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既要“追求利润”、更要“超越利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文化】既要“追求利润”、更要“超越利润”
第一篇:【企业文化】既要“追求利润”、更要“超越利润”
【企业文化】既要“追求利润”、更要“超越利润”
发布日期:2010年07月07日
――华能人的核心价值观
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华能人始终把诚信、合作、进取、报国推崇基本理念和奉行目标。
在诞生、成长、壮大的二十多年里,始终坚持自己的行为准则: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真诚合作,实现双赢;追求卓越,创新进取;创造业绩,报效国家,奉献社会,回馈股东,逐步形成了与“三色公司”理念紧紧呼应的核心价值观:坚持诚信,注重合作,不断创新,积极进取,创造业绩,服务国家。
这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
华能的核心价值观的诠释:
坚持诚信是企业立身之本。
无论是生产还是建设,无论是开发还是收购,无论是财务还是营销,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无论是重要合作伙伴还是一般客户,无论是大股东还是中小投资者,总之,无论何时何地何事,我们都要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依章循制。
注重合作是企业生存之道。
要与政府合作、兄弟企业合作、投资者合作;抓住机遇要靠合作,迎接挑战要靠合作;企业发展遇到困难时要靠合作,企业发展顺利更要讲合作;完成任务要靠合作,保证发展更要靠合作;对自己有利时要想到合作,对自己不利时,为了长远利益更要合作。
不断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华能是年轻的企业,机遇和挑战并存,理想和差距同在。
只有在体制、机制、技术、管理上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变革,才能在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才能不断强大、长盛不衰。
积极进取是公司精神的精髓,是华能对待事务的态度。
“三千精神”是积极进取;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是积极进取;自找差距、自我
加压是积极进取;敢为人先、敢为人所不能更是积极进取。
创造业绩是华能的根本任务。
完成年度目标需要业绩,创造国际一流需要业绩,为股东带来回报需要业绩,促进电力工业的发展需要业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社会创造财富更需要业绩。
服务国家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我们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国有控股的公众公司,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服务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华能的核心价值观,是在总结、概括和提炼华能二十多年文化积淀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一的价值观,是“超越利润”的价值观,但绝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标的价值观。
六句话二十四个字,展示了华能坚定的理想信念,鲜明的政治态度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是时代赋予华能核心价值观特有的内涵,是华能人审视昨天、实践今天、展望明天的智慧结晶,是对华能企业文化的精湛诠释。
第二篇:利润、现金流量
合并利润表项目
一、营业收入减: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2010 33,954,939,08
21,441,837,54
131,236,358
2009 18,975,814,77
12,232,083,53
变动额 14,979,124,31
2变动(%)78.9379770
75.2917847
122.977102
99,209,754,006
58,856,428
72,379,930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二、营业利润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三、利润总额减:所得税费用
四、净利润
其中:被合并放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
五、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3,204,830,452 1,921,501,525 298,327,253 152,954,644 50,346,645 42,286,007 16,424,476
6,896,883,960 150,816,746 109,455,071 15,964,759
6,938,245,636 774,218,140
6,164,027,496 383,532,147
5,615,461,622 548,565,873
1.11
2,041,582,899 1,001,508,095 133,344,623 15,623,192 45,152,045-73,029,260 6,146,052
3,354,938,782 52,585,705 51,011,791 11,989,713
3,356,512,696 334,076,712
3,022,435,984 674,060,113
2,639,904,732 382,531,2
510.52 1,163,247,553 919,993,430 164,982,630 137,331,452 5,194,600 115,315,267 10,278,424
3,541,945,178 98,231,041 58,443,280 3,975,046
3,581,732,940 440,141,428
3,141,591,512-290,527,966
2,975,556,890 166,034,62
20.5
56.9777280
91.8608081
123.726496
879.023006
11.5046837
-157.902828
167.236203 105.574062
186.801795
114.568179 33.1538044
106.709947
131.748611
103.942367
-43.1011953
112.714555
43.4041981
113.46
0.5
(二)稀释每股收益
六、其他综合收益
七、综合收益总额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
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
5,620,036,673 2,633,250,444 2,986,786,229 549,697,381 382,897,359
166,800,022
1.11 5,706,558
0.52 9-6288179
11,994,737
113.4190.75056
5104.55675
4113.4258
3243.5625940
6,169,734,054 3,016,147,804 3,153,586,250
利润表的综合分析:
1.利润额增减变动分析:净利润是指企业所有者最终取得的财务成果,或可供企业所有者
分配或使用的财务成果。
上表中三一重工2010营业收入达到了33,954,939,086元,相比上年增加了14,979,124,312元,增幅为78.93797705%。
同时实现净利润6,164,027,496元,相比2009的3,022,435,984元,增长了3,141,591,512元,增长率达到了103.9423673%,增长幅度非常高。
从水平分析来看,三一重工的净利润增长主要是因为利润总额比2009增长了3,581,732,940元引起的,由于所得税费用比上年增长440,141,428,二者相抵,导致净利润增长了3,141,591,512元。
2.利润总额分析:利润总额是反映企业全部财务成果的指标。
它不仅反映企业的营业利润,而且反应企业的营业外收支情况。
上表中的三一重工在2010中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了3,581,732,940元,关键原因是三一重工的营业利润增加引起的,其2010的营业利润为6,896,883,960元,相比2009年的3,354,938,782元,公司的营业利润增长3,541,945,178元,增长率为105.5740628%;同时,三一重工的营业外收入的增加也是导致利润总额增长的有利因素,营业外收入的增加使利润总额增加了98,231,041元。
虽然营业外支出相比上年也有所提高,增加了58,443,280元,但三者综合一下,导致利润总额增加了3,581,732,940元。
3.营业利润分析:营业利润是指企业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税费、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变动净收益之间的差额。
它既包括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又包括企业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和对外投资的净收益,它反映了企业自身生产经营业务的财务成果。
上表中三一重工营业利润增加主要是营业收入和投资收益增加所致。
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加14,979,124,312元,增长率为78.93797705%。
根据其年报,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主要原因在于主导产品的经营再上新台阶,泵送事业部销售额达217亿元,挖掘机销售过万台,汽车起重机、路机产品销售增长率均超过100%。
同时投资收益的增加,导致营业利润增加了3,541,945,178元,虽然由于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都有所增加,但营业收入的巨大涨幅,仍然使得营业利润增加了3,541,945,178元,涨幅105.5740628%。
4.其他收益与综合收益分析:三一重工的2010的其他收益增长了11,994,737元。
而综合收益总额为6,169,734,054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为5,620,036,673元,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为549,697,381元。
收益总额比上年多了3,153,586,250元,增长104.5567543%
合并现金流量表项目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数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到的税费返还
受到其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2010
37,329,829,416
81,393,272 738,185,729 38,149,408,417 22,789,033,918
2009
111,417,588 952,380,256
增减额
19,100,697,204 18,229,132,21
2增减(%)
95.43699907
-30,024,316-26.94755517-214,194,527-22.49044178
89.190993 105.1736715 20,164,495,049 17,984,913,368
11,107,192,142 11,681,841,776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各项税费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数量净额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建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投资支付的现金
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取得借贷收到的现金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
受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2,205,043,482 2,315,155,195 4,091,051,570 31,400,284,167 6,749,124,249
131,598,587 29,360,554 353,820,632
550,076,502 1,064,856,277 4,426,177,948 185,556,021
2,280,160,001 947,098,273 7,838,992,243-6,774,135,966
119,944,989 6,874,506,184
6,994,451,174 3,451,467,765 1,413,063,124 1,311,099,303 6,175,630,149 818,820,980-10,265,922
1,183,996,166 1,228,542,644 1,964,838,526 15,484,569,479
4,679,925,570 64,128,585 17,344,497 141,574,953 270,490 223,318,527 1,997,188,326 181,358,278
102,976,055 2,281,522,659-2,058,204,132
3000000 4,004,534,891
484,148,633 4,491,683,525 4,997,987,405 1,098,767,424 128,637,519 6,225,392,349-1,733,708,824
-19,514,226 1,021,047,316 1,086,612,551 2,126,213,044 15,915,714,688
2,069,198,679
67,470,002 12,016,057 212,245,679
549,806,012 841,537,750 2,428,989,622
4,197,743 2,280,160,001 844,122,218 5,557,469,584-4,715,931,83
4116,944,989 2,869,971,29
3-484,148,633 2,502,767,649-1,546,519,640 314,295,700 1,182,461,784-49,762,200
2,552,529,804 9,248,304 86.23738364 88.4472799 108.2131186 102.7843539 44.21435017
105.2104954 69.27878623 149.9175345
203262.9716 376.8329307 121.6204596 2.314613397
819.7267005 243.5859912 229.1284796
3898.1663 71.6680306
5-100
55.72003537-30.94284788
28.60438826 919.2199859-0.79934239
-147.2294406
-47.39262526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加: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783,543,340 4,089,610,097 4,873,153,438
868,498,387 3,221,111,709 4,089,610,097
-84,955,047-9.781831293 868,498,388 783,543,341
26.96269072 19.15936538
现金流量表水平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三一重工2010现金流量比2009减少了84,955,047元。
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较上年的变动额分别是2,069,198,679元、-4,715,931,834元和2,552,529,804元。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比2009年增加了2,069,198,679元增长率为44.21435017%。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分别比上年增长89.190993%和102.7843539%,增长额分别为17,984,913,368元和15,915,714,688元。
由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大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致使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有了增长。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的增加主要因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了18,229,132,212元,增长率为95.43699907%。
根据利润表信息,2010营业收入增长率为78.93797705%,低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增长率,说明企业的销售收现情况有所改善。
公司当年收到的税费返还比上年减少了30,024,316元,幅度为26.94755517%。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的增加是因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了11,681,841,776元,增长率为105.173671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增加了1,021,047,316元,增幅为86.23738364%。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量比上年增加了4,715,931,834元。
远高于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
同时增加了证券市场的投资,投资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增加了844,122,218,增长率为819.7267005%,结合资产负债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目分析,可知公司增加了对该项目的投资。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的增加主要来自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增加了549,806,012元,增长率为203262.9716%,还有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增加了212,245,679元,增长率为149.9175345%。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年增加2,552,529,804元,主
要因为筹资活动现金流入的增加额比筹资活动现金流出的增加额大。
第三篇:智能手机利润
智能手机利润
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行业的运营利润达90亿美元,而苹果公司独揽其中91%的份额。
据统计,苹果公司的运营利润为81.9亿美元。
苹果独揽全球智能手机市场91%利润份额
Vivo 和OPPO公司分别排在第三和第四名,各占2.2%的利润份额。
这两家公司通过低价销售高规格智能手机的销售策略,成功实现了快速增长。
2017年7月10日,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17年6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1~6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2.16亿部,占到了同期国内手机出货量的90.5%。
在国产品牌手机的攻势下,国外手机品牌仅占了不到10%的份额。
来自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报告同样证实了这一趋势。
IDC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0.8%,华为、OPPO、vivo等国内厂商均超过苹果,占据销量前三甲,苹果和三星等国际大厂在中国的出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但是占据了高额出货量的国产手机却并不能笑到最后,因为供应链受制于人,最终只处于“薄利多销”的境地,赚些辛苦钱。
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苹果、三星仍然在营业利润上远超国内手机品牌。
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售业务的运营利润为122.1亿美元。
其中,苹果占83.4%,约为101.8亿美元,可谓一骑绝尘。
第二名三星三星仅占12.9%,约为15.8亿美元,低于上年同期的21.9%,也被苹果拉大了差距。
不过,根据数据看,苹果三星仍然是最赚钱的手机品牌,利润占比高达整个行业的96.3%。
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华为的销售额为64.7亿美元,OPPO的销售额54.1亿美元。
运营利润方面,华为为2.26亿美元,OPPO反06-08 14:12据市场研究机构超华为,达到2.54亿美元。
华为与OPPO的运营利润总和不到5亿美元,不及苹果的1/20,
三星的1/3。
在利润份额方面,中国最好的三家企业华为、OPPO、vivo的利润份额分别为3.5%、4.7%和4.5%,远低于苹果的83.4%和三星的12.9%。
Strategy Analytics特别指出,苹果、三星、华为、OPPO、vivo这几家主流品牌的利润份额总和是大于100%的,这意味着还有很多手机品牌是处于亏损状态的。
苹果以全球13.7%的市场占比拿下了全球智能手机利润的83%,而拿下全球市场占比高达86.1%的Android,其全球手机利润貌似不到17%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0.8%,华为、OPPO、vivo等国内厂商均超过苹果,占据销量前三甲,苹果和三星等国际大厂在中国的出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但是占据了高额出货量的国产手机却并不能笑到最后,因为供应链受制于人,最终只处于“薄利多销”的境地,赚些辛苦钱。
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营业利润为537.72亿美元,其中苹果利润为499.97亿美元,占比高达79.2%;三星利润为83.12亿美元,占整体14.6%;华为营业利润为9.29亿美元,占比1.6%;而OPPO营业利润为8.51亿美元,占1.5%;vivo营业利润为7.32亿美元,占比1.3%。
对于中国手机企业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供应链之痛。
一部智能手机的重要元器件组成包括芯片、屏幕、内存、闪存、摄像头芯片等,几乎全被国际大厂垄断,中国企业并没有发言权。
在强劲的需求带动下,上游厂家们赚得盆满钵满,而出货量大的国产厂商最终只是处于“薄利多销”的境地。
在手机芯片方面,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整个安卓手机芯片市场主要被高通、联发科、三星和华为海思四家瓜分。
其中,高通骁龙芯片凭借着领先的技术优势,成为三星和众多国产手机厂商旗舰机的首选,其芯片供应数量总占比超过了50%。
紧随其后的是联发科和三星,而华为海思麒麟芯片排名第四,数量总占比近6%。
而在手机屏幕方面,OLED面板一直以来都主要由三星显示器一家主导,虽说京东方、国显光电、和辉光电、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国内面板厂商开始加大生产规模,但国内面板厂商在这方面产量偏小却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三星仍占据智能手机行业OLED屏幕市场的90%以上。
而三星除了给自家旗下的产品供应以外,业内还有消息传出,苹果与三星新增了6000万块OLED面板的供应合同,加上去年底的供应数量,总计供应达到1.6亿块。
这就意味着,三星OLED面板的产能基本被苹果和自身包办了。
事实上,三星不仅在屏幕市场算无冕之王,其在内存和闪存方面也拥有市场定价能力。
从供应端看,目前全球范围内从事NAND闪存颗粒的厂商有很多,但仅三星、东芝(T oshiba)、英特尔(Intel)、海力士(SKhynix)、美光(Micron)和闪迪(SanDisk)六家,就几乎垄断了全球大部分闪存市场。
从2016年第二季度开始,以SSD固态硬盘为代表,包括固态硬盘、内存条、U盘甚至闪存卡在内的整个内存行业,开始缓慢涨价。
进入2017年后,涨价的势头并没有停止,整个存储行业反而掀起了新一轮的大幅涨价潮。
6月下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线下走访十多家销售商家以及采访业内人士了解到,固态硬盘等存储产品大幅涨价的原因是供需失衡,但也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此轮涨价背后并非完全由市场供需决定,也不排除部分NAND Flash供应商有意为之。
有数据显示,目前较大的摄像头芯片供应商主要有八家,分别为索尼、三星、豪威科技(OV)、格科微、思比科、比亚迪、海力士和奇景。
其中,国内厂商豪威科技主要生产入门级和中端的摄像头芯片;三星主要为自家智能手机供货,而索尼则主要专注于中高端手机。
索尼由于其极高的画质和先进的功能,几乎所有厂商都对索尼的摄像头芯片趋之若鹜,诸如苹果、三星、华为、小米、OPPO、vivo 等终端品牌旗舰机型上无一例外。
“索尼摄像头芯片在高端手机市场中处于寡占地位,目前索尼在该领域占有将近50%的市场,几乎每家手机厂商都想用索尼的产品。
”一位不便具名的电子行业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与高端市场相比,低端摄像头芯片市场几乎被国产芯片厂商瓜分,其中,格科微可谓一家独大,市场占有率约七成。
但随着低端产品利润日趋下降,格科微、思比科等厂商近年来也不得不拓展中高端市场。
不过,想要切入格局相对稳定的中高端市场并不容易。
此前,为彻底打开5M摄像头芯片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格科微曾将5M 1/5芯片单价由0.82美元降低至0.73美元,而当时其他厂商同规格芯片单价均在0.8美元以上。
据上述电子行业分析师透露:“索尼摄像头芯片的单款产量大,可以压低制造成本,以半导体的行业水平来看,公司的毛利应该在七成左右,而国产摄像头芯片厂商一般都生产中低端手机部件,毛利应该在四至五成。
事实上,三成以下可能就赚不到利润了。
”
第四篇: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企业永恒的宗旨
企业只追求利润最大化吗?企业为什么要追求利润最大化?除了利润最大化,企业还可以追求收入最大化,股利最大化,以及短期利润最大化。
但是在传统的微观经济学中依然假定企业是理性的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组织,因此,这里的基本假定是,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企业如果不追求利润,那么,企业不盈利将导致企业在长期内无法得到投资者的支持,没有利润,企业也无法长期生存。
所以,利润最大化是企业永恒的宗旨。
那么,怎样使企业达到这样的目标?下面将给出数学分析,解得企业达到利润最大化时的条件:
设π为利润,Q为企业产量,TR为企业总收益,TC为企业总成本,则
π(Q)= TR(Q)− TC(Q)
利润极大化的必要条件是π对Q的一阶导数为零。
dπ(Q)/dQ=dTR(Q)/dQ-dTC(Q)/dQ=0
dTR(Q)/dQ=dTC(Q)/dQ
而TR对Q的一阶导数就是dTR(Q)/dQ-边际收益MR,同样,dTC(Q)/dQ就是边际成本MC。
所以,当MR=MC,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极大。
那么为什么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表明企业的最后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
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这时,对该企业来说,还有潜在利润没有得到,企业增加生产是有利的,也就是说目前没有达到利润最大化。
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表明企业生产的最后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的成本。
这对该企业来说就会减少利润,继续生产和销售得不偿失,因此企业有必要减少产量。
因此,无论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还是小于边际成本,企业都会调整其产量,说明只有在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时候,企业就不会改变其产量,即达到了最理性状态,不存在调整产量的动力,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简言之,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即边际利润=边际成本:
1.当MR>MC,此时表明企业每多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得收益大于所费成本,企业还有潜在利润可得,不是利润的最大化。
2.当MR<MC,此时表明企业每多生产一个单位所得收益小于所费成本,存在亏损,不是利润的最大化。
3.MR=MC,此时表明企业把该得到利润都得到了,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
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这个规律:假设一个企业生产一单位产品增加的收益(边际收益)为10元,边际成本为9元。
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赚了1元。
这时,企业一定要增加生产。
它增加生产就表明原来的产量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即没有把该赚的钱赚到。
反之,如果边际收益为9元,边际成本为10元。
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赔了1元。
这时,企业一定要减少生产。
它减少生产就表明原来的产量也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即赔了。
当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比如都为9元)时,企业既不增加产量,也不减少产量,说明它对这种产量,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在现实中,也许许多企业家并不了解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也并没有刻意追求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相等。
但是它总是在起作用,但了解这些规律更有利于我们自觉地按规律办事,避免盲目性和在摸索这一规律中的弯路和浪费。
第五篇:经济利润文档
小升初经济利润问题
1.件商品按30%的利润率定价,后为了提高销售,按定价打八折,结果每件商品仍可获利4元。
这种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2、张先生向商店订购了每件定价100元的某种商品80件,张先生对商品经理说:“如果你肯降价,那么每降价1元,我就多订购4件。
”商品经理算了一下,若减价5%,则由于张先生多订,获得的利润反而比原来多100元。
问:这种商品成本是多少元?
3、有大小两筐苹果,大苹果与小苹果的定价比是5:4,其重量比是2:3,把两筐苹果混合在一起成100千克的混合苹果,按单价为每千克8.8元出售,若销售价格不变,大小两筐苹果原单价各是多少元?
4、甲乙两种商品,甲商品的成本是125元,乙商品的成本比甲商品低16%,现用以下销售方案:甲商品按30%的利润率定价,乙商品按40%的利润率定价;请问:按这种方案出售能赚多少钱?
5、超市购进一批服装,每件售价60元,卖出的服装每件降价
3后,超市收回全部成本后盈利160元,剩下81全部出售,又盈利4860元。
这批服装的总成本是多少元?1016、小明妈妈昨天销售2台电脑,售价都是4800元,妈妈说:“第一台比原价提高20%出售,第二台比原价降低20%出售,赚的钱和赔的钱正好抵消,白忙一天。
”请从数学角度分析小明妈妈的话是否正确?
7.一家商店决定将一批苹果的价格降到原价的70%卖出,这样所得利润就只有原计划的1。
3已知这批苹果的进价是每千克6元6角,原计划可获得利润2700元,那么这批苹果共有多少千克?
8.某商场国庆节进行促销活动,商场对顾客实行优惠,若一次购物不超过200元,则不予优惠;若一次购物超过200元,但不超过500元,则按标价给予9折优惠,若一次购物超过500元,其中500元按上述9折优惠,超过500元的部分按八折优惠,某人两次购物分别付款160元和450元,如果合起来一次购买同样多的商品,他可以节约多少元?
9、王大妈最近在医院做了一次手术,花去医药费25000元,王大妈参加了农村医疗保险,医药费具体报销的办法是:全年票计医药
费总额超过4000元(4000元以下不报销),凡4001~10000元的部分报销50%,10001~20000元的部分报销65%,20001元以上部分报销80%,王大妈可以报销多少元?
10、某商场出售某种文具,每件可盈利2元,为了支援贫困山区,现在按原售价的7折出售给一山区学校,结果每件盈利0.2元(盈利=售价—进货价)。
问该文具每件的进货价是多少元?
11、水果公司购进苹果5.2万千克,每千克进价是0.98元,付运费等开支1840元,预计损
耗为1%。
如果希望全部进货销售后能获利40%。
每千克苹果零售价应当定为多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