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画家学习构图
《学学构图》教学设计
![《学学构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e88ee04763231126edb1156.png)
《学学构图》教学设计靖江市城东小学何莉丽【课题】:《向画家学构图》【教材版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9册第16课【教学年级】:五年级【教材分析】:【学生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审美基础,可以运用简单线条表现物体,并且对均衡、统一变化、和谐以及三角形的稳定性直接或间接的理解。
让学生从古今中外着名画家的画中发现构图方法、原理,领会构图所需的创新意识,并以尝试实践操作,以体验成功的乐趣是可行的。
【设计理念】:1、遵循“美术、人文、科技”交融的综合理念,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拓展知识内涵与外延,沟通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2、以“情景设置——激发兴趣——自主发现——引导探索——分析总结——联系实践——知识内化——渗透外延”为主线。
3、课堂节奏设计“轻松引入——激烈抢答——轻松一刻——综合练习——轻松结束”。
【教学目标】:认知:能了解构图的概念、目的;能理解三角形构图稳定均衡之美;了解其它的构图形式。
技能:能运用线条表现具有形式美感的构图;能按所学构图知识摆纸样静物。
情感:体会画家探索构图的创新精神;体验团队合作精神;构图的形式美感熏陶。
【教学重点】:探索与掌握构图的基本原理;三角形构图法的种类、优点、运用。
方法:引导观察、启发思考、发现分析、思考总结、综合练习、巩固内化、检验评价。
【教学难点】:三角形构图稳定均衡之美感的理解;构图法则中科学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教学方法】:运用卡通动画和摆纸样静物,把静物拟人化,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突破难点。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制、纸样静物四组、铅笔线条构图设计示范、搜集古今中外静物名画一批、错误构图引导分析图);学生(八开画纸一张、铅笔、橡皮、课本)。
【教学策略】:分组抢答,联系生活实践分析法,配音游戏,错误引导比较法【教学过程】:课题导入观看《抢位置》动画,动画由几个拟人静物争夺位置构成。
(屏幕显示)师问:他们在干什么?生答:抢位置。
师问:你会帮它们安排合理位置吗?学生疑惑。
《向画家学构图》教学反思范文
![《向画家学构图》教学反思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bee840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0.png)
《向画家学构图》教学反思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向画家学构图》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向画家学构图》教学反思1向画家学构图是属于传统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基础课,教学目标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构图的形式美原理,并懂得在实际中运用。
但在这方面学生的知识可以说是空白的,学生在绘画时,包括画人物,卡通,风景,静物等都是没有构图这一概念,在作画时他们都没有考虑如何经营位置或布局,或根据画纸的大小去构图,都是画得要不是太小、要不就是太偏,画面缺乏美感,都没有作画的第一步构图意识,也没有审美感受。
经调查,主要原因是小学阶段,学校的办学理念仍然是以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小学美术现在仍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都是用来上语文、数学、英语,美术课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学生美术知识和能力得不到培养,造成学生大部分对美术已失去了兴趣。
(一)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觉得有必要加强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因为没有牢固扎实的基础,就谈不上创新与发展。
所以在这堂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掌握吸收构图的知识,通过构图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我在在整个的教学设计中做到几点:1、通俗易懂,直观教学因在本课中出现较多的抽象的术语,如:均衡、对称、统一,和谐等词语。
如何让学生更加容易明白,我采取的是尽量不要展开太深,因为我们主要面对是大多数学生,只要接触了解就可以了。
所以我用大量的图片来帮助阐述它们的含义,如:均衡的画面给人的感觉就像用秤来称量大的东西一样,虽然秤头这一边所秤的东西大,而秤尾那一秤砣小,但却没有一头重一头轻的感觉,小砰砣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平衡作用。
这样更直观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2、精讲多练如何让40分钟的课程更加有效,如何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我们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在农村学校及应试教育下,学生大部分时间都被语数英所束缚,没有任何的空余时间,在课外根本不会主动去接触或练习美术作业,他们只有在有限的课堂中才有机会去接触或练习下美术作业。
根据大师绘画作品谈构图
![根据大师绘画作品谈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7f147b25647d27284b7351af.png)
根据大师的绘画作品谈构图一般来说,画家所面对的挑战,是怎样在一张空白的画纸上,加上一些东西来使它变得有艺术性;要从杂乱的环境中,通过运用构图技巧,把其中无关的景物除去,选取其中有用的东西,使画面看起来有艺术性。
作画是从一个空白的画面开始,然后决定把一些东西加进画面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
或是怎样安排现有景物内的元素,借以表达自己的感情。
使作品具有美感,就必须追求作品上的和谐。
构图是平面造型艺术的专用名词,是将个别的、局部的艺术形象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其形成形式美的方法。
绘画创作是通过艺术家的构思、意图、以及构图形式来传达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然而不同的构图形式传达的艺术效果也不尽相同。
构图最基本的因素是线条、形式、质感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空间。
当然色彩同样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会聚的线条一般能说明透视关系,但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非要表现出透视的深度不可。
许多平面的作品都是平面图案。
因此,怎样构图,和怎样选择主体、光线、色彩一样,也能成为画家的个人风格的基础。
西方传统绘画构图遵从和谐原则及统一、完整、主次、秩序、均衡、稳定等形式美的基本法则;画面完整充实,给人完成之感;形式、风格、技法统一,各种图像、元素具有一致性联系及逻辑关系;主次关系明确,主要部分及中心突出,秩序井然,次要部分从属并且烘托主要部分;构图布局均衡,物体安置合适、稳定等。
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谈谈。
《蒙娜丽莎》的美首先在于构图,达芬奇是谙熟影阴法,在这幅画〖jp3〗中,脸部、胸和手呈现“三亮”,同时微明的天空和深暗的衣服构成二元对立,成为背景,“三亮”竖贯其间,手与上面的亮光形成张力,同时人物正面3/4〖jp〗,这个角度是面部的“黄金角度”,选这个角度容易出效果,而达芬奇的“消隐”法,物体轮廓之间的过渡的模糊处理法,而嘴角和眼角最能反映人的表情,“消隐”法使其模糊,故而产生“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至于《蒙娜丽莎》背景风景的透视法的运用也是有讲究的,人最容易注意的是左上角,因为顺时针阅读的习惯,所以透视也运用了左高右低法,这在绘画上是”矫正”透视。
论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论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dae7f48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7.png)
论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构图是绘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它决定了画面的整体结构和组织,对于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构图能够帮助艺术家传达自己的意图,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增强作品的艺术感和美感。
构图在绘画中起到了引导观众视线的作用。
艺术家通过布置画面元素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引导观众的视线流动,使观众在欣赏作品时能够有一个明确的视觉轨迹。
艺术家可以通过设置主题物体或景物的位置和大小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将观众的视线引导到重要的细节或主题上,加强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构图对于创造艺术平衡和美感也非常重要。
通过选择适当的元素和调整它们的位置,艺术家可以创造出平衡和谐的画面布局。
平衡是指画面上各个元素的相对均衡和协调,不会出现一个地方太过拥挤或空旷的情况。
艺术家可以运用对比、对称、重复、比例等构图原则,使画面元素在空间上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艺术家还可以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来增加画面的动感和层次感,让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构图还对于表达画家情感和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
艺术家可以通过构图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主题,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画家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艺术家可以通过布置画面元素的位置、形状和色彩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通过聚焦在一个元素上表达专注或关注,通过运用对比色彩来表达情绪的冲突等。
艺术家还可以通过构图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使观众能够感受到画家对于世界的独特见解和体验。
良好的构图还能够影响作品的整体品质和认可度。
一个好的构图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和有表现力,吸引观众的关注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良好的构图也能够使作品更具审美价值,提升作品的艺术水平和品质。
在人物画中,艺术家可以通过构图的把握来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形象、动作和内心世界,使作品更加真实和传神。
在风景画中,艺术家可以通过构图的选择和布置来表现出风景的壮丽和宏伟,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自然的美丽和力量。
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岭南社 美术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7 向画家学构图
![岭南社 美术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7 向画家学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a1a5f4886c85ec3a86c2c51f.png)
7 向画家学构图一.教学目标1.认识三角形构图的形式与美感,并学会运用均衡法则经营静物画构图。
2.运用欣赏分析、动手练习等学习手段,以达到掌握三角形构图的形式和均衡法则在构图中的运用。
3.通过构图练习,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严谨的作风和不断探索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重点:学习静物构图的常用方式。
难点:将静物构图的均衡法则运用到具体的作品中去。
三.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游戏导入,引出课题1、教师:邀请四位同学和老师一起比赛,玩拼图游戏。
在画框里摆好静物图形,看谁摆得最快最好看。
2、老师:你认为哪一组摆设得最有美感?为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
3、老师小结:要想摆得好看,我们就必须学习构图知识,所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向画家学构图”这一课。
(板书:向画家学构图—静物画构图)【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导入“向画家学构图”的课题。
活动2【讲授】(二)静物画构图的概念与常用的构图形式1、理解静物画构图概念①教师提出:什么是静物画构图?你是怎么理解的?②学生回答静物画构图,并用自己的话去阐述。
③老师小结并出示静物画构图的概念,学生齐读。
2、学习三角构图的形式和优点。
①教师:你们认识的几何图形有哪些?学生:长方形、圆形、三角形……②教师:欣赏以下绘画作品,找出它们用了那种几何图形。
用这样的几何形构图的作品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带着问题欣赏三角形构图的绘画作品,并回答问题。
③教师:小结三角形构图是静物画常用构图。
它的优点是什么?它有哪些形式?每种形式的特点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书本P24页并把答案找出来。
板书:一、三角形构图(一)优点(二)形式学生回答问题。
板书:(均衡稳定;1、斜三角形:安定、均衡、灵活2、倒立三角形:活泼、动感3、直角三角形:高耸、安定、动感)④老师小结:不同的三角构图有不同的特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要表达的效果去选择适当的三角形构图形式。
但它们都有共同的优点是什么?学生回答:稳定均衡。
向画家学构图(说课稿)精编版
![向画家学构图(说课稿)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f88668fba0d4a7302763ada.png)
《向画家学构图》说课稿洋县马畅中学刘小民●设计意义本节教学设计是美术专题课,眼下我正在给学生能讲授造型·表现这块领域。
遇到了不少学生在绘画上的诸多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以免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我们的学生虽然进入了初中,但是美术修养还很底、美术学知识了解甚少,特别绘画根底还非常薄弱,许多同学对以前小学学习过的构图理解不到位,遇到绘画课,逮住就画,偶尔有个别画的不错的,只因画面构图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画面美感,以至于现在绘画上老师经常不厌其烦的强调构图,可是效果事与愿违,收获甚微。
本节课的内容在小学美术第9册第16课《学学构图》里讲过可以说是老课新讲,不过面对我们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不得不再拉出来讲授。
我把它设计成绘画专题课,普遍应用与我们初步接受绘画的同学们学习和提高。
●教学内容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欣赏、观察、思考、讨论、实践等活动,初步掌握常用的三角形构图等并尝试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绘画练习。
●教学目标1、情感价值观:通过欣赏体验,感受构图的形式美和重要性,感受不同构图形式为图画带来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形成初步的审美意识。
2、认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和实践,让学生发现和体会优秀作品的构图美,初步认识及掌握最基本的构图的方法。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思维、观察、感知构图的形式美的能力,提高对造型艺术的驾驭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感受美术作品中的不同构图方法,掌握常用的绘画构图方法。
●教学难点尝试运用均衡的方法进行构图练习实践。
●教法学法欣赏与评论、教授与尝试●教学准备课件、范画、绘画工具。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欣赏与发现⏹课件导入,直观感受构图重要性。
1、“聚光灯”出示课件画面一部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性。
(“聚光灯”类似于画款舞台揭示出我们面对一张白纸作画时怎么把想要表达的物像安排到合适地方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2、展示不同构图、选景和搭配物像的图片,让学生便欣赏边思考,这些构图不同构图之间的差异是什么?3、小结:大家刚刚说的这些,我们把它们称作构图。
想要成为专业画家的小白必学技能
![想要成为专业画家的小白必学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206ed06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f.png)
想要成为专业画家的小白必学技能艺术是一门永不过时的学科,而画画更是让人心生向往的技能。
然而,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并不容易。
除了才华之外,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想要成为专业画家的小白必学的技能。
一、观察力无论是写生、还是创作,都需要画家有一定的观察力。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事物的细节和形式,从而将真实世界的物象准确呈现在画作中。
因此,对于想要成为专业画家的小白来说,增强观察力是十分必要的。
观察力需要不断地锻炼。
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观看电影、浏览图片等方式来锻炼自己的观察力。
还可以多画画,通过不断地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观察力。
二、线条掌握线条是画画的基本元素。
掌握线条的技巧是成为一名优秀画家的必要技能之一。
这也是新手画家最需要学习的基础技能之一。
在绘画中,线条可以用来表现物体的轮廓、结构和纹理等。
要想掌握好线条,需要有稳定的手法和对画笔的熟练掌握。
可以通过多练习来提高自己的线条技巧。
三、色彩运用色彩是画画中让人触动的元素之一。
美丽的色彩可以为画作增添一份生机和鲜明的视觉效果。
但是,色彩运用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想要运用好色彩,需要对色彩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如色彩的搭配、互补、对比等。
同时,还需要对调色板有一定的掌握,了解颜料的互相调和和添加量等。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学习可以使自己的色彩运用越来越准确、生动。
四、构图设计构图是画画过程中关键的环节之一。
通过构图的规划,可以实现画面的平衡和谐,并且增强画作的表现力。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需要对构图设计有较好的掌握。
在构图设计中,需要注意画面的平衡、比例和视觉焦点等。
可以通过多学习绘画大师的作品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构图能力。
五、常识积累对于想要成为专业画家的小白来说,积累艺术常识十分重要。
从艺术史、流派和特定的技法到绘画材料和文化意义,都需要了解和积累。
这可以帮助画家更好地理解绘画作品,同时也能够在自己的创作中吸收和融合。
除了艺术常识之外,语言和文学方面的积累也能够对画家的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美术人物构图知识点总结
![美术人物构图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608004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d.png)
美术人物构图知识点总结在进行人物构图时,艺术家需要考虑到许多方面的因素,如人物的位置和比例、姿势和动态、表情和情感等,下面就来总结一下美术人物构图的一些知识点。
1. 人物位置和比例在进行人物构图时,要注意对人物的位置进行合理的安排,一般来说,主要的人物应该放置在画面的重心位置,以便更好地吸引观者的注意力。
此外,要注意处理好人物的比例,使各部分的比例协调一致,不要出现头大腿细或躯干过长的不自然现象。
2. 姿势和动态人物的姿势和动态是构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传达出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艺术家在构图时要考虑到人物的姿势是否合理、动态是否生动,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和具有表现力。
3. 表情和情感人物的表情和情感是构图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艺术家需要通过人物的表情和情感来传达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要注意处理好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眼神,使其能够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情绪。
4. 光影和色彩光影和色彩是构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
艺术家在构图时要注意处理好光影的效果,使人物的形象更加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感;同时要注意处理好色彩的搭配,使其更好地配合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的主题和情感。
5. 背景和环境人物构图中的背景和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为人物形象提供更好的衬托和环境氛围。
艺术家在构图时要注意把握好背景和环境的构图,使其更好地配合人物形象,突出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6. 整体效果最后,在进行人物构图时,要把握好整体的效果,使人物形象和背景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好地传达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总之,美术人物构图是美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对于美术学习者来说,掌握好人物构图的知识和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学习,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在人物构图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年级美术下册《模仿画家画一画》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美术下册《模仿画家画一画》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33755f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65.png)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著名的画家作品,如梵高的《向日葵》,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画家用了哪些颜色和线条来表达画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画家的绘画风格。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所了解的画家故事和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强调画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增强学生对画家的敬意。
3.引导学生通过模仿画家作品,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难点
1.如何帮助学生突破原有绘画技能的局限,提高绘画表现力。
2.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理解画家的绘画风格,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3.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模仿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画作。
(三)教学设想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想:
3.采用示范、指导、评价等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创新能力。
4.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观察和表现对象,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热爱美术,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尊重和欣赏画家的创作成果,培养他们的敬意和敬意。
3.演示画家的绘画技法,让学生跟随示范,学习并掌握相关技能。
4.强调模仿画家作品时的注意事项,如尊重原作、发挥个人创意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位画家进行模仿。
2.小组内成员共同讨论画家的绘画风格特点,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3.阐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模仿画家的绘画风格,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画作。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绘画的构图教案
![绘画的构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0f5c4f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8.png)
绘画的构图教案教案标题:绘画的构图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绘画构图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常用的构图技巧和方法。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构图能力。
教学准备:1. 绘画工具:铅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等。
2. 绘画纸和画板。
3. 展示图片或绘画作品,以示范不同构图技巧。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绘画构图的概念,解释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2. 展示一些著名绘画作品,并让学生观察和讨论其中的构图特点。
探究:1. 解释常用的构图技巧,如平衡、对比、重复、对角线等,并给予示范。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构图技巧的运用,理解其对绘画作品的影响。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幅图片或绘画作品,并分析其构图特点。
随后,让每个小组展示并解释其选择。
实践:1.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主题或场景进行绘画,并在草图纸上进行构图设计。
2. 学生根据自己的构图设计,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完成一幅绘画作品。
3. 鼓励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尝试运用所学的构图技巧,并提供指导和反馈。
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绘画构图技巧和方法。
2.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互相评价其构图的效果和创意。
3. 强调绘画构图在创作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绘画作品中继续运用所学的技巧。
拓展活动:1. 邀请一位专业画家或艺术家来校园进行讲座或工作坊,进一步指导学生的绘画构图技巧。
2.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美术馆,让他们观察和欣赏不同艺术家的构图风格和技巧。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完成的绘画作品,特别关注其构图的合理性和创意性。
3. 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反馈。
教案扩展:1. 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绘画要素,如色彩运用、明暗对比等。
2.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绘画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在构图方面的成果。
3. 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绘画创作,发展自己的个人风格和构图技巧。
注意事项:1. 确保提供足够的绘画材料和工具,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习大师的构图
![学习大师的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77c2ac220066f5335a812122.png)
名字的由来
绘画艺术大师徐悲鸿,原名徐寿康,6岁时便跟着父亲读四书五经,后来 又学绘画。17岁就先后在家乡三所学校担任图画教师。有一次,徐悲鸿到 一个亲友家去吃喜酒,许多有钱的子弟都穿着绸缎,徐悲鸿却穿了一件布 大褂,因而遭到别人的奚落。从此他愤世嫉俗,立志不穿绸衣。为了在社 会上谋生立足,他想进洋学堂读书,但父亲拿不出钱。他向别人借钱,可 是谁也看不起这个穷小子。这使他深感前途渺茫,世态炎凉,不禁悲从中 来,犹如鸿雁哀鸣,遂改名为悲鸿。此后他一直以哀鸿自诩,并发奋绘画, 终于成了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
向大师们学习构图
作者:江志秒
当人类还没发明相机是我们是用什 么来记录美景的呢?
绘画
中国大画家
1895-1953年
徐悲鸿
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汉族,江 苏宜兴人。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 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 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 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 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 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 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 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 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 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 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 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 马享名于世。
中国画构图基本知识
![中国画构图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f2f7f5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64.png)
中国画构图基本知识构图亦称章法、布局,是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环节。
构图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山水画的好与坏。
构图必须与画面立意相结合,也就是要与画面的内容相协调。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分享中国画构图基本知识,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概述构图亦称章法、布局,是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环节。
构图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山水画的好与坏。
构图必须与画面立意相结合,也就是要与画面的内容相协调。
构图要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要体现宾与主、远与近、虚与实、疏与密、聚与散、开与合、藏与露、黑与白、大与小等关系。
对立是变化的,统一是均衡的。
只有把这些对立关系统一在画面中,才可称得上是好的构图。
好的构图是要我们在万象纷纭、变化万千的复杂事物中找到头绪、理出脉络、分清主次,从而使画面主题鲜明、内容突出,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因此,山水画家要面向自然,面向生活。
二、构图的基本知识1.散点透视中国山水画多用不受空间和视线限制的“散点透视法”。
“散点透视”又称“动点透视”。
采用“散点透视”时,画家可以不固定在某一位置观察景物,视点可上下、左右、远近随时变化,所以山水画,特别是长卷立轴式山水画,可把仰视、俯视、平视、远观、近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
我们可以欣赏一下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上图为作品局部)。
此图画面辽阔,给人以“万千气象,尽现眼前”之感。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效果呢?答案当然主要是画家采用了“散点透视”来组织画面。
2.三远法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载:“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三远法”是画家创作时采取的视角。
“高远”是仰视,“深远”是俯视,“平远”是平视。
“高远”能看高山,平野无须仰视;“深远”是在高处向下俯视,可以表现绵延不断的群山;“平远”能表现平野或不高的丘陵,不能表现高山。
平远:自山前看山后,自近山望远山,属于平视。
深远:从山上看山下,从前山望后山,类似于西画构图中的“之”字形或“S”形构图,属于俯视。
岭南版七年级下册美术向画家学构图教学教材共33页
![岭南版七年级下册美术向画家学构图教学教材共33页](https://img.taocdn.com/s3/m/28a2b36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bd.png)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岭南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静物的构图与色彩教学设计
![岭南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静物的构图与色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43be37aad02de80d4d8409e.png)
第五单元静物的构图与色彩向画家学构图教具:画家作品图例,若干静物纸样教学目的:1探索和掌握静物画构图的基本原理,并懂得在实际中运用。
2 领略构图的形式美感,从中体会到:均衡是美。
和谐是美,秩序是美,统一变化是美。
3 学习画家们在构图法的探索中表现创新精神,并化做自己的实际行动。
教学重点:三角形构图法的种类,优点运用。
教学难点:构图法则中的科学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同学们打开课本准备好一张构图练习的小纸条。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向画家学构图”,欣赏大师怎样拜访静物,从而产生不同的美感。
三授新课:(1)构图——在美术创作中安排和处理审美客体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整体的艺术作品,以表达构思中预想的形象与审美效果。
(2)构图的种类:(重点)A 按几何形构图三角形(稳定性)圆形(饱满)四边形(平稳形)S形(流动性,有动感)B 按线条构图分水平式垂直式斜线式辐射式等(3)好构图的要素A 主次大小搭配合理明确;B 各物体聚散有秩,疏密得当。
C 空间的分割舒展,大方而有变化。
(4)让同学们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进行拼纸样,构图的练习。
其余同学在自己纸上进行手绘小构图练习。
课时小结:(1)毕加索说,‘我不探索,我要发现’。
大自然中有很多美的饿东西让我们出发现她,我们因该在构图的练习中发现出更多的形式美。
(2)重点是三角形的构图特点,多观察我们周围的景物,你们能否分辨出是什么样的构图?第二节我们的调色板一教学目的:(1)初步学会对色彩的理性分析,练习对色彩的情感表达。
(2)学会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运用色彩表现自己的个性。
二教学重点:对色彩基础知识的正确理解。
三教学难点:色彩中的名词术语,色彩静物画的创作。
四教具:课件,教学图例五教学过程:1 组织教学:让同学们打开教本,看到书本上由白光通过棱镜所产生七彩色的图。
2导入新课:同学们,如果没有光(人工光,自然光)那么我们什么也看不见。
静物的构图与色彩《向画家学构图》教学反思(精选3篇)
![静物的构图与色彩《向画家学构图》教学反思(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f426cfba1aa8114431d9e1.png)
静物的构图与色彩《向画家学构图》教学反思(精选3篇)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静物的构图与色彩《向画家学构图》教学反思(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静物的构图与色彩《向画家学构图》教学反思1向画家学构图是属于传统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基础课,教学目标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构图的形式美原理,并懂得在实际中运用。
但在这方面学生的知识可以说是空白的,学生在绘画时,包括画人物,卡通,风景,静物等都是没有构图这一概念,在作画时他们都没有考虑如何经营位置或布局,或根据画纸的大小去构图,都是画得要不是太小、要不就是太偏,画面缺乏美感,都没有作画的第一步构图意识,也没有审美感受。
经调查,主要原因是小学阶段,学校的办学理念仍然是以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小学美术现在仍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都是用来上语文、数学、英语,美术课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学生美术知识和能力得不到培养,造成学生大部分对美术已失去了兴趣。
(一)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觉得有必要加强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因为没有牢固扎实的基础,就谈不上创新与发展。
所以在这堂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掌握吸收构图的知识,通过构图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我在在整个的教学设计中做到几点:1、通俗易懂,直观教学因在本课中出现较多的抽象的术语,如:均衡、对称、统一,和谐等词语。
如何让学生更加容易明白,我采取的是尽量不要展开太深,因为我们主要面对是大多数学生,只要接触了解就可以了。
所以我用大量的图片来帮助阐述它们的含义,如:均衡的画面给人的感觉就像用秤来称量大的东西一样,虽然秤头这一边所秤的东西大,而秤尾那一秤砣小,但却没有一头重一头轻的感觉,小砰砣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平衡作用。
这样更直观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2、精讲多练如何让40分钟的课程更加有效,如何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我们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小学美术教案 学习色彩与构图
![小学美术教案 学习色彩与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5ca2977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8.png)
小学美术教案学习色彩与构图一、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的色彩知识,包括颜色的基本属性和分类;2.学习基本的构图技巧,包括平面构图和立体构图;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表达的能力;4.鼓励学生发展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彩色铅笔、彩色水彩笔、颜料等绘画工具;2. 色彩和构图的相关教具、图片等;3. 学生书写用的绘画纸。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丰富多彩的图片或者使用教具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对色彩和构图产生兴趣。
第二步:探究色彩1.教师向学生介绍色彩的基本属性和分类,如红、黄、蓝是最基本的三原色,它们可以通过混合形成其他颜色;2.请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让他们发现不同的颜色,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来形容这些颜色;3.让学生用彩色铅笔或彩色水彩笔绘制一个色彩轮,感受颜色的变化和混合。
第三步:学习构图1.教师向学生介绍平面构图和立体构图的概念,分别以画家的作品和建筑物为例进行说明;2.让学生观察图片或实物,发现其中的构图要素,比如对称、重复、对比等;3.让学生模仿一些简单的构图要素,用铅笔或颜料绘制一幅平面构图或立体构图作品。
第四步:实践操作1.让学生自由发挥,用所学的色彩和构图要素来创作一幅绘画作品;2.在学生作品完成后,组织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分享,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评价。
第五步:总结与展示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色彩的基本属性和分类,以及平面构图和立体构图的要素;2.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述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肯定,鼓励他们在美术方面不断努力和探索。
四、巩固练习:布置学生在课后继续绘制一幅自己感兴趣的绘画作品,要求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和构图要素。
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如风景、动物等。
鼓励学生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和创作方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现实中的色彩和构图要素,激发他们对美的感知和表达的能力。
七年级下学期第7课向画家学构图
![七年级下学期第7课向画家学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2bd27a2c6c85ec3a86c2c500.png)
三角形像一座山,给人有一种 稳定感和结实感
三 角 形 构 图
问题:这三副静物构图有什么特点?
构 图 分 析 图 例
构图太满,物体过于庞大
构图并列,有单调感
构图均衡关系好
作业 完成一幅静物画小构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静物构图
把对象的形体、大小、 空间位置等的造型因素,按 一定的形式法则合理的安排 在画面上,从而构成一个具 有美感的整体。
构图的基本原则讲究的是:
1、均衡 2、突出中心 3、有对比 4、有变化
直线构图
对 角 线 构 图
C 字 型 构 图
S 型 构 图
圆 形 构 图
椭圆形构图
倒 锥 形 构 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9/17
圆形构图,有一种以圆心为中 心向周围发散的动感
的四 感边 觉形 。构
图 , 有 一 种 平 稳 和 饱 满
S形的构图,有流动感
黄金分割律——
用0.618乘以画面空间的总长度,可以 找到黄金分割点。
下面这幅画是哪 种构图呢?
2019/9/17
你刚才看到的构图形式有几种?
请
大
家
欣
赏
几
张
图
这
片
些
并
图
比
片
较
给
其
你
构
什
图
么
特
样
点
的
视
觉
感
受
桃 与 酒 杯 ( 日 ) 中 村 清 诒
王肇民 水果静物
凡 高
向 日 葵
向画家学构图
构 图
黄 金 分 割 法
三 角 形 构 图 构图分析
其 它 形 式 构 图
小 构 图 练 习
构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END
静物构图的概念
先看书2分钟(发现学习) 提问:静物构图的概念是什么?
静物构图是把对象的形体、大小、空间位 置等造型因素,按一定的形式法则合理地 安排在画面上,从而构成一个具有美感的 的整体。
构图的目的是什么?
构图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经营位置”, 通过对画面造型因素的组织与安排,构 成一幅美术作品。
构图的类型
几何形构图分: 三角形 圆形 四边形、 S形
三角形构图(多见,为什么?) 平行四边形 多边形 井字形 “S”形等等
总结三角形构图的特点
提问:三角形的特性?(数学问题)
稳定性
所以三角形构图具有稳定均衡之感。
过于集中 聚散合理、有主次之9/9/17
1.主次大小搭配合理明确; 2.各物体聚散有序,疏密得当; 3.空间的分割舒展,大方而有变化。
请大家将这几个水果进行小构图练习
请大家选几个静物进行构图练习
学生构图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