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道规划选线思路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9
CITY
GEOGRAPHY
城市绿道规划选线思路研究
沙 鸥 李骏轲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11)
摘要:
作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绿道建设不仅能有效改善城市生态功能,还能为人们营造优质的休闲娱乐环境。
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绿道规划设计工作。
规划设计人员应深入了解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遵循可行性、服务性、经济性与标志性的原则进行选线和规划设计,确保绿道规划的科学合理性。
关键词:
绿道;规划设计;选线1 引言:
近年来,城市工业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人口和建筑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城市空间日益拥挤,人们能够进行休闲放松的绿色空间越来越少。
同时,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环境的恶化,导致生态破碎,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绿道开始出现,并且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绿道属于线形的景观
廊道,是一种开放型空间。
城市绿道的主要功能包括:为人们提供散步、休闲、游憩空间;对景观连续性进行保护,为野生动植物提供合适的栖息场所;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美化城市环境等等。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绿道建设符合生态城市建设理念,需要规划设计人员加以重视,做好城市建设过程中绿道规划设计工作,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1]。
2 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概述
2.1城市绿道的分类
根据绿道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城市绿道分为以下三种类型:2.1.1 生态型绿色通道生态型绿色通道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自然廊道以及开放空间。
一般来说,这类绿道的主要分布在靠近河流、护坡以及山脊地带,便于野生动物栖息和迁移,有利于维护城市物种多样性。
2.2.2 游憩型绿色通道游憩型绿色通道包括多种类型的游步道和通道等,这类绿道距离较长,废弃道路、自然廊道以及河流等都可作为游憩型绿色通道的基础。
由于游憩型绿色通道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休闲、放松需求,因此通常设置在优美的风景区,并且和滨水区结合起来。
2.2.3 历史文化型绿色通道历史文化型绿色通道通常设置在具有历史遗产和文化价值的场所,具有教育功能、游憩功能、景观功能以及经济功能。
这类绿道大多分布在高速公路或道路沿线,并配备必要的步行通道以及自行车道,便于人们出行游览。
历史文化型绿色通道能够加强旅行者和自然环境之间的沟通联系,这些道路边缘通常有高级住宅区的分布。
除此之外,这类绿道对于水资源、生态敏感区的保护也有积极作用[2]。
2.2 城市绿道规划设计的理念
连接和贯通城市分散的绿色空间以及主要节点,构成互相连贯且具有综合性功能的绿色道路网是城市绿道规划设计的主要理念。
城市绿道能为人们提供适合休闲放松的道路系统,这个系统内部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当是比较完善的。
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和关键部分,城市绿道不仅能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还能形成连续性景观,实现城市整体风貌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绿道并非单纯的绿化道路,而应当是一个带状区域。
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绿道可以布置在所有合适的位置,
包括滨河地带、防护林带、城市道路周边、商业街区以及小区步行景观带,城市绿道能够串联起城市优美景点,使其形成一个整体系统,使人们生活在一个连续不断的、
较为自然的绿色生态环境中,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需求。
与此同时,绿道还能有效连接城市中的各个生态斑块,形成一个生态廊道,完善和优化城市生态网络。
城市绿道既能够作为生态通道,又能作为绿化步行道、旅游线路等等,促进人与自然以及自然系统内部和谐发展[3]。
3 城市绿道选线应遵循的原则 3.1 可行性原则城市绿道往往要穿过城市各个地块之间,这些地块既包括已建成的,也包括正在建的与还未建成的。
不同类型的地块,在绿道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区别对待。
对于已建成的地块,规划设计人员需要对绿道加建、改建的可行性进行调查评估,在能够加建或改建的前提下,
绿道规划设计要结合地块实际情况,在尽可能减少绿道建设对用地现状的干扰,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绿道的生态优势,同时将该地区特色进行合理展示;对于正在建设的地块,在绿道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到地块建设进度,根据地块建设的实际情况确定绿道是否加建、如何加建,
在绿道建设难度较大且投资高昂的情况下,规划设计人员需要对绿道线路进行权衡考虑,选择最佳线路,或者考虑采用其他方式实现最初目标;对于未建成的地块,规划设计人员需要站在整体的角度上进行绿道规划设计,协调好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之间的关系,
做好相关调整工作[4]。
3.2 服务性原则服务功能是城市绿道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因此,在绿道规划设计的选线过程中,规划设计人员需要坚持服务性原则,对于商业街、住宅区以及公共建筑周边区域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设计人员需要对绿道服务的各种
功能需求量进行综合考虑。
城市绿道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人们散步休闲、遮阴纳凉以及健身骑行等需求,要实现这些功能,绿道必须设计在功能需求量较大的区域。
近年来,城市人口和建筑越来越密集,绿道已经成为人们亲近自然、休闲放松的重要区域,在这种情况下,设计人员在进行绿道线路规划时,需要将其服务价值真正体现出来,将绿道布置在人们最需要的地方,充分实现绿道的建设功能。
3.3 经济性原则
除了自身的各方面功能,城市绿道还能将其周边区域的价值以及功能更好的展现出来。
城市绿道能够有效带动其周边地区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城市绿道属于开敞性空间,人们在关注和使用城市绿道时,绿道的潜在功能往往会更加充分地
城市规划·FORUM
倾斜实景三维模型优化及其在规划测量中的应用
韦玉华
(南宁市勘察测绘地理信息院,广西 南宁 530001)
摘要:本人就优化倾斜实景三维模型与航拍影像质量、重
叠度、航高、航摄角度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践生
产,综合考虑实景三维模型在城市规划测量应用中,纹理
越清晰可辨,越真实反映建模物体,生产地形图精度、效
率越高。
关键词:倾斜摄影;实景三维建模;地面分辨率
1、引言
实景三维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发展中的新型测绘地
理产品,相对于地形图、正射影像等其他测绘产品,实
景三维具有直观反映地物各立面的外观、位置、高度等
属性。
通过应用相关配套软件,还可以对实景三维直接
进行高度、长度、面积、角度、坡度、地形地貌、地物
等数据的测量,编辑成准确、直观的地理信息数据。
我单位2016年首次将倾斜摄影实景三维用于地形图采编辑生产至今,摸索在城市规划测量中,不断优化实景三维模型,既保证地形图精度,减少外业工作量,也提高工作效率。
2、基于倾斜摄影的实景三维建模原理
将倾斜摄影影像导入到建模软件中,通过计算机图形计算,结合POS信息空三处理,生成点云,点云构成格网,格网结合像片生成赋有纹理的三维模型。
三维建模方法生产流程图如下图1:
图1 三维建模生产流程图
3、优化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模型
从三维模型生产流程图中,空三解算及
三维模型创建自动化程度高,而直接影响三维
模型纹理效果的是倾斜航飞影像,影像质量、重叠度、航高、拍摄角度等条件好,建成的三维模型纹理效果比较好,实景三维模型就得以优化。
3.1影像质量:实景三维模型是基于真实影像纹理的高分辨率真三维模型,因而要获取高分辨率和清晰度、
展现出来,有效提高绿道周边地带的发展潜力。
从研究发达国家绿道建设状况可以得知,美国通过建设城市绿道,为旧街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对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规划设计人员可以将绿道引入近现代旧工业文明区、历史文化老区或者城市旧城区,对这些地块起到有力的带动作用,使这些几乎被人们以往的地带能够焕发出崭新的活力,实现地块价值的有效提升。
这城市绿道选线过程中,规划设计人员应当认真研究以上这些城市地块的潜在价值,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发挥城市绿道的带动功能,以此实现城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提升,更加充分的展现出城市风貌。
3.4 标志性原则
城市向外部进行自身形象、风貌等展现的方式就叫做城市标志,城市标志可由多种因素构成,如地标建筑、大型开放广场、历史文化遗址以及城市重要门户区等等,这些标志性节点能够将城市特点充分展现出来。
过去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规划设计人员往往没有突出城市特色,导致城市规划设计千篇一律。
现在,随着先进的设计理念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许多城市逐渐开始重视对城市风貌特色的展现,绿道规划设计也不例外。
在进行绿道选线时,应当尽可能串接起能够体现城市特色的节点,这不仅能对城市整体风貌进行更好的展现,使人们在连续的景观中对城市标志性特色进行完整、深刻的感受,而且能够实现绿道功能的大大增加,为人们的工作、休闲以及旅游提供优美的环境。
结语: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资源环境方面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环境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建设城市绿道不仅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还能保护脆弱的城市生态系统,实现城市形态以及城乡结构的改变。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对城市绿道规划设计工作重视起来,充分研究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城市绿道线路,使城市绿道能够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构建绿色家园。
参考文献
[1] 王敏. 绿道建设及规划设计研究——以桂林市草坪绿道为例[J]. 低碳世界,2018(3):388.
[2] 高禹诗,周波,杨洁.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田园型绿道使用后评价——以成都锦江198LOHAS绿道为例[J]. 中国园林,2018(2):116.
[3] 毛义君,刘艳婷,陈楚文. 绿道规划设计的人文关怀调查研究——以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环湖绿道为例[J]. 现代园艺,2018(3):97.
[4] 李运远,饶成之,冯君明. 华北地区浅山区绿道规划设计研究——以石家庄市鹿泉区山前大道绿道规划设计为例[J]. 风景园林,2017(12):
93.
城市地理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