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社会政策概论》20春期末考核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政策概论》20春期末考核-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70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20 分)
1.现代社会政策实践起源的发端是()。
A.1935年《社会保障法》
B.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
C.1942年《贝弗里奇报告》
D.福利国家体制的形成
答案:B
2.城镇养老保险缴费责任中,企业缴费比例为()。
A.工资总额的8%
B.工资总额的10%
C.工资总额的15%
D.工资总额的20%
答案:D
3.()的影响在于提出了“福利国家”的蓝图。
A.1935年《社会保障法》
B.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
C.1942年《贝弗里奇报告》
D.福利国家体制的形成
答案:C
4.()认为在满足社会成员需求和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福利的手段优于市场的手段。
A.社会政策的经济导向模式
B.社会政策的福利导向模式
C.发展型社会政策模式
D.第三条道路社会政策模式
答案:B
5.公民直接提出对社会政策的批评或建议属于()。
A.政治参与
B.意见参与
C.社会行动参与
D.资源投入
答案:B
6.()的影响在于政府开始承担保障公民基本需要的责任。
A.1935年《社会保障法》
B.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
C.1942年《贝弗里奇报告》
D.福利国家体制的形成
答案:B
7.()认为福利国家是公民权历史演进的结果。
A.马克思主义理论
B.公民权理论
C.社会民主主义理论
D.集体道德责任说
答案:B
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社会政策理念是()。
A.主张市场承担主要的福利责任
B.主张国家承担主要的福利责任
C.主张个人承担主要的福利责任
D.主张国家、市场、个人共同承担福利责任
答案:A
9.()反对国家在社会福利事务上的广泛干预和实施大规模的国家福利计划,主张把国家的责任和行动限制在最小的范围里。
A.新自由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第三条道路
D.社会民主主义
答案:A
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为()。
A.标准为50元/人/年
B.标准为100元/人/年
C.标准为150元/人/年
D.标准为200元/人/年
答案:C
11.依法承担与社会政策有关的纳税、捐赠等义务属于公民对社会政策的()。
A.政治参与
B.意见参与
C.社会行动参与
D.资源投入
答案:D
12.目前,新农保的筹资模式中个人缴费的下线为()。
A.100元/年
B.200元/年
C.300元/年
D.500元/年
答案:A
13.()主张国家在社会政策体系中承担最主要的和最基本的信任,但同时反对完全依赖国家,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发挥更大的作用。
A.新自由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第三条道路
D.社会民主主义
答案:C
14.新农合基金管理规定,中西部地区乡级医疗机构的住院补偿起付线原则上不超过()。
A.50元
B.60元
C.80元
D.100元
答案:D
15.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给付的封顶线为()。
A.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5倍
B.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6倍
C.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7倍
D.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8倍
答案:B
16.()认为存在四种需要:规范性需要、感觉到的需要、表达的需要及比较的需要。
A.布莱德肖
B.瓦格纳
C.蒂特马斯
D.贝弗里奇
答案:A
17.目前,新农保的筹资模式中个人缴费的上线为()。
A.100元/年
B.200元/年
C.300元/年
D.500元/年
答案:D
18.()是在特定条件下人们现实的、可以指望得到满足的需要。
A.需求
B.个人需要
C.社会需要
D.基本需求
答案:A
19.2005年,()在《21世纪的老年收入保障》提出五支柱养老金模式。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国际劳工组织
D.乐施会
答案:A
20.()是指一种规范体系,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结构(组织或群体)和必要的物质条件。
A.公共政策
B.制度
C.社会政策
D.福利政策
答案:B
二、多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21.布莱德肖认为将人的需要分为():
A.规范性需要
B.感觉到的需要
C.表达的需要
D.比较的需要
E.基本需要
答案:ABCD
22.社会政策方案征求意见时的主要对象为()。
A.社会政策的对象
B.社会政策领域的专业人员
C.有关政府部门
D.社区及社会组织
E.一般公众
答案:ABCDE
23.社会福利投入指标包括()。
A.政府财政投入
B.政府非财政性投入
C.民间资金投入
D.民间人力投入
E.民间物资投入
答案:ABCDE
24.社会政策在满足个人基本需要中的局限性体现在():
A.只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
B.只能部分地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
C.表现出非个性化特征
D.能有效调动社会资源
E.能在全社会的范围内针对人们的种种需要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
25.社会政策征求意见的主要方式有()。
A.发布文件
B.听证会
C.座谈会
D.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E.听取汇报
答案:ABCD
26.当代“国家福利模式”的优点有()。
A.可以为全社会提供普遍性的社会保障和大规模的社会服务
B.保证社会政策行动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C.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社会保护和其他社会价值
D.缺乏改进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动力
E.可能会导致福利依赖
答案:ABC
27.社会救助制度的优势为():
A.将资源集中用于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人群
B.具有累进性,资源从富人流向穷人
C.利用率低
D.降低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E.复杂,难以管理
答案:AB
28.早期社会政策学科的特点有()。
A.社会政策研究不是价值中立的
B.社会政策研究不能离开客观事实
C.社会政策的论题比社会服务广泛
D.社会政策研究理论多元化
E.研究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拓宽
答案:ABC
29.我国社会福利服务政策体系包括()。
A.企事业单位的福利性服务体系
B.社会福利服务机构
C.城市社区服务体系
D.市场提供的服务体系
E.家庭内部提供的援助服务
答案:ABC
30.当代“国家福利模式”的缺点有()。
A.可以为全社会提供普遍性的社会保障和大规模的社会服务
B.保证社会政策行动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C.抑制这一领域的竞争并妨碍受益者个人对服务的自由选择
D.缺乏改进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动力
E.可能会导致福利依赖
答案:CDE
3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对象是():
A.中学生
B.少年儿童
C.其他城镇居民
D.现役军人
E.五保户
答案:ABC
32.社会政策试点工作的评估结果有()。
A.无条件通过
B.有条件通过
C.修改后重新试点
D.被否定
E.征求意见
答案:ABCD
33.公共政策的主要领域有():
A.经济政策
B.外交政策
C.国防政策
D.社会政策
E.环境政策
答案:ABCDE
34.社会问题的认定过程包括如下阶段()。
A.某一事件的利益受损群体呼吁
B.有识之士为改善利益受损群体的处境奔走相告、呼吁
C.社会舆论的宣传、鼓动
D.来自公众的压力
E.权力集团的回应
答案:ABCDE
35.社会政策水平的评价标准有()。
A.政府年度社会支出总量
B.政府年度社会支出人均量
C.政府年度社会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
D.政府年度社会支出占GDP的比例
E.人均GDP
答案:ABCD
三、判断题(共20 道试题,共20 分)
36.利益集团对社会政策的影响在于使政府的社会政策偏向力量比较强大的利益集团,使社会政策在不同程度上偏离公共目标。
答案:正确
37.公民参与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答案:正确
38.利益集团是指社会中具有某种共同特点并因此而具有共同利益的人所构成的集团。
答案:正确
39.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乡镇企业职工、个体户及其雇佣人员是否参保,由中央政府决定。
答案:错误
40.农村五保户制度的供养方式为分散供养(居家)和集中供养。
答案:正确
41.一个合理的社会政策项目应该坚持追求社会效益而非运行效率最大化。
答案:错误
42.公民参与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体现了公民的主体地位和所有具有的基本的政治和社会权利。
答案:正确
43.社会政策的实质是政府在社会福利事务领域中的干预行动。
答案:正确
44.各类社会政策行动之间的效率容易加以比较。
答案:错误
4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和补助的标准参照新农合进行。
答案:正确
46.发展型社会福利是对剩余性福利制度和制度性福利制度的超越。
答案:正确
47.社会政策是构建民主和民本基石的重要内容。
答案:正确
48.同类社会政策行动间存在着服务质量的差异,但福利性社会服务的质量很难容易把握。
答案:错误
49.放任社会倾销的长期效应是,发达国家的劳工利益受损,发展中国家的劳工可以获得更高的劳动收入。
答案:错误
50.法律救助制度规定法律援助办案人员可以适当向当事人收取费用。
答案:错误
51.政府对社会政策的再分配后果可以改变社会成员的有效需求状况。
答案:正确
52.社会政策关注社会地位较高的群体。
答案:错误
53.失业保险的给付原则为高于最低生活保障。
答案:错误
54.一个合理的社会政策项目应该在坚持追求社会效益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同时也使其运行效率最大化。
答案:正确
55.流浪乞讨人员临时救助制度的救助原则为强制性非自愿原则。
答案:错误
四、主观填空题(共3 道试题,共9 分)
56.##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答案:政策
57.美国社会政策体系形成的标志是##
答案: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
58.##是指社会中各类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其社会经济地位比较低下的群体。
答案:弱势群体
五、论述题(共1 道试题,共 6 分)
59.请联系实际论述当代“福利国家模式”的缺陷。
答案:缺乏改进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动力;可能会导致福利依赖;抑制这一领域的竞争并妨碍受益者个人对服务的自由选择。
六、简答题(共2 道试题,共 6 分)
60.请简述第三条道路的基本观点。
答案:责任与权利平衡,无责任无权利;提倡积极的福利(人力资本投资) ;用社会投资国家取代福利国家。
61.请简述利益集团对社会政策的影响。
答案:采取临时性的集体性活动;具有某种长期组织形式和集团活动;采取政治性的行动和长期性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行动。
七、名词解释(共3 道试题,共9 分)
62.三支柱养老金模式
答案:世界银行于1994年《防止老龄危机》中提出的养老金模式,具体内容为“强制性的公共养老金”、“强制性的、基金积累制的私营养老金”、“自愿参加的个人储蓄”。
<br><br>
6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答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br><br>
64.社会政策受益者(广义)
答案:从一项社会政策行动中具体获得好处的个人或群体。
包括从各项社会政策中受益的个人和群体(社会福利服务的提供者、相关物品的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