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分光光度法

合集下载

无机与分析化学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

无机与分析化学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

§20.4 显色反应与显色条件的选择
• 许多无机离子无色,即使有色的无机离子也多因吸光系数不 大而无法直接进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测定;
• 很多有机化合物具有较强紫外或可见光吸收,可直接测定。
显色反应:将无色或吸光系数很小的被测物质与显色 剂反应,使被测物转变成具有较强紫外或可见光吸 收的化合物,然后进行测定。
12
2.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部件


光 源
单 色 器
吸 收 池
测 系 统
果 显 示
光源: 在可见和近红外区使用钨灯或碘钨灯,波长范围320-2500nm; 在紫外区使用氢灯或氘灯,波长范围180-375nm。使用稳压器 保证光强稳定。
13
单色器
•色散元件:将连续光谱分解为单色光的元件,如棱镜、光栅; •单色器:由入射狭缝、准直透镜、色散元件、聚焦透镜和出射 狭缝构成。 •玻璃吸收紫外光,所以玻璃棱镜仅用于350-3200nm波长范围, 只能用于可见分光光度计;石英( 185-4000nm )则可用于整个 紫外-可见光区。 •光栅利用光的衍射与干涉作用,其优点是适用波长范围宽、色 散均匀、分辨率高;但其缺点是各级光谱有重叠而产生相互干 扰。
5
•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 分子吸收能量后受到激发,分子就从基态能级跃迁到激发态 能级,因而产生吸收光谱。 处于激发态的分子返回基态或能级较低的激发态,就会以光 子的形式释放能量,从而产生发射光谱。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分子中的价电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紫外-可见光)后,从 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6
§20.2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11
§20.3 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及其仪器
1. 光度分析方法 • 目视比色法: • 光电比色法:用光电比色计测定未知溶液和标准溶液的吸

大二化学分析知识点高中

大二化学分析知识点高中

大二化学分析知识点高中化学分析是指通过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了解其组成、性质和结构的一种化学实验技术。

在高中化学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基础的化学分析方法,例如酸碱滴定、络合滴定和沉淀滴定等。

而在大二的化学分析课程中,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更加复杂和细致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大二化学分析的重要知识点。

1.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性质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测量吸光度和标准曲线的关系,可以确定待测溶液中的物质浓度。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

2. 火焰光度法火焰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在火焰中产生特定的颜色,从而确定其含量的一种方法。

通过测量样品溶液在特定的火焰中产生的吸收光谱,可以计算出物质的浓度。

这种方法常用于金属离子的分析。

3. 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在特定条件下产生荧光信号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样品中的元素进行激发和荧光检测,可以确定元素的含量。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4. 电化学分析方法电化学分析方法包括电位滴定、极谱法和电化学传感器等。

通过测量电化学电势的变化或电流的大小,可以确定物质的浓度。

这种方法在生化分析、环境检测和电池材料研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5. 色谱分析方法色谱分析方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在色谱柱上的分配和迁移行为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色谱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离子色谱等。

这种方法常用于药物分析、有机物分离和分析等领域。

6. 质谱分析方法质谱分析方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样品中离子的质量和相对丰度来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的方法。

常见的质谱方法包括质谱仪、飞行时间质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

这种方法在有机合成、药物研发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除了上述介绍的各种分析方法,大二化学分析课程还会涉及到样品前处理、分析数据的处理和解释,以及仪器的操作和维护等实验技术。

分析化学-第三章《分光光度法》课后习题

分析化学-第三章《分光光度法》课后习题

第三章《分光光度法》课后习题
一、选择题
(1) 符合Lambert-Beer定律的某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加时,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度分别是………()
(A) 不变、增加
(B) 不变、减小
(C) 向长波移动、不变
(D) 向短波移动、不变
(3)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Fe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eSCN2+的吸光度随着SCN-浓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
(B) FeSCN2+的吸光度随着Fe3+浓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
(C) 溶液的吸光度与透射率线性相关
(D) 溶液的条件摩尔吸光度系数随着波长变化
(5) 用常规分光光度法测得标准溶液的透射率为20%,试液的透射率为10%,若以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液,以标准溶液为参比,则试液的透过率为………( )
(A) 20%
(B) 40%
(C) 50%
(D) 80%
(7) 以KmnO4溶液滴定Fe2+,在MnO4-最大吸收波长处测量溶液吸光度的变化,得光度滴
定曲线………( )
(A) (B)
(C) (D)
(8) 标准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可能的原因是………( )
(A) 显色反应得酸度控制不当
(B) 显色剂得浓度过高
(C) 吸收波长选择不当
(D) 参比溶液选择不当
二、计算题
作业说明:
课后习题与平时成绩及期末考核密切相关,请大家重视哈!此次作业中12300740022陈敏轩与12300740053胡可欣同学,作业认真严谨,值得表扬。

知道大家这学期课程较多,辛苦了。

望大家对大学生活早作规划,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一起加油!
马洪影
2013年10月16日。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1. 引言1.1 引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通常用于测定物质的浓度或测定物质的吸光度。

该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测量样品对紫外和可见光的吸收情况,从而推断样品中所含物质的浓度或结构。

在化学分析实验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高和简便易行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该方法测定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并探讨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

通过对仪器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和影响因素的详细讨论,我们将深入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应用,并为今后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本实验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关于分光光度法的实际操作经验,提升我们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1.2 背景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领域的分析方法,通过测定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域的吸收特性,从而确定物质的浓度或者进行定性分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药品质量控制等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实验室分析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过测定物质在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光吸收情况,我们可以获得关于物质性质的重要信息,如浓度、溶解度、稳定性等。

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对于提高实验准确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仪器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和影响因素,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份系统全面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指南。

通过总结和展望,我们也希望能够进一步探讨该方法在化学分析领域的应用前景。

1.3 研究目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技术,可以用于测定物质的吸光度,从而推断物质的浓度。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 研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测定物质浓度方面的应用。

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它利用物质对紫外光的吸收来进
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其原理是基于物质分子在紫外光照射下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能,从而产生电子跃迁,使得物质分子发生能级跃迁,从而产生吸收现象。

这种吸收现象与物质的结构和化学键有关,因此可以通过测定吸光度来确定物质的浓度或进行化合物的鉴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基础是比尔-朗伯定律,该定律表明物质溶液对紫外光
的吸收与其浓度和光程成正比。

根据比尔-朗伯定律,可以利用吸光度与浓度之间
的线性关系来确定物质的浓度。

这种原理使得紫外分光光度法成为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药物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来实现的。

该仪器利用
光源产生一定波长的光,经过样品后,光强度的变化被探测器检测到,并转化为电信号。

根据比尔-朗伯定律,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因此可以根据样品吸光度的测
定值来计算出物质的浓度。

在实际应用中,紫外分光光度法可以用于测定各种有机化合物、药物、生物分
子等的浓度。

例如,可以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来测定DNA、蛋白质、激素等生物
分子的浓度,也可以用于药物的含量分析,甚至可以用于环境水样中有机物的监测。

总之,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其原理基于物质对紫外光的吸
收现象,利用比尔-朗伯定律来实现浓度的测定。

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各种有机化合物的浓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分光光度法原理

分光光度法原理

分光光度法原理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它通过测量样品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或透射来确定样品中特定物质的浓度。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药品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的特点。

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基于比尔定律,即溶液中溶质对单色光的吸收与其浓度成正比。

当光线通过溶液时,溶质吸收部分光线,其吸收量与浓度成正比。

通过测量吸收光强度的变化,再根据比尔定律计算出溶质的浓度。

在实际操作中,分光光度法通常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

分光光度计通过选择特定波长的光源,使其通过样品溶液,然后测量出射光的光强度。

根据比尔定律,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吸光度来确定溶质的浓度。

分光光度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测量速度快、准确度高。

同时,该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多种溶液和固体样品的分析,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因此,分光光度法在化学分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分光光度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在样品中存在多种吸收物质时,会导致吸收光谱的叠加,难以准确测定各种物质的浓度。

此外,溶液的颜色、浑浊度等因素也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校正。

总的来说,分光光度法是一种重要的分析化学方法,它通过测量溶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来确定其浓度,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的优点。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充分了解该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也需要注意分光光度法的局限性,避免在实际应用中出现误差。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分光光度法,并将其应用于化学分析实践中,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分光光度法 定量限

分光光度法 定量限

分光光度法定量限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测定方法,它基于物质与特定波长的光的相互作用的原理,通过测量光的吸收或透射来定量分析物质。

定量限是分光光度法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表示在测定下限处的最低浓度,也是测定结果可靠性与敏感性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从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开始,逐步介绍定量限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分光光度法是基于比尔-朗伯定律的原理。

该定律描述了溶液中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即:A=εlc,其中A为样品的吸光度,ε为摩尔吸光系数,l为光程,c为溶液浓度。

该定律的基本假设是分析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的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

定量限是指在测定下限处,仪器仍然能够给出可靠测定值的最低浓度。

定量限可以通过标准品系列稀释法来确定。

首先,准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品,然后按照相同条件测定它们的吸光度。

找到吸光度和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后,可以根据测定下限处的吸光度值来计算定量限。

定量限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两种,分别是3倍标准偏差法和信号与噪声比法。

3倍标准偏差法是在无机构时测量一组标准品样品多次,并计算吸光度标准偏差。

定量限等于吸光度标准偏差乘以3后对应的浓度。

信号与噪声比法是在无机构时测量一个空白样品多次,并计算吸光度的标准偏差。

然后,信号与噪声比等于样品吸光度与噪声吸光度之比,定量限等于信号与噪声比对应的浓度。

定量限的计算结果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光源的质量和光路设计的合理性会影响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

其次,仪器的响应时间和检测器的噪声水平都会影响定量限的计算结果。

此外,测量温度和环境湿度的变化也可能影响定量限。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提高定量限,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选择合适的波长,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分析物质的吸收灵敏度。

其次,合理选择光程长度和溶液浓度,使测定结果更为准确。

此外,优化仪器参数,如峰宽和积分时间,也可以提高定量限。

总结起来,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测定方法,定量限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表示在测定下限处的最低浓度。

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什么

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什么

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什么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它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或透射特性来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分光光度法的原理主要基于比尔-朗伯定律和光的波动性质。

比尔-朗伯定律是分光光度法的基础,它描述了物质溶液对光的吸收与浓度和光程的关系。

根据比尔-朗伯定律,溶液中物质对光的吸收与其浓度成正比,光程成正比。

这意味着当溶液的浓度或光程发生变化时,溶液对光的吸收也会随之改变。

因此,通过测量溶液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强度,可以推断出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另外,光的波动性质也是分光光度法的原理之一。

根据光的波动性质,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能量和频率。

当光通过物质时,物质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而对其他波长的光则具有不同程度的透射。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通过测量溶液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或透射情况,来分析物质的成分和浓度。

在实际应用中,分光光度法通常通过分光光度计来实现。

分光光度计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物质对光的吸收或透射的仪器,它可以通过单色光源产生单一波长的光,并通过样品室和检测器来测量样
品对光的吸收或透射情况。

通过对样品进行一系列浓度的标定,可以建立起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标准曲线,从而实现对未知样品浓度的测定。

总的来说,分光光度法利用比尔-朗伯定律和光的波动性质,通过测量样品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或透射情况,来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它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等优点,因此在化学分析和生化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同时,随着分光光度法的不断发展,它也在环境监测、生物医学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分析化学-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与准确度

分析化学-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与准确度

间硝基酚
对硝基酚
V1
V2
酸形均 无色. 碱形均 黄色
V(NaOH)/mL
21
典型的光度滴定曲线
依据滴定过程中溶液吸光度变化来确定终点的滴定分析方法。
滴定剂吸收
被滴物吸收
Vsp
Vsp
滴定剂与待 测物均吸收
Vsp
产物吸收
Vsp
22
4. 络合物组成的测定
(1)摩尔比法:
固定cM
,改变c
R
A
1:
3:1
1.0 1 2.0 3,0 c(R)/c(M)
23
(2)等摩尔连续变化法:cM + cR = c(常数)
M:R=1:1
M:R=1:2
0.33 0.5
cM/c
cM/c
M + nR ⇌ MRn
24
表观形成常数的测定 (设M、R均无吸收)
α = A 0- A
A0
0.5
A0
A
cM/c
c(M)=c(R)=c
K′
=
[MR] [M′][R′]
=
(1-α )c cα icα
4. 干扰组分与显色剂有反应,又无法掩蔽消除时: 1)掩蔽被测组分,再加入显色剂,作参比. 2)加入等量干扰组分到空白溶液中,作参比.
17
7.5 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1. 单一组分测定
1) 金属离子: Fe-phen, Ni-丁二酮肟, Co-钴试剂
2) 磷的测定: DNA中含P~9.2%, RNA中含P~9.5%,
dλ 2
c 0.0
方法:肝匀浆用乙腈浸提,浸提液用6%的HClO4 稀释,然后用GDX100大孔树脂萃取,用二氯甲 烷5mL洗脱杀鼠剂,40℃挥干,剩余物用 0.1mol·L-1NaOH4mL溶解后,紫外导数光谱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第七课红外分光光度法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第七课红外分光光度法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第七课红外分光光度法第七课红外分光光度法⼀、概述1.红外区波长范围及分区波长范围:0.76µm-1000µm分区:2.红外吸收光谱的表⽰⽅法3.IR的特点适⽤于⽓、液、固态样品、且样品⽤量少。

⼤多数化合物均有红外吸收,除了单原⼦分⼦和同核分⼦。

红外光谱中的吸收峰较多,特征性强,适合⽤于定性和结构解析。

红外光谱仪的价格相对低廉。

定量分析灵敏度差,准确度低,主要⽤于定性分析。

不适合作含⽔样品的分析。

⼆、基本原理分⼦振动和红外吸收吸收峰的位置吸收峰的强度1.分⼦振动和红外吸收双原⼦分⼦的振动与红外吸收分⼦振动简单的双原⼦A-B间的振动可近似地⽤谐振⼦模型来描述振动频率可由虎克定律和⽜顿定律推导出来A、B视为两个刚性⼩球化学键视为质量忽略不计的弹簧A、B间的振动视为简谐振动红外吸收⼊射光频率与分⼦振动频率相等时,分⼦将吸收⼊射光,振动振幅加⼤,产⽣吸收光谱,因此,所吸收光的频率为:多原⼦分⼦振动形式伸缩振动γ弯曲振动δ(1)伸缩振动键长变化但键⾓不变的振动它包括两种类型对称伸缩振动γs反称伸缩振动γas亚甲基的伸缩振动(2)弯曲振动键⾓发⽣周期性变化,但键长不变的振动。

它包括以下⼏种类型⾯内弯曲振动 AX2⾯外弯曲振动变形振动AX3⾯内弯曲振动(β)剪式振动(δ)⾯内摇摆振动(ρ)⾯外弯曲振动(γ)⾯外摇摆振动(ω)扭曲振动(τ)变形振动对称变形振动(δs)不对称变形振动(δas)(3)振动⾃由度双原⼦分⼦:⼀种振动形式多原⼦分⼦:振动形式复杂,可以分解为许多简单的基本振动。

基本振动的数⽬称为振动⾃由度,可以⽤作估计基频峰的可能数⽬。

振动⾃由度的计算分⼦的运动形式分为:平动、振动和转动,则:振动⾃由度=总⾃由度-平动⾃由度-转动⾃由度设:分⼦含有N个原⼦则:总⾃由度为3N,平动⾃由度为3转动⾃由度为3(对于⾮线形分⼦)或2(对于线形分⼦)振动⾃由度⾮线形分⼦线形分⼦3N-6 3N-5H2O分⼦的振动⾃由度3×3-6=3CO2的振动⾃由度3×3-5=4基频峰数⽬与振动⾃由度通常,基频峰数⽬<振动⾃由度原因:简并红外⾮活性振动仪器的分辨率或灵敏度不够⾼产⽣红外吸收峰的条件1.辐射恰好提供物质产⽣振动跃迁所需的能量。

分光光度法波长选择

分光光度法波长选择

分光光度法波长选择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该方法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来研究样品的成分及浓度。

在选择分光光度法的波长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被测样品的性质和分析目的来选择波长。

不同物质在不同波长的光下表现出吸收特性的差异,因此根据被测样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波长可以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比如,有机物一般在紫外光区域有较强的吸收,所以对于有机物的分析,常选择紫外光波长。

而某些金属离子则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表现出吸收峰,因此对于金属离子的分析,常选择可见光波长。

其次,我们还需要考虑仪器的可用波长范围。

不同的分光光度计在波长范围上有所差异,因此在选择波长时需要确保仪器能够提供所需的波长。

一般来说,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能够提供紫外至可见光的波长范围,红外分光光度计则适用于红外光区域的分析。

此外,我们还应考虑选择的波长是否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选择性指的是分析所选择的波长在被测物质中具有较高的吸光度,同时在其他干扰物质中吸光度较低。

这样可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选择波长时,我们可以进行前期实验或查阅文献,评估不同波长下被测样品的吸光度和干扰物质的吸光度,以确定最适合的波长。

最后,还需考虑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实际应用需求。

波长选择既要满足分析要求,又要考虑实验操作的便利性和成本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结合样品的特点和仪器的配置做出合理的选择。

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波长对于分光光度法的分析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在选择波长时,我们应综合考虑被测样品的性质、分析目的、仪器的波长范围、选择性以及实际应用需求。

通过合理选择波长,可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灵敏度,并获得可靠的分析结果。

分析化学--分光光度法

分析化学--分光光度法

D。减少,不变
答案: A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吸收光谱曲线,表明了吸光度随波长的变化关系
B。吸收光谱曲线中,最大吸收处的波长为最大吸收波长
C。吸收光谱曲线,以波长为纵坐标,以吸光度为横坐标
D。吸收光谱曲线,表明了吸光物质的吸收特性
答案: C
4、影响有色物质摩尔吸收系数的因素是
1-2 光的吸收定律
一、朗伯-比尔定律
1、朗伯定律(Lambert’s Law):
1760 Lambert通过实验发现电磁被物质吸 收时,透过能量呈指数减少。假定一辐射 能通过光路后被吸收25%,再通过下一个 光路时被吸收0.75×25%,剩56.25%,
依次类推,在无限大的光路中
有关。浓度愈大,颜色愈深。 因此,可以用比较颜色的深浅来测定物质的
浓度,这种测定分析方法称为比色析分法。
C
一、吸光光度法
1、定义: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 起来的分析方法。它包括比色法,可见分光光 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及红外分光光度法。
2、特点:
(1)灵敏度高:常用于测量1%~1‰的微 量组分,还可测定10-4 ~10-6的痕量组分。
练习题
1、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 围是
A。400-800nm
B。200-320nm
C。200-800nm
D。200-1000nm
答案: A
2 、符合比尔定律的一有色溶液,当其浓度 增大时,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度分别是
A。不变,增加
B。不变,减少
C。增加,不变
玻璃棱镜:400-700nm
石英棱镜:200-1000nm
c 光栅:利用光的衍射和干涉原

分光光度分析法基本原理

分光光度分析法基本原理

分光光度分析法基本原理
分光光度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光学分析方法,基于分子或离子的吸收、散射、荧光等光学性质来定量分析化学物质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1.样品处理:首先,需要将待测的化学物质转化为可测量的形式。

这可能包括溶解、稀释、提取或反应等一系列的样品处理步骤。

2.光源:分光光度分析法使用一种合适的光源,例如白炽灯、
汞灯或滤光片光源,以产生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光线。

3.选择光谱范围:根据物质的吸收特性,选择适当的光谱范围
用于测试。

常用的光谱范围包括紫外-可见光谱范围、红外光
谱范围等。

4.样品吸收:将样品吸收测量。

通过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样品后,被样品中的化学物质吸收。

吸收的程度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可以使用单光束光度计或双光束光度计进行测量。

5.基线校正:为了减少其他介质的吸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需
要进行基线校正。

通常会测量一个不含待测物质的参比溶液,并将其光谱作为基线进行校正。

6.标准曲线:为了获得待测物质的浓度,需要建立一个标准曲线。

通过测量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并绘制吸光度和浓度的关系曲线,可以确定未知样品的浓度。

7.结果分析:通过进行吸光度测量、基线校正和标准曲线拟合,可以计算出待测物质的浓度。

总的来说,分光光度分析法基于根据待测物质吸收特性对其进行量化分析。

通过选择合适的光源、光谱范围,进行样品吸收测量,并依靠标准曲线和基线校正,可以得出待测物质的浓度。

分光光度法测的电离平衡常数简述

分光光度法测的电离平衡常数简述

分光光度法测的电离平衡常数简述1. 引言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电离平衡常数是描述溶液中酸碱平衡的重要物理量。

本文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分光光度法测定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简述。

2.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量溶液中物质吸收或发射光的强度来推断物质的浓度。

在测定电离平衡常数时,我们通常使用分光光度法来测量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

3. 电离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是描述酸碱溶液中酸碱强度的指标。

对于一个一元酸的电离反应,其电离平衡常数(Ka)定义为酸离子(H+)浓度与未离子化酸(HA)浓度之比。

即:Ka = [H+][A-]/[HA],其中[H+]表示酸离子浓度,[A-]表示酸根离子浓度,[HA]表示未离子化酸浓度。

4. 分光光度法测定电离平衡常数步骤下面是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电离平衡常数的一般步骤: 1. 准备溶液:制备所需酸和碱的溶液,并确保其浓度已知。

2. 打开分光光度计:启动分光光度计并进行预热。

3. 校准光度计: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对光度计进行校准。

4. 收集数据:将测定溶液分为几个批次,每个批次中酸和碱的浓度比例略有不同。

分别测量每个批次的吸光度,并记录数据。

5. 绘制曲线:将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绘制成曲线。

6. 计算电离平衡常数:根据浓度和吸光度的数据,使用适当的方程计算电离平衡常数。

5. 技术要点在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电离平衡常数时,有一些技术要点需要注意: - 光波长选择:选择适当的光波长以使所测物质具有最大吸光度。

通常,吸收峰位于可见光或紫外光区域。

- 光程选择:选择适当的光程以保证测得的吸光度在光度计的工作范围内。

- 溶液浑浊度:确保溶液的浑浊度较小,以避免散射造成的误差。

- 温度控制:保持测量过程中溶液温度的稳定,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6. 结论分光光度法是一种有效测定电离平衡常数的方法。

通过测量溶液中酸碱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得到电离平衡常数。

分析化学-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分析化学-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种类: ①溶剂参比 ②试剂参比 ③试样参比
试液 无色 无色 有色 有色
显色剂 无色 有色 无色 有色
参比溶液 溶剂参比(蒸馏水) 试剂参比 试样参比 控制适当条件,使显色剂不与 被测物质显色
§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一、定性分析 Qualitative analysis
根据吸收光谱的光谱特征进行定性分析
2. Double-Wave Spectrophotometers
光源
单色器1 λ1 吸收池 λ2
检测器
单色器2
功能:测量样品的ΔA = Aλ2 - A λ1 优点:消除背景吸收和干扰吸收。
显示器
酶标仪:
用于酶免疫测定
生化分析仪: 用于临床检验
尿液分析仪: 用于临床检验
血红蛋白测定仪: 用于临床检验
结构:在光电管的基础上,增加9 ~16 个 倍增光敏阴极。
特点:信号被放大, 放大倍数与外加电压有关。
5.信号显示装置 / 读数装置 Indicators / Readout Devices
数字显示式: 吸光度、透光率、浓度
二、Types of Spectrophotometer 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1) d - d 跃迁: 过渡金属离子吸收紫外-可见光后,d 轨道上的
电子产生能级跃迁。 摩尔吸光系数较小。
2)电荷跃迁: 金属配合物吸收紫外-可见光后,电子从配位体
轨道跃迁到中心离子轨道。 摩尔吸光系数较大。
四、光的吸收定律 Absorption law of light
(一) Lambert - Beer 定律
➢ 不同物质的吸收曲线形状不同,说明物质对光 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 吸收曲线的特征(吸收峰的个数、吸收峰波长) 取决于吸光物质的结构。

分析化学 第八章-分光光度法

分析化学 第八章-分光光度法
差相等时才能发生吸收。
∆E = E2 − E1 = hν
不同的物质由于其结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量子 化能级,其能量差也不相同,物质对光的吸收 具有选择性。
16
吸收曲线(吸收光谱): 测量溶液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以波长为横坐
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到吸收曲线。 描述了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能力。
吸收曲线
A ~ λ (nm) 最大吸收波长:λmax
17
同一浓度,不同物质 不同浓度,同一物质
18
吸收曲线的讨论:
(1)同一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光度不同。 (2)吸收曲线可以提供物质的结构信息,并作为物 质定性分析的依据之一。也是定量分析中选择入射 光波长的重要依据。 (3)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其吸收曲线形状相似。 在某一定波长下吸光度有差异,在λmax处吸光度的差 异最大,测定最灵敏,可用于物质定量分析。
3. 双波长型
λ1 λ2
通过波长选择可校正背景吸收:消除吸收光谱重 叠干扰,适合于混浊液和多组分分析。
只使用一个吸收池:参比溶液即被测溶液,避免 单波长法中因两种溶液组成、均匀性差异及吸收 池差异所引入的误差。
41
8.3 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
1. 显色反应的选择 2. 显色剂 3. 显色条件的选择
吸光物质在一定波长和溶剂条件下的特征常数;
不随浓度和光程长度的改变而改变。在温度和 波长等条件一定时,ε 仅与吸光物质本身的性质 有关;
可作为定性鉴定的参数;
同一吸光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ε不同。在λmax处 的ε常以εmax表示。εmax越大,该物质的吸光能力 越强,用光度法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越高。
分子内部三种 运动形式
电子相对于原子核的 运动
原子核在其平衡位置 附近的相对振动

分析化学-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分析化学-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 Δν
2 ν
ln2 π
ln2 π
KN
K0 ~ N
A 0.434
KNL
A K N
A K c
峰值吸收测量的吸光度与试样中被测组分的浓度呈线性
第十三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仪器分析
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进行定量的必要条件
锐线光源的发射线与原子吸收线的 中心频率完全一致。 锐线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比吸收线 的半宽度更窄,一般为吸收线半宽度 的1/5~1/10 。
特点:常温测量;灵敏度、准确度较高(可达10-8g)
第十三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仪器分析
单色器
作用:将所需的共振吸收线与邻近干扰线分离。
为了防止原子化时产生的辐射不加选择地都进入 检测器以及避免光电倍增管的疲劳,单色器通常 配置在原子化器后。
单色器中的关键部件是色散元件,现多用光栅。
c x 0.0044 Sc (μg/ml/1% ) A
非火焰法(石墨炉)中常用“特征质量”表示 :
Sm= mx 0.0044 A c x V 0.0044 (g/1%或μg / 1% ) A
第十三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仪器分析
检出限 (detection limit)
信号等于空白溶液的测量信号的标准偏差3倍时所对应的 的浓度(ug/ml)或质量(g或ug)来表示。 计算公式为:

雾化室的作用,一是使较大雾粒沉降,凝聚从废液口排 除;二是使雾粒与燃气,助燃气均匀混合形成气溶胶, 再进入火焰原子化;三是起缓冲稳定混合气气压的作用, 以便使燃烧气产生稳定的火焰。

燃烧器(burner)的作用是产生火焰,使进入火焰的试 样气溶胶蒸发和原子化,常用的是单缝燃烧器。

分析化学实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奎宁含量

分析化学实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奎宁含量

分析化学实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奎宁含量实验原理:1. 荧光的基本原理:荧光是辐射化学现象的一种,是在入射光激发下,物质吸收能量后从基态转移到激发态,被激发原子或分子所吸收的激发能将被转化为从分子激发状态向基态的自发发射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

荧光可见光区的波长范围在波长为350-750nm之间,常由UV光激发得到。

2. 荧光分光光度法原理:荧光分光光度法是以样品颗粒在紫外束照射下被激发后,再根据样品发射的荧光强度测定样品中某种物质的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选择性强、灵敏度高、抗干扰力强等特点。

3. 测定硫酸奎宁含量:硫酸奎宁在紫外波长下有较高的荧光效应,故可通过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

首先将硫酸奎宁与酸性碳酸钠反应,获得荧光的化合物成分,并进行荧光强度的测定。

根据荧光计读数与标准曲线的对照,即可计算出硫酸奎宁的含量。

实验步骤:1. 预处理:将一定量的硫酸奎宁样品放入蒸馏水中,振荡均匀,准备样品处理。

2. 样品处理:取10mL的硫酸奎宁样品,加入少量酸性碳酸钠溶液,加热沸腾1-2分钟,使硫酸奎宁溶解并将废物化为二氧化碳水。

3. 样品荧光强度测定:将处理后的样品装入石英荧光比色皿中,并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

首先进行零测,再利用已知浓度的硫酸奎宁标准溶液构建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定量测定荧光强度。

根据所获荧光强度曲线上的点,可确定样品中硫酸奎宁的含量。

实验注意事项:1. 标准溶液的配制需准确,以确保测量精确性和可靠性。

2. 荧光分光光度计需要保持稳定状态,避免其他光源的干扰。

3. 操作时要避免样品带入气泡或杂质,以确保准确测量。

实验结果及分析:根据标准曲线所得,硫酸奎宁样品中的平均含量为x g/L,误差为±y g/L,因此,可得出硫酸奎宁样品的含量范围。

对比所得结果,若误差在容许范围内,即可认为实验测量合格,并可计算出该硫酸奎宁样品的纯度或含量。

分光光度法 强酸强碱

分光光度法 强酸强碱

分光光度法强酸强碱
(最新版)
目录
1.分光光度法的定义和原理
2.强酸强碱的定义和性质
3.分光光度法在强酸强碱中的应用
4.分光光度法的优缺点
正文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它利用物质对某一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来定量物质的浓度。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当一束光线通过某种物质时,如果该物质对该波长的光有吸收,那么通过该物质的光线强度就会减弱。

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分光光度法来测量物质的浓度。

强酸强碱是指酸和碱的强度都很高的一种化学物质。

在强酸强碱的溶液中,H+或 OH-的浓度都很高,因此,它们对光的吸收也很强。

因此,分光光度法在强酸强碱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分光光度法在强酸强碱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测量溶液的酸碱度、浓度以及测定化学反应的速率等。

例如,在酸碱滴定中,可以利用分光光度法来确定终点,从而提高滴定的准确性。

分光光度法在强酸强碱中的应用具有许多优点,例如测量范围广、精度高、速度快等。

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对某些物质的光吸收系数的测定不准确,以及在测量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扰等。

第1页共1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朗伯-比尔定律的物理意义:
——物理意义:当一束单色光通过单一均匀 的、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溶液时,溶液的吸 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前题条件
入射光是单色光; 吸收发生在均匀介质中; 吸收过程中,吸光物质不发生相互作用。
5 κ的含义(也可用ε表示)




① k是吸光物质在特定波长和溶剂的情况下的一个 特征常数。数值上等于1mol/L吸光物质在1cm光 程中的吸光度,是吸光物质吸光能力的量度。可作 为定性鉴定的参数,也可以用来估量定量方法的灵 敏度(k越大,灵敏度越高;k:103-105)。 ②实验测出的k是用总浓度代替吸光物质的浓度计 算得出,因此称为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③k 与a的关系
C
一、吸光光度法

1、定义: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 起来的分析方法。它包括比色法,可见分光光 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及红外分光光度法。




2、特点: (1)灵敏度高:常用于测量1%~1‰的微 量组分,还可测定10-4 ~10-6的痕量组分。 (2)准确度高:比色分析,相对误差 5~10%,分光光度法,2~5%,1~2%; (3)应用广泛:可测定几乎所有无机物和 许多有机物; (4)操作简便,仪器设备易普及。




(2)单色器:将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分解为单 色光的装置,分为滤光片,棱镜和光栅。 a 滤光片:由玻璃或石英构成,滤掉对溶液 吸光度不高的光线,选择有色溶液最大吸收 波长的光作为入射光。 滤光片的颜色应与溶液是互补色。



T%:最大透光度 T% “半宽度”(Ws): 当最大透光度一半 时曲线宽度。 Ws越小,单色性能 越好, 通常为 30-100nm

M+hv→M*


——分子、原子或离子具有不联系的量子 化能级,仅当照射光光子的能级与被照射 物质粒子的基态和激发态能量之差相等时 才会发生吸收。 ——不同的物质粒子由于结构不同而具有 不同的量子化能级,其能量差值也不相同。 因此,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3
物质的颜色 :
4 吸收曲线:测量 某种物质对不同波 长单色光的吸收程 度,以波长为横坐 标,吸光度为纵坐 标,得到的一条吸 收光谱曲线。
A。 T
2
B。 2T
C。 T
1/2
D。T/2
答案: c
1-3 目视比色法及光度计的基本部件


一、目视比色法
1、定义:用眼睛比较溶液颜色深浅以测 定物质含量的方法。 2、测定方法:标准系列法。
条件:

相同比色管
等量显色剂
标准溶液梯度 待测溶液



3、优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要求严 格遵守比尔定律。 4、用途:用在要求不高的常规分析中。 5、缺点:准确度不高,标准系列制作麻烦, 容易受干扰。
b 显示器 作用是把放大的电信号以吸光度A 或透射比T的方式显示或记录下来。常用的 显示装置是检流计、微安表、数字显示记 录仪。
1-4 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
2、化学因素引起的偏离:
①溶液浓度过大(>0.01mol· L-1);
②介质不均匀;
③吸光组分的解离、缔合、形成化合物或互变异构;
Cr2O72- +H2O (橙色)
2H+ + 2CrO42(黄色)
练习题





1、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 围是 A。400-800nm B。200-320nm C。200-800nm D。200-1000nm 答案: A 2 、符合比尔定律的一有色溶液,当其浓度 增大时,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度分别是 A。不变,增加 B。不变,减少 C。增加,不变 D。减少,不变 答案: A

二 偏离比尔定律的原因


1、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 假设入射光由λ1和λ2组成 ' 对于λ1, I ' 0
A lg I1
k1bc
I1 I 10
' 0
k1bc

对于λ2
'' I A'' lg 0 k2bc I2
I2 I 10
'' 0
' 0 k1bc '' 0 '' 0
绪 论

什么是仪器分析 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的关系 仪器分析的分类

仪器分析的特点
1 什么是仪器分析
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 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测定 时,常常需要使用比较复杂的仪器。
2 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的关系





①联系: 仪器分析是在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②区别: 化学分析— 以化学反应为基础,通过人的感 觉来实现的。 仪器分析— 将化学反应的信息转变为物理信 号,然后检测该信号,从而确定其含量。
仪器分析
微量分析 (V<10ml,m<0.1g)
误差≤0.1% 几天
误差∈(1%,10%)
几分钟
速度
自动化程度
小 小


成本
第一章
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吸光光度法
概述



许多物质是有颜色的 ——例如高锰酸钾在水溶液中呈深紫色, Cu2+在水溶液中呈蓝色。 这些有色溶液颜色的深浅与这些物质的浓度 有关。浓度愈大,颜色愈深。 因此,可以用比较颜色的深浅来测定物质的 浓度,这种测定分析方法称为比色析分法。
2 基本组成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系统
0.575
光源
单色器
检测器
显示
吸收池
3 光电比色法与分光光度法的区别 光电比色法:滤光片 分光光度法:棱镜、光栅


60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722 分光光度计
4 各部件的特点

(1)光源:要求稳定,强度高,常用6~12V钨灯,发 320nm~2500nm的连续光谱,覆盖整个可见光区 400~800nm; 氢灯或氘灯,发射光谱为200 - 400nm,紫外区
k = M ·a
(L· mol-1· cm-1) (g· mol-1) (L· g-1· cm-1)
6. A 和T 的关系:



透光率 T = I /I0 A =- lgT = lg1/T = lg I0 / I =abc 百分透光率 T % = I /I0×100% A = 2.00-lgT %
5、某有色物质溶液,遵守比尔定律,当其浓度为c 时, 吸光度A = 0.30,那么当浓度为2 c 时,该溶液的吸光 度A = 0.60 。
6、某有色物质溶液,遵守比尔定律,当其浓度为 c 时, 用1.00cm比色皿测得其透光度为T ,当浓度减小为0.50 c 时,在同样条件下测定,其透光率应为

3 仪器分析的分类

光谱分析法:建立在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 收基础上的方法。
电化学分析法:建立在研究物质及其溶液 所组成电池的电化学性质基础上的方法。 色谱分析法:利用物质在两相中分配情况 的差异建立起来的方法。


光 谱 分 析 法
原子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AAS) 原子发射光谱(AES) 原子荧光光谱(AFS)
可见光区:玻璃滤光片 紫外区:石英滤光片
Ws
λ

b 棱镜:根据光的折射原理而将复合光色散为不
同波长的单色光,然后让所需波长的光通过一个 很窄的狭缝照射到吸收池上。 分辨率比滤光片大,通常为5-10nm的单色光。 玻璃棱镜:400-700nm
石英棱镜:200-1000nm

c 光栅: 利用光的衍射和干涉原
对于多组分体系,若吸光物质间无相互作用, 则: A总 = A1 +A2 + … An
7 例题 铁(Ⅱ)浓度为5.0×10-4 g· L-1 的溶液,与1, 10邻二氮杂菲反应,生成橙红色络合物。该络合 物在波长508nm,比色皿厚度为2cm时,测得 A=0.19。计算1,10-邻二氮杂菲亚铁的a及κ。 需要知两个公式 A= a b c 以及κ=Ma 解:先求a,再求κ 已知 M (Fe)=55.85 a =A/bc = 0.19/2×5.0×10-4=190L· g-1· cm-1 κ=Ma =55.85×190=1.1×104L·mol-1·cm-1
二、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1 几个概念

①复合光: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按照一定比 例混合而成的光。

②单色光:只有一 种波长的光。
③互补光:适当波 长的光按照一定比 例混合形成白光, 这几种单色光就叫 互补光,对应的颜 色叫互补色。

/nm 400-450 450-480
颜色
互补光


黄绿

480-490
k2bc

复合光入射强度为(I0’+ I0’’)透射光强度为(I1 + I2)
' ''
' 0 '' 0
(I I ) (I I ) A A A lg ( I I ) lg ' k2bc ( I 0 10 I 10 ) 1 2
图9-8 复合光对比尔定律的影响
490-500
绿蓝
蓝绿


500-560
560-580
绿
黄绿
红紫

580-610
610-650



绿蓝
650-7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