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学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朔州市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学考)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8题;共60分)
1. (2分) (2020高二上·日喀则期末) 区域内部特征具有性。
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性。
A . 差异整体
B . 绝对一致相对一致
C . 相对一致差异
D . 地带非地带
2. (6分)田晓同学在他的《我的家乡》作文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尽,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
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
”据此回答小题。
(1)
田晓的家乡位于()
A . 黄淮海平原
B . 东北平原
C . 珠江三角洲
D . 渭河平原
(2)
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 . 温带季风气候
B .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 热带季风气候
3. (6分) (2017高二下·鸡泽期末) 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
图反映了甲、乙两类植物在生长期内两个波段上的反射率。
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类植物,应该选择生长期内哪一天的影像最合适()
A . ①——第30天
B . ②——第75天
C . ③——第100天
D . ④——第130天
4. (2分) (2016高二上·乾安期末) 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技术③全球定位技术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②③
5. (2分) (2018高三下·扬州开学考) 下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
A . 极密
B . 密
C . 中密
D . 稀疏
(2)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 . 城市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 . 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D . 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
6. (2分)读下图,回答题。
(1)
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A . 净化空气
B . 防风固沙
C . 保持水土
D . 保护农田
(2)
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
①河水含沙量增加;②河道淤积;③水患加剧;④结冰期延长
A . ①
B . 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7. (2分) (2016高二下·重庆期中)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数字代表城市。
读图,图
中阴影部分最可能表示世界()
A . 人口密集带
B . 主要森林带
C . 石油主产区
D . 主要工业区
8. (2分)(2019·杭州模拟) 太原是山西省经济中心,经济是以能源、原材料等重工业为主,冶金、煤炭、机械、化工、电力是全市支柱产业,为传统典型的资源型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是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
之一。
完成下题。
太原市大气污染最严重出现在冬季的原因()
①谷地三面环山,风力微弱
②降水较少,扬尘多
③工业结构偏重,粗放经营
④生活取暖,燃煤多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9. (2分) (2016高二上·广东期末) 搞好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工作,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1)东北的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欢迎,主要原因是()
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②土壤肥沃,热量条件比南方地区好
③降水多,热量条件比南方地区好④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2)图中A表示的地形区是()
A . 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B . 东北重要的谷物农业区——松嫩平原
C . 东北主要的玉米生产区——辽河平原
D . 东北主要的黑土所在区——三江平原
(3)东北地区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依据是()
A . 地形多种多样
B . 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
C . 气候条件的制约
D . 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10. (2分)山西省是我国能源资源大省,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化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
据此完成题。
(1)
我国山西煤炭资源具有良好的开采条件是因为()
A . 多数煤田为深厚煤层
B .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C . 埋藏较深
D . 埋藏浅,适合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2)
“坑口”电站建设的意义不包括()
A . 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 . 改善能源工业结构
C . 增加经济产值
D . 降低山西的环境污染
11. (2分) (2018高二上·长春期末) 瀾滄江——湄公河是東南亞最重要的一條國際河流,有“東方多瑙河”之美稱。
該河流源於我國青海唐古喇山,全長4 880千米,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5個國家,最後在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太平洋。
20世紀90年代以來,湄公河流域的共同開發和經濟合作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新熱點。
據此材料回答下麵小題。
有關開發湄公河流域的作用,敘述正確的是()
①推動我國的西部大開發
②帶動新疆和中亞地區的發展
③促進該流域的旅遊業的發展
④加強中國——東盟的經濟合作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12. (4分) (2019高二上·深圳期末) 巴西每年约有2万平方千米的热带草原被破坏。
环保人士指出,必须严格制止破坏草原的行为,有效利用现有的农业用地。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巴西热带草原的形成原因是()
A .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 .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交替控制
C . 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控制
D . 受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交替控制
(2)调查并估算巴西热带草原的破坏面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A . RS和GPS
B . GPS和RS
C . RS和GIS
D . GPS和GIS
13. (6分)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
A . 冬小麦和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B . 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布的界线
C .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界线
D . 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14. (4分)下列属于天然气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开采成本低②使用不方便③开采、储运难度大④使用方便
⑤技术要求高⑥价格便宜⑦储存、运输方便⑧燃烧效率高
⑨废气、废渣排放量大⑩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A . ①③④⑥⑧
B . ③④⑤⑧⑩
C . ②④⑤⑥⑧
D . ②③④⑤⑩
15. (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
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
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
(1)
在我国的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是在两个不同的区域上,其根本原因是()
A . 纬度差异巨大
B . 空间距离遥远
C . 中间相隔很多地形区
D . 整体状况区别明显
(2)
两地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是()
A . 太湖平原土壤贫瘠,吐鲁番盆地土壤矿物质缺乏
B . 太湖平原土地租金过高,吐鲁番盆地距离市场过远
C . 太湖平原气象灾害多发,吐鲁番盆地过于干燥
D . 太湖平原土地减少,吐鲁番盆地劳动力不足
16. (2分)(2017·重庆模拟) 下图示意2010年-2015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GDP(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由图可推测()
A . 鄂湘渝地区GDP居高水平
B . 晋陕甘地区GDP占全国比重上升
C . 京津冀地区GDP出现衰退
D . 鲁浙粤地区GDP占全国比重下滑
(2)
近年影响我国中部部分地区GDP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 政策扶持
B . 土地租金低
C . 资源丰富
D . 劳动力丰富
17. (6分)读我国某乡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图,该乡农业产业结构最有利于()
A . 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B . 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产业
C . 促进乡村城市化的整体发展
D . 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18. (4分) (2017高三下·山东月考) 读中美两国每公斤纺纱成本价(单位:美元)对比表,完成下题。
(1)
导致美国每公斤纺纱成本较低的因素有()
①劳动力价格②贸易壁垒③原料价格④优惠政策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
若中国纺织企业赴美国建厂,可能出现()
A . 中国工业化水平下降
B . 促进美国的产业升级
C . 产品的质量提高
D . 企业的成本上升
二、综合题 (共2题;共30分)
19. (15分)读下列知识结构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
将下列选项序号填入与结构图中的方框相应的字母后面(每个选项只能选用一次)。
①改善环境质量②人类与环境统一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④对立⑤物质资料生产⑥统一
A. 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 F.________
(2)
从以上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的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人类对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
B . 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 . 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
D .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天共存”,“人地归一”
(3)
当人类向环境中排出的废弃物或有害物质超出________能力,或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出环境中资源的________能力时,就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
20. (15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俄罗斯鲟属于江海洄游性鱼类,主要栖息地为亚速海—黑海和里海水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25℃,适应性很强,在淡水和半咸水中都可生长,尤其适宜在半咸水中生长。
在亚速海生长快,在里海和黑海生长较慢。
在里海,俄罗斯鲟每年两次洄游到伏尔加河淡水区产卵,春季洄游距离通常离河口仅100~300公里,而秋季洄游距离河口则达数千公里。
近年来,由于伏尔加河流域开发,里海的俄罗斯鲟鱼数量急剧减少。
亚速海水温夏季20-30℃,冬季低于零度,可通航。
下图为亚速海—黑海和里海水系示意图。
(1)
分析俄罗斯鲟在亚速海生长快的原因。
(2)
从水温的角度分析俄罗斯鲟鱼春季洄游距离较秋季短的原因。
(3)
分析近年来里海中俄罗斯鲟鱼数量急剧减少的具体原因。
(4)
简述伏尔加河上水库的修建对流域内的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8题;共60分)
1-1、
2-1、
2-2、
3-1、
4-1、
5-1、
5-2、
6-1、
6-2、
7-1、
8-1、
9-1、
9-2、
9-3、
10-1、
10-2、
11-1、
12-1、
12-2、
13-1、
14-1、
15-1、
15-2、
16-1、
16-2、
17-1、
18-1、
18-2、
二、综合题 (共2题;共30分)
19-1、
19-2、
19-3、
20-1、
20-2、
20-3、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