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三章+物态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波和冰的熔点不同
观察到的不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23·江苏一模] 如图是小阳同学利用玻璃瓶、玻璃管、塞子、
适量水自制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温度计的原理是玻璃瓶的热胀冷缩
B.温度计是将温度转化为水柱的长度
C.为了使现象更明显可以将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管做长一些
热时间,可以适当提高水的初温、给烧杯加盖子、适当减少水的质量等.
4.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晶体熔化特点”的实验.
(1)小聪用手握冰块,一会儿看到有部分冰化成了水,并感觉手
冰在熔化的过
很凉,据此现象,请你提出一个与熔化相关的猜想:_______________
程中会吸收热量
______________.
固态氢
固态水银

−259 ℃
−39 ℃
1 515 ℃
固态酒精


−117 ℃
1 064 ℃
3 410 ℃
A.在−268 ℃时,氢是固态
B.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
C.钢掉入纯金水中一定不会熔化
D.水银温度计在−40 ℃时不能使用
4.[2022·重庆B卷]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大量中华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
吸热
放热
相同点:熔化都要______,凝固都要______.
不同点:
晶体
非晶体
①______有熔点或凝固点,________没有熔点或凝固点.
不变
上升
②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______,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
下降
在凝固过程中温度______.
(3)应用:
吸热
①利用熔化______可降低周围的温度.
所反映的是放入温度较低的水中的情况.
考点二 物态变化
【例2】 [2023·内江] 人类对物态变化的认识是从水开始的,下列属于
液化现象的是( C )
A.水蒸气在松枝上形成冰晶
B.温暖的阳光里,冰化成潺潺的流水
C.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瓶表面出现小水珠
D.冬天,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解析] 水蒸气在松枝上形成冰晶,是由气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华现象,
D.为了使现象更明显可以将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管做得粗一些
2.[2023·山西] 西周晋侯鸟尊是中国青铜器中罕见的珍品,是山西博物
院的“镇院之宝”(如图所示).制作鸟尊等青铜器时,先用泥土制成“内
范”,在其外部涂适当厚度的蜡,将蜡雕刻成所需形状,称之为“模”,然
后在“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范”.通过加热使蜡液流出形成空腔(模
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解析] 由题图可知,甲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一直升高,不能确定其是
否发生了熔化,因此不能判断其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乙物质在段温度
保持 ℃不变,说明乙物质为晶体,熔点为 ℃,段是乙物质的熔
化过程,乙物质在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吸热但温度不变,A、B、D
(3)液化:
降低温度
①两种方法:__________;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体积.
变小
②应用:气体液化,使其体积______,便于贮存和运输.例如,煤气罐中
的液化气.
3.升华和凝华:
升华 吸热
(1)概念:固态

气态.
凝华 放热
(2)应用:
吸热
①升华:利用干冰升华时______降温,可进行人工降雨、冷藏食品等.
霜、冰花
②凝华:冬天的__________等,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体冰晶.
典例精析
考点一 温度和温度计
【例1】 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象征了温度
的变化,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如图甲是
一个自制温度计,把它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可观察到细管中
A.初春,冰雪消融汇流成溪
B.盛夏,冰棒周围出现“白气”
C.金秋,阳光照射迷雾散去
D.寒冬,双溪水库水面结冰
考点三 物态变化图象解读
【例3】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温
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C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
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水烧开后纸盆不会烧着,因为酒精灯的火焰温度较低
C.纸盆上方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D.水烧开后温度保持不变,且持续吸热
9.如图所示,在烧瓶中注入刚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
倒置,再用冷水浇烧瓶的底部,可以看到水又重新沸腾起来.
该实验现象说明( D )
A.沸腾过程需要吸热
B.沸腾过程需要放热
C.水的沸点与环境温度有关
A不符合题意;冰化成潺潺的流水,是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
B不符合题意;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瓶表面出现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
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C符合题意;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
会干,是冰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2023·自贡] 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A )
(3)要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需要收集哪些证据?_____________
温度计记录不同时刻下冰的温度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聪又探究了海波的熔化特点,并对比了冰的熔化实验.在熔化过程
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中:海波与冰相同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
时发生
一定
任何
______温度(沸点)
______温度
缓慢
剧烈
______
续表
汽化方式
特点比较
影响因素
温度变化
共同特点
沸 腾
蒸 发
温度
表面积
供热快慢、液面上方气 液体的______、________、
空气流动速度

液面上方的______________
保持不变
__________
降温制冷
汽化
吸热
都是______现象;发生时都要______
[解析] 由图象可知,水沸腾后,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3)进一步分析可知,___组所用水的质量较小.
[解析] 如图乙,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组的水升温快,组的水升温慢,
所以组所用水的质量较小.
当地气压
(4)a、b两组所测水的沸点均不是100 ℃,这是由于__________(选填
“实验误差”或“当地气压”)引起的.
>
zd
<
>
/zd
<
>
zd
<
>
/zd
<
5.在炎热夏季无风的环境中,剥出冰棒后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会冒“白气”.小
明和小强分别画出甲、乙两幅图来反映冰棒周围“白气”的情形.则下列有
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图甲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B.图乙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C.吃冰棒解热是熔化过程,吸热
(2)实验中,小聪把装有正在熔化的冰的试管从热水中取出,在
安全前提下,放进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的冰会停止熔化.请你说明原因:
冰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相同,冰不能吸收热量,所以冰不会熔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要用秒表和
错误,C正确.
3.[2022·衡阳] 下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
以判断( B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
C.第10 min时,该物质已完全熔化
D.该物质在10 ∼ 25 min内没有吸收热量
考点四 物态变化中的实验探究
【例4】 [2023·临沂] a、b两个实
会偏小;丙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液柱的液面与 ℃相平,所以
示数为 ℃.
1.[2023·北京] 小强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
在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
口,这就做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小
强将简易温度计分别放入温度不同的水中,观察

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丙所示,则图____
(2)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①估: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量程
②看: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被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______.
容器底
容器壁
③放: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接触________或________.
稳定
④读:要稍等一会儿,待示数______后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
液面
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______相平.
验小组用相同的酒精灯探究水沸腾前
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所用实验装置如
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
如图乙所示.
液化
(1)实验过程中,烧杯口出现的“白气”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
结果.
[解析] “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小水珠.
不变
(2)由图象可知,水沸腾前温度不断升高,沸腾后温度______.


液面的位置缓慢变____;在读数时,乙图中的___(选填“A”“B”或“C”)
20
方法是正确的;请读出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温度计的单位是
摄氏度).
[解析] 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把自制温度计从热水中取出,
再放入冷水中,温度降低,煤油遇冷收缩,液面的位置缓慢变低;在读
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相平,俯视读数会偏大,仰视读数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瓶冰知冬寒,霜露欺远客”,露是冰熔化形成的
zd>
<
>
/zd
<
>
zd
<
>
/zd
<
B.“照水冰如鉴,扫雪玉为尘”,冰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
zd
<
/zd>
<
>
zd
<
>
/zd
<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雪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
zd
<
>
/zd
<
>
zd
<
>
/zd
<
D.“霜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知识梳理
一、温度及其测量
1.温度:
冷热程度
(1)定义: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
冰水混合物
(2)摄氏温度 ℃ 的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____的温度定为0
沸水
摄氏度,______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
2.温度计:
液体热胀冷缩
(1)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解析]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如果水的沸点低于 ℃,
这是由于当地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引起的.
(5)对实验进行评估可知,b组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过长,你给他们
适当提高水的初温
的合理化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一条即可).
[解析] 对实验进行评估可知,组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过长,要缩短加
具),在空腔中倒入青铜液,待青铜液冷却后,打碎“外范”和“内范”,就
得到与“模”一样的青铜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将蜡加热到液态是熔化过程,会放出热量
B.青铜液冷却到固态是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

C.青铜液冷却到固态是凝华过程,需吸收热量
D.青铜和蜡熔化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3.下表列出了几种晶体的熔点,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⑤记:读数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3)体温计:
∼ ℃
. ℃
①量程:___________前要甩一甩,且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
读数.
二、物态变化
1.熔化和凝固:
熔化 吸热
(1)概念:固态

液态.
凝固 放热
(2)晶体和非晶体的比较:
D.冰棒从冰箱拿出后包装袋上出现的“白霜”属于凝固现

6.[2022·温州] 《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
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
上(如图).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 A )
A.升高湿纸的温度
B.增大湿纸的表面积
C.改变湿纸中的液体种类
D.加快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
D.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的气压有关
10.[2023·邯郸三模] 如图是制霜的两种方法.图
甲中把冰块放在装有适量食盐的易拉罐中;图乙
中将一块干冰放在金属勺子上.过一会儿就看到
易拉罐外壁和勺子表面都出现了白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两种方法中,霜的形成都是凝固现象
7.[2023·齐齐哈尔]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放热的是( D )
A.湿手被吹干
B.冰袋中的冰变成 C.樟脑丸消失
D.口中呼出的“白

气”
8.[2023·商丘二模] 如图在科学晚会上,小明把盛有水
的纸盆放在火焰上烧,表演“纸锅烧水”节目.下列有关说
法中正确的是( D )
A.水沸腾之前不会汽化
放热
②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结冰时______,使窖内温
度不会太低.
2.汽化和液化:
汽化 吸热
(1)概念:液态

气态.
液化 放热
(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汽化方式
特点比较
发生部位
温度条件
剧烈程度
沸 腾
蒸 发
内部和表面
在液体____________同
液体表面
只在__________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