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六中09-10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厦门六中2009—2010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地 理 试 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命题人:林楠 命题时间:2009/10/28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 单项选择题
1.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晨昏线与地轴总是平行的
B .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昏线向西移动
C .晨线以东是夜
D .晨昏线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 2.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地方在( )
A .南极和北极
B .南北回归线
C .赤道
D .南、北极圈 3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
A .地球
B . 土星
C .太阳
D . 木星
4.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地球的特殊性是( )
A .有一个较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
B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与其它行星区别较大
C .公转轨道近圆
D .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5.由于地球公转速度不均(近日点快,远日点慢)造成的现象是:( ) ①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②北半球的夏半年较冬半年长
③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④北极点极昼天数比南极点极昼天数多几天 A . ①② B .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6、北京时间就是( )
①东八区区时 ②东经116度的地方时 ③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④北京的地方时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读图1,分析判断7—8题 7、从地面向下经过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时( ) A.横波与纵波波速都增大 B .横波消失,纵波减慢 C.深度约1000米 D .横波减慢,纵波消失 8、读图判断地球内部圈层中最厚的是( ) A .地壳 B .地幔 C .地核 D .外核
9.已知甲地(30°N ,50°E )和乙地(30°S ,50°W ),且甲地昼长13小时30分。
据此判断乙地的夜长是( )
A .4小时
B .5小时30分
C .13小时30分
D .10小时30分 10.同一经线上的各地( )
A 线速度相同
B 地方时相同
C 日出时刻相同
D 太阳高度角相同 11、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与下列因素呈正相关的是( ) A .大气厚度 B .地理纬度 C .云层厚度 D .太阳高度角
图2
图3
12、读图2,①--④四幅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城郊之间、海陆之间热力环流的是( )
A.
图① B. 图② C. 图③ D.图④ 13、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
A 、地面辐射
B 、太阳辐射
C 、大气逆辐射
D 、大气辐射
14.从春分到夏至期间,下列现象会在厦门(北纬24°26′46″)出现的是( ) A 、白昼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 B 、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 C 、正午物体影子先朝向东北之后朝向西南 D 、正午物体影子越来越长
15、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持续一个月左右的“梅雨”天气主要是由( )造成的。
A 、冷锋 B 、暖锋 C 、台风 D 、准静止锋
16.图3是北半球近地面风形成示意图,关于图中各箭头说法正确的是( ) ①a 从高压指向低压,垂直等压线,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b 是摩擦力,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小 ③c 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c 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17.南北纬30--40度的大陆西岸地区,具有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旱的气候特点,这种气候特点的成因是( )
A.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C. 终年受西风带影响
D. 夏季受干燥的西北风影响,冬季受湿润东南风影响
18.东亚季风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 .海水流动的季节变化 B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昼夜变化 D .海陆气压的季节变化
图
4
图5 新华网2009年2月11日消息:澳大利亚墨尔本从本月7日开始,澳大利亚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火灾在维多利亚州多处肆虐,截至目前已造成180多人死亡,数千人无家可归。
据此回答19--20题
19.火灾发生时澳大利亚正值( )
A .春季
B .秋季
C .夏季
D .冬季
20.造成此次火灾严重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高温多雨 B .风干物燥 C .冬季风干燥 D .寒潮
图4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度数是纬度。
读图完成21~22题。
21.图中字母a 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 )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22.图中字母b 所示风带的风向是( ) A .东北风 B .西南风 C .东南风 D .西北风
图5表示中国某中学生在冬至日 记录的当日其所在地太阳高度日变化 图,读图5,完成23—24题
23.该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高值时,其数值和北京时间分别是( ) A .40°,12时 B . 90°,12时 C . 40°,11时44分 D .36°34ˊ,13时
24.该地经度是( )
A .140°E B. 105°E C. 120°E D.135 °E
25.2009年3月28日“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行,接力熄灯一小时。
该活动旨在呼吁更多的人关注( )问题
A .睡眠与健康
B .能源紧缺 C.环境污染 D .全球变暖
S
题号 第Ⅰ卷
第Ⅱ卷
得分
得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
26.图A 为某日地球日照俯视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20分)
图A 图B
⑴在图..A .中圆外短线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
(2分) ⑵ 该图为北半球 (节气)的太阳光照图。
(2分)
⑶ A 点与B 点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 ,该日白昼时间较长的是 。
(6分,每格2分)
(4)A 地此时地方时是 月 日 时,物体影子朝向是 (4分) (5)此时北京时间是 (2分)
(6)请在图...B .中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照示意图(侧视图)..................-----.....要求用阴影表示夜........,.使线条...MN ..表示..昏.线,用符号.....*.标出太阳直射点位置。
..........(.4.分,每项....2.分)..
27.(实验题开放题)某学生取两只250 mL 的锥形瓶。
一只装满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另一只内是空气。
用连有温度计的单孔橡皮塞塞住瓶口,把它们彼此靠近地置于实验桌上,锥形瓶底部放一块面积大于两个锥形瓶瓶底面积的黑色的木板或者纸板。
在锥形瓶上方用功率为100 W 的反射灯泡均匀地照射,观察瓶内温度升高的情况。
(14分)
(1)观察两只锥形瓶的温度,你能发现什么现象? 。
(2分)
(2)在这个实验中黑色木板或者纸板的存在目的是。
(2分)
(3)联系该实验请你说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4分)
(4)全球变暖对厦门而言可能会带来那些不利影响?(6分)
必选题(
.................28..题得分计入总分)
............16..分):请在
.....28..和.29..题中任意选择一题作答(两题都选就按
28.图为“2006年11月10日17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6分)
(1)虚线M表示。
(2分)
(2)①、②两地相比,易出现阴雨天气的是,判断理由是。
(6分)
城市天气现象温度风向风速
晴30℃偏西1级
少云10℃东北3级
阴22℃偏北1级
(3)下表是此时图中四个城市(乌鲁木齐、成都、广州、上海)的天气状况,根据表格和图示资料,判断表中天气现象分别为哪个城市的?将城市名称
填在表中相应位置(8分)
29.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天气系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6分)
(1)从气压状况看,D区域为_________(高压或低压)。
(2分)
从气流运动特点看,C是。
(气旋或反气旋)。
(2分)
(2)填写B地风向并在图中用箭头画出
.........B:
__________;(2分)
A、B两地风力更大的是地,原因是
(4分)
(3)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可能位于雨区的是(2分)
(4)图中甲、丙两地气温较高的是,原因是
(4分)
*
厦门六中09-10高一上半期考参考答案
1-5 BCCDD 6-10 CACDB 11-15 DAABD 16-20 CBBCB 21-25 BDACD
26(1)略(画顺时针2分)(2)冬至(2分)(3)A A B(6分,每个2分)
(4)12 22 12 正北(每格1分)
(5)12月22日17点(2分)
(6)如图(4分)
27(1)装有二氧化碳的锥形瓶内温度高出装有空气的邻瓶(2分) (2)增强对可见光和红外线辐射吸收能力,加快气体变暖(2分) (3)主要是由于人口剧增和工业发展,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增加,森林遭破坏 ,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消耗的速度降低;(两点共4分)
(4)影响:海平面升高,沿海低地被淹没;海水倒灌,地下水水质变差;城市排污系统受阻;蒸发变强,气候异常,旱涝更频繁;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格局,洪涝、干旱频次和强度增加;气温升高,农作物病虫害可能增多,危害农业生产;人类健康受影响;(任意写3点就可以满分6分) 28(1)高压脊(2分); (2)②(2分); ①处是高压中心气流下沉②处是低压中心气流上升水汽容易冷却凝结成云至雨 (2分) (3)广州(2分);乌鲁木齐(2分);上海(2分)成都(2分) 29.(1)低 反气旋 (4分) (2)偏南风 (画图略2分)
A A 处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 (4分)
(3)甲 丁 (2分)
(4)丙 丙地受暖气团控制,甲地受冷气团控制(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