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

高二级期末考试化学(理科)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B. 镀锌铁镀层破损后,铁更容易被腐蚀C. 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D. 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海洋能、氢能,不利于缓解温室效应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B. 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C. 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 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3.下列无色溶液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K+、Na+、MnO4-、SO42-B.Al3+、Cl-、SO42-、AlO2-C.Na+、Ba2+、Cl-、Br-D.Fe3+、NH4+、SCN-、HCO3-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1 mol·L-1NaCl溶液含有NA个Na+B.1 L 0.1 mol·L-1氨水含有0.1NA个OH-C.电解饱和食盐水若产生2 g氢气,则转移2NA个电子D.将0.1 mol氯化铁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A个Fe3+5.室温下,pH和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份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加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B. 使温度都升高20 ℃后,两溶液的pH均不变C. 加水稀释2倍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D. 加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两溶液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6.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 + 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B. 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固体,c(H+)增大,Kw不变C. 向水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D. 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7.下列与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A. 用热的Na2CO3溶液去除油污:CO32- + H2O === HCO3- + OH-B. 用FeS去除废水中的Hg2+:Hg2+ + S2- === HgS↓催化剂C. 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CO + NO ====== C + NO2D. 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 + 3H2O Al(OH)3(胶体)+ 3H+ 8.对于常温下pH=12的氨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12mol·L-1B.向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pH=2盐酸后溶液呈酸性C.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可以促进氨水的电离,溶液的碱性增强D.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盐酸使混合液的pH=7,混合液中c(NH4+)>c(Cl-)9.下列实验操作或所记录的数据合理的是A.NaOH溶液可保存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B .一学生用pH 试纸测得某氯水的pH 为2C .液溴应盛放在用水密封且用玻璃塞塞紧的棕色试剂瓶中D .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是将绿矾晶体溶于蒸馏水再加入一定量的铁粉10.为了配制NH4+的浓度与Cl―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 溶液中加入 ①适量NH4NO3 ;②适量NaCl ;③适量氨水;④适量NaOH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11.有关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 .构成原电池时溶液中SO42-移向Cu 极B .构成原电池时Cu 极反应为: Cu ﹣2e -=== Cu2+C .构成电解池时Fe 极质量既可增也可减D .a 和b 分别接直流电源正、负极,Fe 极会产生气体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精炼铜时粗铜做阴极,纯铜做阳极B .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C .钢铁的腐蚀通常为电化学腐蚀,该腐蚀过程中负极反应为:Fe –3e -=== Fe 3+D .氯碱工业和金属钠的冶炼都用到了NaCl ,阳极反应都是:2C1一–2e - === C12↑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一定是同系物 ②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一定是同系物 ③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 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但化学性质必定相似A .①②③④B .只有②③C .只有③④D .只有①②③14.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15.抗生素药物“芬必得”的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芬必得”主要成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3H18O2 B .该物质属于芳香烃C .该物质属于羧酸类有机物D .该物质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二、双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14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英语英语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段考高二英语试题Ⅰ语言知识及应用(共两节,满分45分)第一节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15各题所给的A、B、C和D 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Success, by any means, is a team sport. I didn’t learn this little detail____1____. There was a time in my life when I thought I needed to know everything. I needed to know how to be a(n) ____2____director, a marketing manager, a boss and so on. This opinion lasted until three things happened: I ____3____. I learned I wasn’t good at everything. And I didn’t have the energy t o do everything. Humans are____4____animals and our survival and success depend on our ability to find communities(群体) of people who share our values and____5____.When these communities form, trust____6____. Then the human animal will change into one of those who work for the good of the____7____.So it is the community that has the greater chance of not only survival but also success.Groups of people make more ____8____decisions than individuals(个人). In other words, asking for help can____9____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decisions we make. There was a time when I had no____10____but to ask for help, things started to____11____ change. After that, I gave up my original belief that I should do everything on my own, which meant that I____12____accepted that there was no way I could do everything. The more____13____I was about my strengths and my____14____,the more people showed up to help me do the things I was not good at. The more willing I am to ask for help, the more I am able to help others. I’ve____15____from working for myself to working for others which, ironically(讽刺性地), has helped me grow as an individual more than I have ever imagined.1. A. naturally B. exactlyC. easilyD. luckily2. A. curious B. anxiousC. proudD. creative3. A. succeeded B. promisedC. failedD. admitted4. A. social B. wildC. kindD. different5. A. problems B. beliefsC. profitsD. ideas6. A. recovers B. discoversC. survivesD. appears7. A. others B. communityC. strangersD. human8. A. accurate B. importantC. finalD. firm9. A. justly B. fortunatelyC. particularlyD. scientifically10. A. choice B. energyC. measureD. time11. A. difficultly B. directlyC. exactlyD. greatly12. A. firstly B. finallyC. luckilyD. partly13. A. worried B. confidentC. honestD. brave14. A. weaknesses B. promisesC. advantagesD. feelings15. A. kept B. arrangedC. transformedD. achieved第二节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广东省2014年6月高二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真-Word版含答案

2014年6月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16 C1 35.5 Ca40 Fe56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一定有化学变化发生的过程是A .蒸馏B .升华C .电解D .蒸发2.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下列溶液的导电性实验,灯泡最亮的是A .5%蔗糖溶液B .75%乙醇溶液C .20%葡萄糖溶液D .1mol mol •L —1NaCl 溶液3.CO 2、CH 4、N 2O 等气体都是“温室气体”。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CO 2是一种混合物B .CH 4是一种无机物C .N 2O 是由N 2与O 2组成的混合物D .CO 2是由C 元素和O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氯原子:ClB .苯的结构简式:C 6HC .镁离子:Mg 2—D .Ne 原子结构示意图:5A .分子 B .元素 C .单质 D .氧化物6.实验室中可用KClO 3来制备氧气。
KClO 3中Cl 元素的化合价为A .+7B .+5C .+1D .—17.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A .H 2SO 4和HNO 3都属于酸B .K 2CO 3和K 2O 都属于盐C .KOH 和Na 2CO 3都属于碱D .Na 2O 和Na 2SiO 3都属于氧化物8.25℃时,向KCl 溶液加入少量KCl 固体至溶液刚好饱和。
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B .溶液中KCl 质量分数C .溶液中溶剂的质量D .KCl 溶液质量9.复印机工作时会产生一种腥臭味的气体,该气体只由氧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A .O 2B .NO 2C .O 3D .N 2O10.陶瓷家族中有“全能冠军”之称的工程陶瓷由氮元素与X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X3N4。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高级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高级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的金属性比Mg强,故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取金属MgB.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C.BaCl2溶液能使含酚酞的Na2CO3溶液红色褪去,其原因是BaCl2溶液呈酸性D.硬水含有Ca2+、Mg2+、HCO3-、SO42-,煮沸可以完全除去其中的Ca2+、Mg2+参考答案:B略2. 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7种B.8种C.9种D.10种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可看成是丁烷C4H10中的两个H原子被两个Cl原子取代,C4H10有正丁烷CH3CH2CH2CH3和异丁烷CH3CH(CH3)CH3两种,正丁烷中2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有6种结构,异丁烷中2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有3种结构,共有9种。
考点:同分异构体的判断3.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将铜屑加入溶液中: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D.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参考答案:A4. 通过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将CO2转化为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产品(如图3所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减排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2高温催化分解为C、CO、O2的反应为放热反应B.除去碳酸钠固体中少量NaHCO3可用热分解的方法C.过氧化尿素和S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其原理相同D.CO2合成甲醇及碳酸二甲酯,原子利用率为100%参考答案:B5. 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l2不与铁反应D.如图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参考答案:B略6. 将x mol O2、y mol CH4、z mol Na2O2投入密闭容器内,在150℃条件下,电火花引发反应后,反应物均无剩余, 容器内压强为零,则下列x、y、z之间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Z= 3X + 2YB. 4Y = 2X + ZC. 3X =Y + 5ZD. 6Y= 2X + Z参考答案:B略7.参考答案:D略8.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氢氟酸呈酸性,可用于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B. CaO能与SO2反应,可作工业废气脱硫剂C. Na的熔点很低,可用于高温下与TiCl4反应制备TiD. Na2S具有还原性,可作废水中Cu2+和Hg2+的沉淀剂参考答案:BA.氢氟酸与二氧化硅反应生四氟化硅和水,所以可用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但不是由于氢氟酸呈酸性,故A错误;B.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得到亚硫酸钙,亚硫酸钙被氧化得到硫酸钙,避免生成污染气体,故可以用作脱硫剂,故B正确;C. Na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可用于高温下与TiCl4反应制备Ti,故C错误;D. 硫化钠与Cu2+和Hg2+反应生成硫化物沉淀,发生复分解反应,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没有体现还原性,故D错误。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政治 Word版含答案

惠高高二年级第二次段考政治试题(2014.12)一、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A、市场B、价格C、供求D、竞争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①生产全球化②贸易全球化③分配全球化④资本全球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必须做到:①以人为本②同步发展③全面协调发展④可持续发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A、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C、实现共同富裕D、市场调节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有机结5、我国现阶段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决定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A、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这一制度适应了我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和特点C、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D、党中央、国务院一心一意要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6、在人们消费中,消费者拥有某种商品一定时期的使用权,但不拥有该商品的所有权,具有这种特点的消费是A.钱货两清消费B.贷款消费C.租赁消费D.绿色消费7、居民投资理财应考虑其风险性。
下列投资理财产品的风险性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①银行储蓄②国债③企业债券④股票A.④③②① B.②①③④ C.④③①② D.①②③④8、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行业持续保持强劲增长,整体交易规模已突破2万亿大关。
为此,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正在通过不同方式参与到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竞争中。
商业银行开通网上支付功能属于商业银行的什么业务A.存款业务B.贷款业务C.买卖外汇 D.结算业务9、股票是常见的个人投资方式,人们炒股主要是为了A.取得股息和红利收入B.得到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C.获得股价上升带来的差价D.取回约定利息和出资10、“价格是市场的信号灯。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 Word版含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到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
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据此回答1~2题。
1.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①提供灾区的影像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④提供短文联络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震中位置同处龙门山断裂带,但芦山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主要原因有①震级较低②提前预报③防震意识强④救援及时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QABC.草地广布,承载力高D.可利用草地资源适度扩大畜牧业规模地理兴趣小组对某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
据此回答4~5题。
4.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A.气温分布图B.降水量分布图C.工业分布图D.旅游景点分布图5.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 )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 )。
读图回答6~7题。
6.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 .下渗减少 D .地表径流减少 7.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 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1b 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 .Ⅰ、Ⅱ、ⅢB .Ⅱ、Ⅰ、ⅢC .Ⅲ、Ⅱ、ⅠD .Ⅰ、Ⅲ、Ⅱ图5示意我国39°N 附近某区域。
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 版 含答案)

2014年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 Ag:108一.选择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同学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合理的是()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B.用米汤检验食盐中是否含碘酸钾C.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和纯羊毛织物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B.硝基苯的结构简式:C.的名称:2-甲基丙醇D.甲基的电子式为:3.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个峰的是()A.2,5-二甲基己烷B.3,4-二甲基己烷C.2,3,4-三甲基戊烷D.2,2,3,3-四甲基丁烷4.反应A+B→C(△H<0)分两步进行:①A+B→X(△H>0),②X→C(△H<0)。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5.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L的戊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 N AB.28g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 AC.1 mol羟基的电子数目为10N AD.现有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数为3 N A6.下列五组物质,其中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组是()①淀粉和纤维素②硝基乙烷C2H5NO2和甘氨酸NH2CH2COOH③乙酸和乙二酸④二甲苯和苯乙烯⑤2-戊烯和环戊烷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⑤7.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B.装置②可用于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C.装置③可用于以苯为原料萃取碘水中的碘D.装置④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烯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1B.一定条件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放热19.3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38.6kJ·mol-1C.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57.3kJ/mol,则H2SO4(aq)、NaOH (aq)反应的中和热为△H=―114.6kJ·mol-1D.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 2H2O(l) ΔH=-285.8 kJ·mol-19.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B.用图②装置实验室制备白色Fe(OH)2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保护钢闸门D.装置④中电子由Zn流向Fe,Zn极发生氧化反应10.膳食纤维具有的突出保健功能,近年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人体的“第七营养素”。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

广东惠阳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理综化学第二次段考试题(2010.11)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写在答卷卡相应位置中....................相对原子质量:H:1 N :14 Al :27 Mg :24一、选择题(本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氮化铝(AlN )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
在一定条件下,AlN 可通过反应Al 2O 3++N 2+3C 高温2AlN +3CO 合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N 2是还原剂,Al 2O 3是氧化剂B.AlN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C .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AlN 需转移3mol 电子 D.AlN 的摩尔质量为41g8.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 +4、Mg 2+、SO -24、Cl - B.Ba 2+、K +、OH -、NO -3C.Al 3+、Cu 2+、SO -24、Cl - D.Na +、Ca 2+、Cl -、CO 32-9.A 、B 、C 均为周期表中的短周期的元素,它们在周期表的位置如下图。
已知B 、C 两元素在周期表中族数之和是A 元素族数的2倍;B 、C 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 元素的原子序数的4倍,则A 、B 、C 所在的一组是A .Be 、Na 、AlB .B 、Mg 、SiC .O 、P 、ClD .C 、Al 、P10.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4g 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 AB .在标准状况下,2.24 L 水中含有0.1 N A 个水分子C .在常温常压下,11.2L 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D .17g 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N A1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乙醇和乙酸都存在碳氧双键B.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C .高锰酸钾可以氧化苯和甲烷而褪色D .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与氢气加成12.把a 、b 、c 、d 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几个原电池。
广东省惠州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4惠州市高三第2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7.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医药中常用酒精消毒,是因为酒精能使细菌蛋白变性B.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对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是为了防止重金属污染水源和土壤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化工生产对环境的污染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B.用酸性KMnO4溶液能鉴别乙烷和乙烯C.石油分馏所得的各馏分都是纯净物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9.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FeCl3溶液腐蚀铜板电路:Fe3+ +Cu = Fe2+ + Cu2+B.碳酸钙溶于醋酸溶液:Ca CO3 + 2H+ =Ca2+ +CO2↑+H2OC. 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 + SO42-=BaSO4↓D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 + 2NO3-+ 8H+ =3Cu2++2NO↑+4 H2O10.以下物质间的每一步转化中,有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 SO2→SO3→H2SO4B. Al2O3→Al(OH)3→NaAlO2C. FeCl2→Fe(OH)2→Fe(OH)3D. NO→NO2→HNO311.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Fe 56 )A.5.6g铁粉与足量Cl2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2N AB.1 mol NH3含有的电子数10N AC.常温常压下,22.4L的氧气含氧原子数为2N AD.常温下,1L0.1mol/L AlCl3溶液中含Al3+数为0.1N A12. 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如图,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B.Z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一种强酸C.X、Y、Z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X>Y>ZD.X的气态氢化物与W的气态氢化物可以相互反应22. 现有浓度均为0.10mol·L-1的醋酸V1 mL和氢氧化钠溶液V2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上述溶液中,醋酸溶液的pH=1,氢氧化钠溶液的pH=13B.常温下,若两溶液混合后pH=7,则混合液:c(Na+)=c(CH3COO-)C.若V1= V2,将两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c(CH3COO-)>c(Na+)>c(H+)>c(OH-)D.V1与V2任意比混合,所得混合液:c (Na+)+ c(H+) =c(OH-)+ c (CH3COO-)23. 下列实验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A .①能组成Zn 、Cu 原电池B .② 能证明非金属性C >Si C .③说明反应2NO 2N 2O 4,△H >0 D .④ 白色沉淀为BaSO 330.(16分)邻羟基桂皮酸(IV )是合成香精的重要原料,下列为合成邻羟基桂皮酸(IV )的路线之一试回答:(1)I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和 。
2015年广东省惠阳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2015年广东省惠阳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2分)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提出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例如:燃料燃烧产物燃烧燃料进行如下循环: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A.(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B.均为化学变化C.(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D.均为物理变化2.(2分)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是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氧气、水、空气B.氮气、氯酸钾、钢C.可燃冰、干冰、冰水混合物D.石墨、熟石灰、石油3.(2分)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一种新型毒品K粉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氯胺酮,盐酸氯胺酮的化学式为C13H16ONCl,它会对大脑造成永久损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青少年应该远离毒品B.K粉是纯净物C.盐酸氯胺酮由五种元素组成D.盐酸氯胺酮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4.(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天然气和石油是化石燃料B.海洋有大量的水,所以不必珍惜水资源C.施用农药造成污染,应禁止使用D.少食蔬菜水果的同学会缺维生素C,有可能引起坏血病5.(2分)苯(C6H6)的沸点为80.1℃,熔点为5.5℃,难溶于水,有剧毒.下列有关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苯属于有机物B.苯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的C.常温下(21℃)可通过滤纸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苯D.苯的元素质量比1:16.(2分)下列认识或做法错误的是()A.“低碳经济”的含义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控制“温室效应”B.羊毛和棉花属于天然纤维C.“白色污染”可以通过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加以控制D.“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7.(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酸碱中和反应B.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的关系C.阴离子得到电子会变成原子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8.(2分)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C.该反应有两种生成物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9.(2分)某电镀厂的电镀液中含有金盐,为了回收其中的金元素,技术人员制作了如图的“吸金球”,“吸金球”是装入一些“吸金”物质的纱袋,把“吸金球”浸入电镀液,能“吸”出盐溶液中的金,据上所述,“吸金球”中的“吸金”物质可能是()A.活性炭(C)B.铁屑(Fe)C.硫酸铜(CuSO4)D.磁石(主要成分是Fe3O4)10.(2分)根据表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一周期 1 H第二周期 3 Li 4 Be 5 B第三周期11 Na12 Mg13 AlA.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3B.钠离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D.在化学变化中镁元素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11.(2分)某化学反应可以用X+Y→M+R表示.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X是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若Y为金属,则该反应一定生成氢气C.若X为紫红色金属,则该反应在常温下进行时一定生成蓝色溶液D.若X和Y的质量之和为10g,则生成M和R的质量之和一定是10g12.(2分)向盛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体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A.稀盐酸B.锌粒C.碳酸钠溶液D.紫色石蕊溶液13.(2分)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操作1和操作2均有错误的是()选项鉴别的物质操作1操作2A软水和硬水滴加肥皂水加热蒸发B一氧化碳和甲烷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颜色C氧气和二氧化碳滴加紫色石蕊试液伸入燃着的木条D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灼烧A.A B.B C.C D.D14.(2分)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镁粉至过量,若图中横坐标表示镁粉的质量,则纵坐标表示()A.溶液的质量B.稀盐酸的质量C.氯化镁的质量D.生成气体的质量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25分)15.(4分)根据图示信息,用化学用语填空:(1)写出溶质中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2)写出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的符号;(3)标出溶剂中氧元素的化合价;(4)写出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16.(5分)某同学对酸碱盐的知识进行了以下的梳理.(1)现有如下表格物质:它们都属于(填酸、碱、盐)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铝氯化锌氯化亚铁氯化铜KCl CaCl2NaCl MgCl2AlCl3ZnCl2FeCl2CuCl2反思:根据以上物质中的金属元素的排列,可以得出是依据顺序归纳整理的.(2)为理解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两者之间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绘制了如图.请你在右边的圆圈中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17.(4分)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现象,可以更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14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段考高二物理试题注意: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所有题的答案一律填入答题卷中.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首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科学家是A.安培B.奥斯特C.库伦D.麦克斯韦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磁感线越密,该处磁通量越大B .磁场中某处磁感强度的大小,等于长为L ,通以电流I 的一小段导线放在该处时所受磁场力F 与乘积IL 的比值C .一小段通电导线放在某处如不受磁场力作用,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D .空间各点磁场的方向就是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3.将两个异种点电荷间距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场力作正功,电势能增加B .电场力作负功,电势能增加C .电场力作正功,电势能减小D .电场力作负功,电势能减小4、如图所示,在一条电场线上有A 、B 两点,若从A 点由静止释放一电子,假设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电子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A .电子在A 、B 两点受的电场力B .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E A <E BC .A 、B 两点的电势D .电子在A 、B 两点具有的电势能5、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垂直纸面放置一根长为L ,质量为m 的直导体棒.在导体棒中的电流I 垂直纸面向里时,欲使导体棒静止在斜面上, 下列外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和方向正确是A .B =mg ,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B .B =mg ,方向垂直斜面向下C .B =mg ,方向垂直斜面向下D .B =mg ,方向垂直斜面向上6.如图,MN 是匀强磁场中的一块薄金属板,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在匀强磁场中运动并穿过金属板,运动轨迹如图中曲线,则可判定A .粒子带正电B .粒子的旋转方向是abcdeC .粒子的旋转方向是edcbaD .粒子在上半周所用时间比下半周所用时间长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E 题只有二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4分,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2014—2015学年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含答案)

2014—2015学年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a 40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6分)1.第三能层含有的轨道数为()A.3 B.5 C.7 D.92.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 键的是()A.N2 B.HClO C.CH4 D.C2H63.X、y为两种元素的原子,x的阴离子与y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由此可知()A. x的原子半径大于y的原子半径 B.x的电负性小于y的电负性C. x 的氧化性大于y的氧化性D.x的第一电离能小于y 的第一电离能4.在下面的外层电子构型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原子可能是()A.2s22p3 B.3s23p5 C.3s23p4 D.3s23p65.基态碳原子的最外能层的各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方式正确的是()A B C D6.根据对角线规则,下列物质的性质具有相似性的是()A.碳和硅B.铍和铝C.铝和铁D.铜和金7.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Cl B.H2SC.-CH3 D.NH4I8.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A.CO2 H2S B.C2H4 CH4 C.C60 C2H4 D.NH3 HCl 9.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B.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 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合形成C.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 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新轨道D.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10.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B. 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C. 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D. 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11.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含有孤对电子的是()A.H2O B.CH4 C.SiH4 D.NH4+12.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CaO B.SiO2 C.H2O D.Na2O2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s轨道呈圆形,p轨道呈哑铃形B.Cu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ds区C.1.5g CH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8NAD.DNA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14.1999年1月,俄美科学家联合小组宣布合成出114号元素的一种同位素,该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为298。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广东惠阳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中段考试化学试题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将试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只交答题卷.........................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14 C:12 S:32 Cl:35.5 Na:23 Ca:40 He: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 2分.共3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 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 0分。
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A.CaCl2和Ca(ClO)2 B.Ca(ClO)2C.CaCl2 D.CaCO32、下列物质,不能..由单质与单质之间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 )A.HCIB.Fe3O4C.CuCl2D.FeCI23、氯气可用来消灭田鼠,为此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下列性质中的:①黄绿色②密度比空气大③有毒④较易液化⑤溶解于水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4、实验室中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A.四氯化碳B.汽油C.煤油D.水5、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nm,1nm=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
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和上述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A.溶液B.乳浊液C.悬浊液 D.胶体6、下列物质中既能与水反应,又能与CO2反应,且都有O2产生的是( )A、Na2O B、Na2O2C、NaD、NaCl7、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A.K2CO3和K2O都属于盐 B.KOH和Na2CO3都属于碱C.H2SO4和HNO3都属于酸 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8、下列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A.Cu B.CuSO4溶液 C.酒精 D.熔融的KNO39、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28g N2含有的原子数为2NAB.4gCa变成Ca2+失去0.1NA个电子C.1mol的CH4和O2质量相等 D.2g H2中含有1mol氢10、标准状况下,11.2LCO2的质量是( )A. 22 B.无法确定 C.22克 D.88克11、为了除去蛋白质溶液中混入的少量氯化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过滤B.电泳C.渗析 D.加入AgNO3溶液,过滤12、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Na+、CO32-、Cl一 B.Ba2+、Na+、NO3-、Cl一C.K+、Ba2+、SO42-、Cl- D.Ag+、Al3+、Cl-、OH-13.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mL1mol·L-1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A .150mL1mol ·L -1 NaCl 溶液 B.75 mL 0.5mol ·L -1 CaCl 2溶液 C .150mL2mol ·L -1 KCl 溶液 D.75 mL 1 mol ·L -1 AlCl 3溶液 14、能用H ++OH -=H 2O 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A.稀H 2SO 4和Ba(OH)2溶液反应B.氢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氢氧化钾和稀H 2SO 4反应D.氢氧化钠和醋酸反应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CH 4的摩尔质量为16g B.标准状况下,1 mol 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 L C .1 mol H 2O 的质量为18g/mol D.3.01×1023个SO 2分子的质量为32g 16.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Fe 2(SO 4)3=2Fe +3+3SO 4-2 B .Ba(OH)2=Ba 2++2(OH -) C .H 2SO 4=2H ++SO 42- D .Na 2CO 3=Na 2++CO 32- 17.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23g NO 2含有n A 个氧原子 B .1mol ·L -1NaCl 溶液含有N A 个Na +C .标准状况下,22.4 L 盐酸含有n A 个HCl 分子D .常温常压下,22.4L CO 2中含有N A 个CO 2分子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1.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H2(g)+O2(g)═H2O(g);△H=﹣241.8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1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1.9 kJ•mol﹣1,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1,则含1mol NaOH 的稀溶液与1mol的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也等于57.3kJD.已知2C(s)+2O2(g)═2CO2(g))△H=a kJ•mol﹣1、2C(s)+O2(g)═2CO(g)△H=b kJ•mol ﹣1,则a>b2.下列图示中关于铜电极的连接错误的是()A.B.C. D.3.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2(g)+Y2(g)⇌2XY(g)△H<0,达到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Ⅰ是加入适当催化剂的变化情况B.图Ⅱ是扩大容器体积的变化情况C.图Ⅲ是升高温度的变化情况D.图Ⅲ是增大压强的变化情况4.如图是模拟电化学反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X为铜棒,Y为CuSO4溶液,开关K置于M处,铜棒质量将增加,此时外电路中的电子向铜电极移动B.X为铜棒,Y为CuSO4溶液,开关K置于N处,铁棒质量将增加,溶液中Cu2+浓度将减小C.X为碳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N处,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铁电极移动D.X为锌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5.电瓶车所用电池一般为铅蓄电池,这是一种典型的可充电电池,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2+4H++2SO42﹣2PbSO4+2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电子流动方向由A经导线流向BB.放电时:正极反应是Pb﹣2e﹣+SO42﹣png_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CMAAAAPCAYAAABut3YUAAAAAXNSR0IArs4c6QAAAARnQU1BAACxjwv8YQUAAAAJcEhZcwAADsMAAA7DAcdvqGQAAAHYSURBVEhLrVVJigJBECxxAXG5CP5An+LFJ3 gR8SAofsBdUS/+QN/gL/TiG3yBd3HPIXImatJmmIPdBUlVV1VHRkcu7eRnvF4vXd3vd52fz6c8Hg8efzwT12IDFwYfGFjjnuPlIJmPvQdevN1u3iHWfOYHY+aeAzvLHod4BluqFJaYxT+dTqqIxWYEnA3T X2EBUBRGBQqFgpTLZdlsNuqaRK/XqzjL8Hw+exEYz7CqMCeIt1qtJJlMSj6fl3Q6LcvlUqAWhiqDmO12O5nNZjIcDmUwGEi/35fJZKLPYQxYo9FIMebzuXS7XSWTy+V0ds6pNZvNbzIYh8PBOwUpAERh4/ FYYCDT6/VkOp1Kq9WSRqMhtVpN6vW6rtfr9S8Zmy+In40nCTPrcR5F2duK8mECeLVa9ZIlEgldc6aUsVhMpY3H45JKpfQO9sIYQ9XpdH6VQVZvt1splUpSLBY9scVi4XM42KyiqDJbQD5nKBkc7vd7qVQq kslkJJvNvjUq2wqiqDR+EKpNm14wdqz94/Eo7XZbG5TNI56zYYZViPnpyWADfYay2TZOBUgoCkUsBnE1TCBgf1pBZ5fLRbcsGayDv5FPSNof8lsHtslEApTQtu1PnP73DtvEF1GBMwzxY8p2AAAAAElFTk SuQmCC6I+B5LyY572R PbSO4C.充电时:铅蓄电池的负极应与充电器电源的正极相连D.充电时:阳极反应是PbSO4﹣2e﹣+2H2O=PbO2+SO42﹣+4H+6.反应A(g)+B(g)⇌C(g)+D(g)发生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H 表示反应的焓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减小,E2增大B.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H不变C.△H<0,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D.△H>0,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减少7.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A.B.C. D.二、填空题(共1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8.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硫、氯、碘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1)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 2SO2(g)+O2(g)⇌2SO3(g),平衡时,混合体系中SO3的百分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①2SO2(g)+O2(g)⇌2SO3(g)的△H0(填“>”或“<”):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上述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平衡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②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 K2;温度为T1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v正v逆(填“>”“<”或“=”).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①如图2是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N2(g)和H2(g)反应生成lmol NH3(g)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图中E1、E2分别表示的意义是、②请写出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H的数值用含字母Q1、Q2的代数式表示)(3)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H为.三、解答题(共4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9.化工行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C(s)+H2O(g)⇌CO(g)+H2(g),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已知在一定温度下,C(s)+CO2(g)⇌2CO(g)△H1CO(g)+H2O(g)⇌H2(g)+CO2(g)△H2C(s)+H2O(g)⇌CO(g)+H2(g)△H3则△H1、△H2、△H3之间的关系是:.温度/℃ 400 500 800平衡常数K 9.94 9 1(3)通过研究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可以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已知等体积的一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反应时,会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H2(g)+CO2(g),该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表所示.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在500℃时,若设起始时CO和H2O的起始浓度均为0.020mol/L,则CO的平衡转化率为.(4)从氨催化氧化可以制硝酸,此过程中涉及氮氧化物,如NO、NO2、N2O4等.对反应N2O4(g)⇌2NO2(g)△H>0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C.B、C两点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CD.由状态A到状态B,可以用加热的方法E.A、C两点的化学平衡常数:A=C(5)工业上用Na2SO3吸收尾气中的SO2,再用右图装置电解(惰性电极)NaHSO3制取H2SO4(阴离子交换膜只永许阴离子通过),阳极电极反应式为:.10.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CO(g)+2H2(g)⇌CH3OH(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1)根据如图1,升高温度,K值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00℃时,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化学平衡,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用n B、t B表示).(3)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填字母).a、CO、H2、CH3OH的浓度均不再变化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d、v生成(CH3OH)=v消耗(CO)(4)300℃时,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填字母).a、c(H2)减少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c、CH3OH 的物质的量增加d、重新平衡时c(H2)/c(CH3OH)减小(5)根据题目有关信息,请在如图2坐标图中标示出该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标明信息).(6)以甲醇、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可构成燃料电池.已知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OH﹣=2CO32﹣+6H2O,该电池中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2CH3OH﹣12e﹣+16OH﹣=2CO32﹣+12H2O,则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11.甲、乙两池电极材料都是铁棒与碳棒(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两池中均盛放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①有红色物质析出的是:甲池中的棒;乙池中的棒.②在乙池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若两池中均盛放饱和NaCl溶液.①写出甲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②写出乙池中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2.我国在青藏高原发现了名为“可燃冰”的环保型新能源.?(1)CH4可与Cl2反应,反应历程如图?①Cl2→2Cl•△H=243kJ•mol﹣1②Cl•+CH4→•CH3+HCl△H=4kJ•mol﹣1③•CH3+Cl2→CH3Cl+Cl•△H=﹣106kJ•mol﹣1则CH4与Cl2反应生成CH3Cl(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可用于设计燃料电池,甲烷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则通入CH4的一极为原电池的(填“正极”或“负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广东省惠州市惠阳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1.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H2(g)+O2(g)═H2O(g);△H=﹣241.8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1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1.9 kJ•mol﹣1,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1,则含1mol NaOH 的稀溶液与1mol的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也等于57.3kJD.已知2C(s)+2O2(g)═2CO2(g))△H=a kJ•mol﹣1、2C(s)+O2(g)═2CO(g)△H=b kJ•mol ﹣1,则a>b【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B、物质能量越高越活泼;C、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分析;D、一氧化碳燃烧放热分析.【解答】解:A、燃烧热是指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放出的热量,H2燃烧生成液态水,选项中生成的水是气态水,故A错误;B、石墨生成金刚石吸热,石墨能量低比较稳定,故B正确;C、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热量小于57.3kJ的热量,故C错误;D、已知2C(s)+2O2(g)═2CO2(g))△H=a kJ•mol﹣1、2C(s)+O2(g)═2CO(g)△H=b kJ•mol ﹣1,一氧化碳燃烧放热,焓变为负值比较大小,则a<b,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中和热、燃烧热的概念理解应用,掌握概念实质是关键,注意焓变为负值时的比较,题目较简单.2.下列图示中关于铜电极的连接错误的是()A.B.C. D.【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B.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电解质溶液中含有铜离子;C.电镀时,镀层作阳极,镀件作阴极;D、电解氯化铜溶液,石墨作阳极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阴极上铜离子放电.【解答】解:A.该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锌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铜作正极,故A正确;B.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阳极上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纯铜作阴极,阴极上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C.电镀时,镀层铜作阳极,镀件作阴极,电解过程中,铜离子在阴极析出,故C错误;D.电解氯化铜溶液时,惰性电极作阳极,则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无论阴极是否活泼,阴极上都是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注意电解时,如果阳极是活泼电极,则阳极上是电极材料放电而不是溶液中阴离子放电,为易错点.3.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2(g)+Y2(g)⇌2XY(g)△H<0,达到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Ⅰ是加入适当催化剂的变化情况B.图Ⅱ是扩大容器体积的变化情况C.图Ⅲ是升高温度的变化情况D.图Ⅲ是增大压强的变化情况【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反应X2(g)+2Y2(g)⇌2XY(g)△H<0,正反应为体积减小的放热的反应,A.加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B.扩大体积,压强减小,正逆反应速率都降低,平衡向逆反应,逆反应速率降低较少;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到达平衡时间缩短,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XY2的含量减小.D.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到达平衡时间缩短,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XY2的含量增大;【解答】解:反应X2(g)+2Y2(g)⇌2XY(g)△H<0,正反应为体积减小的放热的反应,A.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平衡不移动,图象与实际不相符,故A错误;B.扩大体积,压强减小,正逆反应速率都降低,平衡向逆反应,逆反应速率降低较少,图象中平衡不移动,图象与实际不相符,故B错误;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到达平衡时间缩短,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XY2的含量减小,图象与实际相符,故C正确,D.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到达平衡时间缩短,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XY2的含量增大,但图象中乙到达平衡时XY2的含量较小,与实际不符,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把握反应的特点及图象的分析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压强、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4.如图是模拟电化学反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X为铜棒,Y为CuSO4溶液,开关K置于M处,铜棒质量将增加,此时外电路中的电子向铜电极移动B.X为铜棒,Y为CuSO4溶液,开关K置于N处,铁棒质量将增加,溶液中Cu2+浓度将减小C.X为碳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N处,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铁电极移动D.X为锌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开关K置于M处是原电池,铁做负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溶液中的铜离子在铜电极析出铜,电子从负极铁沿导线流向铜电极;B、开关K置于N处是电解池,铜做阳极,溶液中铜离子在铁电极上析出,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不变;C、开关K置于N处是电解池,X电极为阳极,溶液中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铁做阴极,溶液中阳离子氢离子在铁电极生成氢气;D、开关K置于M处是原电池,X为锌是原电池的负极失电子,铁做正极被保护;【解答】解:A、开关K置于M处是原电池,铁做负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溶液中的铜离子在铜电极析出铜,铜棒质量将增加,电子从负极铁沿导线流向铜电极,故A正确;B、开关K置于N处是电解池,铜做阳极,溶液中铜离子在铁电极上析出,是电镀原理,阳极电子守恒,析出的铜和溶解的铜相同,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不变,故B错误;C、开关K置于N处是电解池,X电极为阳极,溶液中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铁做阴极,溶液中阳离子氢离子移向铁电极,在铁电极生成氢气,故C正确;D、开关K置于M处是原电池,X为锌是原电池的负极失电子,铁做正极被保护,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的分析应用,主要是电极名称和电极反应的判断,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5.电瓶车所用电池一般为铅蓄电池,这是一种典型的可充电电池,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2+4H++2SO42﹣2PbSO4+2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电子流动方向由A经导线流向BB.放电时:正极反应是Pb﹣2e﹣+SO42﹣png_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CMAAAAPCAYAAABut3YUAAAAAXNSR0IArs4c6QAAAARnQU1BAACxjwv8YQUAAAAJcEhZcwAADsMAAA7DAcdvqGQAAAHYSURBVEhLrVVJigJBECxxAXG5CP5An+LFJ3 gR8SAofsBdUS/+QN/gL/TiG3yBd3HPIXImatJmmIPdBUlVV1VHRkcu7eRnvF4vXd3vd52fz6c8Hg8efzwT12IDFwYfGFjjnuPlIJmPvQdevN1u3iHWfOYHY+aeAzvLHod4BluqFJaYxT+dTqqIxWYEnA3TX2EBUBRGBQqFgpTLZdlsNuqaRK/XqzjL8Hw+exEYz7CqMCeIt1qtJJlMSj6fl3Q6LcvlUqAWhiqDmO12O5nNZjIcDmUwGEi/35fJZKLPYQxYo9FIMebzuXS7XSWTy+V0ds6pNZvNbzIYh8PBOwUpAERh4/ FYYCDT6/VkOp1Kq9WSRqMhtVpN6vW6rtfr9S8Zmy+In40nCTPrcR5F2duK8mECeLVa9ZIlEgldc6aUsVhMpY3H45JKpfQO9sIYQ9XpdH6VQVZvt1splUpSLBY9scVi4XM42KyiqDJbQD5nKBkc7vd7qVQq kslkJJvNvjUq2wqiqDR+EKpNm14wdqz94/Eo7XZbG5TNI56zYYZViPnpyWADfYay2TZOBUgoCkUsBnE1TCBgf1pBZ5fLRbcsGayDv5FPSNof8lsHtslEApTQtu1PnP73DtvEF1GBMwzxY8p2AAAAAElFTk SuQmCC6I+B5LyY572R PbSO4C.充电时:铅蓄电池的负极应与充电器电源的正极相连D.充电时:阳极反应是PbSO4﹣2e﹣+2H2O=PbO2+SO42﹣+4H+【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由铅蓄电池的总反应PbO2+2H2SO4+Pb═2PbSO4+2H2O可知,放电时,Pb被氧化,应为电池负极反应,电极反应式为Pb﹣2e﹣+SO42﹣=PbSO4,正极上PbO2得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式为PbO2+SO42﹣+2e﹣+4H+═PbSO4+2H2O,在充电时,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和放电时的正极反应互为逆反应,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互为逆反应.【解答】解:A.放电时,Pb极即B极为电池负极,PbO2极即A极为正极,电子流动方向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即由B经导线流向A,故A错误;B、由铅蓄电池的总反应PbO2+2H2SO4+Pb═2PbSO4+2H2O可知,放电时,Pb被氧化,应为电池负极反应,电极反应式为Pb﹣2e﹣+SO42﹣=PbSO4,正极上PbO2得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式为PbO2+SO42﹣+2e﹣+4H+═PbSO4+2H2O,故B错误;C、在充电时,铅蓄电池的负极的逆反应是还原反应,应与充电器电源的负极相连,故C错误;D、在充电时,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和放电时的正极反应互为逆反应,即PbSO4﹣2e﹣+2H2O=PbO2+SO42﹣+4H+,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为解答该题的关键.6.反应A(g)+B(g)⇌C(g)+D(g)发生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H 表示反应的焓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减小,E2增大B.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H不变C.△H<0,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D.△H>0,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减少【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平衡专题.【分析】由图象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应为放热反应,加入催化剂可减小反应的活化能,但对反应热无影响,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解答】解:A.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E2都减小,故A错误;B.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活化能降低,反应速率增大,△H不变,故B正确;C.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H<0,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故C错误;D.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H<0,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以及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注意根据图象判断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注意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7.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A.B.C. D.【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图像图表题.【分析】做题时首先分析化学方程式的特征,如反应前后计量数的大小关系、反应热等问题,A、根据反应温度的不同结合反应热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可判断出C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是否正确B、根据反应前后的化学计量数的大小关系,结合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判断平衡移动方向,从而判断出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C、从催化剂对平衡是否有影响来判断浓度的变化是否正确;D、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压强对平衡的影响,二是温度对平衡的影响,二者结合判断A的转化率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的质量分数减小,故A正确;B、根据反应前后的化学计量数的大小可以看出,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V正>V逆,故B错误;C、催化剂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不发生移动,故C错误;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降低,根据反应前后的化学计量数的大小可以看出,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本题温度的曲线不正确,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为化学平衡图象题,做题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1)定一议二:当图象中同时有三个变量时,使其中之一不变,讨论另外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先拐先平:变化曲线若与时间轴平行,表示反应体系已达平衡状态,先达到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所示的温度或压强较大.二、填空题(共1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8.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硫、氯、碘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1)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 2SO2(g)+O2(g)⇌2SO3(g),平衡时,混合体系中SO3的百分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①2SO2(g)+O2(g)⇌2SO3(g)的△H<0(填“>”或“<”):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上述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平衡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②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 >K2;温度为T1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v正>v逆(填“>”“<”或“=”).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①如图2是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N2(g)和H2(g)反应生成lmol NH3(g)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图中E1、E2分别表示的意义是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②请写出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N2(g)+H2(g)=NH3(g)△H=﹣(Q1﹣Q2)kJ/mol H的数值用含字母Q1、Q2的代数式表示)(3)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H为﹣1220 kJ/mol .【考点】产物的百分含量随浓度、时间的变化曲线;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1)①根据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结合图象分析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②根据T1的T2关系结合图象分析平衡的移动,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物质的量的改变引起化学平衡常数的改变判断K1、K2的关系;根据图象中曲线及曲线上、下方区域表示的含义分析,曲线表示平衡状态,曲线下方表示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曲线上方表示向逆反应方向进行;①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中能量数据的含义来回答;②由图甲可知,N2和H2反应生成1molNH3放出的热量为(Q2﹣Q1)kJ,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与反应热书写热化学方程式;(3)根据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计算反应热.【解答】解:(1)①该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时,SO3(g)的含量降低,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H<0;故答案为:<;②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生成物的浓度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平衡常数减小,所以K1>K2;D状态相对于A状态,三氧化硫的含量较小,要使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必须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答案为:>;>;①能量变化示意图中E1、E2分别表示的意义是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故答案为: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②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差是Q1﹣Q2,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所以是放热反应,得到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H2(g)=NH3(g)△H=﹣(Q1﹣Q2)kJ/mol,故答案为:N2(g)+H2(g)=NH3(g)△H=﹣(Q1﹣Q2)kJ/mol;(3)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所以对于S(s)+3F2(g)═SF6(g),其反应热△H=280kJ/mol+3×160kJ/mol﹣6×330kJ/mol=﹣1220kJ/mol,故答案为:﹣1220 kJ/mol.【点评】本题涉及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反应热有关计算等,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关键.三、解答题(共4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9.化工行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C(s)+H2O(g)⇌CO(g)+H2(g),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已知在一定温度下,C(s)+CO2(g)⇌2CO(g)△H1CO(g)+H2O(g)⇌H2(g)+CO2(g)△H2C(s)+H2O(g)⇌CO(g)+H2(g)△H3则△H1、△H2、△H3之间的关系是:△H1+△H2=△H3.温度/℃ 400 500 800平衡常数K 9.94 9 1(3)通过研究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可以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已知等体积的一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反应时,会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H2(g)+CO2(g),该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表所示.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放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在500℃时,若设起始时CO和H2O的起始浓度均为0.020mol/L,则CO的平衡转化率为75% .(4)从氨催化氧化可以制硝酸,此过程中涉及氮氧化物,如NO、NO2、N2O4等.对反应N2O4(g)⇌2NO2(g)△H>0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C.B、C两点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CD.由状态A到状态B,可以用加热的方法E.A、C两点的化学平衡常数:A=C(5)工业上用Na2SO3吸收尾气中的SO2,再用右图装置电解(惰性电极)NaHSO3制取H2SO4(阴离子交换膜只永许阴离子通过),阳极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化学平衡常数是指: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系数次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系数次幂之积,固体、纯液体不需要在化学平衡常数中写出;已知:①C(s)+CO2(g)⇌2CO(g)②CO(g)+H2O(g)⇌H2(g)+CO2(g)③C(s)+H2O(g)⇌CO(g)+H2(g)①+②可得③,则反应③的焓变①与②的焓变之和;(3)由表中数据可知,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设平衡时CO浓度变化量为xmol/L,表示出平衡时各组分浓度,根据平衡常数列方程计算解答;(4)N2O4(g)═2NO2(g)△H>0,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NO2的体积分数增大;增大压强,化学平衡逆向移动,NO2的体积分数减小.A.A、C两点在等温线上,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B.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向逆反应进行是减小由于压强增大导致浓度增大趋势,但到达平衡仍比原平衡浓度大;C.B、C两点相同物质的含量相同,即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的物质的量之比相等;D.压强相同,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NO2的体积分数增大;E.A、C两点温度相等,则平衡常数相同;(5)(5)电解NaHSO3溶液制取H2SO4,阴极是氢离子放电,由于含氧酸根的还原性比氢氧根离子若,因此阳极是氢氧根离子放电,亚硫酸根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右侧,被氧化为硫酸,分亚硫酸氢根离子会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解答】解:(1)反应为:C(s)+H2O(g)⇌CO(g)+H2(g)的平衡表达式K=,故答案为:;已知:①C(s)+CO2(g)⇌2CO(g)②CO(g)+H2O(g)⇌H2(g)+CO2(g)③C(s)+H2O(g)⇌CO(g)+H2(g)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可得③,则△H1+△H2=△H3,故答案为:△H1+△H2=△H3;(3)由表中数据可知,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设平衡时CO浓度变化量为xmol/L,则:CO(g)+H2O(g)⇌H2(g)+CO2(g)开始(mol/L):0.02 0.02 0 0变化(mol/L):x x x x平衡(mol/L):0.02﹣x 0.02﹣x x x所以=9,解得x=0.015,所以CO的转化率为×100%=75%,故答案为:放热;75%;(3)A.由图象可知,A、C两点在等温线上,C的压强大,则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故A错误;B.A、C两点都在等温线上,C的压强大,与A相比C点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向逆反应进行是由于减小体积增大压强,平衡移动的结果降低NO2浓度增大趋势,但到达平衡仍比原平衡浓度大,平衡时NO2浓度比A的浓度高,NO2为红棕色气体,则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浅,C深,故B错误;C.B、C两点相同物质的含量相同,即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的物质的量之比相等,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故C错误;D.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NO2的体积分数增大,由图象可知,A点NO2的体积分数大,则T1<T2,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故D正确;E.A、C两点温度相等,则平衡常数相同,故E错误,故选:D;(5)电解NaHSO3溶液制取H2SO4,阴极是氢离子放电,由于含氧酸根的还原性比氢氧根离子若,因此阳极是氢氧根离子放电,亚硫酸根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右侧,被氧化为硫酸,分亚硫酸氢根离子会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阳极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故答案为:4OH﹣﹣4e﹣=2H2O+O2↑.【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化学平衡图象、平衡常数、反应热计算、电解原理等,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14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段考高二化学试题2. CH3CH(C2H5)CH(CH3)2的名称是A. 1,3-二甲基戊烷B.2-甲基-3-乙基丁烷C.3,4-二甲基戊烷D.2,3-二甲基戊烷3. 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发现有红色的沉淀产生,说明该尿液中含有()A.醋酸B.酒精C.食盐D.葡萄糖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单糖,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B. 在适合条件下蛋白质可以最终水解为氨基酸C. 油脂不属于酯类化合物D.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不一定属于醛类化合物5.下列各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 乙醇和氧气制乙醛;苯和氢气制环已烷B. 乙烯使溴水褪色;苯的硝化反应C. 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制乙烯;甲烷与氯气反应制一氯甲烷D. 乙醇和乙酸制乙酸乙酯;乙烷和氯气制氯乙烷6. 用分子式C7H8O所表示的某类化合物具有苯环,并且和FeCl3溶液发生反应且溶液显紫色,这种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A.2种B.3种C.4种D.5种7.英国媒体2005年4月15日报道,高露洁牙膏中含有的消毒剂三氯生遇含氯自来水能生成哥罗芳(三氯甲烷),哥罗芳能导致肝病甚至癌症,已知三氯生的结构简式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三氯生的分子式为:C12H6Cl3O2B.哥罗芳(三氯甲烷)存在同分异构体C .三氯生能与NaOH 溶液反应D .三氯生易溶于水8. 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 . CuCl 2B .FeCl 2C .AlCl 3D .FeCl 39.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金属离子是( )A .Cu 2+ Fe 2+B .Fe 2+ Fe 3+C .Fe 3+ Cu 2+D .只有Fe 2+10. 实验室制Cl 2的反应为4HCl(浓)+MnO 2=====△MnCl 2+Cl 2↑+2H 2O 。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

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每一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一小题3分共42分〕1. 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 常温常压下,18g水所含的原子数目3N AB. 常温常压下,11.2L N2所含的分子数目为0.5N AC. 2L 浓度为0.2mol/LNaCl溶液中,Na+数目为0.1N AD. 标况下,22.4LNH3所含质子数为1 N A2. CH3CH(C2H5)CH(CH3)2的名称是A. 1,3-二甲基戊烷 B.2-甲基-3-乙基丁烷C.3,4-二甲基戊烷 D.2,3-二甲基戊烷3. 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参加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发现有红色的沉淀产生,说明该尿液中含有〔〕A.醋酸 B.酒精C.食盐 D.葡萄糖4. 如下说法中不正确的答案是( )A. 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单糖,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B. 在适合条件下蛋白质可以最终水解为氨基酸C. 油脂不属于酯类化合物D. 能发生银镜反响的不一定属于醛类化合物5.如下各组反响,属于同一反响类型的是( )A. 乙醇和氧气制乙醛;苯和氢气制环已烷B. 乙烯使溴水褪色;苯的硝化反响C. 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制乙烯;甲烷与氯气反响制一氯甲烷D. 乙醇和乙酸制乙酸乙酯;乙烷和氯气制氯乙烷6. 用分子式C7H8O所表示的某类化合物具有苯环,并且和FeCl3溶液发生反响且溶液显紫色,这种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A.2种B.3种C.4种D.5种7.英国媒体2005年4月15日报道,高露洁牙膏中含有的消毒剂三氯生遇含氯自来水能生成哥罗芳(三氯甲烷),哥罗芳能导致肝病甚至癌症,三氯生的结构简式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 .三氯生的分子式为:C 12H 6Cl 3O 2B .哥罗芳(三氯甲烷)存在同分异构体C .三氯生能与NaOH 溶液反响D .三氯生易溶于水8. 如下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响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响制得的是〔 ) A .CuCl 2B .FeCl 2 C .AlCl 3 D .FeCl 39.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参加过量的铜粉,反响完毕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金属离子是〔 〕 A .Cu2+Fe2+B .Fe2+Fe 3+C .Fe 3+Cu 2+ D .只有Fe2+10. 实验室制Cl 2的反响为4HCl(浓)+MnO 2=====△MnCl 2+Cl 2↑+2H 2O 。
《解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4-2015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4分)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A.CaCl2和Ca(ClO)2 B.Ca(ClO)2C.CaCl2 D.CaCO32.下列物质不能由单质直接反应制得的是()A.HCl B.Fe3O4 C.CuCl2 D.FeCl23.氯气可用消灭田鼠,为此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下列性质中的()①黄绿色②密度比空气大③有毒④较易液化⑤溶解于水.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4.实验室中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A.四氯化碳B.汽油C.煤油D.水5.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nm,1nm=10﹣9m即10﹣9m~10﹣7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A.胶体B.悬浊液C.溶液D.乳浊液6.下列物质中既能与水反应,又能与CO2反应,且都有O2生成的是()A.Na2O B.Na2O2 C.Na D.NaCl7.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A.K2CO3和K2O都属于盐B.KOH和Na2CO3都属于碱C.H2SO4和HNO3都属于酸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8.下列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A.Cu B.CuSO4溶液C.酒精D.熔融的KNO39.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28g N2含有的原子数为2N AB.4gCa变成Ca2+失去0.1N A个电子C.1mol的CH4和O2质量相等D.2g H2中含有1mol氢10.标准状况下,11.2LCO2的质量是()A.22 B.无法确定C.22克D.88克11.为了除去蛋白质溶液中混入的少量氯化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过滤B.电泳C.渗析D.加入AgNO3溶液,过滤12.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Na+、CO32﹣、Cl﹣B.Ba2+、Na+、NO3﹣、Cl﹣C.K+、Ba2+、SO42﹣、Cl﹣D.Ag+、Al3+、Cl﹣、OH﹣13.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mL1mol•L﹣1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A.150mL1mol•L﹣1 NaCl溶液B.75 mL 0.5mol•L﹣1 CaCl2溶液C.150mL2mol•L﹣1 KCl溶液D.75 mL 1 mol•L﹣1 AlCl3溶液14.下列反应能用H++OH﹣═H2O表示的是()A.稀H2SO4和Ba(OH)2溶液反应B.氢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氢氧化钾和稀H2SO4反应D.氢氧化钠和醋酸反应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H4的摩尔质量为16gB.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 LC. 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D.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16.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Fe2(SO4)3═2Fe+3+3SO4﹣2 B.Ba(OH)2═Ba2++2(OH﹣)C.H2SO4═2H++SO42﹣D.Na2CO3═Na2++CO32﹣17.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23g NO2含有N A个氧原子B.1mol•L﹣1 NaCl溶液含有N A个Na+C.标准状况下,22.4 L盐酸含有N A个HCl分子D.常温常压下,22.4L CO2中含有N A个CO2分子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4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8.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D.氯水放置数天后pH值将变小19.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A.钠和水的反应:2Na+2H2O═2Na++2OH﹣+H2↑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4OH﹣+O2↑C.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D.碳酸氢钠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NaHCO3+OH﹣═Na++CO32﹣+H2O20.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7gNH3所含电子数为10N AB.在常温常压下,11.2LN2所含原子数为N AC.4g氦气所含原子数为N A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等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B.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单质,也可以组成混合物C.电解质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含有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三、非选择题(本题共有4小题,共50分)22.(14分)(2014秋•惠阳区校级期中)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三个实验探究氯水的组成,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实验序号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论①将氯水滴加到AgNO3溶液中a:氯水中含有Cl﹣②将氯水滴加到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溶液变为无色③将氯水滴加到Na2CO3溶液中b:氯水中含有H+指出实验①和③实验中的实验现象:a:,b:;分别写出实验①和③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实验①;实验③.(2)有同学认为实验③产生的现象是因为氯水中含有次氯酸造成的,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3)在分析实验②现象产生的原因时,他们出现了分歧.甲同学认为氯水加入到NaOH溶液中发生了中和反应而使溶液褪色,乙同学认为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而使溶液褪色.请你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他们的观点谁正确.23.(12分)(2014秋•惠阳区校级期中)下图表示A~E五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A为淡黄色固体,B为金属单质.试推出各物质的化学式,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D E(2)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A→D;B→C.C→E.24.(12分)(2014秋•惠阳区校级期中)用18mol•L﹣1的浓H2SO4配制100mL浓度为1.8mol•L ﹣1的H2SO4,其操作可分为以下各步:a.检查100mL容量瓶口部是否会发生滴漏b.用量筒量取mL浓H2SO4缓缓注入装有约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将稀释后H2SO4小心转移入容量瓶里d.用约30mL蒸馏水,分成三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将每次洗液都倒入容量瓶里e.将蒸馏水直接加入容量瓶,至液面接近环形刻度线1~2cm处f.用向容量瓶里逐滴滴入蒸馏水,至液面最低点恰好和环形刻度线相切g.盖紧瓶塞,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1)依次填写上述各步的空白处.(2)该实验中应选择下列那种规格的容量瓶:;A.150mLB.100mLC.250mL(3)误差分析,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①用胶头滴管定容时,俯视刻度线:;②配制前,容量瓶内壁上有少量水:;③未进行上述d操作:.25.(12分)(2014秋•惠阳区校级期中)将11.2L(标准状况下)HCl气体溶于水,配制成250mL的溶液,计算:(要求有计算过程)(1)该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2)若将该溶液与足量的锌反应,在标准状况下能生成氢气多少升?(3)若将该溶液与足量的锌反应,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则反应后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2014-2015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4分)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A.CaCl2和Ca(ClO)2 B.Ca(ClO)2C.CaCl2 D.CaCO3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分析: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解答:解: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由于次氯酸的酸性比碳酸弱,次氯酸钙能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2.下列物质不能由单质直接反应制得的是()A.HCl B.Fe3O4 C.CuCl2 D.FeCl2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专题:卤族元素.分析:变价金属与强氧化剂反应生成高价金属化合物,氯气、氧气均为氧化性强的物质,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氢气与氯气直接化合生成HCl,故A不选;B.Fe与氧气反应生成直接生成Fe3O4,故B不选;C.Cu与氯气反应直接生成CuCl2,故C不选;D.Fe与氯气化合直接生成FeCl3,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为高频考点,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把握物质的氧化性及氧化还原反应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3.氯气可用消灭田鼠,为此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下列性质中的()①黄绿色②密度比空气大③有毒④较易液化⑤溶解于水.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考点:氯气的物理性质.分析:根据氯气的物理性质颜色、密度、溶解性、熔沸点及毒性结合信息来判断正误.解答:解:氯气可以用来消灭田鼠利用了它的毒性,使田鼠中毒死亡;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田鼠洞中,氯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空气的大,所以密度比空气的大,与空气混合时,在混合气体的下部,所以能够被田鼠呼吸,从而达到灭鼠目的.故选A.点评:本题是信息给予题,对信息进行筛选,对有用信息进行加工、判断、运用,从而解决问题,题目较简单.4.实验室中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A.四氯化碳B.汽油C.煤油D.水考点:化学试剂的存放.分析:钠易和氧气、水等反应,密度大于煤油,据此解题.解答:解:A.四氯化碳密度大于煤油,故A错误;B.汽油易挥发,故B错误;C.钠密度大于煤油,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中,防止和空气接触,故C正确;D.钠易和水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试剂的保存,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注意液体一般保存在细口瓶中,固体保存在广口瓶中.5.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nm,1nm=10﹣9m即10﹣9m~10﹣7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A.胶体B.悬浊液C.溶液D.乳浊液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分析:根据溶液、胶体、浊液微粒的直径判断,胶体微粒的直径为1﹣100nm之间.解答:解:溶液的微粒直径为小于1nm,浊液的微粒直径大于100nm,胶体微粒的直径为1﹣100nm之间,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的超细粉末粒子,与胶体的微粒直径相当,故选A.点评:本题以纳米材料为载体考查了胶体微粒的本质特征,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这是胶体独有的现象,题目难度不大.6.下列物质中既能与水反应,又能与CO2反应,且都有O2生成的是()A.Na2O B.Na2O2 C.Na D.NaCl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A.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氧气;C.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钠与二氧化碳不反应;D.氯化钠与水、二氧化碳不反应;解答:解:A.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氧气,符合题意,故B正确;C.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钠与二氧化碳不反应,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氯化钠与水、二氧化碳不反应,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注意性质的比较,难度中等.7.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A.K2CO3和K2O都属于盐B.KOH和Na2CO3都属于碱C.H2SO4和HNO3都属于酸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碱;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盐;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据定义分析即可.解答:解:A、K2CO3属于盐,K2O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KOH属于碱,Na2CO3属于盐,故B错误.C、H2SO4和HNO3都属于酸,故C正确.D、Na2O属于氧化物,Na2SiO3属于盐,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难度不大,注意这几个概念的区别.8.下列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A.Cu B.CuSO4溶液C.酒精D.熔融的KNO3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分析:电解质是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导电的化合物,物质导电的条件:存在自由电子或者自由移动的离子,据此解答.解答:解:A.铜是单质,不是电解质,故A不选;B.硫酸铜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B不选;C.酒精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故C不选;D.熔融的KNO3,本身能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离子而导电,属于电解质,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的判断,熟悉电解质的概念是解题关键,注意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9.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28g N2含有的原子数为2N AB.4gCa变成Ca2+失去0.1N A个电子C.1mol的CH4和O2质量相等D.2g H2中含有1mol氢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A.根据n=计算氮气物质的量,氮原子物质的量为氮气的2倍,再根据N=nN A计算N原子数目;B.根据n=计算Ca的物质的量,Ca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Ca2+;C.根据m=nM计算判断;D.使用物质的量应指代明确,指明具体的物质或微粒.解答:解:A.28g N2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2molN原子,则含有的原子数为2N A,故A正确;B.4g Ca的物质的量为=0.1mol,Ca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Ca2+,失去0.2N A个电子,故B 错误;C.1molCH4的质量为16g,1molO2的质量为32g,二者质量不相等,故C错误;D.使用物质的量应指代明确,指明具体的物质或微粒,2g H2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1mol 氢气分子,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使用物质的量应指代明确,指明具体的物质或微粒.10.标准状况下,11.2LCO2的质量是()A.22 B.无法确定C.22克D.88克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根据n=,计算标准状况下11.2L CO2的物质的量,然后结合m=nM来计算求解.解答:解:标准状况下11.2L C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所以m=nM=0.5mol×44g/mol=22g,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应用.11.为了除去蛋白质溶液中混入的少量氯化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过滤B.电泳C.渗析D.加入AgNO3溶液,过滤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渗析.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蛋白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为中性胶体,粒子不带电荷,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与重金属盐变性.解答:解:A、蛋白质能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故A错误;B、蛋白质粒子不带电荷,不能用电泳的方法分离,故B错误;C、蛋白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不能透过半透膜,可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故C正确;D、加入AgNO3溶液,蛋白质发生变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分离提纯,题目难度不大,本题中注意蛋白质的性质.12.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Na+、CO32﹣、Cl﹣B.Ba2+、Na+、NO3﹣、Cl﹣C.K+、Ba2+、SO42﹣、Cl﹣D.Ag+、Al3+、Cl﹣、OH﹣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A.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B.四种离子之间不满足离子反应发生条件;C.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D.银离子、铝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解答:解:A.H+、CO32﹣之间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Ba2+、Na+、NO3﹣、Cl﹣之间不发生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B正确;C.Ba2+、SO42﹣之间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Ag+、Al3+、都与OH﹣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Fe3+和SCN﹣)等;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13.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mL1mol•L﹣1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A.150mL1mol•L﹣1 NaCl溶液B.75 mL 0.5mol•L﹣1 CaCl2溶液C.150mL2mol•L﹣1 KCl溶液D.75 mL 1 mol•L﹣1 AlCl3溶液考点:物质的量浓度.分析:根据同一化学式中各微粒的浓度等于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离子个数,与溶液的体积无关,如50mL 1mol•L﹣1 MgCl2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n(Cl﹣)=1mol/L×2=2mol/L.解答:解:50mL 1mol•L﹣1 MgCl2溶液中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Cl﹣)=2c(MgCl2)=2mol•L﹣1,A.150mL 1mol•L﹣1 Na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Cl﹣)=c(NaCl)=1mol•L﹣1,故A错误;B.75mL 0.5mol•L﹣1C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Cl﹣)=2c(CaCl2)=1mol•L﹣1,故B错误;C.150mL 2mol•L﹣1 K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Cl﹣)=c(KCl)=2mol•L﹣1,故C正确;D.75mL 1mol•L﹣1Al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Cl﹣)=3c(AlCl3)=3mol•L﹣1,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明确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体积大小无关.14.下列反应能用H++OH﹣═H2O表示的是()A.稀H2SO4和Ba(OH)2溶液反应B.氢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氢氧化钾和稀H2SO4反应D.氢氧化钠和醋酸反应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的一类反应,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A、Ba(OH)2溶液和稀H2SO4的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是难溶解的物质,故A错误;B、氢氧化铜属于难溶物,不能写成氢氧根离子形式,不能用H++OH﹣═H2O表示,故B错误;C、氢氧化钾是强碱,稀硫酸是强酸,生成的硫酸钠是易溶于水的盐,能用H++OH﹣═H2O 表示,故C正确;D、醋酸属于弱酸,应该写成分子式,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不能用H++OH﹣═H2O表示,故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离子反应的实质是表示一类化学反应,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解答,难度不大.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CH 4的摩尔质量为16gB . 标准状况下,1 mol 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 LC . 1 mol H 2O 的质量为18g/molD . 3.01×1023个SO 2分子的质量为32g考点: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摩尔质量.分析: A 、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 ;B 、1 mol 气态物质;C 、质量的单位是克;D 、3.01×1023个SO 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 ,根据m=nM 计算.解答: 解:A 、CH 4的摩尔质量为16g/mol ,故A 错误;B 、1 mol 气态物质,固体和液体不对,故B 错误;C 、质量的单位是克,所以1 mol H 2O 的质量为18g ,故C 正确;D 、3.01×1023个SO 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 ,所以质量为32g ,故D 正确;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对物质的量的有关知识,学生只要掌握有关物质的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特别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应用条件,比较容易.16.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 Fe 2(SO 4)3═2Fe +3+3SO 4﹣2B . Ba (OH )2═Ba 2++2(OH ﹣)C . H 2SO 4═2H ++SO 42﹣D . Na 2CO 3═Na 2++CO 32﹣考点: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分析: 先根据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判断电解质的强弱,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用“=”,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其电离方程式用“⇌”,弱酸的电离分步进行,电离方程式只写出第一步电离即可,据此进行解答.解答: 解:A .三价铁离子、硫酸根离子符号书写错误,正确电离方程式:Fe 2(SO 4)3═2Fe 3++3SO 42﹣,故A 错误;B .氢氧根离子不需要加括号,氢氧化钡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Ba (OH )2═Ba 2++2OH﹣,故B 错误;C .硫酸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H 2SO 4═2H ++SO 42﹣,故C 正确;D .碳酸钠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生成2个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Na 2CO 3═2Na ++CO 32﹣,故D 错误;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掌握强弱电解质概念及判断方法,明确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7.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常温下,23g NO 2含有N A 个氧原子B . 1mol •L ﹣1 NaCl 溶液含有N A 个Na +C . 标准状况下,22.4 L 盐酸含有N A 个HCl 分子D . 常温常压下,22.4L CO 2中含有N A 个CO 2分子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质量转化为物质的量,结合1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2个氧原子解答;B.溶液体积未知;C.气体摩尔体积适用对象为气体;D.常温常压下Vm≠22.4L/mol;解答:解:A.23g NO2含有氧原子的个数为=×2×N A=N A,故A正确;B.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钠离子的个数,故B错误;C.标况下,盐酸是液态,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C错误;D.常温常压下Vm≠22.4L/mol,22.4L CO2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应用,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是解题关键,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适用对象和使用条件,题目难度不大.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4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8.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D.氯水放置数天后pH值将变小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专题:卤族元素.分析:氯气微溶于水,氯水中存在Cl2+H2O⇌HClO+HCl反应,其中HClO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和不稳定性,在光照条件下发生2HClO2HCl+O2,以此进行分析.解答:解:A.氯水中存在Cl2+H2O=HClO+HCl反应,HClO为弱酸,溶液中存在Cl2、HClO、H2O分子,故A错误;B.氯水中含有HCl,具有酸性,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HClO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可使蓝色石蕊试纸褪色,故B正确;C.光照氯水,在光照条件下发生:2HClO2HCl+O2,生成气体为O2,故C错误;D.光照下生成HCl,溶液酸性变强,pH减小,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氯水的成分及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HClO的性质,为中学阶段中常考查的重要化合物.19.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A.钠和水的反应:2Na+2H2O═2Na++2OH﹣+H2↑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4OH﹣+O2↑C.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D.碳酸氢钠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NaHCO3+OH﹣═Na++CO32﹣+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B.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C.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D.碳酸氢钠易溶于水且完全电离,应写成HCO3﹣离子.解答:解:A.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A正确;B.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故B正确;C.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3++H2↑,故C错误;D.碳酸氢钠易溶于水且完全电离,应写成HCO3﹣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CO3﹣=CO32﹣+H2O,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及守恒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20.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7gNH3所含电子数为10N AB.在常温常压下,11.2LN2所含原子数为N AC.4g氦气所含原子数为N A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等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求出氨气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氨气是10电子分子来计算;B、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C、求出氦气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氦气为单原子分子来分析;D、气体单质可以分为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解答:解:A、17g氨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氨气是10电子分子,故1mol氨气含10N A 个电子,故A正确;B、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11.2L氮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则含有的原子的个数小于N A个,故B错误;C、4g氦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氦气为单原子分子,故1mol氦气中含1mol氦原子,故C正确;D、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而气体单质可以分为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故还有的原子的数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B.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单质,也可以组成混合物C.电解质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含有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混合物和纯净物.分析:A.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B.在单质中都是一种元素组成,对于同素异形体组成的混合物,只有一种元素;C.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D.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解答:解:A.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是非金属氧化物但却不是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B.在单质中都是一种元素组成,混合物中至少两种物质,对于同素异形体组成的混合物,只有一种元素,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故B正确;C.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不一定为酸,NaHSO4能完全电离出Na+、H+、SO42﹣,即:NaHSO4=Na++H++SO42﹣,但硫酸氢钠属于盐,故C错误;D.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了酸、混合物、单质、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难度不大,明确这几个概念间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三、非选择题(本题共有4小题,共50分)22.(14分)(2014秋•惠阳区校级期中)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三个实验探究氯水的组成,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实验序号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论①将氯水滴加到AgNO3溶液中a:有白色沉淀生成氯水中含有Cl﹣②将氯水滴加到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溶液变为无色③将氯水滴加到Na2CO3溶液中b:有气泡产生氯水中含有H+指出实验①和③实验中的实验现象:a:有白色沉淀生成,b:有气泡产生;分别写出实验①和③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实验①Ag++Cl﹣=AgCl↓;实验③CO32﹣+2H+=CO2↑+H2O.(2)有同学认为实验③产生的现象是因为氯水中含有次氯酸造成的,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不同意,(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次氯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弱,不能和Na2CO3反应.(3)在分析实验②现象产生的原因时,他们出现了分歧.甲同学认为氯水加入到NaOH溶液中发生了中和反应而使溶液褪色,乙同学认为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而使溶液褪色.请你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他们的观点谁正确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至碱性,溶液变红,可证明甲正确,不再显红色,证明乙正确.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分析:(1)氯水中含有Cl﹣,加入硝酸银生成白色AgCl沉淀;氯水呈酸性,溶液中含有H+,加入Na2CO3溶液,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次氯酸酸性比碳酸弱,与碳酸钠不反应;(3)可根据中和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异同,在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根据溶液是否变红判断.解答:解: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溶液中存在Cl2、HClO、H+、Cl﹣等粒子,。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

高二生物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第1卷、第2卷两局部,总分为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2.请在答题卷上将姓名、班级、考试号、考试试室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3.答案填在答题卷上4.考试完毕,只上交答题卷第1卷选择题〔共3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一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
如下说法错误的...答案是...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B.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C.免疫系统识别并去除异物、外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2.右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展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B.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④⑤C.假设②为胰岛A细胞,饭后三小时⑤处胰高血糖素的浓度高于①处D.假设②为肝脏细胞,如此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3. 如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如下表示正确的答案是①假设在a点上刺激,神经发生兴奋,从这一点向肌肉方向传播,肌肉就收缩②如果给予一样的刺激,刺激点a与肌肉之间的距离越近,肌肉的收缩就越强③a点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的方向是一致的④当兴奋时,神经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会发生急剧变化,钾离子流入细胞内⑤a处产生的兴奋不能传递给脊髓内的中间神经元A.②③⑤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④4. 如下关于免疫调节的表示,正确的答案是A.吞噬细胞发挥作用时,必须有抗体的参与B.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C.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D.记忆细胞可与再次入侵的病原体结合,从而直接抑制病原体的繁殖5. 神经一体液一免疫网络是当前公认的维持人体稳态的调节机制,相关表示正确的答案是A.甲状腺的活动只受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B.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一样的反响C.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 系统性红斑狼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都属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6. 寒冷的时候,如下哪两种激素有协同作用A. 肾上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B.肾上腺激素和胰高血糖素C.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D.胰高血糖素和甲状腺激素7. 关于植物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的表示,错误的答案是A.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B.同一植株根和芽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一样C.单侧光照射燕麦胚芽鞘可使其生长素分布发生变化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促进其生根8.春季水稻种子播种前,可用含赤霉素的温水浸泡种子。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C
C.B、C两点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C
D.由状态A到状态B,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E.A、C两点的化学平衡常数:AC
(5)工业上用Na2SO3吸收尾气中的SO2,再用图装置
B.X为铜棒,Y为CuSO4溶液,开关K置于N处,铁棒质量将增加,溶液中Cu2+浓度将减小
C.X为碳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N处,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铁电极移动
D.X为锌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10.电瓶车所用电池一般为铅蓄电池,这是一种典型的可充电电池,电池总反应式为:
+3O2+4OH-=2CO32- + 6H2O,该电池中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2CH3OH12e-+16OH-= 2CO32-+ 12H2O ,则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_________。
36(1分)化工行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下列问题:
(1)已知C(s)+H2O(g) CO(g)+H2(g),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② 1/2N2(g)+3/2H2(g)=NH3(g) △H=—(Q1-Q2)kJ/mol
(3)-1220 kJ/mol
27(共16分,每空2分)
I.(1)①碳(或C)
铁(或Fe) ②Cu2+ + 2e-=Cu
(2)①Fe-2e-=Fe2+
②2Cl-+2H2O
2OH-+H2↑+Cl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届高二第2次段考化学试题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2分)1. 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18g 水所含的原子数目3N AB. 常温常压下,11.2L N 2所含的分子数目为0.5N AC. 2L 浓度为0.2mol/LNaCl 溶液中,Na +数目为0.1N AD. 标况下,22.4LNH 3所含质子数为1 N A2. CH 3CH(C 2H 5)CH(CH 3)2的名称是 A. 1,3-二甲基戊烷 B .2-甲基-3-乙基丁烷 C . 3,4-二甲基戊烷 D .2,3-二甲基戊烷3. 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发现有红色的沉淀产生,说明该尿液中含有 ( )A .醋酸B .酒精C .食盐D .葡萄糖 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单糖,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B. 在适合条件下蛋白质可以最终水解为氨基酸C. 油脂不属于酯类化合物D.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不一定属于醛类化合物 5.下列各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A. 乙醇和氧气制乙醛 ; 苯和氢气制环已烷 B. 乙烯使溴水褪色;苯的硝化反应C. 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制乙烯; 甲烷与氯气反应制一氯甲烷D. 乙醇和乙酸制乙酸乙酯;乙烷和氯气制氯乙烷 6. 用分子式C 7H 8O 所表示的某类化合物具有苯环,并且和FeCl 3溶液发生反应且溶液显紫色,这种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 )A .2种B .3种C .4种D .5种 7.英国媒体2005年4月15日报道,高露洁牙膏中含有的消毒剂三氯生遇含氯自来水能生成哥罗芳(三氯甲烷),哥罗芳能导致肝病甚至癌症,已知三氯生的结构简式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三氯生的分子式为:C 12H 6Cl 3O 2B .哥罗芳(三氯甲烷)存在同分异构体C .三氯生能与NaOH 溶液反应D .三氯生易溶于水8. 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 . CuCl 2 B .FeCl 2 C .AlCl 3 D .FeCl 39.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金属离子是( )A .Cu 2+ Fe 2+B .Fe 2+ Fe 3+C .Fe 3+ Cu 2+D .只有Fe 2+10. 实验室制Cl 2的反应为4HCl(浓)+MnO 2=====△MnCl 2+Cl 2↑+2H 2O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还原剂是HCl ,氧化剂是MnO 2B.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C.每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D.生成的Cl2中,除含有一些水蒸气外,还含有HCl杂质11. 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
现将淀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加入碘水不变蓝C.加入BaCl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D.加入碘水变蓝12.取四等份铝,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3mol/L氨水B.4mol/L HNO3C.8mol/L NaOHD. 浓H2SO413.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醛的是( )14. 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酸性KMnO4溶液⑤乙醇。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组合是A.②④⑤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二。
选择题(每小题有2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16分)15.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反应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有n mol B2消耗,同时就有n mol A2生成B.单位时间内有n mol A2生成,同时就有n mol B2生成C.单位时间内有n mol A2生成,同时就有2n mol AB生成D.单位时间内有n mol B2生成,同时就有2n mol AB分解16. 下列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OH- + H+ = H2OB.钠与水的反应Na + 2H2O = Na+ +2OH -+ H2↑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 Ag+= Cu2+ + AgD.大理石溶于醋酸的反应CaCO3 + 2CH3COOH == Ca2+ + 2CH3COO- +CO2↑+ H2O17. 铝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加入少量CuSO4溶液C.加入适量的水D.加入浓度较大的稀硫酸18. 元素R X T Z 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单质常温下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光照条件下能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非金属性:Z > T > XB. R与Q的原子序数相差22C.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T>QD.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T < Q三。
非选择题19. (5分)某物质的结构如图所示,现有1mol的该物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最多可与_______mol H2反应(2)最多可与_______molBr2(溴水)发生反应(3)最多可与_______mol Na反应(4)最多可与_______mol NaOH反应(5)最多可与_______mol NaHCO3反应20.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分)(1)葡萄糖的银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加热条件下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加热条件下2-溴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21.(5分)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K+、Ag+、Fe3+、Cl-、OH-、NO3-有六种离子。
甲厂的废水明显碱性,故甲厂废水中所含的三种离子是。
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如果加一定量(填“活性碳”、“硫酸亚铁”、“铁粉”),可以回收其中的金属(填写金属元素符号)。
另一种设想是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填写离子符号)转化为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可用来浇灌农田。
22. (14分)已知有机物A~H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①D的分子式为C8H8,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B和H互为同分异构体,E和F互为同分异构体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D的结构简式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2)E的结构简式。
(3)反应①~⑦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①能与FeCl3溶液反应后显紫色②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
(5)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F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12分)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流程来检验碳酸钠粉末中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钠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杂质。
(提示:Na2CO3溶液也显碱性)(1)步骤1所需玻璃仪器是;步骤3的操作名称是(2)对检验碳酸钠粉末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只含有氯化钠假设2:只含有假设3:氯化钠和氢氧化钠都含有(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试验。
限选以下试剂:氯化钡溶液、硝酸钡溶液、酚酞试液、稀硝酸、稀盐酸、稀硫酸、硝酸银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①加入过量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填写下表:2016届高二第2次段考化学答题卡二.(填空题,共32分)19.(6分)(1)_______ (2) ________(3) _______(4) _______(5) _______20.(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试室座位号:________________ 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5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22. (14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23. (1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9. 4, 3, 2, 4, 120.21.OH - Cl - K + 铁粉 Ag Fe 3+ Ag + OH - Cl -KNO 3 22.原班级____________试室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试室座位号:_________________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