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生活》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与生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鸡兔同笼的数学趣题,了解有关的数学史。

能用列表法和画图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结合图解法理解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通过画图分析、列表举例、假设计算等方法理解数量关系,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得到多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熏陶,进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
用假设法和方程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用具:课件、教师准备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揭示课题。

师:(出示主题图)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

书中说:“今有雉(野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问: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生试说)
师:这段话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

问笼中鸡和兔各有几只?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鸡兔同笼问题,如何解决这个1500年前古人提出的数学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类问题,同学们想不想试一试解决它?(板书课题:数学与生活)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师:说明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先将题目的条件做一个简化。

(课件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
师:同学们先组内讨论一下,看能不能给大家提供一种或几种解这道题的思路,帮助其它的同学能很容易就理解、弄懂这道题。

(学生讨论)
学生初步交流,教师提炼:可以用画图法、列表法、假设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先认真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看看你们小组该选择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再把你们的想法,你的思考过程用你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学生自主探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小组精彩展示:小组活动充分后进入小组汇报、集体交流阶段。

师:谁能说一说你们小组探究的过程,你们是怎样得出结论的?鸡兔各有几只?
学生汇报探究的方法和结论:
1、列表法:(展示学生所列表格)
学生说明列表的方法及步骤:
学生汇报:我们先假设有8只全是鸡,这时的脚数比实际脚数少,把1只鸡换成1只兔,这样一个一个地试,把结果列成表格,最后得出3只鸡5只兔。

师:同学们的探索精神和方法都很好,都能用自己的方法成功地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但老师认为这种方法有些麻烦,特别是我们遇到比较大的数时。

师:赵老师也想给大家提供一种解决方法,想听听吗?听完后,给老师评价一下。

2、假设法:(随学生能否出现此种情况作为机动出示)
教师引导:观察上面的表格我们发现。

如果8只都是鸡,则一共有16只脚就比比26只少了10只,这是因为实际鸡比兔子少2只。

一共少了了10只,于是兔子的只数就有10÷2=5(只),所以我们还可以这样去想:
板书:方法一:假设8只都是鸡,那么兔子有有:
(26-8×2)÷(4-2)=5(只)
鸡有8-5=3(只)
方同样如果8只都是兔,则一共有32只脚,这样就比26多6只脚,这是因为兔比鸡多2只脚。

一共多6只,于是鸡就有6÷2=3(只),所以我们还可以这样去想:
板书:方法二:假设8只都是兔,那么鸡有:
(4×8-26)÷(4-2)=3(只)
鸡有8-3=5(只)
【教师就假设法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体会算术解法与方程解法的区别。

给学生提供更广的发展空间,这节课会有很多生成资源,将会更精彩。


听了老师的解决方法,你感觉这种方法怎样?
小结解题方法:刚才我们用这么多的方法解决了上面的问题问题,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现在我们重新总结一下这些方法:数目比较小时,列表的方法比较快,数目比较大时,用假设法比较好。

方法三:方程法
解:设有X只兔,那么就有(8—X)只鸡。

4X + 2(8—X) = 26
兔子脚的只数+鸡脚的只数=脚的总只数
(学生解出方程,对于方程的另外一种列法教师适当引导)
(三)巩固应用,理解解题思路
同学们是不是想试试自己解决《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

问笼中鸡和兔各有几只??
(学生用上面的方法自主解决,巩固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组展示解题方法,教师作适当的点评。


(三)解决实际问题、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有5元和10元的人民币20张,共计165元,请问5元和10元的各几张?
(小组讨论,学生自主解决。

对照课本的解决方法加深对以上解题方法的理解。


学生小组解决后,展示解决结果。

【教师准备好习题纸,教师一定注重学生展示解法,并且试着说出理由】
【教师准备好习题纸,教师一习题纸,教师一定注重学生展示解法,并且试着说出理由,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预设学生会出现的多种解决方法。

体会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

这个问题作为这节课的重点解决方案会更好。


(四)课外延伸
民谣:
一队猎人一队狗,
两队并成一队走。

数头一共是十二,
数脚一共四十二
请问:人狗各多少?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用画图法、列表法和假设法解决了我国古代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

其实在1500年以来,我们中国历代的数学家都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这个问题,也得出了许多的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而且从中得到了很多的数学思想。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总结方法。

六、板书设计:
数学与生活
画图法(图略)
列表法
【方程解法】
七、教后反思:
虽然课前对这节课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但这仅仅是一种预设,通过对这节课的实际教学,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1、精彩之处
(1)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与优化
鸡兔同笼问题作为六年级数学广角的内容,那它的思维含量必然很高,由于学生原有认知背景的不同,他们对解答本课时的题目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提出统一的要求,要允许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本节课,师生共同经历了六种不同的方法:列表法、假设法、列方程、在进行练习时,我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接的解答,指名生汇报后,进一步问:“还可以怎样解?”促进学生去思考更多的解法,并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说出解法,最后比较哪种算法比较好。

从列表的枚举法到假设的算术法,不仅从思维上层层递进,而且更好地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与优化。

(2)注重了数学思想、数学文化的传承
“鸡兔同笼”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教学中,我从该趣题引入,到解决该趣题,到感悟古人解决该类问题的方法,揭去了它令人生畏的奥数面纱,还其生动有趣的一面。

通过学习,不仅使学生感受了祖先的聪明才智,渗透一种古代数学文化,更重要的是体会了其中蕴含的丰富数学思想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3)形成了假设的数学思想
选取了以列表的一一对应思想和算术解决的假设模型为本课数学思
想的重点去渗透,让孩子们在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的对比中,体会数学思想,形成两个层次的解题思路。

正如一些听课老师所说的,学生能够提出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那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已经达到了,因为他已经体验和形成了假设的数学思想。

2、还需改进的地方
进一步加强交流互动,在合作中提高学习效率
根据《新课程标准》在课程设置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本节课,在探究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时,让学生投入到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自己去研究、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后面得教学中,没能充分发挥生生互动的作用,如在练习完成后,仅仅是指名汇报一下,如果能让学生同桌再互相说说,小组交流一下会更好。

另外,在用假设法解决问题后,应该渗透检验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