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至20课)课文、百花园五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 (9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
课文:17 莲叶青青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设计重视学生的阅读感悟和体验,力求以生为本,以读为本,读思结合,情智并重,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通过品味语句、朗读训练,抓住关键词语体会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受到爱的熏陶。

2.通过教师适当的点拨、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交流、探究讨论,使更多精彩的、经典的语言从学生口中汩汩流出,让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在思维的变换中得以集中培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祖母把心爱的荷叶送给孩子治疮的做法,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3.学习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4.会认“莲、玄、驳、雇、藕、肘、疮”7个生字,会写“玄、斑、驳、缸、肘、孙、疮、替、剪”9个生字,掌握“斑驳陆离、一缸、胳膊肘、念念有词”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课文的5~7自然段,结合重点词句,体会祖母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
1.课件。

2.教学挂图。

3.学生搜集关于荷花荷叶的诗句。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语文(S)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
课文:18 萧山杨梅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努力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品位,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深切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师生互爱之情。

本课力求营造开放、和谐的氛围,在良好的阅读情境中培养阅读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金老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请吃杨梅这两件事,体会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师生互爱之情。

3.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4.会认“杭、咖、啡、籍、兼”等5个生字,会写“阅、籍、兼、擦、初、库、沧、桑”等8个生字。

掌握“杭州、尽量、书籍、兼管、蝉鸣、初中、宝库、沧桑”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师生互爱之情。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课前准备:
1.课件。

2.教学挂图。

3.作者和萧山杨梅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语文(S)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
单元:19我和祖父的园子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1.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2.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感受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的写作手法。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2. 认识“蝴、蝶、铲、锄、韭、尾、瓢、枕”等8个生字,会写“蚱、韭、嘟、承、蚯、蚓”等6个生字,掌握“蝴蝶、承认、自由”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感想的写作手法。

课前准备:
1.课件。

2.搜集有关作家萧红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语文(S)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
课文:20* 母亲的呼唤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培养学生独特的情感”。

本课教学力求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发展,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 紧扣“呼唤”,层层深入,召唤出学生心中对母爱的回忆,受到浓郁的爱的教育。

2. 在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体现学生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适度探究的特点。

3. 将情感朗读贯穿于教学的每一环节,在读中感悟字里行间的情真意切。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母亲的呼唤”里包含的深深母爱。

2. 激发学生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情感,懂得“身在福中要知福”的道理。

3. 认识“憔、悴、愚”3个生字,理解“憔悴不堪、声嘶力竭、愚笨”等词语。

4.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写法和“总—分—总”的叙述特点。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从母亲简单的呼唤、朴实的举止中体会母爱的深切和伟大。

教学难点:结合自身体验,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身在福中不知福”,懂得“身在福中要知福”的道理。

课前准备:
1.课件。

2.搜集有关赞美母爱的名言、诗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语文(S)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
课文:语文百花园五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语文百花园五”的五个栏目里,安排了词语真有趣、词语分类、标点符号的用法等语文基础知识,以及读背古诗、阅读短文、口语交际、习作等学习。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在读、思、议、说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
1.“语海畅游”部分,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连词“和”及“与”的用法,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学习顿号、引号、书名号的用法。

2.“积少成多”安排了《别董大》一诗,引导学生熟读成诵,感受语言魅力,体会挚友深情。

3.“阅读平台”的《心灵创可贴》一文真挚感人,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感受小女孩儿纯真的爱心。

4.“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意在通过让学生讲述家庭生活中感人的故事,感受亲情的平凡与伟大,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笔下生辉”要求写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

教学时引导学生以本单元课文为例,学习把最感人的部分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重难点分析:
1.“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引导学生与家长充分交流,选出真正能够感动自己也能感动他人的事例在班内交流。

2.“笔下生辉”要求写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要指导学生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写具体,注重细节描写,从细微处见真情。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1.布置学生提前预习。

2.准备能记录家中感人事例的照片或视频录像。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语文(S)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
课文:17 莲叶青青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设计重视学生的阅读感悟和体验,力求以生为本,以读为本,读思结合,情智并重,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通过品味语句、朗读训练,抓住关键词语体会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受到爱的熏陶。

2.通过教师适当的点拨、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交流、探究讨论,使更多精彩的、经典的语言从学生口中汩汩流出,让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在思维的变换中得以集中培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祖母把心爱的荷叶送给孩子治疮的做法,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3.学习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4.会认“莲、玄、驳、雇、藕、肘、疮”7个生字,会写“玄、斑、驳、缸、肘、孙、疮、替、剪”9个生字,掌握“斑驳陆离、一缸、胳膊肘、念念有词”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课文的5~7自然段,结合重点词句,体会祖母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
1.课件。

2.教学挂图。

3.学生搜集关于荷花荷叶的诗句。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17 莲叶青青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