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学案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学案 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学案 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9ac23a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a.png)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2.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在反抗外来侵略中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 1.黄海大战。
2.《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
难点:1.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
2.《马关条约》的影响【自主学习】1.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应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忙镇压。
1894年7月,日本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清政府被迫应战,“战争”爆发。
2.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海面展开激战。
致远舰管带率舰直冲敌舰,与200余名将士一起壮烈牺牲。
3.1895年初,日本围攻。
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
4.1895年春,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议和,与日本签订了《》。
(1)条约规定:割、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开放、、、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等。
(2)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程度。
5.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1899年,美国向英国、俄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法国六国提出“”的照会。
这一政策反映了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上的矛盾。
【合作探究】1.《南京条约》与《马光条约》比较2.《马关条约》中清政府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和今天我国招商引资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本质区别。
【当堂达标】1.邓世昌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该历史场景出现在()A.定海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2.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历时三年取得重大成果,确认在当年大东沟海战战场发现的沉船为清北洋水师致远舰,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以下考古发掘信息中,可作为判断该沉船就是当年“致远”舰的最直接证据是( ) A.长60多米、宽9—10米的舰体残骸 B.舰体上留有繁体“致远”字样的瓷器碎片C.舰体上的多处火烧及爆炸痕迹 D.抛撒在舰体周边的钢板、木板、锅炉残片3.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优教导学案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优教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7036f8767f5acfa0c7cd18.png)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优教导学案一、学习目标目标1:①通读教材,能够独立自主正确完成填空;②能够发现疑点、难点,提出问题。
目标2: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起止时间、主要战役及涌现出的英雄人物。
(重点)目标3:知道《马关条约》的签订时间、主要内容、影响以及失败原因,了解《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区别。
(难点)目标4: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表现。
目标5: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二、自主学习甲午中日战争1.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_________、侵略_________、称霸世界的梦想,出兵占领_________国都汉城,接着,又发动侵华战争。
2.战争名称的由来_________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因这一年是旧历_________,因此,这次战争叫做“甲午中日战争”。
3.黄海海战(1)时间:_________年9月(2)经过: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航途中,在_________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
_________沉着应战,与250余名官兵壮烈牺牲。
(3)结果:日本取得黄海制海权。
4.辽东之战黄海大战以后,清政府一味向敌人妥协,致使日军肆意横行,无所顾忌。
日本海陆两军进攻辽东,很快就侵占了_________。
5.威海卫战役日军夹攻山东_________,_________全军覆没。
《马关条约》的签订1.《马关条约》(1)签订时间:_________年4月;地点:日本_________;(2)双方代表中国的_________和日本的_________;(3)主要内容①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_________、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③增辟通商口岸:_________、_________、苏州、杭州④开设工厂: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4)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_________化程度。
“瓜分”中国狂潮列强在对华商品输出的同时,设立_______,兴修铁路,开矿办厂,进一步扩展在中国的经济势力。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a42d9c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7.png)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课题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单元第二单元学科历史年级八年级教学背景分析1、课标要求(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2)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2、教材中的地位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课是《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所以,本课内容的核心应该是进一步加剧民族危机的“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马关条约》签订的影响以及在甲午战后,各国在利益驱使下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本教材是根据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过程,历史事件发生的事件顺序来展开。
我准备通过“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三个子目,叙述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过程,分析《马关条约》内容得出该条约签订的影响,做到论从史出。
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一定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辩证思维能力较弱,缺乏主动性,自主学习的能力还不强。
为此我采对策:读图学史,创设情境,形象掌握史实。
通过研读史料由浅入深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攻克知识难点,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知道《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三国干涉还辽和“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等基本史实。
2.通过研读教材和史料,理解《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我国民族危机加剧、“瓜分”中国狂潮之间的关系;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3.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学重难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教学难点:《马关条约》的影响及其与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b20dc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14.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基本情况,认识战争对中国的危害,从而增强民族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但甲午中日战争作为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学生可能对其细节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战争的重要事件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认识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向前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难点:战争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学生对战争影响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战争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2.资料:甲午中日战争的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战争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甲午中日战争吗?它对中国有什么影响?”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重点突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战争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学案+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学案+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c85af64afe04a1b071de9a.png)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危害;2.知道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和美国“门户开放”政策;3.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和影响。
一、自主学习,预习评价阅读教材内容,作好标记,清除障碍。
认真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说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目的。
为什么称“甲午中日战争”?2、找出甲午中日战争开始的时间、主要战役和结果。
3、找出《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主要内容及影响。
4、找出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表现,说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的实质是什么?二、合作学习,展示提升探究一:中国是人口大国,有4亿人口,有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日本是小国,只有29万军队,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可是,为什么最终清政府还是失败了呢?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探究二: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探究三: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中国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三、课堂小结与反思:说说看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当你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后,你的爱国举动是什么?四、课堂检测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堂检测1、《马关条约》中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条款是()A、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B、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C、增辟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下事件,正确的是()①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②黄海大战③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④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⑤签订中日《马关条约》A.①③②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②⑤④D.③①②④⑤3、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中日《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是()A、割地B、赔款C、开设通商口岸D、外国人可在华开设工厂4、被清政府任命为全权议和大臣,赴日签订《马关条约》的是()A、魏源B、林则徐C、李鸿章D、左宗棠5、材料分析: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27b2786bec0975f565e256.png)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学案(含答案)2019年秋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二、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讨甲午战争的影响,锻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加强认识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
认识到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6)、美国针对中国提出什么政策,怎么认识这一政策?4、师生共同探究(12')(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2')(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10')1、甲午中日战争最终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从中我们能吸取哪些历史教训?原因:(1)内因:政治上:清政府腐败无能(根本原因);经济上:落后;军事上:清军总体装备落后,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清军不少官兵临阵脱逃。
(2)外因:政治上:日本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富强道路;军事上:日军装备先进,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教训: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落后就要挨打。
2.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中国改革开放后,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有何不同?这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1)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外国人在中国投资办厂是为了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掠夺廉价的生产原料,然后再在中国市场上倾销它的工业品,这样就使得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了。
(2)而今天中国主动把国门打开,实行对外开放,其前提是独立的主权国家之间平等的贸易合作,是为了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
【教学方案】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
![【教学方案】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fdc48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16.png)
一、【教学方案】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精品教案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 认识甲午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3. 深入分析列强瓜分中国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复杂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结果及影响;列强瓜分中国的过程和影响。
2. 难点: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背景和复杂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甲午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列强瓜分中国的过程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现象。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甲午战争和列强瓜分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五、教学内容:1. 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分析清朝的衰落、日本的崛起以及国际形势等因素,引导学生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
2. 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详细讲解战争的主要战役、重要事件,如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等,使学生掌握战争的基本经过。
3. 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阐述《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让学生了解战争对中国民族危机的加剧。
4. 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分析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阻碍作用。
5. 列强瓜分中国的背景:讲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复杂性。
6. 列强瓜分中国的过程:分析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利益分配等,让学生了解列强瓜分中国的具体情况。
7. 列强瓜分中国的影响:阐述列强瓜分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近代历史的苦难历程。
8. 反抗列强瓜分的斗争:讲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的斗争,如义和团运动等,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坚定。
9. 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教训:总结历史经验,引导学生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79d2c5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f.png)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是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课。
教材通过讲述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揭示了当时中国面临的危机和困境。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近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甲午战争以及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事件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战争的残酷、列强的侵略本性可能缺乏直观感受,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列强对中国进行瓜分的过程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反对侵略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列强瓜分中国的过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危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战争和瓜分的残酷。
2.问题驱动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素材。
2.教材:准备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3.教案:编写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步骤。
4.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甲午战争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提问:“你们知道甲午战争吗?它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甲午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重点讲解《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提问:“《马关条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列强瓜分中国的过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危害。
【教学方案】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
![【教学方案】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7fc2fa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5.png)
【教学方案】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掌握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3)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内在联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剖析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2)运用历史地图、时间线等方式,展示列强瓜分中国的过程;(3)采用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探讨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民族命运的关切和爱国情感;(2)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3)引导学生反思历史,汲取历史教训,珍爱和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3)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内在联系。
2. 教学难点:(1)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及其与列强瓜分中国的关系;(2)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中国的影响;(3)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教学内容:(1)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2)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3)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内在联系。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2)分组讨论列强瓜分中国的过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3)全班讨论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关系。
4. 案例分析:(1)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典型战役;(2)分析列强在中国瓜分过程中的具体举措;(3)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内在联系。
5. 总结与反思:(1)总结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教训;(2)引导学生反思历史,珍爱和平;(3)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2. 知识掌握:检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3. 历史观树立: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案(含板书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3a00438f18583d0496459c4.png)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案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过程与方法以启发和讨论探究为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从中日两国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历史的能力和唯物史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重点难点】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内容。
难点:《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门户开放”的实质和影响。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中国东南沿海背景地图前展示闻一多像及《七子之歌·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里的“夏日”是指哪个国家?台湾是怎样离开母亲的呢?今天让我妈一起学习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甲午中日战争1.教师展示地图:出现清国、朝鲜、日本。
思考:19世纪的清王朝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从不可一世的天朝大国沦为任列强宰割的对象,中国已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教师指出:此时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还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日本的对外侵略的野心是什么?学生回答: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教师归纳: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这就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的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3.教师讲解:1894年,夹在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助剿”,处心积虑的日本寻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
【教学方案】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精品教案
![【教学方案】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4ecc2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5.png)
【教学方案】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过程和结果。
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理解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地理背景。
利用历史文献,探讨《马关条约》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采用案例分析,研究列强在中国瓜分过程中的具体行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反思历史,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教育学生珍惜和平,努力奋发图强。
二、教学内容:1. 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过程和结果。
战争爆发的原因。
战争的主要战役和战斗。
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2.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条约的签订背景。
条约的主要内容。
条约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过程和结果。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 教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战略战术和战斗。
《马关条约》对中国近代化的具体影响。
列强瓜分中国的具体行动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列强在中国瓜分过程中的具体行动,以及其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和《马关条约》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相关作业的质量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和分析能力的运用。
4. 期末考试:对学生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相关知识点的考核。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和参考书:准备相关的历史教材和参考书籍,以便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材料。
2. 课件和教学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收集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素材,以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学案:5甲午中日战争和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学案:5甲午中日战争和列强瓜分中国狂潮](https://img.taocdn.com/s3/m/b6d0fd69b4daa58da1114a3c.png)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学习目标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重要战役、《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了解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史实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影响。
2.思考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能力和从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感受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历史责任感;学习英雄们的爱国精神。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日本实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朝鲜爆发了起义。
2.目的:侵略中国、称霸。
3.时间:—1895年。
4.重大战事威海卫战役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5.结果:清政府战败。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1.时间: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
2.主要内容3.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1.势力范围(1)背景:签订以后。
(2)方式: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
2.“门户开放”政策(1)提出:年,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的照会。
(2)内容: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贸易机会。
(3)影响:“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表格(甲午中日黄海海战双方舰队力量对比)(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舰队在哪些方面与日本舰队存在差距。
材料二李鸿章为避战保船,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日本趁机得到黄海制海权……1895年初,日军攻陷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无心再战,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
(2)黄海海战中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谁?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哪一条约?(3)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内部原因。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之后,列强争相在华设立银行,如英国的有利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在中国开设工厂,如英国的增裕面粉厂、和丰船厂,美国烟草公司……还争夺中国的铁路权,如俄国修筑满洲里至绥芬河、哈尔滨至大连、石家庄至太原等铁路。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学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da77ad336c1eb91b375d9d.png)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学案(4)辽东战役:黄海大战后,日军分两路入侵中国。
一路渡鸭绿江,占领九连城等地,直逼辽阳。
另一路从辽东半岛登陆,直取大连、旅顺。
旅顺守将徐邦道孤军迎敌,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
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
(5)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本陆海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舰队陷入绝境。
在援兵无望的情况下,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知识点2《马关条约》的签订3.签订: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
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4.《马关条约》条款主要内容危害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埠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5.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知识点3瓜分中国狂潮6.瓜分中国狂潮(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 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2)概况: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7.“门户开放”政策(1)背景: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正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2)提出: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这个照会得到各国的同意。
(3)实质:“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甲午中日战争1.民族英雄左宝贵组织清军,与日军在玄武门展开血战,最后以身殉国。
八年级上学期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同步学案(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同步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33899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3.png)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精品学案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核心素养】史料实证:阅读史料,了解日本对中国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历史解释:通过比较《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理解《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时空观念:结合《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了解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主要战役。
家国情怀:学习邓世昌等人的英雄事迹,感悟他们的伟大民族精神;通过思考列强瓜分中国的史实,感悟“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
【知识梳理】一、甲午中日战争1.依据材料填写图示,明确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背景)2.主要战役黄海海战1894年,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抗敌,壮烈牺牲辽东之战日军在旅顺进行了血腥屠杀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结果:清政府战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1.依据所学完善《马关条约》的内容。
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埠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其他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2.“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说明该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瓜分图》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中国面临的危机:1.列强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2.美国在各国“势力范围”划定后,提出了“门户开放”的照会。
【课堂训练】1.吴玉章老人在自己时候的回忆文章中写道:我还记得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我的家乡(四川容县)的时候,我和我的二哥曾经痛哭不止。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厚啊!文中“苛刻”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甲午之役大败于日,朝野上下始憬(jǐng)然悔悟……除旧习断不足以转危为安,于是京师创设大学堂。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82a46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1.png)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标要求】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教学目标】1.识记和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重大战役、民族英雄、《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以及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概况。
2.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一手挑起的战争;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瓜分狂潮使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学习左宝贵、邓世昌、徐邦道、丁汝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教学难点】《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原因。
【新课导入】教师:(播放视频《甲午风云》,引导学生说出观后感)学生:(观看视频、讨论、发言)教师:(谈话导入)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
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
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哪一字哪一句不启人心智、动人心魄呢?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
【新课探究】一、甲午中日战争1.阴云密布——战争背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这次战争是谁挑起的?挑起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日本。
目的是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教师:日本发动战争是蓄谋已久的,所以这次战争的性质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2.战火硝烟——战争经过教师:(指导学生继续阅读教材,提出问题)简述战争的经过,找出这次战争中经历的几次重大战役。
学生:(阅读、回答、识记)教师:(总结)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
教师: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开始的战役是哪次?学生:丰岛海战。
历史《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导学案
![历史《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840b0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d.png)
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 威。”海军名将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是 (C) A.率军收复新疆,维护国家统一 B.坚持禁烟,领导虎门销烟 C.在黄海大战中英勇杀敌,壮烈殉国 D.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 掩护部队完成任务
3.1894年西方报刊发表评论说:“日 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 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 ,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此评论是 针对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B ) A.对南京居民的大屠杀 B.对旅顺居民的大屠杀 C.对台湾居民的大屠杀 D.对朝鲜居民的大屠杀
3000万 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2.表现:(1) 抢夺利权 、
强租海港 、划分“ 势力范围 ”。
(2)1899年,美国提出“ 门户开放 ”的照 会,承认 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 ; 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 均等贸易机会。
典例精析 合作探究
例1 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 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 ,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 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 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 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A.清军战斗力不强 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2.内容:
割 辽东半岛 、 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澎湖列岛
白银2亿两
沙市给日本;赔偿苏日州本军费 ;开放 日本人在、通重商庆口、岸开设工厂、杭州为商
埠;允许 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等。
中国的半殖民度化程度
3.影响:使
三、瓜分中国狂潮 1.诱因:《马关条约》签订后,
沙俄 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 放弃 辽东半岛 ,日本向中国索取
学案4: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学案4: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https://img.taocdn.com/s3/m/6164106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6.png)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标要求】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主要内容和危害。
难点: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自主学习】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①征服朝鲜是日本企图实现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驟。
②1894年,朝鮮发生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出兵朝鲜。
③清政府腐败落后。
(2)时间:1894—1895年。
(3)重大战事①平壤之战:1894年9月,日军围攻平壤,中国守军奋起反击,清军将领左宝贵牺牲,统帅叶志超逃跑,平壤陷落。
②黄海海战:1894年9月,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致远舰管带______与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
③______:1894年11月,日军登陆辽东半岛,旅顺守将徐邦道孤军迎敌,旅顺失陷。
日军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
④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本陆海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结果: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议和,签订《马关条约》。
(5)下图是《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1894年9月,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______激战,此次战役中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是______。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1)签订:1895年春,在日本______签订。
(2)内容具体内容影响刺激了列强______的野心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借巨额赔款控制中国财政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外国势力侵入中国内地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______等便于外国资本输出(3)影响①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②激起中华民族的觉醒,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
三、瓜分中国狂潮(1)契机:______(《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学案2: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学案2: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https://img.taocdn.com/s3/m/685af1f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3.png)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和瓜分中国的狂潮。
学习难点:分析清政府战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二、学习设计【自主学习】(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日本对觊觎已久,征服朝鲜是日本企图、的重要步骤。
2.导火线:1894年,朝鲜起义。
3. 过程: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并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
因1894年是农历年,这场战争被称为“”。
平壤战役:其中率军奋起反击,中炮牺牲的清将是,弃城逃跑的统帅是。
黄海战役:在海战中,致远舰管带等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
此战后,命令主力尚存的舰队躲进军港,丧失了权。
辽东战役:黄海战役之后,日军两路入侵中国。
一路渡江,占领等地,直逼辽阳。
另一路从登陆,直取、。
只有旅顺守将孤军迎敌而败。
日军进行了令人发指的大屠杀。
[来源:学,科,网Z,X,X,K] 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军进攻威海卫,北洋舰队陷入绝境。
在援兵无望的情况下,拒绝率舰队投降,自杀殉国,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1.签订:时间:年,地点:;中方代表。
2.主要内容:A. ;B. ;C. ;D. 等。
3.影响:A.;B.。
(三)瓜分中国狂潮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迫使日本放弃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白银作为“”。
2.表现:以此为契机,列强掀起在中国、、的瓜分中国狂潮。
3.“门户开放”:此时,美国正在忙于“美西战争”,无暇东顾,后见各国“势力范围”,便于1899年提出“”政策,主张利益均沾,机会均等。
实质:。
4.《各国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三、当堂训练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B.日军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C.中日海军在黄海海面激战D.日军在九连城和辽东半岛登陆2.下图是位于广东珠海市的邓世昌纪念馆。
假如纪念馆要为“邓世昌与黄海大战”专题展览收集文物,准备打捞“致远舰”,打捞的地点应在( )A.丰岛海域 B.大东沟海域C.旅顺海域 D.威海卫海域3.清政府在《马关条约》中割让给日本的领土包括( )①辽东半岛②澎湖列岛③香港岛④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某校八年级(3)班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案(含板书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3a00438f18583d0496459c4.png)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案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过程与方法以启发和讨论探究为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从中日两国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历史的能力和唯物史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重点难点】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内容。
难点:《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门户开放”的实质和影响。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中国东南沿海背景地图前展示闻一多像及《七子之歌·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里的“夏日”是指哪个国家?台湾是怎样离开母亲的呢?今天让我妈一起学习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甲午中日战争1.教师展示地图:出现清国、朝鲜、日本。
思考:19世纪的清王朝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从不可一世的天朝大国沦为任列强宰割的对象,中国已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教师指出:此时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还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日本的对外侵略的野心是什么?学生回答: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教师归纳: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这就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的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3.教师讲解:1894年,夹在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助剿”,处心积虑的日本寻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
目标1:①通读教材,能够独立自主正确完成填空;②能够发现疑点、难点,提出问题,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目标2:阅读教材,搜集资料,记住甲午中日战争的起止时间,列举出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主要战役及主要英雄人物;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重点)
目标3:阅读教材,记住《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列举出主要内容;理解条约各个部分的影响;对比《南京条约》与《北京条约》的内容,理解《马关条约》是如何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培养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目标4:阅读教材,记住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表现;理解“门户开放”政策及影响;小组探究,分析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重点)
二、自主学习
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自学检测
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①征服朝鲜是日本企图实现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驟。
②1894年,朝鮮发生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出兵朝鲜。
③清政府腐败落后。
(2)时间:1894—1895年。
(3)重大战事
①平壤之战:1894年9月,日军围攻平壤,中国守军奋起反击,清军将领左宝贵牺牲,统帅叶志超逃跑,平壤陷落。
②黄海海战:1894年9月,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
致远舰管带______与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
③______:1894年11月,日军登陆辽东半岛,旅顺守将徐邦道孤军迎敌,旅顺失陷。
日军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
④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本陆海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结果: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议和,签订《马关条约》。
(5)下图是《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1894年9月,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______激战,此次战役中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是______。
《马关条约》的签订
(1)签订:1895年春,在日本______签订。
(2)内容
(3)影响
①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②激起中华民族的觉醒,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
瓜分中国狂潮
(1)契机:______(《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2)表现:列强在中国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
(3)“门户开放”政策
①背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时,美国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②提出: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______”的照会,得到各国同意。
③内容: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______机会。
(4)下面的《时局图》反映了______签订后,列强掀起______的狂潮,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局,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______的照会,这一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三、合作探究
任务二:【小组探究】阅读教材,并根据自己搜集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起止时间、主要战役,涌现出的主要人物?
任务三:【小组探究】阅读教材《马关条约》的签订正文部分,回答:《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中方代表、地点、内容、影响?
任务四:【小组探究】阅读教材“瓜分中国狂潮”正文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列强瓜分狂潮的表现?
2.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时间、内容?
四、知识结构
任务五:【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五、当堂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1.1894年9月,日军围攻平壤。
此次战役中,中炮牺牲和弃城逃跑的清军官员分别是()
A.邓世昌、叶志超
B.左宝贵、叶志超
C.邓世昌、左宝贵
D.叶志超、左宝贵
2.邓世昌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该历史场景出现在()
A.定海战役
B.黄海战役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
3.北洋舰队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
直接导致这支舰队覆灭的战役是()A.廊坊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
4.下图反映的中国局势发生在哪次侵华战争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A.割地
B.开设工厂
C.赔款
D.划使馆界
六、学后反思
七、拓展提升
查看优教通学生空间拓展提升栏目资源,拓展知识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