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如何激发小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如何激发小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陈广振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情感,完成课的任务,是每位体育教师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教材激发
(一)科学性
即在教材安排上做到先后得当,例如学生在课初思想和注意力比较集中,对学习新技术比较有利,因此必须把新授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为了使运动负荷的变化符合人体活动的规律,应将运动负荷较小的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

为了持续学生对课的兴趣,应该将游戏和比赛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

为了不致于使学生疲劳而影响学习,一般应该把灵敏、柔韧和协调性的练习,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而把力量性、耐力性的教材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

(二)趣味性
即对现行的那些单调、枯燥、重复的教材进行适当改编,使之体现游戏性、竞争性和适当的惊险性。

又由于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上进心和好胜性强的特点,如果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测验、比赛等多种多样的竞技形式,不仅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可以发展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动作技术,陶冶情操。

(三)艰难性
教材有适当难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智力发展。

在教材的处理上,使每堂课内容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譬如在低年级学生初步掌握前滚翻的动作之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和巩固动作技术,在复习课中可采用以下几种练习方法:一种是限制性练习,如在颔下和两膝之间夹小手帕进行练习,以强化低头和并腿的动作。

还可在两条直线中间练习前、后滚翻,连续前滚翻以强制左、右手脚用力平衡。

(四)实用性
教学内容的安排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运动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同时也应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因此,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当安排一些诸如“躲闪比赛”、“跨越比赛”、“平衡比赛”、“攀爬比赛”和“负重比赛”等有趣味的练习和游戏。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教法激发
(一)阶段激发
教师应根据整节课教学进程的不同阶段,采用形式多样、生动的教法,唤起学生注意和兴趣。

课的开始,学生的注意往往停留在上一节课或课间休息的各种活动和操场环境中有趣的对象上。

教师除运用常规训练外,可采用“看谁记得牢”、“快快集合”、“一切行动听指挥”等有趣的游戏,把学生的注意与兴趣移到体育课上来。

课的准备部分,必须改变那种跑几圈,做一套徒手操的单调、枯燥的做法。

提倡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准备活动。

除采用常用的口令法外,还可以采用击掌法、音伴法、模仿法、持物法、游戏法等。

这些方法可因课而定,有机结合。

课的基本部分,最关键的是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必须进行生动、有趣的启发性讲解。

还可根据不同课时目标,在教学中实施灵活的组合,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如采用友伴分组、能力分组、兴趣分组以及目标分组等多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

课的结束部分,学生较为疲劳,精神也较为涣散,教师应选择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如轻松愉快的游戏和舞蹈动作等。

(二)语言激发
(1)采用引导性语言。

在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实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引导学生学习。

例如在学习长跑项目时,不但要先讲清长跑对人体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生理价值,还要讲解它对培养人的顽强意志和艰苦奋斗优良品质的意义,这样引导性的理性教育,能促使学生大脑积极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采用表扬性语言。

表扬为主,正面教育,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

如“这一组集合最迅速!” “这一组排得最整齐!”“这位同学回答得很正确!”“这位同学真勇敢!”等等。

这些简短的表扬性语言, 肯定和鼓励了受表扬的同学,同时也给其他同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

(3)采用勉励性语言。

以勉励的口气布置任务,可以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使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对不敢进行“山羊”分腿腾越练习的同学,教师用勉励的语气说:“只要你们大胆跳,保证会完成。

不用怕,我来保护!”这样同学们听了不但乐意参加练习,而且练习时没有心理负担。

这要比“你们必须给我跳过去,跳不过的要罚”的训斥好得多。

(4)采用幽默性的语言。

体育教师的幽默语言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协调师生关系,改正学习错误,减轻学生心理压力,调整情绪,消除疲劳以及提高学生对课的兴趣,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行为激发
(1)表率行为。

教师的表率行为是自己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教师的良好表率,会使学生在榜样力量的鼓舞下,奋发进取,积极学习。

(2)激励行为。

课堂上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把良好的情绪直接传递给学生,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起着积极的作用。

(四)意境激发
教学中的不同情景,会促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感情,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对场地、器材进行科学安排,并利用色彩、音乐伴奏等创造一种情景交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学习境界,例如在上“障碍接力赛跑”游戏教材时,用排球网、框架、棕垫、画线等设置了“敌人封锁线”,用塑料小手枪作为接力棒,再加上播放录有冲锋号声、炮弹声和机枪声交融在一起的音响。

总之,努力探索“激发兴趣”的途径,使之“寓体育于兴趣之中”,孩子们就会感受到体育活动的无限快乐,从而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这样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陶冶美的情操。

(山东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中心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