避免后续样品由于冷冻时间过久和反复解冻
造成农药降解,使定量结果偏小。

④液质上农药残留可先配不加基质的大混标对
待测样快速定性和初步定量,再根据目标物浓度准确配制与之浓度接近的基质标
来单点校正,这样可以节省很多配标时间。

为提高回收率,最后一步进样品瓶前
可不过滤膜。

⑤气质质上农药残留定量必须用基质标,可降低基质效应,且峰形
较好。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开展的种植业领域能力验证为例制
定实施方案并对关键控制点进行分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提高能力验证
水平提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方丹,徐双娇,田新权,等.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能力验证的分析与探讨[J].农药科学与管理,2021,42(11):42-45.
[2]杨媚.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能力验证[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14):86-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