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第四单元 第2课时语文

合集下载

2019年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月亮》优秀课件(65页)

2019年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月亮》优秀课件(65页)

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本 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时间
秋天的一个夜晚, 人物
在苍山洱海旁,
“我”和阿妈
地点
“走月亮”。
事件
思考课文分为哪几部分,根据每一部分的意思,小 组讨论全文的层次划分。
第一部分(第 1-3 自然段):“我”和阿妈在“小路上”走月亮。 第二部分(第 4-5 自然段):“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 第三部分(第 6-7 自然段):“我”和阿妈在“田埂上”走月亮。 第四部分(第 8-9 自然段):写走月亮带给“我”的感受。
闻到
收了豆,栽上水稻, 看,稻谷就要成熟了, 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 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看到
拟人 稻田 比作 银毯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 出了月光下稻田的样子。
我和阿妈走在田埂上,闻着果子的甜香, 看到一幅丰收的景象!
仿写一个比喻句。
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枫像叶 一只小小。的手掌
小组合作说一说 (课后第二题)
( 运载 )许多新鲜的花瓣。
三、如果你和妈妈走月亮,你想去哪里?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 什么?想到了什么?
提示:可以仿照着课文第6自然段写 一写。
组词:风俗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是中华民族古老的风俗习惯。
识字游戏 我和阿妈走月亮
风俗 葡萄
牵手
鹅卵石 庄稼
跃出
词语解释
汩汩:水流动的声音 或样子。
*水车又转动了,河水 汩汩地流入田里。
风俗:指个人或集体的 传统风尚、礼节、习性。 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 日习俗、传统礼仪等等。
*我国每个传统节日都 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同学们,你和妈妈一起在月光下散过步吗? 月光下是一幅这样的场景呢?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13 夜莺的歌声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第一课《夜莺的歌声》二、教学目标:1、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默、盘问、口哨、埋伏、凝神、烧毁”等问题;会用“宛如、兴致勃勃”造句。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勇敢、机智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4、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1.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之间相互照应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课件,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

2、没见过“杜鹃、夜莺”的同学,通过查字典,了解一下这两种鸟。

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流程:创设情景,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测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练习——课堂小结,提升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步:创设情景,展示目标(一)谈话导入:战争是无情的,是残酷的,它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极其惨重的损失。

在古今中外的战争中,侵略者总是没有好下场的。

保家卫国的勇士们,上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下有七八岁的孩童,他们不怕牺牲,不怕流血,千方百计地打击敌人,有些侵略者直到全部被消灭了,还不知道是怎么落入了抵抗组织巧妙地设下的陷阱中的。

不信,我们一起学习《夜莺的歌声》这篇课文。

(二)、出示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第二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文。

2、再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的每个段落概括大意。

第三步:检测自学情况1.检查自学生字情况2.检查自学词语情况。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的每个段落概括大意第四步:教师精讲点拨学习课文第一段:1.在这一段中你了解了什么?2.怎样理解课文中的几句话:(1)“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搭拉着两条腿。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四》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本节课主要围绕着语文素养的提升展开。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也有所提高。

本节课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有所提高,但仍然需要指导和培养。

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自己的语文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2.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教学材料,如PPT、教学课件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相关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者游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PPT或者教学课件,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者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四单元 14 故乡 第2课时 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四单元 14 故乡 第2课时 教案(表格式)
提示:我的愿望是“茫远”的,实现自己的这一希望又是非常艰巨的。
2.“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的含义是什么?
总结:“手制的偶像”比喻“我”的主观愿望。如果说闰土是用泥塑木雕的偶像来麻木自己的话,那么“我”则是用“希望”来安慰自己。
3.“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总结: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
4.请你说说本文的主旨。
提示:(1)时代说:这篇小说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
(2)隔膜说:
(3)创造说:
课堂小结:
通过《故乡》的学习,我们明白,哪怕就在悲凉之中,压抑之中,孤独之中,迷惘之中,绝望之中,仍不要放弃对新生活的希望和追求。
学生朗读课文,品味与思考,预期引导:
课时计划
课题
14故乡
课时
2
班别


时间




知识与能力:1.掌握“晦暗、瓦楞、潮汛”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了解对比的写法和在记叙中运用议论的作用。
2.学会辨析段的类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要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形象。故乡萧索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
通过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败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
8’
7’

广西2019年中考语文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二记叙文阅读课件

广西2019年中考语文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二记叙文阅读课件

为一个短语或一句话。
(2)深层含义:①分析标题的修辞义。将标题中运用的修辞手
法还原后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有些文章题目中运用了修辞手法,
这就要先将它的本义还原后再作分析。②分析标题的双关义。③
分析标题的象征义。④分析标题和文章内容、作者情感之间的关 系。
3.考向1:(2017北部湾经济区25题)本文的标题“笨拙的土豆”有怎 样的含义?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和第⑨段“偶尔,我会想起火车上遇到的那个人。”一句照应。
考点 5
方法指导
概括文章主旨(2012南宁.25)
(1)标题提示法,即从文章的标题上窥视出文章的中心主旨。 (2)首尾归纳法,即从文章的首尾段落中归纳出文章的中心主旨。 (3)段意串联法,即汇总每段的中心句概括出文章的中心主旨。
(4)重复即中心法,即从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中发现文章的
中心主旨。 (5)层次顺序分析法和关键词归纳法。 答题规范: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景物), 抒发/揭露了作者……的感情/思想(性格、精神、实质)。
5.(原创)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题。(3分)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设问】(2012柳州23题)根据文章内容,请你补充完整下面一段
【答案】A 回忆名画
A 听闻故事
B 探究土豆 C 想种土豆
爱吃土豆 C
考点 2
信息提取与概括(2017北部湾经济区.23)
【考情搜索】直接提取类:北部湾经济区:2017.23;原因概括类: 其他地市常考考点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走月亮》阅读答案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走月亮》阅读答案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

走啊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

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一声,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

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月光下,在坡头上那片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

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

是啊,旁边就是它浇灌过的田地。

在这片地里,我们种过油菜,种过蚕豆。

我在豆田里找过兔草。

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飞得好高。

收了豆,栽上水稻,看,沉甸甸地,稻穗低垂着头。

现在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

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中秋节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用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讲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的走着,走着。

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嗅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

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1.下面的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读一读,写下来。

(1)“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留着月光。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二次备课(共计11课时)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二次备课(共计11课时)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备课(共计11课时)王舍人中心小学任海燕单元备教学目标:1、认识29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正确读写2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4、了解所写动物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5、学习作者抓住动物的特点来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6、比较《白鹅》和《白公鹅》在表达上的异同之处,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

7、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兴趣,激发课外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4篇文学作品:前两篇《白鹅》、《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后两篇《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

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各有不同,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作者对动物的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

方法措施:1、引导学生通过充分地读书,体会每一种动物的特点,感受动物的可爱,体会几位作家语言的不同风格,比较文章表达上的不同特点。

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让学生抓住特点说、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3、引导学生发现作家语言的特点,体会作家表达喜爱之情的特别方式,把读与思、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课时安排:《13、白鹅》 2课时《14*、白公鹅》 1课时《15、猫》 2课时《16*、母鸡》 1课时《语文园地四》 5课时合计 11课时13白鹅教材分析《白鹅》这篇课文中,作者重点表现的则是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

刚把这只鹅抱回家时,从“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

继而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体会动物的有趣、可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白鹅》第二课时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白鹅》第二课时课件

不胜其烦: 胜:禁得起;烦:烦琐。 烦琐得使人受不了。
读一读6、7自然段,说一说:为什么作 者不胜其烦。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因为附 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过来,努力 地吃它的饭。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 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
之处。
(课后第4题)
鹅的
鹅的共同点
姿态 叫声 步态 吃相 称呼
鹅的共同点
白鹅
白公鹅
姿态 叫声 步态 吃相 称呼
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高傲地、挺着长长的脖子
引吭大叫
大声叫唤
大模大样
慢条斯理
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从从容容、不紧不慢
鹅老爷
海军上将
文章的相似之处
其一,在结构安排上,都是先介绍鹅的特点,再具体描写。《白鹅》以过渡 段统领全文,再从叫声、步态和吃相上叙述鹅高傲的特点;《白公鹅》则以“海 军上将”突出鹅的派头,接着描写这只白公鹅走路“慢条斯理、不慌不忙”和争 抢浅水滩的趣事。
角出场。它常. .傲. 然. 地. 站着,看见人. 走来也毫 不. 相. 让. ;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 颈. 子来咬你 一. 口. 。
把鹅的步调从容和鸭的局促不安形成鲜 明对比,更显出鹅的傲气十足,很是有趣。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
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 吃一口冷饭,再. 喝一口水,然. 后. 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
“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这三个 词从字面上看,都是很凶地叫,那么你认为作者是在讨厌 鹅吗? 想想假如这鹅会讲汉语,你想他会说什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四》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以春天为话题,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的活动,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插图生动,适合学生阅读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对春天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欣赏和描绘春天美景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能够通过课文中的描述,欣赏春天的美景,培养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想象。

四. 教学重难点1.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描述,欣赏春天的美景。

2.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想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春天的情境,引导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课文课件、课文插图、教学卡片、小组合作学习表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春天的美景,引导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的描述,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想象。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教学卡片上的相关题目,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文内容,创作关于春天的故事或诗歌,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欣赏春天的美景,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并将作品展示在班级群里。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并与同学交流一两组比喻人的习惯用语;体会冒号的用法,试着仿写一句话;通过比较,了解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2.练习写字,书写时能做到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3.积累、背诵古诗《蜂》。

教学过程板块一积累运用,体会妙用1.学习用动物比喻某一类人的词语。

(1)学生齐读“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词语,再开火车读。

(2)古语有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同学们知道人们常用“千里马”来指什么人吗?(指名回答:有才干的人)(3)学生分小组交流,试着说说这些词语分别指哪类人。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词语意思进行讲解)千里马:比喻有才干的人。

老黄牛:比喻默不作声、踏实工作的人。

百灵鸟:比喻歌声甜润、清脆的歌手。

领头羊:比喻在团队中起主导作用的人。

小蜜蜂:比喻勤劳的人。

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

变色龙:比喻在生活中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或者比喻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

铁公鸡:比喻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

应声虫:比喻没有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哈巴狗:比喻没有骨气、摇尾乞怜的人。

(4)引导学生按照词语的感情色彩将词语分为褒义词和贬义词,并试着从中挑选两个词语造句,说说身边的人。

(指名学生分享造句成果)(1)我的同桌特别爱唱歌,是我们班的“百灵鸟”。

(2)他总是默默地为班级做事,真是我们班的“小蜜蜂”。

(5)拓展: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比喻人的习惯用语。

(提示:井底蛙、糊涂虫、替罪羊)2.体会句子中冒号的用法。

(1)学生自由朗读“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中的例句,分小组讨论:句子中的冒号有什么作用?(指名学生回答,学生互相补充,教师相机明确)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或句子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如第一个例句:“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是提示语,用冒号引出“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表现猫“温柔可亲”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抓住短语中的关键词“活泼”“细心”“热心肠”,通过具体的动作、事例等仿写句子。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4课件:第2课 雷雨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4课件:第2课 雷雨
解释:
(3)我们是住在同一单元并且对门的两家人,可由于平时各忙各的,虽然 门.当.户.对.,却也很少往来。( × )
解释:
晨读自主任务
课堂深度学习
读写能力提升
课后素能精练
答案 (1) “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毫无 波折或挫折。这里用来形容“玉米市场”,不合语境。句中应改为“风平浪 静”。
真感情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是很难用“有”或者“没有”来武断地回答
的。
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很复杂的,这与他的特定身份有着很密切的关
系。传统的评价,几乎是众口一词地敲定:周朴园对侍萍先是“玩弄”,然
后是“抛弃”,继而又假装“怀念”,到最后竟是“失望和愤怒”。这一观
点,确有其根据,但也不能让人完全苟同。
晨读自主任务
课堂深度学习
读写能力提升
课后素能练
答案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烘托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结 合,烘托了人物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即将到来,对剧情 发展起铺垫作用;同时也感染、影响了读者,让人产生一种压抑感,把读者 带入戏中。
(2)“自然地”是鲁侍萍 30 年前形成的习惯,暗示了她的身份;“慢慢 地”表明了她内心的痛苦、矛盾。这两个动作,也勾起了周朴园的回忆,推 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 “如梦初醒”,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比喻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 刚刚醒悟过来。
(3) “门当户对”,指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相当,结亲 很合适。用在此处望文生义,误以为是“对门”的意思。
晨读自主任务
课堂深度学习
读写能力提升
课后素能精练
答案
真情只在追忆中
——周朴园复杂的感情世界 读罢《雷雨》,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问题:周朴园对鲁侍萍到底有没有

2019年最新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第二课时公开课课件

2019年最新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第二课时公开课课件

谢谢观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的词句
想一想
• 这些感受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第三次观看繁星: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 霎眼……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这几句写出了海上看星天的无比舒心,安 详和陶醉的感受以及与星星的知心之情。
练一练
• 作者重点描写的是第三次看繁星,那前两 次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 前两次的描写有铺垫作用,通过与前两次 的对比,更能表达作者现在的感情。
练一练
• 文中多出语句优美动人 • 请画出来并进行赏析
课堂总结
• 作者运用比喻,拟人, 排比等修辞手法,生 动形象地表达了对大 自然的热爱,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 化学式与化合价
考点一 化学式 [重点]
命题角度 化学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例1(2018·德州中考)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C )
A.银元素——AG C.4个水分子——4H2O
B.3个氧原子——O3 D.镁离子——Mg+2
【思路分析】 ①多个原子的表示方法:在其元素符号前加 上相应的数字。 ②多个分子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③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 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 电荷时,1要省略。
【思路分析】 此类试题解题时要抓住两个关键量,即相对 原子质量和1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
8.(2013·日照中考)地震过后,防疫部门常用到一种高效
安全灭菌消毒剂,该消毒剂可表示为RO2,主要用于饮用水 消毒。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则RO2 的化学式为( D )
A.CO2 C.SO2
7.(2015·济宁中考)下列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
发生变化的是( B )
①CO2+H2O===H2CO3
②NH4HCO3 ==△== H2O+CO2↑+NH3↑ ③2H2S+O2 =点=燃== 2S↓+2H2O
④2NaOH+CuCl2===Cu(OH)2↓+2NaCl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11.(2018·临沂中考)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分。人体内的钙主要以羟基磷酸钙 [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请计算: (1)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中钙、磷两种元素的原子 个数比是__5_∶__3__。 (2)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_3_9_._8_%_(精确到 0.1%)。
4.(2018·菏泽中考)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O_,它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 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A_l_2_O_3_。 写出空气中体积含量最多的物质,并标出元素化合价_N_0 _2 。
(2)从
中,选择适当的元素
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用语,一种复合肥__K_N_O_3_;④形成的 阴离子 _S_2_-_。
B.NO2 D.ClO2
9.(2018·临沂中考)下列有关醋酸(CH3COOH)的说法正确 的是( D ) A.醋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醋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1 C.醋酸属于氧化物 D.醋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0.(2018·东营中考)丁基锂(C4H9Li)是橡胶合成工业中一种 常用的试剂。白色粉末,熔点-95 ℃,沸点80 ℃,遇水、 空气均易自燃。下列关于丁基锂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丁基锂是由4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锂原子构成的 B.丁基锂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75% C.丁基锂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燃烧,可以用水浇灭 D.丁基锂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考点二 化合价 [重点] 命题角度 化合价的计算 例2(2018·临沂中考)常温下,氯气与苛性钠溶液反应产 物是氯化钠、次氯酸钠(NaClO)和水。次氯酸钠中氯元素 的化合价为( B ) A.-1 B.+1 C.-2 D.+2 【思路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
5.(2017·潍坊中考)NaClO2广泛用于造纸工业。NaClO2中 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C )
12.(2018·泰安中考)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 等症状。如图为某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图中葡萄 糖酸锌化学式已不完整,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量是455,则葡萄糖酸锌化学式中 氢原子右下角的数字为__2_2__。 (2)若儿童1 kg体重每日需要0.5 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 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 kg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 服该口服液__1__支。
A.-1
B.0
C.+3
D.+5
6.(2013·日照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K2MnO4、KMnO4 、MnO2三者中Mn元素的化合价逐渐升高 B.NaCl 、Na2CO3、NaOH三者饱和溶液的pH逐渐变大 C.NH4NO3 、NaCl、CaO 三者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温度逐 渐降低 D.金、银、铜金属活动性顺序逐渐减弱
3.(2018·德州中考)从①熟石灰、②硝酸钾、③金刚石、
④小苏打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化学式): (1)常用于发酵粉的是 __N_a_H_C_O_3_。 (2)可用来裁玻璃的是__C__。 (3)可用作复合肥的是__K_N_O_3_。 (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C_a_(_O_H_)_2_。
D.①③④
考点三 化学式的计算 [重点]
命题角度 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例3(2016·日照中考)三氧化铬(CrO3)是酒驾测试仪中的主要 试剂,能与酒精(C2H5OH)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CrO3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6 B.CrO3属于纯净物 C.C2H5OH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5∶1 D.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018·潍坊中考)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C)
A.H2 C.2H
B.2H2 D.2H+
2.(2018·青岛中考)下列对化学用语中“2”所表示意义 的理解,正确的是( D ) A.Ca2+中的“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B.H2中的“2”表示两个氢原子 C.2Mg中的“2”表示两个镁元素 D.2NH3中的“2”表示 2 个氨分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