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中学2025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中学2025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下列直线运动图象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B. C. D.
2.有关声音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其响度
B.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鼓面是为了改变其音调
C.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能分辨出《二泉映月》是用二胡演奏的,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声时音色不同
3.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哪个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A.老师讲话时声音要小一些
B.每位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4.下列常见的四个物态变化中,说法正确的是()
A.早晨的大雾,是汽化现象B.冰棒冒“白气”是升华现象
C.清晨小草上的露珠,是凝固现象D.冬天瓦片上的霜,是凝华现象
5.物理学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一些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图像表示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C.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变化的关系
D.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关系
6.如图所示,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
A.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
B.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
C.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慢
D.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在轨道上
7.下列光学器件所成的像为虚像的是
A.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
B.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C.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
D.投影仪屏幕上所成的像
8.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碟子中的酒精蒸发变少B.建筑工地上尘土飞扬
C.空气中PM1.5超标形成雾霾D.两个干净的铅块粘在一起
9.如图所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其中属于熔化过程的是
A.AB段B.BC段C.CD段D.AD段
10.下列描述的物态变化过程与水蒸气无关的是()
A.冬天屋檐下出现的冰锥,在太阳出来后开始熔化
B.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冷冻的矿泉水,一会儿瓶上会出现很多水珠
C.北方冬天晾在室外的衣服冷冻后也会变干
D.用电热水壶烧开时壶嘴冒出大量的“白气”
11.如图所示,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从月球返回到绕月轨道和返回舱进行对接()
A.以返回舱为参照物,探测器是运动的B.以探测器为参照物,返回舱是静止的
C.以返回舱为参照物,月球是静止的D.以月球为参照物,探测器是静止的
12.关于力和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逐渐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由于惯性,投出去的篮球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
C.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静止
D.一小孩推地面上的箱子,箱子未动,是由于小孩的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的部分家庭电路简化图,其中导线a是______线。
(选填“零”或“火”);小华在家里开着空调看电视,当妈妈打开电饭锅做饭时,家里的空气开关“跳闸”了。
则“跳闸”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14.身高1.65m的小赵同学距离平面镜2m,此时他的像距离他________m,当他走近平面镜,镜中的像的大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这时他从平面镜中看到身后的时钟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右图所示,则当时的时间是________点整。
15.图中的温度计是测量_____用的温度计,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此时该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
16.读出下列测量仪器的读数(数值及单位)并填入表中:
图甲物体的长度图乙秒表的读数图丙体温计的读数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7.(8分)在两只玻璃瓶中分别盛有无色的纯酒精和纯水,生活中我们常用闻气味或品尝的方法将它们区分开,还有什么方法区分它们呢?请你用八年级物理中学到的知识另外设计两种方法将它们区分开(只要求说出区分的方法并明确说出结论,不用叙述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
方法一:_____;
方法二:_____。
18.(8分)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该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
A.向纸板喷烟或雾
B.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点
C.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点
(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次数∠i ∠r
1 70°70°
2 45°45°
3 30°30°
(4)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具有________;
(5)若一束光射向平面镜发生反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________。
19.(8分)问题解决——测量电阻:
现有一个电压恒定的电源(电压值未知)、一个量程足够大的电压表、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一个阻值未知的定值电阻R x、一个小灯泡L(灯泡电阻未知)、一个单刀双掷开关S1、一个单刀单掷开关S2和若干导线。
当灯泡L和定值电阻R x串联在电路中时,请你利用以上器材测出灯泡L的实际功率P L。
请在方框内设计出实验电路图(电路连接好后实验中不能拆卸)______,并完成下列步骤:
(1)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______;
(2)______;
(3)利用上述测量值推导并写出泡L的实际功率P L的最终表达式______。
四、作图题
20.(8分)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两束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_______)
21.(8分)如图所示,a、b分别为一束入射光线和一束出射光线.请画出a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和与b对应的入射光线。
五、计算题
22.(10分)有一只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时水银柱长度为24mm,测沸水时水银柱长度为88mm,测热水时水银柱长度为56mm,求热水温度的实际值为多少?
23.(12分)一钢球的体积为50cm3.用天平称出该钢球的质量为237g。
(ρ钢=7.9×l03kg/m3,ρ煤油=0.8×103kg/m3)求:
(1)此钢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为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3)如果在空心部分注满煤油,则钢球的总质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详解】A.由图可知,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其斜率表示速度,斜率不变,说明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s—t图象不是直线,斜率不断变化,说明物体的速度在变化,做变速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s—t图象表示路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静止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s—t图象不是直线,斜率不断变化,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速度越来越大,物体做加速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详解】A.弦乐器发声的音调高低是由弦的材质、长度、横截面积、松紧度来决定的;在材质、横截面积、松紧度一定的情况下,改变其长度,可以改变音调高低;所以,演奏弦乐时,手指在弦上的位置不断变化,改变了振动弦的长短,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音调,故A错误.
B.大小不同的力击打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故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鼓面是为了改变其响度,故B错误;C.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
3、C
【分析】噪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详解】A.上课时,老师的讲话不是噪声,故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学生戴耳罩虽然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但老师讲课声音也听不见,不是合理的办法,故B不符合题意;C.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有效的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D.安装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详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再附着在尘埃上的液态小水滴,水由气态液化成液态,故A错误;B.冰棒周围的热空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故而形成“白气”,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露珠是液化现象,水蒸气夜间遇冷发生液化,故C错误;
D.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直接凝华而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A.水在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完全汽化后温度升
高,故不是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故A错误;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路程应随时间增加而增加,且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B正确;
C.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图示显示的是物距变大,像距变大,故C错误;
D.根据m=ρV可知,同一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故D错误。
6、C
【详解】小华先看到乙车的车头,后看到乙车车尾,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前运动.甲车有三种情况:如果甲车静止,乙车是向前运动的.如果甲车向前行驶,乙车也向前运动,乙车的运动速度比甲车大.如果甲车是向后倒车,乙车可能是静止、可能是向前运动、也可能是向后倒车(但是乙车比甲车的倒车速度小,即甲车的倒车速度较大);
故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C.
故选C
【点睛】
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甲乙两车之间一定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甲为参照物乙车是向前运动.甲车有三种运动情况,由甲车的三种情况判断乙车的运动情况.
7、C
【详解】A.针孔照相机属于小孔成像原理,因此成的是实像,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B.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不符合题意;
C.用放大镜看物体,利用的是光的折射现象中成虚像的情况;符合题意;
D.投影仪屏幕上所成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不符合题意。
8、A
【详解】分子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酒精蒸发变少是酒精分子扩散现象;尘土是颗粒,不是分子;空气中PM1.5是微粒,不是分子;两个干净的铅块粘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选A.
9、B
【解析】从图象可以看出,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50℃不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AB段为固体吸热升温过程,BC 段为该晶体处于熔化过程,为固液混合态,CD段已经熔化完毕,为液体升温过程,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0、A
【详解】A.冬天屋檐下的冰锥在太阳出来后开始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这是熔化现象,该选项的物态变化过程与水蒸气无关,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从冰箱中取出的冷冻矿泉水,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到温度较低的矿泉水瓶凝结成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在北方的冬天,室外冻得发硬的衣服中的冰逐渐升华变为水蒸气离开衣服,从而使衣服变干,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A
【详解】AC.以返回舱为参照物,探测器和月球的位置相对于返回舱不断发生变化,故A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B.以探测器为参照物,返回舱的位置相对于探测器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
D.以月球为参照物,探测器的位置相对于月球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B
【解析】A、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逐渐停下来,是由于阻力的作用,故错误;
B、投出去的篮球,由于惯性,篮球继续在空中飞行,故正确;
C、受平衡力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错误;
D、小孩推地面上的木箱,箱子不动,因此箱子受平衡力作用,故小孩用的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故错误.
二、填空题
13、零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详解】[1]两孔插座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控制灯泡的开关接在灯泡和火线间。
都可知导线a是零线,b是火线。
[2]家庭电路空气开关跳闸是因为电路中发生了短路或者接入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而造成干路电流过大引起的。
小华在家里开着空调看电视,当妈妈打开电饭锅做饭时,家里的空气开关“跳闸”了。
则“跳闸”的原因可能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14、4 不变9
【分析】
【详解】
[1]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小赵距离平面镜2m,他的像距平面镜也为2m,他的像距离他4m。
[2]当他走近平面镜,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
[3]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体的左右相反,因此当时的时间为9点整。
15、体温35℃~42℃37.6℃
【详解】[1]由图知,该温度计是测量体温用的温度计。
[2]最小刻度为35℃,最大刻度为42℃,则量程为35℃~42℃。
[3]此体温的分度值为0.1℃,示数为37.6℃。
16、3.14cm 5min37.5s(或337.5s)37.3℃
【详解】[1]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刻度对齐,右侧准确部分为读数为3.1cm,估读部分为0.04~0.06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3.14cm~3.16cm。
[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秒表的读数为5min37.5s。
[3]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C,示数是37.3 C。
三、实验题
17、见详解见详解
【详解】[1]方法一:根据相同条件下,酒精的蒸发快:将少量酒精和水分别涂在与玻璃板上,相同条件下,干得快的是酒精。
[2]方法二:相同质量比较体积:用天平测出相同质量的纯酒精和纯水,分别倒入量筒中测体积,体积大的是酒精;(或求出密度大小比较:用天平分别测量水和酒精的质量,用量筒分别测量体积,计算密度进行比较,密度大的是水)。
18、量角器 C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逆性45°
【详解】(1)[1]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要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故还需要量角器。
(2)[2]纸板表面发生的是漫反射,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点便于确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故选C。
(3)[3]由表中数据可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具有可逆性,因此会出现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
(5)[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法线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所以入射角为45°,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5°。
19、闭合S2,S1与b连通,记下电压表示数U1,
将S1与a连通,记下电压表示数U,再闭合S2,记下电压表示数U2。
2
21
10
() U U U
U R
【详解】[1]根据题目所给实验器材,及题目要求设计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1)[2]根据电路图将实物放置正确位置并连接如下图所示
(2)[3]要测出灯泡L 的实际功率P L ,根据所给实验器材,电压表可测灯泡两端的电压,根据公式2U P R =,需要知道灯泡的电阻R L ,可用伏阻法进行测量,闭合S 2,S 1与b 连通,记下电压表示数U 1,将S 1与a 连通,记下电压表示数U ,从而计算出灯泡的电阻R L ,再让灯泡L 和定值电阻R x 串联在电路中,根据所测其两端电压计算灯泡L 的实际功率P L 。
(3)[4]闭合S 2,S 1与b 连通,记下电压表示数U 1,将S 1与a 连通,记下电压表示数U ,U 为电源电压,U 1为R 1与L 串联时L 两端的电压,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1L 0U U I I R
-== 灯泡的电阻为
10L 1
U R R U U =- 灯泡L 的实际功率P L
221L 10
()U U U P U R -=
四、作图题
20、
【详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光路图如下:。
21、
【详解】由于光线a 是过凹透镜焦点的光线,故通过凹透镜后平行射出;光线b 是过光心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五、计算题
22、50℃
【分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一个标准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求出1mm 水银柱表示的温度,根据温度计在热水中的实际长度32mm (56mm-24mm )得出液体的温度.
【详解】水银柱24mm 时的温度是0℃,88mm 时的温度是100℃.所以1mm 水银柱表示的温度
10025/882416mm mm mm =-℃℃,热水中水银柱的长度56mm-24mm=32mm ,热水温度的实际值2532/5016
mm mm ⨯=℃℃. 23、 (1)空心的;(2)20cm 3;(3)253g
【详解】解:(1)钢球中钢的体积为
333237g 30cm 7.9g/5cm
0cm m V ρ=<==钢钢钢 所以此钢球是空心的。
(2)钢球空心部分体积为
33350cm 30cm 20cm V =-=空
(3)空心部分注满煤油的质量为
330.8g/cm 20cm 16g m V ρ==⨯=空煤煤
所以,空心部分注满煤油后钢球总质量为
237g 16g 253g m m m =+=+=总球煤油
答:(1)此钢球是空心的。
(2)空心部分的体积是20cm3。
(3)如果在空心部分注满煤油,则钢球的总质量为25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