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赣州三中中考历史章节复习巩固练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限时:______分钟
一、选择题
1.(2020·改编题)“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应是( )
A.刘备B.孙权
C.诸葛亮D.曹操
2.(2019·吉安模拟)曹操征服了黄河流域,随之统一了中国北部。
然而,________成为他的一场灾难,在这场战争中他被年轻的孙权打败,结束了其在长江流域建立权威的意图,文中空白处应填写( )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3.(2018·无锡中考)如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判断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顺序正确的是( )
A.蜀、吴、魏B.魏、蜀、吴
C.魏、吴、蜀D.吴、魏、蜀
4.(2019·北京中考)以下示意图反映出( )
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D.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5.(2019·青岛中考)“汉帝国崩解后,中国陷入一段黯淡无望的长期动乱时代。
豪强兼并所引起的社会不安仍未解决;甚至在一连串政治斗争激化下,导致战事连绵不断,胡人入侵,使社会秩序彻底瓦解。
”这段“长期动乱时代”是( )
A.春秋战国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五代十国时期
D.辽宋夏金元时期
6.(核心素养题·时空观念)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魏晋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经济高度发展和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7.(2019·安徽中考)如图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
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
A.源于自然灾害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阻碍民族交融
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8.(2019·赤峰中考)“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这则材料说明的是( )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目的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意义
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结果
9.(2019·宜春模拟)《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 A.两汉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B.东晋南朝时期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
C.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赶上北方
D.宋代我国经济重心正式转移到南方
10.(2019·聊城中考)迁都洛阳后,北魏孝文帝亲自到鲁城(今山东曲阜)祭祀孔子,封孔氏四人为官,并命兖州刺史修复孔子墓。
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统一黄河流域B.开发江南经济
C.笼络守旧势力D.学习先进文化
11.(2019·桂林中考)下表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改用汉姓的情况。
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利于( )
鲜卑姓拓跋独孤步六孤勿忸于贺赖拔拔丘穆陵尉迟
汉姓元刘陆于贺长孙穆尉A.政权分立B.江南开发
C.南朝稳定D.民族交融
12.(2019·玉林中考)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触。
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
B.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13.(2019·抚州模拟)如图为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可以用于研究下列哪一历史主题( )
A.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城市生活
B.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服饰演变
C.三国两晋时期南方农业的发展
D.三国两晋时期北方的民族交融
14.(2020·原创题)“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下列与《三字经》中的这段话所概括的历史不相符的是( )
A.东晋结束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南朝”
B.北魏曾经统一黄河流域,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统称“北朝”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D.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15.(2020·原创题)208年,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通过火攻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
16.(2020·改编题)西晋末年,大量人口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 ) 17.(2019·江西模拟)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
( )
三、综合题
18.(2019·临沂中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较早进行汉化改革的皇帝,他在公元496年,领头把复姓拓跋改为元,从此他的姓名就成了元宏。
其他如独孤氏改姓为刘,步六孤氏改姓为陆。
当时鲜卑民族改姓达一百多。
——摘自中新网材料二“太和改革”由孝文帝亲自设计和主导,基本上取得了成功。
一方面
是因为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是先进文化、制度对落后文化和制度的取代;另一方面,孝文帝本人的改革意志和决心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改革面临保守派阻挠和挑战的时刻,孝文帝始终坚定改革方向不动摇,对破坏改革的势力进行强有力打击,扫除改革障碍,同时他还注意选贤任能,培养改革中坚力量,推动改革持续不断向前迈进。
——摘编自《北京日报》(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实行的哪一项汉化措施?请你再列举出两项他所实行的其他汉化措施。
(2)因当时北魏孝文帝的年号是太和,这场改革也被称为“太和改革”。
这场改
(3)根据材料二,谈一谈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今天的改革有哪些重要启示?
参考答案
1.D 2.D 3.B 4.C 5.B 6.A 7.B 8.A 9.B 10.D 11.D 12.D 13.D 14.B 15.T 16.F 17.T
18.(1)改汉姓。
说汉话、穿汉服等。
(2)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改革是富国强兵之路;改
革是社会进步的一大动力;开拓创新才能与时俱进;唯改革创新者胜等。
(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