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6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6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
A. 明
B. 听
C. 早
D. 林
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A. 罗贯中
B. 吴承恩
C. 施耐庵
D. 曹雪芹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
A. 杜甫
B. 李白
C. 陆游
D. 苏轼
4. 下列哪个成语是出自《论语》?
A. 温故知新
B. 不耻下问
C. 三人行,必有我师
D. 学而时习之
5. “一问三不知”中的“三不知”指的是什么?
A. 不知天高地厚
B. 不知死活
C. 不知轻重缓急
D. 不知所以然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杜甫的诗句。

()
3. “满江红”是一种词牌名。

()
4.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庄子》。

()
5. “洛阳纸贵”这个成语与司马迁有关。

()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出自《________》。

2.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________》。

3. 《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和________。

4.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________》。

5.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是________的诗句。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请简述《西游记》的主要故事情节。

2.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

3. 请简述《水浒传》中的宋江。

4. 请简述《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5. 请简述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和诗歌特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比喻句,并自己写一个比喻句。

2.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排比句,并自己写一个排比句。

3.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拟人句,并自己写一个拟人句。

4.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夸张句,并自己写一个夸张句。

5.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设问句,并自己写一个设问句。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请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2. 请分析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风格和艺术特色。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请以“春天”为题,写一篇100字左右的短文。

2. 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100字左右的短文。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设计一个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宣传海报。

2. 设计一个以“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为主题的公益广告。

3. 设计一个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图书馆宣传方案。

4. 设计一个以“健康饮食,快乐生活”为主题的食堂宣传海报。

5. 设计一个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活动方案。

九、概念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解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 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

3. 解释“文化自信”的概念。

4. 解释“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

5. 解释“全面小康”的概念。

十、思考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

2. 思考如何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3. 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4. 思考如何在网络时代保持独立思考能力。

5. 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十一、社会扩展题(每题3分,共15分)
1. 分析我国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分析我国在脱贫攻坚战中采取的措施及其成效。

3. 分析我国在疫情防控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其对全球疫情防控的贡献。

4. 分析我国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及其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5. 分析我国在文化交流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其对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作用。

本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试卷答案及知识点总结如下:
一、选择题答案
1. B
2. A
3. C
4. A
5. D
二、判断题答案
1. √
2. ×
3. √
4. ×
5. ×
三、填空题答案
1. 《论语》
2. 《荀子》
3. 王熙凤
4. 《礼记》
5. 李白
四、简答题答案
1.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

2.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曹操与孙刘联军的一场著名战役。

3. 宋江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绰号“及时雨”。

4.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是《红楼梦》中的主要情节之一。

5.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

五、应用题答案
1. 比喻句是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来形成的句子。

示例: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2. 排比句是通过并列几个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成分来形成的句子。

示例:他勤奋、好学、乐于助人。

3. 拟人句是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行为或特征的句子。

示例:风儿轻轻地抚摸着树叶。

4. 夸张句是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来形成的句子。

示例:他饿得能吃下一头牛。

5. 设问句是通过提出问题来形成的句子。

示例:你知道明天会下雨吗?
六、分析题答案
1. 贾宝玉性格纯真、善良,林黛玉性格聪明、敏感。

2. 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艺术特色在于深刻的社会内容和真挚的情感表达。

七、实践操作题答案
1. 春天,大地复苏,万物生长。

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一片生机盎然。

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2.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我会努力学习,不断探索,为实现我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知识点分类和总结:
1. 古代文学:涉及《论语》、《荀子》、《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作品及作者。

2. 唐诗:涉及李白、杜甫等唐代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特点。

3. 修辞手法:涉及比喻、排比、拟人、夸张、设问等修辞手法的应用。

4. 人物性格分析:涉及《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5. 社会实践:涉及环保、节约用水、书香校园、健康饮食等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

各题型考察知识点详解及示例:
1. 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如名著、作者、诗句等。

2. 判断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学常识的判断能力,如名著、作者、诗句等。

3. 填空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记忆能力,如名著、作者、诗句等。

4. 简答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如故事情节、人物特点等。

5. 应用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如比喻、排比、拟人等。

6. 分析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学作品和人物性格的分析能力,如《红楼梦》中的人物性格分析。

7. 实践操作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如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