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德和师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师德和师能
作者:彭维崇
来源:《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2011年第11期
一、了解、赏识学生
1.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本位论,蹲下身子去看待学生,明确教育是唤醒,而不是对学生的给予;其次,要注重营造好“大家”,做好“家长”民主管理。
通过组织各种类型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活动认识自我;再次,教师要细心、耐心地帮助每一位学生,从细小处入手,发现学生的优点、缺点,给予表扬或帮助改正,给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最后,注重教育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教师只有无私的去爱学生,对学生慈爱,才能激起学生感情上对教师的敬爱。
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师信道,赢得教育。
教师要以满怀期待的心理对待每一个学生。
对心理状态不同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能强求一律,而要多一份信心,多一份期待。
但不能过高,不能操之过急。
只要学生在某一方面有所进步,有一定的成绩,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绩,也要看到其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鼓励和表扬。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
”晶莹的露珠是可爱的,却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滚落了就会破碎。
回答问题出错,作业有问题等,都可以再来一遍。
但如果挫伤了一颗稚嫩的心,就可能留下永远难以抹去的伤痕。
教师尊重和珍视孩子们的“在乎”,让学习变成孩子们最快乐的事,让他们的心空蔚蓝起来。
这不是给予,而是对孩子们的真诚奉献。
2.体现师爱的公正性,做一名阳光的使者。
教师应同阳光的使者一样,用坦荡的胸怀去认同、信任、激励每一位学生,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让他们无一例外地均衡的享受阳光的温暖。
如春风一缕,扬起他们信心的风帆,去劈波斩浪驰向希望的彼岸。
让我们每一位教师牢记这句话“要教师阳光到别人心里去,先得自己心中有阳光”。
(罗曼·罗兰语)
爱是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
我不断提醒自己:在我的字典中不应找到歧视差生的字眼。
俗话说“仁者无敌”,其实质就是宽容善待别人。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不仅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能表现出教师的宽大胸怀,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
而自尊心是人内心世界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保护它、发展它,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
得到别人的承认,受到别人的尊重,是一个人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
在青少年的心灵深处,就有这种自尊的需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是学生积极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我们务必要改进教育方法,制造“差生不差”的心理氛围,千方百计地消除后进生的自卑意识,排除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找回自信。
当然宽容是适度的。
总之,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要让他们真正感到我们是在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
师能即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
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和教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教师的师能同样也具有特殊性,教师主要核心作用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因为其教育对象的时代性、差异性和特异性,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
正是因为教育对象的时代性、差异性和特异性,要求教师必须与时俱进,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技能,而不能一劳永逸地使用不变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1.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平等中的首席者”,学生与教师平等对话
对于一名一线教师来说,常常遇到许多教育教学上的难题。
有关专家提出,不大引人关注的中等生是班级里的大群体,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们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得到适合他自己的发展。
如果教师的心思都花在尖子生和后进生身上,那么损失的就是大头,而且对中等生也的确是一种不公平。
在工作中,教师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感倾斜度,有意识地让中等生发挥主体作用。
一旦这部分学生的潜能被调动起来,将产生巨大的能量。
2.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新学期伊始,从外地转来一位男生,几门功课中就属英语最差。
但他对自己要求很高,初中毕业一定要考省重点。
我中午不回家,于是中午就成了我们师生共同学习提高的时间。
他很争气,英语成绩进步很快。
受他的感染,班上其他英语比较薄弱的同学也纷纷利用业余时间找我补课。
由于层次不同,每天,我都要准备好几套辅导材料供他们使用。
我提醒自己绝不能对一个孩子马虎。
虽然很辛苦,但看到他们一天天进步,我收获更多的是幸福和快乐。
我常鼓励他们的一句话是:只要你努力了,就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