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二轮复习英语通用版讲义:第一板块 阅读理解 扩充“词汇量”厚积阅读之“基石” 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扩充“词汇量”,厚积阅读之“基石”
一、为什么要扩充词汇量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没有词汇,就没有理解,更谈不上意义的表达。

《考试大纲》中英语学科对考生语言知识的要求是: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要求词汇量为3 500个左右。

那么词汇的学习和掌握与阅读理解有何联系呢?研究表明,“词汇量”是影响阅读效率的最直接因素。

例如,当一个人试图阅读一份英文报纸时,其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就受到了词汇量的极大限制。

语言学家Laufer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外语学习者若拥有5 000个词汇量,阅读正确率可达56%;若词汇量为6 400个,阅读正确率可达63%;若词汇量为9 000个,阅读正确率可达70%。

美国语言学家Diller根据词汇统计特征提出:如果我们认识25个最常见的英文单词,那么平均每页纸上的词我们就会认得33%;如果认识2 500个,则为78%;如果认识5 000个,则为86%;一旦认识10 000个,则可达92%。

他认为英语学习者如果想比较流利地阅读中等难度的文章,掌握10 000个词汇是最基本的要求。

Laufer和Diller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词汇的拥有量是阅读理解的关键要素,也就是说要想进行正确流利的阅读,必须要求阅读者拥有一定的词汇量,只有这样,阅读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因此,提高阅读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扩充词汇量,词汇量越大,阅读得越广,相应的视野就越开阔,阅读理解的能力就越高。

词汇是高考阅读理解测试中重要的一项,高考阅读理解长难句的增加,表明高考对考生
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了。

这一趋势带给考生的启示是:词汇学习将是重中之重。

当然,这里的词汇不仅仅是指一个单词,它包括单词和由单词组成的固定短语、习惯用语、谚语、俗语、流行用语等,但有时一些词汇的意思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迥异。

因此,生词的含义只有在阅读中,即上下文语境中才能完全展现出来,并易于被识记、理解和掌握。

换句话说,是上下文给某个词以特定含义,而这个特定含义有时是词典无法提供的。

多读是扩大词汇量的好方法,不仅要读不同体裁的文章,而且要多读不同题材的文章,才能有效扩大词汇量,让备考更高效。

二、怎样扩充词汇量
面对如此庞杂的词汇内容,考生不能盲目记忆。

盲目记忆一方面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往往会迅速消耗考生的学习热情,彻底将考生推向英语学习的对立面。

基于此,我们总结出十种常用记忆词汇的方法,以期帮助考生又快又好地扩大英语词汇量,增强学习信心,培养自主学习的态度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一)利用词缀法记单词
英语词缀分成前缀和后缀两种。

加于词根前的叫前缀,加于词根后的叫后缀。

一般说来,前缀只是改变词义,并不改变词性。

如形容词natural(自然的),加上前缀un-变为unnatural(不自然的),词义发生变化,而词性不变。

后缀不仅改变词义,而且还会改变词性。

如动词invent作“发明”解,加上后缀-or,变为inventor,作“发明者”解,不仅词义发生了变化,而且词性由动词变成了名词。

英语中常见的前缀和后缀及例词如下:
1.前缀
2.后缀
(二)利用词根记单词
前缀和后缀给英语单词增添了许多变化和用法,但前缀和后缀都需要依附在一个本体上面,就好比演员化了妆或是穿了戏服,虽改头换面却万变不离其宗。

英语单词在构词方面有一个典型的特征,那就是很多单词都有一个共同的词根(root)。

高考大纲词汇中,有些单词如果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相隔甚远,但追根溯源,却是来源于同一个词根,意思上也有相似之处。

因此,词根也是辨认单词意义的一个根本途径。

如词根“dict”意为“说”,由该词根构成的高考常见词汇有:dictionary n .字典; predict v .预言。

(三)利用逆序归类记单词
要想快速增加词汇量,除了按照前面内容所涉及的词缀、词根法来帮助记忆词汇之外,
还可以用逆序法,即从单词间相同的词尾字母组合入手来归类记忆的方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在前面“第一部分学在平时·天天积素养”部分,我们从高考英语大纲词汇中,精选出可运用逆序法记忆的单词。

同时,为了提高记忆效率,也为了减少在大量记忆单词过程中产生的疲惫和厌倦,我们特地对逆序单词进行分组,并对组内单词进行拓展,编成容易理解,又方便记忆的短句,如:
在这样鲜活的语境中,既能学到单词的具体用法,也能根据上下文的情节进行词形和词义的有效联结,从而达到省时省力的记忆效果。

由于有些英语单词往往不止拥有一个词义或词性,因此所提供的例句无法对用法一一进行举例,希望考生在学习时能够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四)利用一词多用记单词
除了前述在词根上添加前缀和后缀来构成新词或改变词性的派生法之外,在英语的发展过程中,有些单词的用法和词义得到了不断的扩展。

这些单词不仅一词多义,更是一词多用,这也给英语词汇的学习增添了新的障碍。

因此,根据考纲词汇,并结合历年真题,我们精心挑选出一词多义并一词多用的单词,标注了词性和相关词义,并给出例句,方便考生记忆和灵活运用。

如:
advance
(五)利用熟词僻义记单词
相信在经过了前面对于考纲词汇基础词义的学习之后,同学们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要想进一步提升词汇运用,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英语中,一词多义、多词性现象非常普遍。

有些单词的某些词义比较常用,而其他词义则较生僻,虽然这些词在课本中出现过,但没有全部给出汉语意思。

在高考英语试卷中,考生往往会遇到单词貌似熟悉,但在阅读文章中却搞不清意思的情况,这种就是熟词僻义现象。

例如:
我们在前面“第一部分 学在平时·天天积素养”部分中将通过精选单词和例句,来帮助同
学们克服这类困难。

(六)利用易错比较记单词
有些单词的相似度很高,给考生的记忆带来了很大困难。

我们在前面“第一部分学在平时·天天积素养”部分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分门别类地总结了一些高考常见词,以便提高考生的精准记忆。

1.词义易错位,如imaginative富有想象力的;imaginary虚构的。

2.加前后缀后,意义不同,如objective目标;客观的;objection反对;异议。

3.貌似前后缀,但无“血缘关系”,如like喜欢,像;alike相似的;dislike讨厌;unlike不像;likely可能的;unlikely不太可能的。

(七)“4角度”区分完形填空易错词汇
1.比较形近词和义近词,如:live; living; alive; lively。

2.比对高频易混短语的意义,如carry out; carry on等。

3.列举完形填空中常见的“一词多义”和“熟词生义”。

4.列举常常被忽视的词汇。

(八)利用语境记忆词汇
利用语境记忆词汇就是将单词置于句子或文章中的记忆策略。

记住了单词在某一语境中的用法,不但可以在遇到此情况时熟练运用此单词,还可以举一反三,将此单词用在相似的语境中,从而真正掌握单词的用法,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如果学习者能把单词联系现实生活里发生的事情,注重单词的情景实用性,那么记忆的效果会更好。

从广义上来说,语境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

狭义的理解可以把语境看作是语言的上下文。

语言性语境指围绕一个篇章的单词、短语、句子等形成的语言环境。

可以把语言性语境简单地定义为“词、短语、句子等的前后部分,即上下文(context)”。

(九)通过阅读记忆词汇
《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在谈到阅读时指出,学生应该能以每分钟70~80个词的速度读懂生词率不超过3%的有关人物传记、故事、记叙文、科普小品和有关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等不同题材的材料。

对于词汇量,要求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累计应达到20万词以上。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八级语言技能目标中,要求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累计应达到30万词以上。

大纲的要求很明确,大量阅读、深度阅读、反复阅读是提高词汇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大量阅读,我们能够在实际的语境中不断学习新词汇;通过深度阅读,我们能够正确掌握新词汇的表达方式;通过反复阅读,我们能够巩固自己学习过的词汇与表达,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另外,我们在背单词时要把单词大声朗读出来。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当老师在用英语听写单词时,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单词也可以照着读音正确地拼写出来。

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单词是可以按照读音写出来的,不规则的单词很少。

可以这么说,如果你记住了单词的发音,就可以拼出80%的单词,这一点并不夸张。

一些考生没有体会到这一点,他们背单词的方法就是一本书、一叠纸和一支笔,狂练拼写。

显然,这样做既枯燥又低效。

背单词第一要诀就是把它正确地读出来,然后按照读音规则进行拼写。

这样一举两得,既背会了单词,又练会了单词的发音,也为将来能讲一口流利而纯正的英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十)积极应用加强记忆
每个学习者记忆单词的方法有所不同,那些效率高并适合个人学习习惯的方法可以尝试。

增加词汇量并和遗忘作斗争是词汇记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要创造机会应用已记忆的词汇,也就是让学习者有语言输出的机会。

可以通过造句、情景对话和作文练习等有目的地强化加深对已学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多利用近期所学的单词造句,并尽量使用刚学过的新词汇写日记或写作等。

在学习或工作中试着用英文做笔记或做记录,能用英文记录的尽量使用英文,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这样,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巩固自己的词汇。

对于单词的学习,不仅仅只限于会说,关键还要会用。

除了通过阅读和听写等进行被动重复记忆外,在学习单词之后的一定时间内,还要有目的地针对一些词汇进行练习使用,反复通过听、说、读、写、译等多种练习形式,加深对所学词汇的理解。

总之,综合各种记忆方法,培养学习兴趣,主动创造机会巩固练习是学习和记忆词汇的有效方法。

三、怎样破解阅读中遇到的生词
一般来说,在阅读高考文章时,总会碰到一些自己不认识的词。

高考文章中允许出现3%的超纲词。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因此词义猜测题也是高考题型之一。

正确处理阅读中遇到的生词,掌握一定的猜测生词词义的技巧,对于理解文章及答题都非常重要。

对于生词一般有如下两种处理方式:
(一)无关紧要的词汇——“跳过去”
在阅读理解设题时,并不是所有的生词都是出题点。

在阅读中,当遇到一个生词时,不妨先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生词有没有进行精确猜测的必要。

高考试题中经常会出现没必要去精确猜测的生词,不知道它的精确含义也不会影响对基本句意的理解。

在考试中,有百分之十的生词都不会干扰你做题。

所以,平时考生要练习对生词的容忍度和处理生词的技巧,
否则,临场时就会因焦虑而影响做题速
度和准度。

对于这类词,不要过多纠缠,尽管放心大胆地“跳过去”。

(二)影响阅读的词汇——“猜出来”
有时候,一些生词对阅读来说存在很大的障碍,对上下文的理解至关重要,我们必须知道这些词的精确含义。

那么,如何排除这些障碍呢?具体方法将在后面专题一阅读理解“第四讲词义猜测题”中详细阐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