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微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解微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水解微弹簧圈(microplex coilsystem & hydrocoil embolicsystem.MCS & HES)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 2006年6月~2008年7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32~65岁。

颈内动脉近端动脉瘤1例,颈内动脉远段动脉
瘤1例,前交通支动脉瘤5例,后交通支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1例。

动脉瘤直
径最小4mm,最大15mm,所有病人均采用MCS & HES材料进行栓塞。

结果100%栓塞8例,90%~99%栓塞1例,术后临床随访6~12个月,无一例再出血。

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
瘤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用MCS & HES栓塞材料操作方便、手术并发症少。

【关键词】动脉瘤;栓塞;水解微弹簧圈
【中图分类号】R73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030-01
2006年6月~2008年7月共有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水解微弹簧圈(MCS & HES)行栓塞
治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例颅内动脉瘤病人,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32~65岁,平均52岁。


发症状以突发剧烈头痛最为常见(7例),其次为短暂或持续性意识障碍1例,眼睑下垂1例,其他症状包括恶心、呕吐等。

所有病例均在急诊或入院后24 h内行头颅CT或腰穿检查
证实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

根据病情给予甘露醇脱水、钙离子拮抗剂解痉、脑脊液置换等治疗。

术前Hunt-Hess分级:Ⅰ级7例、Ⅱ级1例、Ⅲ级1例。

1.2 脑血管造影资料颈内动脉近端动脉瘤1例,颈内动脉远段动脉瘤1例,前交通支动脉瘤
5例,后交通支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1例。

动脉瘤直径最小4x4mm,最大
13x15mm。

宽颈动脉瘤1例。

1.3 方法所有病人在局麻+静脉辅助麻醉下进行栓塞,以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全
身肝素化,先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动脉瘤大小、形态、位置,并测量瘤颈及瘤体直径。


引导管选用6F Envoy(Cordis公司)或Fas-Guide导管,选用Track-18,Track-10(Boston公司),Prowler-14,Prowler-10(Cordis公司)等双标记微导管和与之相匹配的微导丝。

头端
经过塑形的微导管在微导丝配合下置入瘤腔并固定于距瘤颈1/3处,根据瘤体与瘤颈大小,
选用相应的MCS & HES微弹簧圈依次填入瘤腔直至动脉瘤不再显影,微弹簧圈每次解脱前均
行造影,确认载瘤动脉通畅后方可解脱。

其中1例宽颈动脉瘤.采用球囊再塑形技术封堵部分
瘤颈后行水解微弹簧圈填塞。

1例在术中出现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突出部份短于2mm,经
术后抗凝治疗未出现症状。

1.4 结果 9例病人栓塞治疗结束时复查脑血管造影,100%栓塞8例,90%~99%栓塞1例。

全组病人术后临床随访6~12个月,无一例再出血,恢复良好8例,1例遗留动眼神经麻痹。

全组病人均行DSA复查,无动脉瘤复发。

2 讨论
资料表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死率高达50% [1]。

Broderick JP等报道发病时病情危
重程度对动脉瘤性SAH的预后有提示作用,GCS评分越高,预后越差 [2]。

若不对动脉瘤进行积极处理,无法有效地防治脑血管痉挛。

对于SAH后情况较差,尤其是Hunt和Hess分级IV~V级的患者,开颅手术的预后差[3]。

患者有其他系统疾病,不能耐受开颅手术;动脉瘤
位于手术困难的部位,适合动脉栓塞治疗。

脑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适应证和栓塞材料密
切相关,可脱性弹簧圈的应用使动脉瘤的治疗指征发生了很大变化。

[4]国外有报道90%的
颅内动脉瘤可通过栓塞治疗。

宽颈动脉瘤是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难点,目前采用下列几种栓塞
技术[5~7]:1)篮筐技术。

2)球囊辅助重建技术。

3)支架辅助下的重建技术。

本组有1
例宽颈动脉瘤采用第二种方法进行栓塞,结果满意,未出现微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

栓塞并
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术中动脉瘤破裂:一旦发生,应立即中和肝素并减低血压,如果微
导管尖端已到位,继续填塞动脉瘤至填实。

2)术中血管痉挛:术前使用尼莫同,术中良好
的镇痛麻醉。

3)弹簧圈发生移位:每次解脱弹簧圈前需造影证实弹簧圈位置。

4)动脉瘤再通:栓塞时强调致密填塞,并长期随访,对动脉瘤再通者可再次栓塞[6]。

栓塞效果的评价:一致认为90%~100%栓塞可有效阻止血流进入易破裂的瘤底[9],从而防止动脉瘤破裂;50%~90%栓塞,如果确认动脉瘤破裂处已被覆盖,那么也认为是有效的。

本组9例动脉瘤中,100%栓塞8例,90%~99%栓塞1例。

临床随访6-12个月,无一例再出血及动脉瘤复发。

水解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安全及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David Z Wang,Huan Wang,Kenneth Fraser.Treatment options for unruptured cerebral aneurysm.Curr Treat Options Neurol,2004,6:451-458.
[2] Broderick JP,Brott TG,Duldner JE,et al.Initial and recurrent ble-eding before early aneurysm surgery:a possible role for antifibrinolytic therapy.J Neurosurgery,1997,86(2):220-225.
[3] aiailes JE,Spetzler RF,Hadley MN,et al. Managemen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poor-grade aneurysm patients [J]. J Neurosurg,1990,72(4):559-566.
[4] 吴中学,王忠诚,张友平,等. 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205例颅内动脉瘤[J]. 中华神
经外科杂志,1997,13(1):6-9.
[5] Kuether TA,Nesbit GM,Barnwell SL. Clinical and angiographic outcomes with treatment data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neurysms treated with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s:a single-center experience.[J] Neurosurygery,1998,43(2):1016-1025.
[6] Lempert TE,Malek AM,Halbach VV,et al.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ruptured posterior circulation cerebral aneurysms:clinical and angiographic outcomes.[J]Stroke,2000,31(3):100-110.
[7] Hayakawa M,Murayama Y,Duckwiler G R,et al.Natural history of the neck remnant of a cerebral aneurysm treated with the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 system.[J] Neurosurgery,2000,93(4):561-568.
[8] Cognard C,Weill A,Spelle L,et al. Long-term angiographic follow-up of 169 intracranial berry aneurysms occlusion with detachable coils. [J]Rodiology,1999,212(2):348-356.
[9] Hans Henkes,Sebastian Fischer,Werner Weber,et al.Endovascular coil occlusion of 1811 intracranial aneurysms:early angiographic and clinical results.[J] Neurosurgery,2004,54(2):268-2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