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山西省太原五中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原五中
2009—2010年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12月)
高二语文
命题人:张宇、韩红兵、王海燕校对人:韩红兵、王海燕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卷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手臂./胳臂.屏.弃/屏.息不差.累黍/一差.二错
B.翘.首/翘.楚乘.兴/乘.便怨声载.道/载歌载.舞
C.发难./刁难.着.迷/着.意强.取豪夺/博闻强.识
D.牢笼./笼.络淡泊./停泊.毛遂.自荐/半身不遂.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分析人士认为,日韩两国就竹岛(韩国称独岛)及附近海域归属问题发生的______,很难在短时间内轻易化解,但有望通过商讨解决。

②像孩童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阳光,作者目光是那样惊喜,着饱满的生气。

③在教师评价标准上,______要看学生考试分数,______不能只看学生考试分数,要防止“名师出高分”、“高分出名师”的片面评价现象的发生。

A.争端充溢既/又B.争端充斥既/又
C.争议充溢不仅/而且D.争议充斥不仅/而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本来大家商量好,届时一起提出反对意见,可到了经理室,他们几个竟然噤若寒蝉
....,只得由我独自“战斗”了。

B.晋北的天险雁门关被敌突破之后,太原大有奄奄一息
....之势,国人对华北紧张的形势都非常关心。

C.外援和主教练在转会费、出场费等问题上意见不合,虽经多方斡旋,但终至琴瑟失
...调.,不得不分手。

D.我们青年学生对那种“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的及时行乐的思想,理应予以摒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各家航空公司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机票价格一折再折,与航空公司密切关联的一些单位和行业,仍处于垄断或半垄断状态。

[来源:
B.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在中央党校近日召开“深化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高层理论研讨会。

C.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来源:Z&X&X&K]
D.高等教育产业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使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圆大学梦,又可
以筹措更多资金,帮助高校缓解教育经费不足的困难。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7题。

(9分,每小题3分)
藻类为生物燃料辟蹊径
科技的进步帮助人类解决了许多难题,但也“制造”出许多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

比如,粮食应该给人吃还是给车“吃”。

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近些日子却成了人们争议的焦点。

据英国《卫报》本月初报道,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自2002年至今年2月,全球一揽子粮食价格上涨了140%,而促成这一涨势的因素中,能源和化肥价格上涨因素只占15%,另外75%的推动因素,则要“归功于”美国与欧盟大力开发生物燃料。

油价高涨和随之而来的燃料危机,迫使人类不得不减少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生物燃料在一些国家便有了市场。

不过,近期国际粮价的陡然上涨,生物燃料对粮食资源的占用又招致了很多批评的声音。

一些人指责说,一方面是数亿人口陷入缺粮危机,甚至有很多人食不果腹;另一方面,有的国家却拿着穷人的口粮如玉米等农产品生产生物燃料,让富人开着跑车兜风。

这样的现实让人难以接受!
在世界粮价暴涨这一事实中,不管生物燃料的推力实际上有多大,它目前面临的处境都很尴尬,似乎有点进退两难。

而英国《金融时报》近日发表的《藻类的祸害与恩惠》的文章,倒是有可能给困境中的生物燃料解套。

这篇文章说,由于人类活动等原因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每到夏季,藻类在河流、湖泊和近海“为害”的消息频繁见诸各国媒体。

然而,藻类在适宜条件下疯狂繁殖的特性,却可使其成为制取生物燃料“极富吸引力的原料”。

英国藻类学会会长、敦提大学教授杰弗里·科德乐观地认为:“世界上很多地方的海藻,都为可持续的生物燃料生产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


利用藻类生产生物燃料,其益处远不止于“除害”。

用大豆、玉米等农作物制取生物燃料,不仅会刺激这些农作物自身的价格,而且生产工艺也比较复杂。

与农作物或纤维原料不同,某些藻类植物天生就具有产生和积累天然燃料的特性。

此外,藻类不仅能作为原料制取生物柴油,用于内燃机的加热或发电,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合成化学品或制造药品。

栽培藻类非常容易,这种单细胞有机体只需要阳光、水和二氧化碳就能生长。

在仅仅一天时间里,藻类的数量便能够翻两番,而且它还可帮助人们除去空气中的碳和废水中的氮,同时具有颇高的环保效益。

有报道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家公司,计划明年在亚利桑那州一座1000兆瓦发电厂的附近,建一家“藻类农场”。

这家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他们打算栽植足够多的藻类,一方面来处理这座发电厂产生的全部废气,另一方面可以每年生产1.5亿升生物柴油和1.9亿升乙醇。

科技的力量是神奇的。

人们由衷地希望,这股神奇的力量能够帮助生物燃料早日走出尴尬,也为人类增添一段让藻类由害变宝的佳话。

(选自2008年7月17日《人民日报》)
5.下列关于生物燃料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藻类这种生物燃料的开发和利用,是导致目前粮价上涨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B.生物燃料在一些国家有了市场的原因是油价高涨和随之而来的燃料危机,迫使人类不得不减少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

C.生物燃料作为燃料系统的一个新成员,它目前面临的处境却很尴尬,似乎有点进退两难。

D.用大豆、玉米等农作物制取生物燃料的缺点是一方面会刺激这些农作物自身的价格
,另一方面生产工艺较复杂。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一些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出现,是科技进步带来的结果。

B.美国和欧盟大力开发生物燃料、占用粮食资源,近期招致了许多人的批评和指责。

C.生物燃料不能顺利推行,一方面因为目前数亿人口陷入缺粮危机,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富人抢占穷人的口粮来开车兜风,引起舆论不满。

D.利用藻类生产生物燃料的益处很多,可以减少藻类在夏季对河流、湖泊和近海的危害,可以降低生物燃料的生产成本。

7.根据原文,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藻类燃料如果能够顺利开发和利用,既能为当前困境中的生物燃料解套,又能为生物燃料开辟蹊径。

B.藻类的利用前景十分广阔,它不仅能作为原料制取生物柴油,用于内燃机的加热或发电,还可以进一步合成化学品或制造药品。

C.藻类燃料会得到环保人士的大力推崇,它的推行和使用不会再受到人们的指责,不会象农作物燃料那样艰难。

D.科技的力量是神奇的。

这股神奇的力量或许会帮助生物燃料走出尴尬,为人类增添一段让藻类变害为宝的佳话。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9分,每小题3分)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

以屠狗为事
..,与高祖俱隐。

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

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

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

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项羽既飨
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
..之。

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

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

项羽目之.,问为谁。

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

”项羽曰:“壮士。

”赐之卮酒彘肩。

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
阳,暴师
..霸上,待大王。

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

”项羽默然。

沛公如厕,麾樊哙去。

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

群臣绛、灌等莫.敢入。

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

上独枕一宦者卧。

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
大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
..,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8.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以屠狗为事为事:为职业。

B.项伯常屏蔽之屏蔽:用屏风遮挡着。

C.暴师霸上暴师:使军队暴露。

D.问其遗老遗老:前朝的旧臣民。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暴师霸上,以.待大王焉用亡郑以.陪邻
C.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D.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哙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屠狗出身。

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

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樊哙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背信弃义,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B.中学课本《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一节,写樊哙撞倒守门卫士入帐,怒视项羽,并予以斥责。

而本文少了怒视项羽这一细节,言词也比《鸿门宴》委婉,人物形象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

C.刘邦晚年,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表现出意志消沉、精神疲惫的神情。

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樊哙等人从普通平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叹,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物的赞叹之情。

第Ⅱ卷(共70分)
四、(30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2)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12.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定风波·红梅
苏轼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1)有人说“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三句是本词的“词眼”,为什
么?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5分)
(2)本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5分)
13.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1)①致君尧舜上,。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②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③悟已往之不谏,。

(陶渊明《归去来今辞》)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①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
②是故,,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③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④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22分)
在华语文学传媒盛典上的讲话
贾平凹
(1)按照惯例,获奖的人都要在这里说一段话的,我该说些什么呢?我只能如实地说,当前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授予了史铁生、莫言、格非三位杰出的作家,我在遥远的西北曾热烈地为他们鼓过掌,在祝贺着他们的同时又不止一次地羞愧了我的年长和平庸。

是的,前边走过了伟岸的身影,后边的大脚又跨踏而至,我想,我这个被争议的,在奔跑队列中又腿脚愈来愈沉重的作家,将与这项文学界重要的奖项无法靠近。

我没有料到第四届的大奖会授给我,真的没有料到!所以,意外的喜悦使我惊恐紧张又内心充满了感激,感激评委对我的理解和肯定。

你们的理解和肯定将使我从此有更多的写作信心,如果我的野心还在,我会在我热爱的写作中不顾一切,继续那马拉松的长跑。

(2)今天是四月八日,天空清明,清明的天空肯定游荡着诸多的神灵。

可以说,四年来的每一个四月八日,这些诸神里肯定有文学之神光临。

沈从文称他的写作是要建一座希腊的小庙,就是为着文学之神的居住。

沈从文在中国文坛上建造了一座神庙,这倒让我想到了秦岭和秦岭上成百上千个现在还存在的庙。

秦岭并不是国山如泰山,但它界分了国之南北,而它的南麓和北麓是我生活和写作的地方,我太熟悉和热爱那里。

那么就让我说说其中三个庙的事。

(3)我要说的第一个庙是建在很陡峭的一个崖头上,庙里供养的是叫女娲的女神。

女娲和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但长久以来庙里的香火并不旺盛,去朝拜的只是些老太太们,跪在那里为求得孙儿而口中念念有词。

我向往过补天的神话,十数年前去过这个庙,正是冬天,雪下得撕棉扯絮,又狂风大作,冷得使我觉得天空有无数的刀子在翻搅。

庙前庙后有许多石头,可没一块有斑斓色彩,也不是玉质。

我想捡一块回去,觉得收藏女娲庙前的石头一定很有象征意义,但所有的石头都冻在地上搬动不开,好不容易捡了一块,从此也知道了太热的东西烫手,太冷的东西也烫手。

就是这个庙,在前两年,突然传出曾多次夜里庙内有红光放射,每次红光放射,林中雉飞兔奔。

流言一时广布,于是被视为民族要复兴的瑞兆,当地就大兴土木翻修,筹备大型祭典,女娲不再仅管生育,正名为民族之神。

(4)还有一个庙在另一个山头。

去这个庙不容易,羊肠小道要走几十里,乱石和杂草又把路覆盖得时断时续,而且得提竹棍打蛇,野蜂蛰了立即要在伤痛处涂上鼻涕。

庙里的住持叫澄昭,弟子无数,每日山道上一簇一簇人,相互呼唤,回音轰鸣。

去庙里的人绝大多数是草根蚁命的百姓,他们不会给庙里布施多少钱,能带的也只是一篮土豆,几块豆腐,或一瓶菜油和醋,在庙里祈求日子平安、身体健康和解除苦难,然后吃一顿斋饭。

澄昭是佛学界的高僧,但他从来说家常话,甚至唠唠叨叨啰嗦不清,像个普通的家庭老太太。

在他病得厉害的时候,去看他的人很多,哭声一片,他说了一句话:我会把心留给你们的。

第二天就圆寂了,火化后灰烬里果然滚出一颗人心的舍利。

这颗心现在仍保留着。

(5)我还要再说秦岭上的一座山,山上的又一座庙。

这座山的下边是因保存最完整的泥塑而著名的水陆庵,游人如织,庵外各类吃喝小贩云集,热闹得像个集市。

但是,水陆庵只是山上那个庙的一个道场,而庙叫悟真寺,却极少人去登临,甚至还不知道。

小庙在朝起和暮时,常被云遮雾罩,空山只闻鸟叫,有太阳了,能看到对石诸峰如揖如拜,遍坡有零乱的黑色树木,树木之间裸露白色的巨石,像千万信徒在坐禅听经。

庙周围没有松柏,却全然青枫,不弯不枝,极尽高长,树下花草萋萋,风怀其中,日照又灿灿多变。

这么好的地方就因为水陆庵太繁华而人们忘了根本,它冷落和破败,只住有一个和尚。

这和尚每日除了习经诵课外,就几乎是一个农夫或樵夫,默默地在山林旁掘地种粮弄菜,提了镢头在岩巅涧底采灵
芝挖药材。

我喜欢这个庙,常常去那里,这个和尚就成了朋友。

是他让我领略了什么叫坚持,什么叫守侯,需要如何的隐忍和静虑才能使生命处于大自在状态。

这个和尚和我同岁,法名叫性云。

(6)沈从文建造的是文学上的小庙,我说的尽是些秦岭上那些我曾经探访的破旧小庙,这就在大师面前暴露了我蠢昧的村相。

我是从新时期文学开始时就进入文坛,从事写作和编辑成了我几十年的一种生命方式,但我时常冒出一个念头:如果我当年不以偶然的机会进大学读书,如果不是在大学里当时去向不明的状况下而开始了写作,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呢?肯定是一位农民,一个矮小的老农。

或许日子还过得去,儿孙一群,我倚老卖老,吃水烟,蹴阳坡,看着鸡飞狗咬。

或许在耕地日益减少,生产资料价格越来越涨,生活陷入了困顿,我还得揉着膝盖,咳嗽着,进城去打工。

但我想,无论我会是哪一类生存状态的农民,我可能也要去山上的庙里烧香磕头吧。

(7)也因此,我庆幸我从事了写作的工作,也更珍惜了手中的这支笔。

这就是我要说的话。

谢谢大家。

14.解释说明下列句子的含意。

(4分)
(1)我会把心留给你们的。

(2)无论我会是哪一类生存状态的农民,我可能也要去山上的庙里烧香磕头吧。

15.在第三自然段里,作者为什么说,他想捡一块石头回去?(4分)
16.概括一下这篇文章里三个有关庙的故事的寓意,并说明它们与本文中心的关系。

(8分)
17.这篇演讲辞与一般的演讲辞相比,有哪几方面特别的地方?其作用如何?试简析。

(6分)
六、(18分)
18.根据下面提示,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我们常将之喻为动物,比如兢兢业业的人,我们称其为孺子牛;不明事理的人,我们称其为糊涂虫。

下面各种人如何称呼呢?(6分)
①见风使舵的人②随声附和的人③痴心妄想的人
④代人受过的人⑤恩将仇报的人⑥外强中干的人[来源:] 19.根据下面的句子,拟写两个句子,要求话题保持一致,句式相近。

(6分)名人用过的东西叫文物,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
名人做一些错事叫名人轶事,凡人做了就是傻事;
20.请根据下面所提供的情景,拟一则网友留言,参与讨论。

要求:观点鲜明,思想深刻,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80字左右。

(6分)
去年,少女作家蒋方舟因为获得了清华大学60分的特殊自主招生政策优惠,引起了社会关注。

近日,在清华大学校园开放日,清华招办主任孟芊表示,今年学校又给了4名考生这样的特别优惠。

这一消息一经媒体公布,立即在网上又引起激烈讨论……
太原五中
2009—2010年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12月)
高二语文答卷纸
11.(1)(5分)
(2)(5分)
12.(1)(5分)
(2)(5分)
13.(10分)
(1)
(2)
14.(4分)
(1)[来源:Z。

xx。

]
(2)
15.(4分)[来源:]
16.(8分)
17.(6分)
18.(6分)
①②③④⑤⑥
19.(6分)
20.(6分)
参考答案
1.B 2.A 3.A 4.C 5.A将农作物作为生物燃料,是导致目前粮价上涨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6.C生物燃料不能顺利推行,一方面是数亿人口陷入缺粮危机,另一方面,有的国家却拿着穷人的口粮如玉米等农产品生产生物燃料,让富人开着跑车兜风,这样的现实让人难以接受!7.C藻类燃料的推行和使用不会再受到人们的指责,不会象农作物燃料那样艰难,无中生有。

8A(B屏蔽:像屏风挡着。

C暴师:驻扎军队D遗老:经历世变的老人) 9.D(A均为介词,通过。

B均为连词,来。

C均为不定指代词,没有人。

D前一个是介词,当;后一个是副词,将要) 10.D(“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不正确,因为原文中“岂自知附骥之尾”的意思是“依附他人而成名”)
11.(1)那天如果不是樊哙闯入营帐责备项羽,沛公的事情几乎危险了。

(注意“微”“让”“殆”的翻译) (2)难道陛下忘记了赵高的事情吗? (注意固定结构“独……乎”的翻译)
16.第一个故事说明了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作者对中华文化的热爱、虔诚和崇高的心是不会削减和改变的。

以女娲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必将成为这个民族的神而让全民族全力供奉。

(1分)首先从根子上表明了中华文化无可比及的神圣的重要地位。

(1分)第二个故事说明了在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中,自己会向澄昭和尚那样对生活保持一颗普通而平凡的心,对人间始终充满无限的爱意与奉献。

(2分)进一步说明了作者对待生活、文学及人类的态度。

(1分)第三个故事表明无论物质环境多么优越,世事多么迷乱,自己终将摒弃平庸,对崇高的目标坚持、守侯,隐忍和静虑,使生命达到绝对崇高的境界。

(2分)表明了作者对待人生与文化的态度和理想。

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1分)
17.大致可从结构、语言、选材、手法、思想内容等方面分析。

具体参考如下:结构:开头灵巧、亲切、自然朴实,不死板又有新意\深意。

结尾两段新奇、真实、引人深思。

全文总分总,既合文章要求,又层次清楚、自然、完整。

语言:朴实、自然、精巧、新颖、独特,流畅通达又有变化和韵感。

选取材上:由三个与庙有关的真实的故事构成一文,出人意料,新鲜又让人回味不已。

手法:比喻、对比、渲染、含蓄、想像、幽默、诙谐,描写真切形象,叙述简洁明快,议论精辟深刻,几者结合完美无间,浑然一体。

思想:作者怀着一颗谦卑之心,用很形象生动的手法,表明了祖国传统文化的高贵圣洁,抒发了对其的忠诚与热爱,并表达了将会用一生的心血去为文学而不懈努力的虔诚态度。

(答出一方面给2分,其中分析和作用各1分)
18.①变色龙②应声虫③癞蛤蟆④替罪羊⑤中山狼⑥纸老虎
19.名人强辞夺理叫雄辩,凡人就是狡辩;名人不修边幅是艺术家气质,凡人就是流里流气。

名人跟人握握手是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

(写出一句给2分)
20.自主招生旨在识别和选拔具备个性才能和发展潜能的学生,旨在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各高校从应试教育的死胡同里大胆走出来,不拘一格自主选拔人才,培养人才,让一些偏才和怪才也能进入名校,突破了传统应试制度的樊篱,乃中国教育的一大飞跃。

[来源: 现在的自主招生在很大的程度上成为了某些分数不怎么够,在边缘状态的学生进入高校的一个手段。

分数在录取中的刚性作用,招生录取过程不透明、公开,不但将其他素质拓展异化为“加分教育”,还造成加分政策成为腐败的温床,严重影响教育公平。

取消自主招生迫在眉睫。

(观点鲜明1分,修辞手法2分,字数1分,思想深刻2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舞阳侯樊哙,沛县人。

以屠狗为职业,为了避祸,曾经和高祖一起隐藏在芒山和砀山一带。

最初樊哙跟随高、祖在丰邑起兵,攻下沛县,高祖做了沛公,以樊哙为舍人。

樊哙跟随沛公进攻胡陵、方与,回军驻守丰邑,在丰邑一带击败泗水郡郡监的军队。

……项羽的军队驻扎在戏水一带,打算进攻沛公。

沛公带领百余人乘车骑马来到项羽的军营,通过项伯面见项羽,向项羽谢罪,说明没有不让项羽入关的意图。

项羽用酒肉款待沛公的随从将士。

喝酒喝到似醉非醉的时候,亚父范增企图谋杀沛公,让项庄在席前舞剑,趁机行刺,项伯就用自己的身体保护沛公。

这时帐中只有张良一个人陪同沛公。

樊哙在营门外听说事情紧急,就带剑持盾来到军门。

守门的卫士阻挡,樊哙径直闯了进去,立在帐下。

项羽注视着他,问是谁。

张良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

”项羽说:“壮士!”就赐给他一杯酒和一条猪腿。

樊哙喝完了酒,就拔剑切肉,把一条猪腿都吃光了。

项羽说:“能再喝吗?”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算得了什么!如今沛公首先攻破秦军进入咸阳,不住进宫室而驻军霸上,以待大王的到来,大王一到,就听信了小人的谗言,与沛公有了隔阂。

我恐怕人们怀疑大王,天下从此分裂瓦解。

”项羽默默不语。

沛公起身上厕所,召樊哙一同出去。

那天如果不是樊哙闯入营帐责备项羽,沛公的事情几乎危险了。

黥布反叛时,高祖身患重病,躺在宫中不愿见人,命令门卫不准群臣入内。

绛侯、灌婴等群臣都不敢进去。

十多天后,樊哙推开门径直走了进去,大臣们也跟着进去。

只见皇帝独自枕着一个宦官躺着。

樊哙等人进前痛哭流涕地说:“当初陛下率领我们在丰、沛起兵,平定天下,那是多么健壮啊!如今天下已经平定,怎么竟然这样疲惫!陛下病势沉重,大臣们都很担心。

陛下不召见群臣商议事情,却只和一个宦官在一起,与外界隔绝,难道陛下忘记了赵高的事情吗?”于是高帝笑着从床上起来了。

……大史公说:“我到丰、沛两县访问经历世变的老人,观看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的故居,了解他们平素的为人,真是闻所未闻啊。

当他们执刀杀狗、贩卖丝绸的时候,哪里会想到通过依附别人使自己名垂汉廷、德惠施于子孙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